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pdf
2017-2018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二〇一八年十二月 目录 前言.....................................................................................................................................................1 第一部分 本科教学基本情况.........................................................................................................2 (一)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2 (二)学科与专业.....................................................................................................................2 (三)本科生规模与生源质量................................................................................................ 4 第二部分 师资与教学条件.............................................................................................................6 (一)师资队伍.........................................................................................................................6 (二)教学经费投入.................................................................................................................8 (三)教学基本条件.................................................................................................................8 第三部分 教学建设与改革...........................................................................................................14 (一)专业建设.......................................................................................................................14 (二)课程建设.......................................................................................................................15 (三)教材建设与选用...........................................................................................................16 (四)教学改革.......................................................................................................................17 (五)实践教学.......................................................................................................................20 (六)毕业设计(论文)...................................................................................................... 20 (七)创新创业教育...............................................................................................................20 第四部分 专业培养能力...............................................................................................................22 (一)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22 (二)专业发展规划...............................................................................................................22 (三)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23 (四)课堂教学建设...............................................................................................................23 (五)实践能力培养...............................................................................................................25 (六)人才成长环境...............................................................................................................27 第五部分 质量保障体系...............................................................................................................29 (一)落实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 29 (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30 (三)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 31 (四)本科教学基本状态...................................................................................................... 32 (五)专业认证和评估...........................................................................................................33 (六)相关管理人员情况...................................................................................................... 33 第六部分 学生学习效果...............................................................................................................34 (一)在校生学习生活...........................................................................................................34 (二)应届本科生毕业和就业.............................................................................................. 35 (三)毕业生满意度...............................................................................................................36 (四)毕业生成就和用人单位评价...................................................................................... 36 第七部分 特色发展.......................................................................................................................38 (一)坚持绿色教育理念,突出“林”字特色.................................................................. 38 (二)推进教育国际化,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 39 第八部分 需要解决的问题...........................................................................................................40 (一)现代信息教育手段运用不够,教育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40 (二)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40 附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2018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41 前言 2017-2018 学年,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教 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新时代高教 “四十条”)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校课堂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 见》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教育部陈宝生部长“6.21”讲话精神, 按照学校教学工作大会的相关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 根本任务,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以本为本”,全面实现“四个回归” ,秉承 “求是求新、树木树人”校训和“包容、诚朴、坚毅、公允”校风,立足现代林 业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内涵建设,彰显办学特色,切 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拓展社会服务空间,推进文化传承创 新,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为建设国内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 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基础。 学校六十载南征北战,一路薪火相传,砥砺奋进,愈挫愈坚勇,且行且壮大。 现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局重点建设大学,2012 年入选“中西部基础能 力建设工程”。自 1958 年创建以来,坚守“林业”学科特色,弘扬绿色教育理 念,注重价值塑造、知识创授和能力提升,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 创新”原则,累计为社会培养了 20 万余名毕业生,科研成果丰硕,为我国林业 科教事业发展、林业现代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世纪以来,学校坚持以林为特色,涉林学科为主干,自然科学、人文社会 科学为两翼,多学科协调发展,积极开展科教体制改革,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 发展,现已成为我国林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 的重要基地。学校按照“高水平、有特色”以及“双一流”大学建设要求,确定 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全体师生员工将团 结协作,锐意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中南林力量” 。 2017-2018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根据湖南省教育厅《转发国务院教育督导 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编制发布 2017-2018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的通知》 ,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呈现学校本科教学的基本情况、师资与教学条件、 教学建设与改革等方面的情况,向社会展示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学校定位、科 教成果、学校发展目标以及现存的问题与今后发展的方向。通过自我评估,推动 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第一部分 本科教学基本情况 学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顺应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大 势,秉承“求是求新,树木树人”的校训和“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 文化铸校”的办学理念,夯实“生态、林业”办学特色,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需要,团结奋进,改革创新,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学校通过创新和优化人才培养过程,通过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 相互补充和有机融合,合力实现学生的价值塑造、知识增长和能力提升。 (一)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扎实开展 形式多样的国际教育。到 2020 年,基本建成国内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 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1.人才培养目标 坚持绿色教育理念,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培养身心健康、 勇于担当、知识专博得兼、实践能力突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 人才。 2.服务面向 立足林业,面向湖南以及中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主战场,重点服务区域经济 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学科与专业 学校学科与专业门类比较齐全,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拥有完备的林学、生 态、材料等“涉林”优势学科体系,涵盖理学、工学、农学、文学、经济学、法 学、管理学、教育学和艺术学九大学科门类。学校现拥有国家重点学科 2 个,国 家重点培育学科 1 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 4 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 培育学科 1 个,湖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 2 个,湖南省“十二五”重 点学科 11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6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8 个,博士 后科研流动站 5 个。 学校现设有 24 个教学单位,共计 76 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和省级综合改 革试点专业 5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4 个,省部级优势专业 15 个。2018 年本科招 生专业 72 个,暂停招生本科专业 4 个。 2 图 1-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科专业学科门类分布比例统计表 表 1-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家级、省级专业建设一览表 类别 数量 项目(专业)名称 国家特色专业 4 森林保护、工业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土地资 源管理 国家级教学基地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平江县芦头林场农科教合作 人才培养基地 教育部“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 试点专业 1 生态学 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 划试点项目” 1 木材科学与工程、林学、生态学、食品科学与工 程 省部级优势专业 15 林学、生物技术、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 森林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视觉传达 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土木工程、会计学、 农林经济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环境科学 湖南省“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 试点专业 3 生态学、木材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湖南省“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 试点专业 4 林学、会计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 设计 9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地理信息 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英语、环境 科学、城乡规划、物流工程 校级“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 点专业 3 (三)本科生规模与生源质量 1.在校本科生的数量与结构比例 截至 2018 年 9 月 30 日,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学生 28446 人,其中本科生 23748 人,占比 83.48%;硕士研究生为 2560 人,博士研究生为 380 人。各类全 日制在校学生结构比例如图 1-2 所示。 图 1-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全日制在校学生结构比例 2.本科生源地与质量 2018 年,学校按 72 个本科专业招生(其中有 12 个专业按 4 个大类招生), 计划招生学生 6034 名,实际录取新生 6034 名,录取完成率为 100%。新生实际 报到 5935 名,新生报到率为 98.36%。2018 年学校招生的 29 个省份中,已完成 高考改革省份 1 个,本科批次合并省份 5 个,全部专业纳入本科一批招生的省份 19 个,与去年相比增加四川、甘肃两省,部分专业纳入本科一批招生的省份 3 个,全部专业二本招生的省份 1 个。2018 年普通类文理科综合共计录取考生 5660 名,其中本科一批录取 5294 名,占比 93.5%(因批次合并省份逐渐增多,本年 度修订了统计方法,原统计方法一本占比 93.8%),比去年提高 3.6%,如表 1-2 所示。湖南本省首次投档录取分数线位居省内高校前列(目前在省属高校中排名 第 4,仅次于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和长沙理工大学,在 2012 年升格的省内 5 所本科一批高校中,已连续 4 年保持文、理科投档分数线第一),2018 年文科投 档分数线 595 分,高出投档线 26 分;理科投档分数线 547 分,高出投档线 34 分。 4 表 1-2 2018 年本科生录取情况统计表 招生类型 人数(人) 计划招生新生人数 实际录取新生人数 新生实际报到人数 其中: 本科一批 本科二批 本科一批(国家贫困专项) 本科一批(地方农村专项) 援疆吐鲁番定向 南疆专项计划 本科一批内地新疆班 本科一批(国际教育) 艺术类 高水平运动员 表 1-3 层次 6034 6034 5935 完成比例(%) 100(完成率) 98.36(报到率) 4194 347 383 501 16 3 16 200 354 20 2018 年招生省份录取批次汇总表 批次 招生省份 本科 纳入本科一批 河北、山西、吉林、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 湖南、广西、宁夏、重庆、云南、陕西、青海、江苏、 贵州、黑龙江、新疆、四川、甘肃 本科 少数专业在 本科二批省份 黑龙江、新疆、内蒙古 本科 全部本科二批 北京 本科 合并本科批 天津、辽宁、海南、广东、山东 本科 高考改革 浙江 本科 特殊批次 福建、甘肃、广东、贵州、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 湖南、江西、山东、山西、四川、重庆 5 第二部分 师资与教学条件 学校始终贯彻“人才强校”战略,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着力提高教师的 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学生满意的教师 队伍。学校坚持教学优先原则,保障教学经费的稳定投入与增长;根据办学定位 与人才培养目标,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教学条件;积极利用社会资 源,共同筑构人才培养基础。 (一)师资队伍 学校以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教师队伍为建设重点,积极推进教学团队、科研团 队和创新团队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截至 2018 年 9 月,学校拥有“长 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1 人、讲座教授 1 人、国家“千人计划”1 人、国家 “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2 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3 人、国家中青年科 技创新领军人才 2 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1 人、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1 人、 “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 人、 全国优秀教师 5 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讲座教授 7 人、湖南省“百人计 划”专家 9 人、湖南省“新世纪 121 人才工程”32 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1 个、省部级教学团队 3 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 9 个、正高 职称专任教师 216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 48 人。 1.师资队伍的数量和结构 2017-2018 学年,学校共有教职工 2284 人,其中专任教师 1600 人,外聘教 师 297 人,折合教师总数为 1748.5 人,生师比为 17.98:1。如表 2-1 所示。 学校专任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 216 人,占比为 13.50%;副高级职称教师 556 人,占比为 34.75%;中级职称教师 662 人,占比 为 41.34%。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552 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 778 人。专任教师 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其中 35 岁以下的青年教师 315 人,36-45 岁教师 718 人, 46-55 岁教师 515 人,56 岁及以上教师 52 人。在所有专任教师中,本校毕业人 数为 399 人,境内外校毕业人数为 1131 人,境外学校毕业人数为 70 人,具体数 据如图 2-1 和图 2-2 所示。 表 2-1 全日制在校学生数 (人) 28446 2017-2018 学年师生基本情况统计表 折合在校生数 (人) 专任教师数 (人) 外聘教师数 (人) 生师比 31446.70 1600 297 17.98:1 6 图 2-1 2018 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专任教师职称和学历结构图 图 2-2 2018 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专任教师年龄和学缘结构图 2.教师承担本科生课程情况 2017-2018 学年,学校共开设本科生课程 3789 门,其中承担本科教学任务 的教授人数为 183 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 11.44%,占教授人数比例为 78.21%; 教授讲授课程共 461 门,占开设课程门数比例为 12.17%。授课副教授人数为 443 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 27.69%,占副教授总人数比例为 82.65%;授课课程共 1473 门,占开设课程总门数比例为 38.88%,如表 2-2。 表 2-2 类别 教授 副教授 总人数 2017-2018 学年本科生课程主讲教师职称情况统计表 项目 学校 总计 公共必修课 234 其 公共选修课 其中 专业课 总计 公共必修课 536 其 公共选修课 其中 专业课 授课人数 / 183 11 2 174 443 72 12 401 百分比 课程门数 (%) (门) / 3789 78.21 461 4.70 20 0.85 2 74.36 439 82.65 1473 13.43 68 2.24 23 74.81 1383 7 百分比 课程门次 (%) (门次) / 11132 12.17 828 0.53 94 0.05 2 11.59 732 38.88 3580 1.79 917 0.61 26 36.5 2637 百分比 (%) / 7.44 0.84 0.02 6.58 32.16 8.24 0.23 23.69 3.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围绕“人才强校”战略目标,坚持以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 重点,制定多项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的制度和措施,实施杰出人才、领军人才、 高端人才“三类人才建设工程”和“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工程”等。学校建有省部 级教学团队 3 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 9 个,有力地促进了学校高水平师资队伍 的培养和建设。2017-2018 学年,学校共引进了高水平青年博士 83 人,其中 8 人毕业于国外、香港和澳门地区知名院校,53 人毕业于国内“985”高校和中科 院系统。有 92 名在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选派 43 名教师赴国内外高 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进行培训和研修;选派 116 名教师到国内外进行学术交流。 学校进一步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提高了教师学历层次,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能 力、发展潜力和国际视野的优秀教师,显著地提高了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和 业务能力,有力地保障了学的校本科教学质量。 (二)教学经费投入 学校始终以本科教学工作为中心,把本科教学工作经费放在优先投入的位 置,经费总投入持续增长。2017-2018 学年,学校本科教学日常运行经费和本科 教学专项经费投入分别为 7576.81 万元和 5883.14 万元,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 经费 2977.02 元,生均本科教学专项经费 2311.56 元。在本科教学专项经费中, 本科生实验经费为 870.46 万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 366.54 元;本科生实习经费 为 790.02 万元,生均本科实习经费为 332.67 元。本科教学经费投入情况如表 2-3。 表 2-3 2017-2018 学年本科教学经费支出统计表 项目名称 经费(万元) 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教学改革支出 专业建设支出 实验经费支出 实习经费支出 其他教学专项 思政政治理论课程专项建设经费支出 学生活动经费支出 教师培训进修经费支出 合计 7576.81 171.46 593.50 870.46 790.02 2730.14 44.05 379.00 304.51 13459.95 (三)教学基本条件 1.教学行政用房 截至 2018 年 9 月,学校总占地面积为 92.46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 72.13 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 47.40 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及科研用房面积 44.05 8 万平方米,行政用房面积 3.35 万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 32.51 平方米、生均教 学行政用房面积 15.48 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 8.12 平方米,较好地满足了本科 教学工作的需要。学校共有教室 392 间,其中多媒体教室 299 间,具有各类功能 的教室齐备,基本满足了不同形式教学的需要。 表 2-4 2018 年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分布表 项目 面积(平方米) 1.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 其中: 教室 实验室及实习场所 专用科研用房 图书馆 体育馆 会堂 2.行政办公用房 117680.73 223762.52 11674.55 43637.38 42476.53 1225 33503.90 473960.61 合计 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资产总值为 42383.61 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 备值为 1.35 万元,其中单台(件)价值在 10 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 583 台(件) , 教学用计算机 8319 台。为了改善教学科研条件,学校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 2017-2018 学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 3456.53 万元,增幅为 8.88%。 3.图书馆及资料 学校现有图书馆 2 个,馆舍总面积为 43637.38 平方米,阅览座位 2958 个, 另外各学院和附属单位建有小型图书资料室。现有馆藏图书 347.09 万册,其中 纸质图书 2261019 册,电子图书 1209841 册;纸质期刊 1287 份;数据库资源 134 个。2017 年,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图书资源,其中新增纸质图书 78046 册, 电子图书 73282 册。图书馆的流通阅览实行全开架,网上电子数字资源全天 24 小时开放。目前,书刊阅览服务时间每周达到 16 小时,假期也保证了开放时间。 表 2-5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2018 年学校图书资料情况统计表 项目 学校情况 纸质图书总量(册) 生均纸质图书(册) 当年新增纸质图书(册) 生均年进纸质图书(册) 当年新增电子图书(册) 当年图书流通量(本次) 纸质期刊数量(份) 纸质期刊种类数(种) 数据库(个) 9 2261019 71.90 78046 2.48 73282 112271 1287 1287 134 4.信息化建设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逐年加大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 信息化服务的基础环境,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校园网(有线、 无线)覆盖全部教学区、办公区、学生公寓、家属区,全面支持 IPv4/IPv6,IPv4 网络出口带宽 29.7G,IPv6 网络出口带宽 1G,接入信息点达 3.9 万余个,实现 了双万兆链路互联,师生可随时随地利用电脑、平板、手机等终端进行学习,保 障了教和学的需要。初步完成基础数据支撑平台建设,建成校级数据中心、信息 服务中心等 2 个“中心”和数据中心平台、身份认证平台、公共数据平台、信 息门户平台、综合管理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 6 大平台,为实现信息共享提供 了坚实保障。信息化教学环境和资源建设逐步完善,多媒体教室实现网络智能控 制,BB 网络教学平台、卓越课程中心、泛雅在线课程、教学视频资源、实验教 学网等平台先后上线,教师专用课件制作室和培训机房向全校教师免费开放,信 息化教学环境保障和过程支持得到不断加强。具体情况见表 2-6。 表 2-6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园网情况表 项目 学校情况 校园网主干带宽(Mbps) 40960 校园网出口带宽(Mbps) 30372 网络接入信息点数量(个) 39800 5.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截至 2018 年 9 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科研平台 146 个,其中 国家级科研平台 3 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47 个,校、院共管科研平台 96 个。与此 同时,学校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6 个,具 体情况见表 2-7 和表 2-8。 表 2-7 2018 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科研平台建设统计表 序号 科研平台级别 数量(个) 1 2 3 国家级 省部级 校 级 3 47 96 10 表 2-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览表 序号 实验中心名称 示范中心级别 所属单位 1 森林植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 林业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森林防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 林学院 4 机械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机电工程学院 5 家具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 6 林业生物质资源加工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 林业生物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林学院 8 现代物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物流与交通学院 9 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土木工程学院 校外实习(实践)教学活动,是本科教学工作中重要的环节,也是培养学生 科研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学校拥有一个占地 7.2 万亩的实习 林场——平江县芦头林场(国家森林公园)。2017-2018 年,学校新增校外实习、 实训基地 88 个,具体情况见表 2-9。教学(科研)平台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 设和完善,为学校本科生的教学科研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提升学生 的科研、实践等综合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表 2-9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017-2018 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新增本科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一览表 合作单位 所属单位 湖南省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郴州市林意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天宝园林有限公司 湖南机械之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昕恒泵业有限公司 长沙麦融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景初设计公司 木村•美丽家园控股有限公司 广州阅梨家具 广东华颂家具集团 深圳市仁豪家具发展有限公司 深圳艺展中心 深圳长江家具有限公司 都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 长沙卓勤化工有限公司 长沙市农村商业银行 国联期货长沙分公司 亚太(集团)会计事务所 河西麓谷中电软件园、广告产业园 深圳华大乐业(长沙分公司)软件有限公司 深圳晨光柔宇电子有限公司 1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风景园林学院 风景园林学院 风景园林学院 国际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 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 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 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 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 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 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理学院 理学院 理学院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湖南畅游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锐智国际会议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香港兴利家具有限公司 株洲田心高科园联诚地铁事业部 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省隆回县博隆实业有限公司 湖南省童记三利和食品有限公司 湖南宾之郎食品有限公司 唐人神肉制品有限公司 广州能量空间训练中心 长沙市体育训练竞赛管理中心 浏阳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实习基地 浏阳医药园实习基地 湖南天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省湘平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湖南美林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浦东跨境电子商务联盟 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 长沙歌舞剧院 溆浦县检察院 长沙市雨花区东塘街道办事处 长沙市岳麓区咸嘉街道办事处 湖南科力远新能源公司 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醴陵新世纪陶瓷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兴业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醴陵旗滨玻璃有限责任公司 湘潭电化科技有限公司 长沙海大铝业有限公司 湖南风河竹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瑞利群贸易有限公司 湖南国联捷物流有限公司 广州瑞利群贸易有限公司 广东鸿源众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原韶关水轮机厂) 湖南邦普汽车循环有限公司 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 东风汽车上用车有限公司 广东皮阿诺科学艺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华略律师事务所 长沙中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猎豹集团 湖南长沙人才市场 湖南长沙万家丽集团 湖南柯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湖南湘投金天钛金属有限公司 12 旅游学院 旅游学院 商学院 商学院 商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物流与交通学院 音乐学院 政法学院 政法学院 政法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际学院 国际学院 国际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商学院 商学院 商学院 商学院 商学院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湖南新星集团 平江县华星农林发展有限公司 湖南宾之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省玉峰食品实业有限公司 湖南德人牧业集团 湖南伍子醉食品有限公司 湖南省奔跑吧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湖南博森体育管理有限公司 广州国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长沙远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中探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通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领逸科技有限公司 长沙言吉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顺丰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百世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 湖南国联捷物流有限公司 湖南一路畅行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云通物流服务有限公司 13 商学院 商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物流与交通学院 物流与交通学院 物流与交通学院 物流与交通学院 物流与交通学院 物流与交通学院 第三部分 教学建设与改革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创新型、复 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断规范教学管理,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 改革,充分吸收和应用最新教研及科研成果,构建了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 系。 (一)专业建设 1.专业培养方案修订 近年来,学校广泛调研了兄弟院校,并深入多家用人单位调查其对人才的需 求,走访和收集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最后归纳成为有关专业建设和人 才培养的信息。学校修订并实施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科专业建设管理办法》 (修订版),强调“重在改革、重在内涵、强化特色、突出能力”的建设原则。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 质量,学校遵循“注重基础,通专结合;准确定位,突显特色;优化体系,更新 课程;强化实践,注重创新;增进交流,开拓视野”的原则,按照“注重行业、 产业发展需要” “按学科大类培养人才” “专业选修课须体现知识的交叉跨度、前 沿性以及专业优势和特色” “将第二课堂纳入培养方案” “参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标准”等要求,在 2016 年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制定并下发 了《2019 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 ,对学校现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 案进行全面修订,进一步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大类培养模式、优化课程结构 体系、完善课程设置及学分比例、提供辅修方案,并对工科专业明确要求结合“工 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及相关专业补充标准。 2.本科专业增设 学校共有 76 个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 4 个,省部级优势专业 15 个。 2017-2018 年学校暂停招生本科专业 4 个,具体情况如表 3-1。2018 年学校积极 组织申报 “国家公园管理”新专业申报的相关工作。 表 3-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暂停招生本科专业名单 序号 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学位 学制 未招原因 1 2 3 4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040203 广告学/050303 汉语言/050102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070503 教育学 文学 文学 理学 四年 四年 四年 四年 暂停招生 暂停招生 暂停招生 暂停招生 3.专业综合改革 学校有教育部“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 个,湖南省“十三五”专 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4 个,具体情况见表 3-2。2018 年 11 月 4 个湖南省“十三 14 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顺利通过了中期检查。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辐射引 领作用下,带动了其他专业建设工作。 表 3-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汇总表 序号 专业名称 1 2 3 4 5 所属学院 生态学 会计学 机械设计与自动化 工业设计 林学 等级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商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林学院 国家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二)课程建设 1.课程数量与结构 根据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对学校开设的通识课程、学科教育课程和专业 教育课程进行了优化和调整。2017-2018 学年,学校共开设了 3789 门课程,其 中各学科门类中实践教学学分和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如表 3-3 所示, 2017-2018 学年班额统计情况详见表 3-4。 表 3-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各学科 2017 级培养方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学分统计表 学科 必修课 学分比例 选修课 学分比例 实践教学 学分比例 学科 必修课 学分比例 选修课 学分比例 实践教学 学分比例 哲学 -- -- -- 理学 87.61 12.39 36.21 经济学 85.01 10.72 20.84 工学 88.32 11.68 31.25 法学 87.36 12.64 46.15 农学 84.91 11.46 29.27 教育学 86.31 13.69 52.68 医学 -- -- -- 文学 87.36 12.64 23.08 管理学 88.24 11.76 23.32 历史学 -- -- -- 艺术学 85.99 14.01 45.14 表 3-4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2018 学年班额统计情况 班额 公共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 专业课(%) 30 人及以下 13.70 3.92 22.79 31-60 人 49.87 26.47 50.10 61-90 人 8.66 50 21.27 90 人以上 27.78 19.61 5.84 2.精品课程建设 学校积极推进本科生优秀课程建设,形成了较具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学校 现建设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1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2 门,省级精品课程 15 门。具体情况如表 3-5 所示。学校通过组织校级、省级在线课程的立项申报, 立项校级在线精品开放课程 8 门,省级在线精品开放课程 6 门,具体情况如表 15 3-6 所示。 表 3-5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等级 所属学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木材学 木材学 大学英语 木材学 大学英语 工程力学 普通生态学 经济林栽培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材料力学 电路分析基础 供应链管理 食品原料学 基础英语 旅游景区管理 植物组织培养 体育 林业遥感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国家级 国家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林学院 政法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物流与交通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旅游学院 林学院 体育学院 林学院 表 3-6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省级在线精品开放课程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级别 1 2 3 4 5 6 经济学导论(双语) 供应链管理 食品原料学 机械制图(上) 园林树木学 生态学 童晶 庞燕 周文化 李玲 廖飞勇 王光军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三)教材建设与选用 学校根据学科建设的优势,结合专业建设的特色,重点资助了一批精品教材 的立项和建设。2017-2018 学年,学校出资经费 20 万元,共资助校级教材建设 立项项目 10 项,正式出版教材 14 项(表 3-7) 。 表 3-7 2017-2018 学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材出版名单 序号 教师姓名 教材名称 出版社 ISBN 1 廖飞勇 风景园林树木学(南方版) 中国林业出版社 9787503882753 2 廖飞勇 园林树木识别实习教程 中国林业出版社 9787503882920 3 敬文举 财务管理 重庆大学出版社 9787568906357 4 周慧滨 会计专业英语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9787509571101 5 陈爱吾 人员素质测评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8787509573242 6 杨一宁 软装饰设计 合肥工业大学 8787565031366 16 7 江学良 地下工程施工 北京大学出版社 9787301282762 8 王元兰 无机及分析化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 9787122289056 9 谢练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 9787122298041 10 谢练武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化学工业出版社 9787122298034 11 袁怀宇 金融学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9787509576083 12 陈越洲 大学计算机基础 湖南教育出版社 9787553956183 13 肖必武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 湖南教育出版社 9787553956190 14 何小东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9787517060543 学校为确保新版优秀教材进课堂,在教材选用方面一直坚持择优、适用、更 新、统一等原则。另外学校认真落实《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高校哲学社会 科学相关专业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通知》的相关 要求,切实推动马工程重点教材的广泛使用。 (四)教学改革 1.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研究与改革,注重发挥教学成果对教学工作的引领作用, 设立专项资金进行支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7 年,学校教师获得湖南省普 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 21 项,校级教学研究改革项目立项 50 项。 (表 3-8 和表 3-9) 。 表 3-8 2017-2018 学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省级教改项目汇总表 序号 教改项目名称 立项编号或批准文号 主持人 1 提升林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湘教通 2017[452]号 何含杰 2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湘教通 2017[452]号 李桃 3 工程认证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改革研究 湘教通 2017[452]号 邝祝芳 4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研究 湘教通 2017[452]号 闵锐 5 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入研究 湘教通 2017[452]号 张坤 6 研究性教学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湘教通 2017[452]号 杨泽章 7 课题式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在林业院校化学课程教学中 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湘教通 2017[452]号 邓婷 8 基于协同创新教育的《粮食工程》专业综合改革研究 湘教通 2017[452]号 黄亮 9 工作坊在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湘教通 2017[452]号 许安娇 10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食品分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湘教通 2017[452]号 彭湘莲 11 多措并举,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湘教通 2017[452]号 张平 12 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基地的建设与人才培养 湘教通 2017[452]号 廖凯 13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 探索与实践 湘教通 2017[452]号 张立强 14 基于自主性学习的园林植物类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湘教通 2017[452]号 颜玉娟 17 15 新工科背景下交通运输专业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湘教通 2017[452]号 薛行健 16 基于在线课程的《机械制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湘教通 2017[452]号 李玲 17 基于 CDIO 教学模式的工程机械液压与液力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湘教通 2017[452]号 李科军 18 成人高等教育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研究 湘教通 2017[452]号 陆佳 19 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拟实证研究 湘教通 2017[452]号 张帆 20 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学英语课程资源优化研究 湘教通 2017[452]号 李广践 21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系统研究 湘教通 2017[452]号 朱月娥 表 3-9 序号 1 2 3 4 5 2017-2018 学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级教改项目汇总表 教改项目名称 主持人 “创新工匠”计划—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新模式 工程教育认证下基于 OBE 模式的路基路面工程教学 改革与实践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林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本科 阶段培养模式研究 双创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应用创新型人 才培养模式与实践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协同卓越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以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所在单位 张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尹鹏 土木工程学院 曹小玉 林学院 李晓敏 经济学院 陈桂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 基于信息技术的远程教学实验系统建设与实践 周国雄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7 湖南省高校双语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童晶 国际学院 王晶 国际学院 高孝欣 经济学院 8 9 研究导向型教学方法在经管类专业本科双语教学中 的实践研究 混合教学平台搭建及教师角色转变研究 -----基于 《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10 生技本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吴顺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11 面向软件工程专业 CDIO 微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以 《计算机组成原理》为例 钟少宏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12 “出口援助资源”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陈诗佳 国际学院 13 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陈越洲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14 植物学实习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刘文胜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15 创客教育理念下体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李雄光 体育学院 张珊明 学生工作处 罗建兵 商学院 张治忠 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昌文 商学院 刘锦 商学院 16 17 18 19 20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讨式教学的实 践研究 开放崛起战略下湖南省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 新与实践研究 以“绿色教育”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双一流”背景下会计学科建设、会计本科教学改革 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湖南省属本科院校商学院的发展:影响因素与成长路 径研究 18 21 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学体育学习共同体实践研究 王红梅 体育学院 22 翻转课题教学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黄娟 政法学院 23 舞蹈类公体课对促进女大学生体育意识变化的研究 熊茵 体育学院 朱姗姗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黄自知 理学院 刘峰 理学院 胡新将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蔡晨光 物流与交通学院 刘丹 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 陈润华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4 25 26 27 28 29 30 基于微信平台构建环境专业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ULIMS)的探索与实践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林业院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 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 面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地理信息科学实践教学改革 面向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环境学概论”课程体系与 教学改革研究 “互联网+”情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三课、三法一体,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视 觉传达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工程项目案例的《环境工程概预算与招投标》教 学改革创新研究 31 新型合作教学模式在物理实验课程中的研究与实施 刘凌虹 理学院 32 创新型物流类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与保障措施研究 符瑛 物流与交通学院 33 园林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策略研究 金晓玲 风景园林学院 34 园林专业《设施园艺学》课程教学改革 刘彩贤 风景园林学院 35 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课堂教学及考试评价 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张宇辉 土木工程学院 36 基于类型学认识的建筑设计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邹阳 风景园林学院 刘路云 风景园林学院 贾剑波 林学院 李莉娜 风景园林学院 37 38 39 变革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基础课程 体系研究 新形势下区域林业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 实践教学改革探索研究 应用型学科背景下的《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与实践 40 基于现代工具的《传热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李大鹏 机电工程学院 41 林业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龙洪旭 林学院 42 基于 OBE 理念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 张静 国际学院 43 理工科大学生知识产权素质教育创新研究 胡潇潇 政法学院 44 基于 Blackboard 平台的 C 语言课程项目学习的应用研究 蒋倩仪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45 能源类专业工程流体力学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唐若晗 机电工程学院 46 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余玲玲 土木工程学院 47 土建类专业人才 BIM 应用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曹建文 土木工程学院 48 工程范式背景下毕业设计引导策略与实践 覃银辉 土木工程学院 49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李珍玉 土木工程学院 50 加强质量品牌意识,打造特色鲜明的优秀(力学)教 学团队 陈胜铭 土木工程学院 19 2.考试改革和考风建设 学校制定了《课程考核管理办法》 ,要求根据课程特点进行考核方式改革, 灵活采用闭卷、开卷、口试、答辩式、实践技能操作、撰写专题报告、学术论文 等方式实施课程考核。大学英语、数学类、经、管、法的专业基础课以闭卷考核 方式为主;马列两课灵活采用开卷、课程论文、辩论会等方式;专业课程(含理 工科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根据专业与课程特点选择课程论文、开卷、实验报告、 策划书、小组作业、面试答辩等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专业性强的课程如素描、 钢琴、体育等采用现场展示考核和学科作品评分两种形式;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 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专题论文等考核方式为主,辅之以讨论、答辩等方式。学 校限定了笔试课程的最高门数,对于采用考试方式进行考核的,要求知识运用类 试题须占试卷分量的 40%以上。 为树立良好的学风和考风,学校一直重视考风考纪建设。一是加强纪律宣传 教育,在每次集中考试前,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和普法宣传,教育学生珍惜诚信 记录,诚信参考。二是建立联动机制,成立督考巡查组,加强考场巡视督查,确 保考试有序进行。三是建立约束机制,对学生违纪、老师监考失职行为进行严肃 处理。严格的考试纪律和监考纪律营造了良好的考风,也有效促进了学风建设。 (五)实践教学 学校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工作,2017-2018 学年共资助 7 个教学实验室建设项 目,涉及到 20 多个教学实验室建设。全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3400 余万元。 2017-2018 学年,学校通过与企业、林场合作,共建设了 88 个教学实习(实践) 基地,有效地推动了科研与教学的进步,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六)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是毕业生对已完成学业的梳理和总结,是展示和检验学生 所掌握知识的程度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一直以来都很重视本科 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对论文选题、中期考核、毕业答辩等环节进行严格把 关。前期,教师进行网上申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经学院和教务处审核后在 网上公布,学生与指导教师双向选择;中期,由教务处、学院和教研室进行毕业 设计(论文)的检查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后期,指导老师评阅和答辩小 组考核相结合,严把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2018 年,参加毕业设计(论文) 的学生人数为 5635 人,指导老师 1027 人,优秀毕业设计(论文)97 篇,优秀 率为 1.72%。 (七)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主动适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深入贯彻国务 20 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大 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成立创新创业学 院,并依托教务处和创新创业学院,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完善体系 建设。 为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将《创新创业基础》 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设置成全校公共必修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 创业能力。2017-2018 学年,学校获批大学生训练项目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 计划项目 106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19 项,省级项目 46 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 42 篇,获批专利 3 项。参加竞赛获得国家级奖励 17 项,省级奖励 56 项。 表 3-10 序号 1 2 3 4 2017-2018 学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情况表 基地(平台)名称 湖南省众创空间 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服务机构 湖南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长沙市创业孵化基地 基地(平台)类型 众创空间 其他 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创业孵化园 21 基地(平台)级别 省部级 省部级 省部级 其他级 第四部分 专业培养能力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学生的成才选择权,以国家本科专业质量标准 和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认真审视各专业培养方案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 求的契合度,课程设置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支撑度,通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学内涵建设,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内涵发展、改革创新”的人才培养工作原则,坚持绿 色教育理念,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培养身心健康、勇于担当、 知识专博得兼、实践能力突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目标。各专业通过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和实践教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1.实施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 2017-2018 学年,学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实施思政工作质量提升 工程,建立健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保障有 力、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能够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优 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激活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内生动力, 全方位开展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思政教育。进一步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 育,提升了学生健康素质和审美能力,增强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 2.抓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 进一步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课程思政为最重要抓手,着力推进专业思政建设。 学校制定了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开展课程思政研讨、试点、推广工作。各学 院充分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坚持思政教育元素进课程大纲、进课堂教 学、进课程考核。打造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 形成了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二)专业发展规划 1.制定专业建设规划 2017-2018 学年,学校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根据办学定位和目标,加强学科 专业布局的顶层设计,突出“林”字特色和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依托 优势学科和行业特色,制订科学的专业发展规划,进一步调整专业布局。制定《专 业设置与动态调整管理办法》,控制专业规模,突出办学特色,调整、优化本科 专业布局和结构。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学校总体人才培养目标,增强专业人 才培养目标的特色。 22 2.建立专业教学质量标准 严格按照“国家质量标准”修订 2019 版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专业教学质量 标准,积极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完成 6 个工科学院的工程专业认证调研,鼓励工 科专业参与工程专业认证,排出了参与工程专业认证时间表。 (三)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学校立足林业,面向湖南以及中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主战场,重点服务区域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各专业在充分调研国家和社会需求,认真分析办学历史、 专业资源和国内外地方高水平大学相近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突显学校办学优势,突出专业特色,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遵循以下原则: (1)推进学生全面发展; (2)坚持人才培 养基本标准; (3)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4)优化学分配置; (5)凸显专业办学 特色; (6)探索多元融合加强卓越人才培养。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注重探索大 类培养模式、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完善课程设置及学分比例等主要内容的完善。 (四)课堂教学建设 1.推动课堂教学革命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方式革命着手促进学生学习革 命。2017-2018 学年学校逐步推行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积极推 进智慧教室建设,构建了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把教师角色从知 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积极倡导启发式、讨 论式、参与式、项目式、案例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逐步把课堂作用从知识的讲 授场所改变为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场所,大幅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含金量” 。充分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高阶 思维能力。 2.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2017-2018 学年,学校从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等方面切实加强学 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开展了常态化、全覆盖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着 力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活动深度融合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教师教 学学术意识,推进了教师教学学术能力提升。逐步健全基层教学组织,常态化开 展集体备课、教学咨询、教学研讨等教育教学研究活动。2017-2018 学年各专业 授课教师授课情况如表 4-1 所示。 表 4-1 2017-2018 学年各专业授课教师授课情况 序号 专业名称 1 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森林保护 授课教师数 承担课 总数 程门数 12 16 10 19 23 高级职称 具有硕士、博士学位 数量 比例(%) 数量 11 9 91.67 90 11 9 比例(%) 91.67 90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林产化工 地理信息科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木材科学与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 动化 化学工程与工艺 能源与动力工程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生物技术 汽车服务工程 材料化学 食品质量与安全 粮食工程 森林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应用物理学 交通运输 翻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 人力资源管理 自动化 环境科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程力学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 治 电子科学与技术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林学 电子信息工程 园林 会计学 酒店管理 物流工程 土地资源管理 国际商务 土木工程 风景园林 软件工程 保险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生态学 环境工程 农林经济管理 法学 工程管理 测绘工程 产品设计 园艺 生物工程 行政管理 9 9 7 13 20 22 17 23 8 8 6 11 88.89 88.89 85.71 84.62 8 9 6 13 88.89 100 85.71 100 12 20 10 83.33 10 83.33 11 14 13 12 8 12 11 11 7 14 7 12 3 9 9 15 9 20 10 12 20 20 17 14 16 23 17 17 18 17 11 20 2 15 14 27 14 32 22 15 9 11 10 9 6 9 8 8 5 10 5 8 2 6 6 10 6 12 6 7 81.82 78.57 76.92 75 75 75 72.73 72.73 71.43 71.43 71.43 66.67 66.67 66.67 66.67 66.67 66.67 60 60 58.33 10 10 13 11 8 12 10 11 6 12 7 12 3 8 9 14 9 16 10 12 90.91 71.43 100 91.67 100 100 90.91 100 85.71 85.71 100 100 100 88.89 100 93.33 100 80 100 100 7 8 4 57.14 5 71.43 7 9 27 20 11 30 10 8 8 14 34 16 8 8 39 13 13 13 13 9 9 30 10 10 8 13 11 47 35 17 44 19 13 18 20 31 17 15 18 39 18 15 20 16 20 15 32 22 17 15 4 5 15 11 6 15 5 4 4 7 17 8 4 4 18 6 6 6 6 4 4 12 4 4 3 57.14 55.56 55.56 55 54.55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46.15 46.15 46.15 46.15 46.15 44.44 44.44 40 40 40 37.5 7 7 24 20 9 23 9 8 8 13 28 13 8 7 37 13 11 11 13 9 8 26 9 10 7 100 77.78 88.89 100 81.82 76.67 90 100 100 92.86 82.35 81.25 100 87.5 94.87 100 84.62 84.62 100 100 88.89 86.67 90 100 87.5 24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日语 市场营销 英语 环境设计 舞蹈学 会展经济与管理 城乡规划 物流管理 音乐表演 金融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旅游管理 俄语 工业设计 法语 建筑学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视觉传达设计 朝鲜语 8 11 20 18 3 9 14 20 17 31 9 19 5 13 8 16 8 11 4 11 19 16 16 4 17 21 34 30 30 19 32 14 18 13 19 11 13 10 3 4 7 6 1 3 4 5 4 7 2 4 1 2 1 2 1 1 0 37.5 36.36 35 33.33 33.33 33.33 28.57 25 23.53 22.58 22.22 21.05 20 15.38 12.5 12.5 12.5 9.09 0 6 10 18 17 2 8 11 20 12 27 9 19 3 11 6 11 5 7 3 75 90.91 90 94.44 66.67 88.89 78.57 100 70.59 87.1 100 100 60 84.62 75 68.75 62.5 63.64 75 (五)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 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 手能力的重要平台。 1.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在《2019 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构建基础性、 综合性和研究性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理工类专业实践学分不少于总学分的 25%, 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学分不少于总学分的 15%,有认证或评估要求的专业参照认 证评估标准执行。 2.提高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 2017-2018 学年,学校已建立文科类实验教学平台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 平台,逐步建立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资源库;已建成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 台,推进仪器设备共享;制定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实施细则,明确了保障机制, 陈旧老化的教学仪器设备已逐步更新。 3. 拓展实践教学资源 2017-2018 学年,学校进一步拓展实践教学资源,并结合产学研合作、大学 生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促进专业实践教学发展,提高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确 定材料学院“大国工匠”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 10 个重点教学成果奖培 育对象。健全教师队伍协同机制,统筹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双向交流,提 高实践教学水平。加强实验和实习教师队伍建设,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验和实 习教学工作,切实提升实践育人水平。积极加强与企业和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各 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拓展实践教学场所。继续探索实践教学模式项目化、实 25 习环境企业化、实践过程真实化,开发应用实践类课程资源,打造协同育人通道。 2017-2018 学年各专业实验教学情况如表 4-2 所示。 表 4-2 2017-2018 学年各专业实验教学情况 序号 校内专业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舞蹈学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音乐表演 视觉传达设计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森林工程 生物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建筑学 产品设计 法学 生物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林产化工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土地资源管理 能源与动力工程 软件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风景园林 俄语 法语 翻译 日语 英语 朝鲜语 环境设计 信息与计算科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粮食工程 林学 会计学(ACCA) 园林 材料化学 森林保护 市场营销 地理信息科学 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工艺 环境工程 木材科学与工程 园艺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环境科学 实践教学 实验教学 学分 占总学分(%) 学分 占总学分(%) 78 55.12 78 55.12 88.5 52.68 56.5 33.63 44 32.71 44 32.71 95 52.2 53 29.12 87 46.65 52 27.88 73 40.56 50 27.78 83 44.74 50 26.95 64 34.59 46 24.86 64 34.5 46 24.8 98 42.61 56 24.35 84 46.28 42 23.14 84 46.15 42 23.08 71.875 38.64 37.875 20.36 69 36.8 35 18.67 65.63 36.87 32.88 18.47 52 27.96 34 18.28 52 27.96 34 18.28 68 36.46 34 18.23 66 35.48 32 17.2 46.5 25.07 30.5 16.44 64 34.5 30 16.17 42 23.08 28 15.38 42 23.08 28 15.38 42 23.08 28 15.38 42 23.08 28 15.38 42 23.08 28 15.38 42 23.08 28 15.38 69.625 38.36 27.625 15.22 74 39.89 28 15.09 62 33.42 28 15.09 74 39.89 28 15.09 62 33.33 28 15.05 39 20.74 28 14.89 61.375 33.09 27.375 14.76 70.25 37.07 26.25 13.85 59.5 32.08 25.5 13.75 39 21.43 25 13.74 71 38.27 25 13.48 43 23.18 25 13.48 43 23.12 25 13.44 39.375 22.6 22.375 12.84 57.5 31 23.5 12.67 57.75 30.8 23.75 12.67 57.5 30.91 23.5 12.63 68.75 36.52 23.75 12.62 57 30.73 23 12.4 2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环境生态工程 生态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测绘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工业设计 汽车服务工程 应用物理学 林学(陶铸)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国际商务 旅游管理 环境科学 物流工程 物流管理 农林经济管理 交通运输 土木工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 会展经济与管理 工程力学 保险学 人力资源管理 酒店管理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会计学 金融学 工程管理 金融学(CFA) 国际经济与贸易 会计学 城乡规划 林学 物流管理 金融学 行政管理 57 41 40 56.75 68.5 64.25 55.625 67 67 64.375 49.5 48 39.25 51.25 46 30 49 49.875 44.25 58 47.5 42.5 42.125 42 46.125 21 40.5 40.25 44 40.75 37.5 12 36 11 38 9.5 35 30.73 22.04 21.16 30.35 36.93 34.64 29.99 36.12 36.02 34.43 27.2 26.37 21.54 27.63 25.34 16.48 26.56 26.74 24.31 31.87 25.61 23.42 23.11 23.08 24.87 13.04 22.25 22.18 23.72 20.95 25.17 8.16 15.65 7.31 26.12 6.69 19.23 23 23 23 22.75 22.5 22.25 21.625 21 21 20.375 19.5 18 18 17.25 16 16 16 15.875 15.25 14 13.5 12.5 12.125 12 12.125 10 10.5 10.25 10 8.75 6.5 6 9 5.5 5 4 5 12.4 12.37 12.17 12.17 12.13 11.99 11.66 11.32 11.29 10.9 10.71 9.89 9.88 9.3 8.82 8.79 8.67 8.51 8.38 7.69 7.28 6.89 6.65 6.59 6.54 6.21 5.77 5.65 5.39 4.5 4.36 4.08 3.91 3.65 3.44 2.82 2.75 (六)人才成长环境 1.构建“十大”育人体系 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 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 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 2.探索“213”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213”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即“两阶段培养过程” “一个共同基础” “三 条培养路径”。在逐步扩大“按大类招生、分大类培养”范围基础上,把本科阶 段教育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两学年实行“按大类培养”,着力进行综合素养和专 业基础素质的培养;后两年实行专业培养。通过公共课、校本共同课程和通识课 27 程三大类“共同基础课程” ,打造学生在价值形成、知识获得和能力成长方面的 共同特质。从第三学年开始,在共同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基础上,对应“三型”人 才培养,根据办学条件提供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三大类别选修方向,学生可 根据自身兴趣、潜能和学业规划选择其中一种课程体系,形成同一专业下个性化 的成才路径。 3.加强学风建设 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开展富有实效的学风教育专题活动,强化学生的国家使 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增强学习原动力与内驱力,促进学生刻苦学习;优 化学风管理制度,强化学风建设落实。加强校院两级教学、学工联系联动机制建 设,完善“以学为主”的考评体系,严格纪律管理、学籍管理等学生日常管理, 建立院级学习支持与促进系统;营造氛围,建设优良学风校风。搭建立体化学生 发展平台,开展学习型班级、宿舍创建,加强科技类和学术型学生社团建设,开 展学习能力提升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保障条件。加强学工队伍 建设和教风建设,优化学习环境,拓展学习空间,保障学习条件。 4.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 建立与社会用人部门合作更加紧密的人才培养机制。健全资源共享机制,推 动将社会优质教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健全管理协同机制,搭建与相关部 门对接平台,对人才培养进行协同管理,培养真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 质专门人才。强化科教协同育人。推动科研基地、科研实验室、科研项目向本科 生开放,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 量本科人才培养。依托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和 学校科技成果,搭建学生科学实践和创新创业平台,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 力。 5.改善校园环境 2017-2018 学年,学校加强以“精品化、园林式、有品位”为目标的校园建 设。完成了西园园林绿化提质改造、东园男生公寓景观改造、体艺馆周边绿化补 植、中心广场周边绿化改造及文科楼桂花园等工程羡慕,进一步美化了校园环境, 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成才环境。 28 第五部分 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 了保障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本科教 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行。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形成了领导 重视本科教学、制度规范本科教学、经费优先本科教学、师资建设提升本科教学、 教改引领本科教学、科研促进本科教学的“六大保证”格局,牢固树立了本科教 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一)落实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 1.校领导重视本科教学工作 加强宏观领导。一是学校始终把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作为 中心任务来抓,明确党政一把手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二是学校党政领导把 教学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经常听取教学工作汇报, 研究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三是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例会,安排落实学校有关教 学工作的决策,确保工作目标实现。四是实行校领导分工联系学院制度,及时解 决基层教学单位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五是成立由教学一线教师为主 体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就本科教学工作开展调研论证、评议指导、监督咨询。 严格检查督办。学校领导把握关键时间节点,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检查督办, 推进教学建设与教学管理。一是学期开学之前,学校领导带队检查教学建设情况; 二是开学第一周,学校领导深入教室和实验室,开展教学检查。 实行领导听课看课制度。学校建立并不断完善校领导听课看课制度,要求校 领导每学期听课看课不少于 5 次,并将听课看课实际完成情况作为校领导作风建 设的重要内容。校领导的听课看课,保证了校领导及时掌握教学一线的具体情况。 2.落实教授和副教授上课制度 为了突出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将高职称教师承担 本科教学任务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先后出台了《过渡性绩效分配方案》《专业技 术职务评审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就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提出了具体要 求,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师岗位聘任、职称评审、目标考核、绩效分配、 评优评先的重要考核指标;教授每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程,副教授每年至 少为本科生讲授两门课程,教授和副教授每年必须承担一定本科生实践教学任务 或者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任务,本科教学工作量不少于 64 学时;严禁 讲师、助教、博士后代教授和副教授上课,如发现此类情况,全校通报批评并给 予降级处分,同时核减二级学院业绩津贴总额。学校出台的《“树人学者”优秀 教学人才评选与奖励办法》在评选条件中提出了本科教学工作量的刚性要求: “卓 越教授”100 学时以上, “教学名师”150 学时以上, “教学新秀”200 学时以上。 29 2017-2018 学年,主讲本科生课程的教授、副教授分别占教授、副教授总数 的 78.21%和 82.65%,教授和副教授授课门数为 1934 门,占学校总课程门数的比 例为 51.04%。教授和副教授上课制度的贯彻落实,一方面为本科教学质量提供 了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学校形成了“乐教、善教、优 教”的氛围。 3.完善教学工作激励制度 学校先后出台并施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学工作奖励办法》《中南林业科 技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励办法》《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评选管 理办法(试行) 》等一系列教学工作奖励性文件,引导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 学工作之中,牢固树立“教学自觉”意识。 学校出台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树人学者”优秀教学人才奖励办法(试行) 》 , 坚持面向一线教师、面向本科教学、面向教学创新的“三个面向”原则,对师德 高尚、长期坚守本科教学阵地、教育教学能力突出、成绩卓越的优秀教学人才实 行重奖。以本科教学投入和成绩为衡量标准,每两年评选“卓越教授”2 名,奖 金 10 万元;评选“教学名师”10 名,奖金 3 万元;评选“教学新秀”10 名,奖 金 1 万元。 《办法》还规定: “在每届‘教学名师奖’获奖者中,推荐 1 名育人表 现及教学业绩特别优秀且任现职满 4 年的副教授直接晋升教授;在每届‘教学新 秀奖’获奖者中,推荐 1 名育人表现及教学业绩特别优秀且任现职满 4 年的讲师 直接晋升副教授”。 以上系列奖励政策,特别是“树人学者”优秀教学人才奖励政策,较好地激 发了广大教师投入教学、潜心育人的热情。 (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制定了人才质量标准;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本科 教学质量标准,同时建立了全面的质量监督与反馈机制。学校不断完善本科教学 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下发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关于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 监控体系的意见(试行) 》 ,构建了“五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即组织系 统、目标与标准系统、制度系统、过程监控与评价系统、反馈与持续改进系统(图 5-1)。 该保障体系确立了以校、院两级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为主 的组织系统;以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各教学环节质 量标准为主的目标与标准系统;以教学组织、教学运行、教学基本建设等方面规 章制度为主的制度系统;以监控教学过程为主的监控与评价系统;以信息收集、 信息反馈与追踪、持续改进为主的反馈与持续改进系统,形成了“检查-反馈追踪-改进-再检查”的良性闭合循环运行模式。 30 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组织系统 实 践 教 学 质 量 图 5-1 教 学 运 行 制 度 教 学 建 设 制 度 教 学 检 查 教 学 评 价 工 作 评 价 信 息 反 馈 持 续 改 进 … 教 学 管 理 制 度 理 论 教 学 质 量 反馈与持续改进系统 … 人 才 培 养 目 标 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 … 制度系统 … 学 院 领 导 小 组 … 学 校 领 导 小 组 目标与标准系统 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建设结构图 (三)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 1.健全教学督导制度 为了保障本科教学质量,学校和各学院聘请了教学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和在 职专任教师担任教学督导,形成了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 督导活动。2017-2018 学年,校教学督导 14 人共听课(含实验课)829 节次,其 中优秀课程 141 节次,良好课程 614 节次,人均听课工作量 59.21 节次。当月底, 校教学督导定期召开座谈会,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并提出整改意 见,然后向学校有关部门和各学院进行反馈。同行督导评教覆盖率为 61.80%, 其中优秀教师比例为 17.43%,良好教师比例为 75.90%,中等教师比例为 6.55%。 此外,校院督导团成员还担任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评委,参加教师、学生座谈 会,参与并检查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等教学活动。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 度的建立与运行,不仅促进了学校和学院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而且提高了本科 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2.健全评教评学制度 学生在教学评价和评估中占据主体地位,学生评教是教学质量考核和教师考 核的重要手段之一。每学期,学校都组织学生认真完成网上评教工作,学生评教 结果与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教师评奖、教师津贴等密切相关。2017-2018 学年学 生评教覆盖率为 96.33%,评教结果中优秀教师比例为 87.62%(表 5-1) 。通过汇 总学生的评教意见发现,大部分教师都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地地投入到教学 中,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但在教学效果方面,学生评价分值不是很高,这 说明学生希望能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能与教师有积极的交流和沟通。因此,通 过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31 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表 5-1 2017 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督导、学生评教情况 项目 覆盖比例(%) 优(%) 良(%) 中(%) 差(%) 学生评教 督导同行评教 领导评教 96.33 61.80 41.48 87.63 17.43 37.27 11.97 75.90 58.49 0.40 6.55 3.96 0.00 0.12 0.28 3.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查重工作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监控是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是 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高校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体现。 2018 年,学校采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 2018 届本 科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查重,要求初检未通过检测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 能评定为“优秀”,复查仍未通过的毕业设计(论文)作推迟答辩处理。2018 年抽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5085 份,查重通过率为 99.70%。 4.加强教学信息的反馈与跟踪 为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学校聘请了 39 名学生担任本科教学工作学生 咨询委员会委员,及时、全面、准确、客观地收集教学和管理中的各类信息,健 全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促进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学生咨询委员会委员们利用邮箱、信件、问卷等方式收集和整理了 400 余条 教学信息,及时反馈到有关职能部门和学院,有效地提高了本科教学质量。 5.建立校内质量监控与保障数据库 通过购置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软件,构建校内质量监控与保障数据库及 专业评估系统,对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和专业建设进行常态监测,加强了教学质量 信息的分析、反馈、结果运用。 (四)本科教学基本状态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做好 2018 年“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数 据采集工作的通知》精神,建立学校教学工作质量常态检测机制,切实推进学校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在学校各级部门和单位的支持和配合下,于 2018 年 11 月完成了数据采集填报工作。其中,数据表单 88 张,数据采集点 700 余项, 涉及到 22 个部门和教学单位。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本科生源质量持续提高;师 资队伍更加强大,师资结构更加合理,高学历和中青年骨干教师比例持续增加; 本科教学经费投入和教学条件建设持续增加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通过 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填报和数据分析,有助于学校领导和管理部门进行自 我检查和总结,为制定和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方案提供了客观依据。 32 (五)专业认证和评估 学校基本确立了“五位一体”的本科教学评估制度,积极发挥评估的引导和 督促功能,完善专业发展良性竞争机制,积极开展专业认证及评估工作,推动专 业建设。2017 年 12 月,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计算机类和工商管理类 3 个专业 精心准备,认真参加湖南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2018 年 6 月,学校会 展经济与管理、 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新设本科专业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办学水平和新增学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评估,取得学士学位 授予资格。2017-2018 学年,学校建立健全了校内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为开展校 内专业评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于 11 月开始对全校 17 个专业开展了第二轮校 内专业评估。 (六)相关管理人员情况 1.校领导情况 学校现有校领导 10 名。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 10 名,所占比例为 100.00%, 具有博士学位 8 名,所占比例为 80.00%。 2.教学管理与服务人员情况 校级教学管理人员 24 人,其中高级职称 8 人,所占比例 33.33%;硕士及以 上学位 11 人,所占比例为 45.83%。 院级教学管理人员 45 人,其中高级职称 28 人,所占比例 62.22%;硕士及 以上学位 34 人,所占比例为 75.56%。 教学管理人员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9 项,发表教学研究类论文 67 篇,教 学管理类论文 3 篇。 3.学生管理与服务人员情况 学校有专职本科生辅导员 104 人,按本科生数 23748 计算,学生与本科生辅 导员的比例为 228.35:1。专职本科生辅导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 9 人,所占比 例为 8.65%;具有中级职称的 87 人,所占比例为 83.65%;具有研究生学历的 85 人,所占比例为 81.73%。 学校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工作人员 6 名,本科生学生与心理咨询工作人员之 比为 3958:1。 33 第六部分 学生学习效果 学校坚持“全员参与、全程实施、全方位开展”的育人理念,要求学生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教 学条件和实践(实验)条件。学校毕业生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实践能 力和创新能力强,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一)在校生学习生活 1.创新创业和实践活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教 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和学校 相关政策,2017 年初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协调管理学校创新创业工作,2018 年 5 月设立创新创业教学部,负责对本科生创新创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和实 践指导工作。现全校共有专职教师 10 名,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导师 68 人名,其中 校内创新创业导师 47 人,校外指导教师 21 名。共获得湖南省发改委“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湖南省科技厅“众创空间”,湖南省教育厅“创新创业孵 化基地”等三个省级创新创业平台及长沙市人社局“创业基地”,开设创新创业 课程共 13 门,举办各类创新创业讲座 57 次。2017-2018 学年,学校投入创新创 业专项资金 90.7 万元、创新创业奖学金 8.9 万元及创新训练项目 57.1 万元支持 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和训练,开展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培训 268 项,创新创 业教育机构培训人次数 210 次,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人数 达 5920 人,参与创新创业竞赛的在校生达 1493 人,出版创新创业教材 4 部, “生 物质绿色纳米材料大学生创新研究团队”入选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 先后有 32 个项目入驻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2.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三下乡”团队申报,在往年重点围绕理论普及宣讲、国情社情观察、 依法治国宣讲、科技支农帮扶、教育关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美丽中国实践等 主题申报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围绕热点开展实践、形成声势扩大影响、 结合专长提升效果,增加了 2 项专项行动。一是组织团队参与全国农林高校学子 “乡村稼穑情·振兴中国梦”聚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二是与湖南 省环保联合会合作,组织团队开展“大美洞庭,青年在行动”环洞庭湖区域环境 综合治理调查专项行动。今年学校围绕“青春大学习,奋斗新时代”活动主题, 采用集中组队实践和个人自主返乡实践相结合的形式,重点组织了 76 支本科生 和研究生实践团队。其中,林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赴桑植县优势产业指导博士 服务团等 4 支团队被推荐为团省委重点团队,物流与交通学院赴通道县智慧物流 助力精准扶贫调研实践团等 5 支团队列入全国农林高校学子“乡村稼穑情·振兴 34 中国梦”聚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林学院赴汉寿县环保调研实践团等 11 支团队 列入“大美洞庭,青年在行动”环洞庭湖环境综合整治公众调研专项行动。 3.学科竞赛 学校开展了大学生学科竞赛重点资助项目动态调整工作和校级高水平学科 竞赛项目遴选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 队精神,提升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2018 年大学生学科竞赛立项 73 项,获奖共计 136 项,具体情况统计如表 6-1 所示。 表 6-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8 年大学生学科竞赛获奖情况 级别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其他 国家(国际) 2 18 10 2 省级 12 42 38 12 4.文体活动 2018 年,在校生体质测试成绩合格率为 91.40%。学校在体育学院主导、学 生工作部和团委协助、各学院和学生社团积极参与下,2017 年度国家级 4 项, 省部级 60 项;2018 年国家级 5 项,省部级 104 项。 (二)应届本科生毕业和就业 2018 届学校本科毕业生共 5880 人,应届本科生毕业率为 98.23%,应届本科 生学位授予率为 100%。在毕业学生中,选择继续深造或出国留学的人数为 1189 人,占比为 20.22%。2018 年未毕业应届学生人数为 104 人,主要是由于身体原 因、家庭原因等因素所造成。2018 届本科生就业人数为 5233 人,应届本科生就 业率为 90.60%。达到 100%就业率的专业为环境科学、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 会展经济与管理等四个专业。就业量最大的前五个专业分别为会计学、土木工程、 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设计与自动化。2018 届本科毕业生流向如表 6-2 所示。 表 6-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8 届本科毕业生流向统计表 毕业生流向 人数(人) 比例(%) 入职 4044 17 90 68 3837 9 23 1189 835 354 5233 77.28 0.32 1.72 1.30 73.32 0.17 0.45 22.72 15.96 6.76 100 自主创业 政府机构 事业单位 企业 部队 灵活就业及参加国家地方项目 升学 国内升学 境外升学 合计 35 (三)毕业生满意度 2018 年 6-9 月,学校通过电子问卷的形式开展了 2018 届本科毕业生满意度 调查,调查问题涉及学校人才培养满意度、教育教学满意度等方面。学校共收回 有效问卷 5469 份,接受调研的 2018 届本科毕业生对母校人才培养满意度为 95.37%(包含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选项) ,具体情况如图 6-1 所示。 2018 届本科毕业生对母校教师授课、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的满 意度分别为 97.57%、95.21%、93.42%和 95.72%,具体情况如表 6-3 所示。 2018 届本科毕业生对任课教师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师生 课外沟通的满意度分别为 98.13%、96.98%、96.49%和 95.34%,具体情况如表 6-4 所示。 图 6-1 2018 届本科毕业生对母校人才培养满意度 表 6-3 2018 届本科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满意度 指标 非常满意(%) 满意(%) 教师授课 实践教学 课程设置 专业设置 39.64% 35.42% 33.90% 35.09% 38.93% 37.69% 36.68% 37.61% 比较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 19.00% 22.11% 22.84% 23.02% 2.05% 4.26% 5.83% 3.69% 0.38% 0.53% 0.75% 0.59% 表 6-4 2018 届本科毕业生对任课教师满意度 指标 教学态度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方法 师生课外沟通 非常满意(%) 满意(%) 比较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 44.34% 36.70% 17.10% 1.50% 0.37% 39.17% 38.38% 19.44% 2.56% 0.46% 39.18% 36.42% 20.88% 3.05% 0.46% 39.37% 35.27% 20.70% 4.15% 0.51% (四)毕业生成就和用人单位评价 1.毕业生成就 截至 2018 年 9 月 30 日,学校毕业校友 20 万余人,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 36 做出了突出业绩,涌现出了很多杰出校友,既有学富五车的科技工作者、优乐天 下的政坛精英,还有创业报国的实业家,带领农民致富的优秀楷模,其中有彭长 辉教授(魁北克大学终身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千人计划获得者)、 刘曙光教授(美国地质勘探局地球资源观测与科学中心生态学家、资深首席科学 家、学科领头人,国家千人计划获得者)、吕建雄教授 (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特 殊津贴获得者) 、李来庚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 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员)、吴义强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 全国优秀教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 聘教授,木材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等学术权威;罗富和(十二届全 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 、赵东花(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党组成员)、祝光耀(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 、李强民(中国驻赞比亚大使) 等政坛精英;文剑平(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文跃平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总经理)、李建新(长丰集团董事长)、任豪祥(中国物流与 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等优秀企业家; “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李保国(河北农业大学教授)等引领农民脱贫致富的优秀楷模。以他们为代表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友,已成为业界的骨干和精英,凭着良好的道德素质、扎实 的专业知识、踏实的工作作风,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社会 和行业的广泛赞誉。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创新素质与工作能力评价中“新知识接受能力”得分最 高(4.30 分) ,其次是“逻辑思维能力” (4.24 分) ,第三是“创新素质或工作能 力”(4.19 分) 。详见图 6-2。 图 6-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创新素质与工作能力评价 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创新素质与工作能力评价:满分为 5 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 37 第七部分 特色发展 (一)坚持绿色教育理念,突出“林”字特色 突出行业和生态特色,推进学科专业协同发展。学校立足以林为主 的办学特色,大力实施“卓越农林人才”培养项目,集中力量做强涉林专业;同 时,积极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根据人才培养规律和市场需求,稳步发 展非林专业。开设《林学概论》和《生态文明概论》首批校本通识课程,以林业 和生态办学特色为纽带,大力促进涉林专业与非林专业有机结合和协同发展。根 据学科专业发展格局,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框架内,实施基础能力和应用能力差 别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具有特殊优势的涉林类学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重点加强 学科基础能力,强调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为学生以后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新兴学科专业多为非林专业,本科人才培养重点加强专业应用能力,但突出为绿 色发展服务的历史使命,强调培养特色以更好地对接社会需求。 强化特色学科和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成就斐然。学校 首创了经济林、家具设计与制造和森林旅游等享誉全国的特色学科和专业,并长 期保持明显优势。科学研究硕果累累,在 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学校共有 3 项成果受到表彰奖励;1985 年,又有 3 项科研成果同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荣列全国高校第 6 位;2010 年以来,又有 5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收入囊中; 南方林业生态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和稻谷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使学 校成为国内同时拥有两个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少数高校之一。学科建设成就斐然, “十五”期间森林培育学科率先跻身国家重点学科行列,成为当时湖南省内拥有 国家重点学科的 6 所高校之一。木材科学与技术、生态学则于“十一五”紧随其 后入列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处于省属高校前列。 开创“林科教工程”,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上世纪 80 年代,学校率 先在全国开创了“林科教工程”,与全国 20 多个省市、400 多家企业开展校地校 企合作,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富饶幸福美丽新湖南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学校长 期致力于经济林品种的培育筛选,培育出被誉为“油茶中的超级稻”——“华金” 、 “华硕” 、 “华鑫”油茶新品种;培育筛选出适合南方种植的优质砂梨、板栗、油 桐等品种 18 个;目前,南方地区新建主要经济林产业基地选用的经济林品种中, 80%以上为学校培育。学校在竹木加工利用领域的多项技术成果,达到了排放减 半、效益翻番的效果,填补了多项国际国内空白;10 年来,全国各地由学校提 供技术支持建成的竹木加工生产线超过 60 条,年产量超过 200 万立方米。10 年 来,学校选派科技特派员、 “三区”科技人才等超过 360 人次,在全国 90 多个县 (市、区)开展科技扶贫和科技服务,已帮助近百万人脱贫致富。 38 (二)推进教育国际化,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 学校与英国班戈大学、威尔士大学、美国蒙哥马利奥本大学、法国圣埃蒂安 高等商学院等国外高等学府合作,成立并依托班戈学院和国际学院,开设了林学、 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和环境科学 7 个本 科专业,培养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 课程体系与教学国际化。班戈学院各个专业均采用英方课程体系,全 英文授课。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专业国际教育实验班在基础阶段引入 SQA-HND 课程体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环境科学专业引进专业课 15 门,共建专 业课 17 门,开设了美国大学学位要求的 5 大领域课程。引进课程的 1/3 由外方 教师授课,共建课程由学校安排师资采用双语授课。国际教育项目各专业的专业 课教材、课程教案、教学大纲、试卷等均要求为全英文形式,教师使用英语授课 的比例须达到 80%以上。 培养模式国际化。班戈学院主要采用“4+0”培养模式,学生注册中英 双重学籍并可实现“国内留学”;学生也可以选择“3+1”培养模式。班戈学院在 “教材、课程、进度、考核、监控”方面实现了与班戈大学的“五个一致”,并 实行 12-15 人小班制教学,中英方学生互访游学。国际学院人才培养采用“3+1” 或“4+0”的培养模式。 师资队伍国际化。班戈学院有专业教师 23 人,其中海外教师占比超过 50%,专业课教师 100%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国际学院 65%以上的任课教师 具有国(境)外知名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同时还聘请了外籍教师和海外客座教 授承担课程教学。 质量保障国际化。班戈学院质量保障接受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 (QAA)指导。其质量保障工作由班戈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外第三方外 审大学、学院内部教学质量保障部门以及学生等五个主体共同完成。英方常驻副 院长和质量控制官全程监督,严格执行内审、外审制度。国际学院采用学生评估、 督导评估、同行评估、领导评价和“内审-外审-第三方评估”,建立了“四位一 体”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2014 年至今,外审结果均为最高等级,课程通过 率为 100%,居全国 33 个同类 HND 项目院校前列。 39 第八部分 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现代信息教育手段运用不够,教育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专家组指出学校“未能提出明确的政策导向, 提供切实的投入支持,建立有力的组织保障,形成有效的落实监督,全面促进现 代教育信息化手段的引进和利用,为本科教学质量提供现代技术支撑。 ” 为加强现代信息教育手段在本科教学中的运用,全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 学、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学校提出了以下改进计划: (1)合理规划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及利用,出台 适应学校人才培养的教育信息化政策; (2)支持教师积极开展 MOOC、SPOC、微 课等新型课程建设,进一步构建国家、省部、学校三级优质在线课程体系,促进 课程资源应用共享; (3)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提高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进行教学活动的比例; (4)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及利用,建设具有学校特 色的教学资源体系; (5)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本科教学 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6)全面深度利用教育大数据,将其结果充分运用于教学 质量评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业及专业方向调整、培养方案修订等各个方面, 做好学校教育管理和决策工作。 (二)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教师是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和指导者,学校目前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存在以下问题: (1)专任师资总量不足,各专业之间发展不平衡,部分新建专业 教师规模偏低,少数专业生师比偏高; (2)师资队伍结构优化的空间较大,部分 学科教师的学历水平偏低,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教师比重有待提高; (3) 全校实验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且学历偏低,与庞大的工科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不相 符; (4)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不够健全,部分青年教师缺乏教学基本功训练,其教 学技能需要进一步增强; (5)教师教学投入激励机制不健全,部分教授、副教授 的精力偏重于科研业务和研究生培养,为本科教学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够。针对 上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根据学校相关政策制定出以下改进措施: (1)加强教师 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2)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建设高层次 人才队伍; (3)加强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人才引进工作,提高师资队伍国 际化水平; (4)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教师教书 育人意识、责任意识和律己意识; (5)形成完善的教师培养体系,制定相关培训 计划,加大对教师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学理念和技能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和专业水平。同时加大对教师赴境内外高水平大学进修、培训、交流的支持力度。 40 附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2018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 附 1 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 本科生数:23748 人,全日制在校生数:28446 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比例:83.48%。 学校名称 普通 本科 生数 普通高职 (含专科) 生数 硕士研 究生数 博士研 究生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3748 1703 2560 380 留学 生数 普通 预科 生数 进修 生数 成人脱产 学生数 55 0 0 0 备注: 数据来源:2018 年采集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表 6-1。统计时点:2018 年 9 月 30 日。 数据解释见 2018 版教学状态数据填报指南。 41 夜大(业余) 函授 学生数 学生数 1160 8827 折合 在校生数 全日制 在校生数 本科生占 全日制在 校生总数 的比例(%) 31446.7 28446 83.48 附2 教师数量及结构 专任教师 1600 人,结构如下: 职称结构 学校名称 中南林业 科技大学 专任 教师 数 1600 正高 副高 学位结构 中级 初级 其他 博士 学校名称 中南林业 科技大学 1600 学士 其他 人数 比例 (%) 人 数 比例 (%) 人数 比例 (%) 人 数 比例 (%) 人数 比例 (%) 人数 比例 (%) 人数 比例 (%) 人数 比例 (%) 人 数 比例 (%) 216 13.50 556 34.75 662 41.38 79 4.94 87 5.44 552 34.50 778 48.63 239 14.94 31 1.94 年龄结构 专任 教师 数 硕士 学缘结构 人数 比例 (%) 人 数 比例 (%) 人数 比例 (%) 56 岁及以 上 人 比例 数 (%) 315 19.69 718 44.88 515 32.19 52 35 岁及以下 36-45 岁 46-55 岁 本校 3.25 外校(境内) 外校(境外) 人数 比例 (%) 人数 比例 (%) 人 数 比例 (%) 399 24.94 1131 70.69 70 4.38 备注:数据来源:2018 年采集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表 1-4、表 1-6-1、表 3-1、表 3-2。统计时点:2018 年 9 月 30 日。 数据解释见 2018 版教学状态数据填报指南。 42 附3 专业设置情况 全校本科专业总数:86,当年本科招生专业总数:81,当年新增本科专业数:1,当年本科停招专业数:5。 (按校内专业统计)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校内专业代码 090501 090102 090503 120404 090203 071002 083001 071004 082402 082403 080407 080403 081301 080401 082401 081801 120602 120601 080208 080202 080203 080501 080503T 130502 校内专业名称 林学 园艺 森林保护 土地资源管理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生物技术 生物工程 生态学 木材科学与工程 林产化工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化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材料科学与工程 森林工程 交通运输 物流工程 物流管理 汽车服务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视觉传达设计 所属单位名称 林学院 林学院 林学院 林学院 林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物流与交通学院 物流与交通学院 物流与交通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 43 授予学位门类 农学 农学 农学 工学 农学 理学 工学 理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管理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艺术学 招生状态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是否为当年新增专业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序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校内专业代码 130503 130504 080205 090502 082802 082801 082803 080701 080901 080801 080703 080702 080902 081001 120103 080102 081005T 081201 082701 082702 082703 070102 070504 070202 120203K 120301 120206 120202 校内专业名称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工业设计 园林 城乡规划 建筑学 风景园林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自动化 通信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土木工程 工程管理 工程力学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测绘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粮食工程 信息与计算科学 地理信息科学 应用物理学 会计学 农林经济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市场营销 所属单位名称 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 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 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 风景园林学院 风景园林学院 风景园林学院 风景园林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理学院 理学院 理学院 商学院 商学院 商学院 商学院 44 授予学位门类 艺术学 艺术学 工学 农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管理学 管理学 管理学 管理学 招生状态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是否为当年新增专业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序号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校内专业代码 120205 020301K 020401 020303 120901K 120902 120903 050201 050207 050204 050209 050202 050261 030101K 120402 130201 130205 082503 082502 082504 0204012 1206012 0905011 1202031 0203011 0807011 120203K1 020301K1 校内专业名称 国际商务 金融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保险学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 会展经济与管理 英语 日语 法语 朝鲜语 俄语 翻译 法学 行政管理 音乐表演 舞蹈学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环境生态工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 物流管理 林学 会计学 金融学 电子信息工程 会计学(ACCA) 金融学(CFA) 所属单位名称 商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旅游学院 旅游学院 旅游学院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政法学院 政法学院 音乐学院 音乐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际学院 国际学院 班戈学院 班戈学院 班戈学院 班戈学院 商学院 经济学院 45 授予学位门类 管理学 经济学 经济学 经济学 管理学 管理学 管理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法学 管理学 艺术学 艺术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经济学 管理学 农学 管理学 经济学 工学 管理学 经济学 招生状态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在招 是否为当年新增专业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序号 81 82 83 84 85 86 校内专业代码 0905012 040203 0825032 070503 050303 050102 校内专业名称 林学(陶铸)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环境科学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广告学 汉语言 所属单位名称 林学院 体育学院 国际学院 林学院 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 政法学院 授予学位门类 农学 教育学 工学 理学 文学 文学 招生状态 在招 当年停招 当年停招 当年停招 当年停招 当年停招 是否为当年新增专业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备注: 数据来源:2018 年采集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表 1-5-1。统计时点:2018 年 9 月 30 日。 数据解释见 2018 版教学状态数据填报指南。 附4 生师比 折合在校生数:31446.7 人,折合教师数:1748.5 人。 学校名称 折合在校生数 专任教师数 外聘教师数 生师比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31446.7 1600 297 17.98:1 备注: 数据来源:2018 年采集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表 1-6-1、表 1-6-2、表 1-6-3、表 3-2、表 6-1。统计时点:2018 年 9 月 30 日。 数据解释见 2018 版教学状态数据填报指南。 46 附5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学校名称 折合在校生数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生均 (元/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31446.7 42383.61 13477.92 备注: 数据来源:2018 年采集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表 2-6、表 6-1。统计时点:2018 年 9 月 30 日。 数据解释见 2018 版教学状态数据填报指南。 附6 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学校名称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当年新增值(万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42383.61 3456.53 备注: 数据来源:2018 年采集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表 2-6。统计时点:2018 年 9 月 30 日。 数据解释见 2018 版教学状态数据填报指南。 47 附7 生均图书 学校名称 折合在校生数 纸质图书总量(册) 生均图书(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31446.7 2261019 71.9 备注: 数据来源:2018 年采集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表 2-3-1。统计时点:2017 年 12 月 31 日。 数据解释见 2018 版教学状态数据填报指南。 附8 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种数 学校名称 电子图书数(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1209841 备注: 数据来源:2018 年采集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表 2-3-1。统计时点:2017 年 12 月 31 日。 数据解释见 2018 版教学状态数据填报指南。 48 附 9-1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 学校名称 折合在校生数 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面积 (平方米) 行政用房面积 (平方米)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 (平方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31446.7 440456.71 33503.9 16.66 备注: 数据来源:2018 年采集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表 1-8-1,表 6-1。统计时点:2018 年 9 月 30 日。 数据解释见 2018 版教学状态数据填报指南。 附 9-2 生均实验室面积 学校名称 本科生数 基础实验室面积 (平方米) 专业实验室面积 (平方米) 生均实验室面积 (平方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3748 13676.19 60156.24 3.11 备注: 数据来源:2018 年采集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表 1-8-1,表 6-1。统计时点:2018 年 9 月 30 日。 数据解释见 2018 版教学状态数据填报指南。 49 附 10 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学校名称 本科生数 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万元) 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3748 7576.81 2977.02 备注: 数据来源:2018 年采集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表 2-9-2,表 6-1。统计时点:2017 年 12 月 31 日。 数据解释见 2018 版教学状态数据填报指南。 附 11 本科教学专项经费 学校名称 教学改革支出 (万元) 专业建设支出 (万元) 实践教学支出 (万元) 其他教学专项 (万元) 思政政治理论课程 专项建设经费支出 (万元) 学生活动经费支出 (万元) 教师培训进修 专项经费支出 (万元) 合计 (万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171.46 593.5 1660.48 2730.14 44.05 379 304.51 5883.14 备注: 数据来源:2018 年采集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表 2-9-2。统计时点:2017 年 12 月 31 日。 数据解释见 2018 版教学状态数据填报指南。 50 附 12 生均本科实验经费 学校名称 本科生数 实践经费实验经费支出 (万元) 生均本科实验经费 (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3748 870.46 366.54 备注: 数据来源:2018 年采集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表 2-9-2,表 6-1。统计时点:2017 年 12 月 31 日。 数据解释见 2018 版教学状态数据填报指南。 附 13 生均本科实习经费 学校名称 本科生数 实践经费实习经费支出 (万元) 生均本科实习经费 (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3748 790.02 332.67 备注: 数据来源:2018 年采集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表 2-9-2,表 6-1。统计时点:2017 年 12 月 31 日。 数据解释见 2018 版教学状态数据填报指南。 51 附 14 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 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3789。 备注: 数据来源:2018 年采集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表 5-1-1。统计时点:2018 年 8 月 31 日。 数据解释见 2018 版教学状态数据填报指南。 附 15 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学科门类 实践教学(平均)学分 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经济学 35.79 20.84% 法学 84 46.15% 教育学 88.5 52.68% 文学 42 23.08% 理学 67.2 36.21% 工学 58.47 31.25% 农学 52.91 29.27% 管理学 41.65 23.32% 艺术学 74.13 45.14% 备注: 数据来源:2018 年采集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表 1-5-1,表 4-2。统计时点:2018 年 8 月 31 日。 数据解释见 2018 版教学状态数据填报指南。 52 附 16 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学科门类 选修课(平均)学分 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经济学 18.42 10.72% 法学 23 12.64% 教育学 23 13.69% 文学 23 12.64% 理学 23 12.39% 工学 21.86 11.68% 农学 20.71 11.46% 管理学 21 11.76% 艺术学 23 14.01% 备注: 数据来源:2018 年采集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表 1-5-1,表 4-2。统计时点:2018 年 8 月 31 日。 数据解释见 2018 版教学状态数据填报指南。 附 17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78.21%。 备注: 数据来源:2018 年采集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表 1-6-1,表 5-1-1。统计时点:2018 年 8 月 31 日。 数据解释见 2018 版教学状态数据填报指南。 53 附 18 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 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7.48%。 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数的比例:12.19%。 备注: 数据来源:2018 年采集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表 1-6-1,表 5-1-1。统计时点:2018 年 8 月 31 日。 数据解释见 2018 版教学状态数据填报指南。 附 19 应届本科生毕业率 应届本科生毕业率 98.23%。 备注: 数据来源:2018 年采集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表 6-5-2,表 6-1。统计时点:2018 年 8 月 31 日。 数据解释见 2018 版教学状态数据填报指南。 附 20 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 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 100%。 备注: 数据来源:2018 年采集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表 6-5-2,表 6-1。统计时点:2018 年 8 月 31 日。 数据解释见 2018 版教学状态数据填报指南。 54 附 21 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 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 90.60%。 备注: 数据来源:2018 年采集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表 6-5-2,表 6-1。统计时点:2018 年 8 月 31 日。 数据解释见 2018 版教学状态数据填报指南。 附 22 体质测试达标率 体质测试达标率 91.40%。 备注: 数据来源:2018 年采集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表 6-6,表 6-1。统计时点:2018 年 8 月 31 日。 数据解释见 2018 版教学状态数据填报指南。 附 23 学生学习满意度 指标 非常满意(%) 教师授课 实践教学 课程设置 专业设置 39.64% 35.42% 33.90% 35.09% 满意(%) 比较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 38.93% 37.69% 36.68% 37.61% 19.00% 22.11% 22.84% 23.02% 2.05% 4.26% 5.83% 3.69% 0.38% 0.53% 0.75% 0.59% 备注: 数据来源:第三方评价机构。 55 附 24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 备注: 数据来源:第三方评价机构。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创新素质与工作能力评价:满分为 5 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