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国语学院报330期.pdf
第 330 期 2016 年 3 月 30 日 Zhejiang 中共浙江外国语学院委员会主办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浙内准字(GX)第 001 号 E-mail:ybbjb@zisu.edu.cn 省高校文明寝室创建工作检查小组来我校检查文明寝室创建工作 点,要将文明修 身与文明寝室建设结 合起来, 积极开展各项文 明寝室建设活动;学生寝 室楼 实行责任包干制,各学院负责具 体学生 寝室楼 的 环 境建 设;落 实 寝室 卫 生 检 查 自 查、抽 查 机 制,并把文明寝 室建设与文化校园建 设有机 结 合起来。 据悉,学校相关部门将每周开展学生寝室卫 寝室卫生 生拉网式检查, 做到寝室卫生每间过关。 检查结果以学院为单位每周排名公示。 校长洪岗会见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一行 本报讯 (通讯员 屈利君)3 月 17 日,校长 交换了意见。双方一致认为新一期合作应本着追 洪岗会见了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项目上海办 求实效的原则,在举办研讨会、扩大合作范围、中 事处负责人邵贝德和德国帕绍大学教师教育与 德研究所建设、合作成果辐射西部、推进中德高 校合作等方面共同努力。 学科教学法中心主任郁塔·麦格德芙劳一行。 在与帕绍大学的会谈中,洪岗倡议,愿以“互 洪岗就中德第十期合作框架协议与邵贝德 利、共赢”为原则,与帕绍大学携手合作,共同推 进办学国际化。双方就教师教育标准化科研合 作、 国际化卓越教师培养、实习生交流互访、实习 教学经验交流等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 学校首届“国际化卓越教师培养创新实验班”正式启动 本报讯 (通讯员 屈利君)近日,我校举行首 越成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大力弘扬“明德弘毅、 各项工作。 李敏强介绍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政策 届 “国际化卓越教师培养创新实验班” 启动仪式。 博雅通达”校训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校长洪岗、副校长曹仁清,德国帕绍大学教师教 值观,在注重专业学习的同时,坚持加强政治理 背景。他指出,我校具有职后培训的独特优势, 育与学科教学法中心主任郁塔·麦格德芙劳教 论学习,重视社会实践能力锻炼,努力提高自身 “国际化卓越教师培养创新实验班”具有高端性 授、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上海办事处环境教 综合素养和社会服务能力。他要求学校各单位 和国际化视野两个特点,希望学校建立“一个体 的培养机制,即将学科专业学习平 两个平台” 育项目主管雷诺和省教育厅调研员李敏强等出 前瞻性应对当前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明确卓 系、 越教师的目标和规格,充分领会上级有关文件 台和教师教育专业平台有机融合,纳入校级层面 席仪式。 洪岗为实验班的励志导师、 实践导师和理论 精神,进一步细化管理文件,加强对教师培养改 的师范生培养体系。 革的顶层设计,加大支持和保障力度,着力构建 导师共 19 位教师颁发了聘书。 据悉,该实验班是我校师范生教育的改革 曹仁清向为卓越教师培养创新实验班成立 师生成长共同体,积极探索体现时代特征、适应 尝试,该项目由教师培训学院负责实施。2015 给予指导和帮助的单位和嘉宾表示感谢。他勉 基础改革需要、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彰显专业特 年底,教师培训学院组织专家对学校的 108 名 励同学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卓越 ”内涵,让卓 色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做好卓越教师培养的 优秀师范生进行面试,最终遴选出 30 位立志从 事教师职业、专业功底扎实和综合素养较高的 学生作为实验班的培养对象。力争通过两年的 培养,将其塑造成既掌握系统化理论知识又能 躬行实践、既熟知国际教育前沿又能积极参与 本土化教育变革、既具有教育领导力又善于协 作的未来卓越教师。 新闻速递 本报讯 (通讯员 颜纯军)3 月 16 日,学校召开离退休老同志情况通报 会。党委书记姚成荣,党委副书记骆伯 巍,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张环宙出席 了会议。 会上,姚成荣指出,2015 年学校根 据中央、省委相关部署要求,结合学校 改革发展实际,确定了九项重点工作任 务。九项重点工作已基本完成,取得了 较好的工作成效。 “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 扎实开展; 《深化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 《 “十三五” 发展规划纲要》形 正式出台; 成初稿;学校《章程》颁布实施;建校 60 周年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美丽浙外”建 设进一步推进;优势特色学科发展有力 推动;专业优势特色逐步显现;校园置 换搬迁工作平稳推进。姚成荣特别指 出,在建校 60 周年系列活动中,老同志 积极参与,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说,学校 能不断取得新的成绩,离不开老同志们 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对老同志的辛勤 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老同志一如 既往地支持学校的发展,祝愿老同志身 体健康、家庭幸福! 骆伯巍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学校将 继续关心关爱老同志,坚持多为老同志 办实事办好事。骆伯巍通报了下阶段离 退休主要工作。 通报会后,针对今年教职工体检模 式有较大变化的情况,校工会为老同志 解读了新的体检办法。 20 余位离退休教授及正处级以上 老同志参加了会议。 老校 同党 志委 通书 报记 姚 成 荣 年向 度离 工退 作休 情 况 2015 本报讯 (通讯员 刘文杰)为深入落实省委、 学生寝室卫生情况进行了查访。检查组认为我校 寝 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深化文明寝室创建工作的要 文明寝室建设中学生寝室门厅美化别具特色, 求,学校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文明寝室建 室卫生总体良好,但是仍然存在男生寝室卫生需 设工作,为迎接省教育厅、省政协专项检查积极 进一步改善,男生公共卫生间急需整改等问题。 随后,学校召开学生寝室卫生检查问题反馈 准备。 将需要整改的问题逐一反馈到相关学院和 日前,省教育厅副厅长于永明、省政协科技 会议, 教育委员会主任鲁善增、省政协委员奚建华、小 各寝室。 会上,赵伐就文明寝室建设提出了三点要 和山高教园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陈雷等一行在 校党委副书记赵伐的陪同下对我校小和山校区 求 : 寝室 卫 生 环 境 是 文 明寝 室 建 设 的 工 作 重 学校官方微信 香港岭南大学孙艺风教授 获聘为我校客座教授 本报讯 (通讯员 邱萍)香港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孙艺风 教授获聘为我校客座教授。党委副书记赵伐为孙艺风颁发聘书。 人事处、英文学院负责人出席聘任仪式。 聘任仪式后,孙艺风教授先后为英文学院师生作了题为 “Translatability” “Teaching Translation and Culture” “Aspects of Translation Studies”等三场讲座。讲座中,孙艺风论 证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与翻译专业教师探讨了可译性和不可 译性的关系, 并结合自身经验, 他与同学们交流了翻译在日常生 活中的必要性。 孙艺风教授为香港岭南大学人文学科研究中心主任、博士 生导师。澳洲昆士兰大学荣誉教授,暨南大学特聘讲座教授兼跨 文化与翻译研究所名誉所长,国际期刊《现代中文文学学报》主 学术委 编。现任国家级重大项目“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 员会成员、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会理事、国际译联 (FIT) 翻译与文 化委员会委员。 我校首次成为上海外语口译证书考 试测试点,为杭州市唯一考点,共有 2251 名考生参加考试,涉及英语高级、英语中 级、日语中级三个项目。 在由法国文化中心多媒体图书馆举 办的“女性之声与活在当下”法语诗歌翻译 大赛中,西语学院 2014 级法语专业的王 曼菲、佘伊甸同学获大赛冠军。 英文学院 2013 级实验班邵优然同 学获第二十一届中国日报社“21 世纪杯· 可口可乐杯”英语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二 等奖。 浙江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 学名师高端研训班在我校开班,这是我省 首个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名师的商 端研训项目。 学校举办第四届辅导员职业技能竞 赛。 抬眼桃红柳绿,拂面十里春风,掌间若无一卷书香,岂不辜负?春天正是读书时。 【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 学校举行 2016 年三位一体招生考试 本报讯 3 月 27 日,我校 2016 年三位一体招生考试在小和山校区举行。 今年“三位一体”招生设有翻译(英汉口译方向)和小学教育(英汉双语方向) 计划招生 25 两个专业,其中小学教育(英汉双语方向)专业为今年新增专业, 人(文科 12 人,理科 13 人);翻译(英汉口译方向)专业已连续招生三年,今年 计划招生 25 人(文科 12 人, 理科 13 人)。今年共有 289 名考生参加考试。 他认 来自吴兴高级中学的许安东同学就是自己一个人独自前来应考的, 为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 可以提高自己的自立能力, 也能让自己更好 地适应新环境, 深入体验浙外的学习环境。在报到现场,很多同学都在抓紧时 间复习, 可以看出他们十分重视这次考试。 除了考生, 家长对这次考试也十分看重。来自源清中学的赵佳祺妈妈告 “女儿从小 诉记者, 她的女儿报考的是小学教育(英汉双语方向)专业。她说: 就对语言这一方面非常感兴趣, 所以就报考了浙江外国语学院。在这里她能 够更加全面、 系统地学习外语,我全力支持女儿的选择。”很多家长也在报到 结束后, 带着孩子去参观校园, 并对学校的办学环境做出了很高的评价。 “这个学校好美呀, 让人着迷!” 采访时, 瓯海第一高级中学的温冰冰同学 挥手喊来了杭州第七中学的梁越。这两个素不相识的姑娘因为一起参加了小 一是教 学教育专业的面试成为了好朋友。据她们透露, 面试的流程分为三个: 演讲题 师性向测试, 主要测试你是否适合教师这个职业;二是英文即兴演讲, 目是 better later than never; 三是小组情境讨论。温冰冰说,尽管之前做足充 志 愿 者 为 考 生 热 情 服 务 留学 浙 外 2016 年 3 月 30 日 视野 浙外师生这样 看 “两会” 促进第一课堂、 第二课堂 近年来, 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有机结合, 为培养具有 “国际视野、 家国情怀” 的浙外人做好宣传思想 文化的教育引导、 宣传舆论、 文化熏陶、 实践养成。全国 “两会” 召开期 间, 我校师生通过电视直播、 网上直播以及广播、 手机等多种渠道收 听和观看 “两会” , 并开展了班会交流、 主题团日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活 对 “两会” 学习 “两会” 精神。 动, 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两会”进课堂 校党委副书记赵伐与候考学生亲切交流 分的准备, 但一开始面试时她还是一度非常紧张, 大脑呈现一片空白。好在面试中考官老师和蔼可 亲的态度使她渐渐放松下来并游刃有余地应考。 在谈及为何选择浙外时,她说出于对未来人生的 职业规划、对英文的喜爱和对自身成绩的综合考 虑, 她毅然地报考了我校的小学教育专业。 不少同学都向记者谈到,优美的学校环境,热 心的志愿者,和蔼可亲的考官让他们对浙外有了 美好的回忆。今年作为三位一体志愿者的周迪,曾 是去年三位一体翻译专业的考生,由于有相关考 试经历,她更懂得考生的需要。校党委副书记赵伐 在与考生交流过程中, 鼓励他们正常发挥,取得佳 绩。在浙外,在人生的奋斗路上,坚定前行! (本报记者:鲍徐敏 严瑶 陈莹莹 沈丽洁 盛瑶 瑶 周迪) 留学生们的“不一样” 新学期, 开始了 愿者共同打造,通过每周五一个小时的文化体 新学期伊始, 留学生们纷纷回到校园, 不一样的踏青 新学期的学习,但他们都注意到了身边很多个“不 验活动,让留学生体味汉语背后博大精深的中 一样” 。 国文化。听京剧,弹古筝,识脸谱……亲身体验 国际学院组织留学生开展了“无痕山林” 户外 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大餐,让留学生们受益匪 活动。7 个小时 20 公里的山路毅行,留学生们一 不一样的同学 浅。留学生莎莎说,亲身体验,而不只是听老师 边欣赏早春美景,一边搜寻山林里被遗留的生活 杭州已经是她在中国 新学期,我校共有来自美国、塔吉克斯坦、蒙 讲,这种有互动的文化活动通俗易懂,非常有 垃圾。来自俄罗斯的沙夏说, “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 她很高兴能给 古、 越南、 古巴等国家的 17 名新生入读。52 名在校 趣。2013 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邓雨生是本次 的 留学生中涉及 7 个“一带一路” 国家和 8 个 G20 国 活动的主要策划者。他说,活动开办时担心吸引 而与西语学院结对踏青逛校园活动,则让留学生 那就是学好汉 不了留学生注意力,于是成员们每天绞尽脑汁 们第一时间领略到了新校区的美丽。 家。不一样的他们有着一样的目标, (通讯员: 刘美华 记者: 王典) 语、了解中国, 让这次中国行成就他们的未来。俄 想点子,变化体验方式。自己在活动不仅得到了 “我一直对中国文化很感 历练,还帮助留学生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真是 罗斯交换生安德烈坦言: 我来 一举两得。 兴趣, 来中国学习是我的梦想。2016 年 2 月, 到了杭州这个美丽的城市,仅仅 2 个月我就已经 不一样的始业教育 有 爱上了这个人间天堂。这里有可爱的中国朋友, 让我能够在 热情的的老师, 还有丰富的课余活动, 始业教育上,国际学院发放了《留学生手册》、 游戏中学习, 寓学于乐。很期待接下来我还会在浙 图文简明介绍、签署安全协议等,还特别设计了 外遇到什么!” 《始业教育十五问》测试卷, 要求人人答题、 人人答 对,加深留学生对报案报警、保险理赔、校园行为 不一样的课程 规范等重要须知的了解和掌握。伴随着 G20 峰会 语言课课时增加啦!有 HSK 考试辅导啦!每 的到来,学院对留学生进行了 G20 峰会的相关教 出行 app 周五中午还有汉语沙龙啊!所有语言进修生拿 育,向他们推荐了杭州的诸多名胜古迹, 留学生们认真细致地画着脸谱,一笔一划 “汉语沙 和当地美食,让他们在课余也能自己亲自去体验 到课表时都注意到了新学期的“福利”。 描绘自己对京剧的理解。 龙”由中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 10 多名志 杭州的魅力。 校社科 “我认为很有必要将“两会”内容与教学课程相结合。” 部方浩老师说,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同样我们的理论也 需与时俱进,我们需要在课堂讲授中国发展的成就,直面中国发 展面临的问题。思政课教学的内容需紧紧跟随时代的发展,需要 将最新的动态传递给同学们,增强同学们了解国情、认识国情的 能力。” 方老师认为,学校每一门思政课都与 “两会”内容有着直接的 关系,都在创新形式,以使思政课入脑入心。如《思想道德修养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法律基础》课从法治的角度讲解相关内容; “两会”精神和内 概论》课程在矛盾论相关内容结合“两会”内容; 容则可以贯穿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 《政府工作报告》 的每个部分都能在课本中找到相关章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可以从中国现代史的角度讲解中国经济社 结合, 为更好地学习“两会” 会的发展。”不仅是在课程上与“两会” 精神,本学期的形势政策课还将开设三个专题,分别是“两会”精 神解读、 “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国际形势与 2015 年中国外交回 顾,通过三个专题式的学习,让全校师生了解“两会”内容、学习 “两会”精神。 老师谈“两会” 。 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的“风向标”,也是人民的“暖心剂” 随着两会的召开,学校掀起了一股“两会”学习热。作为一名党员 更应该关注“两会”,在学好专业知识、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有 责任和义务参与到 “两会”会议精神的学习当中,积极的在思想、 作风上找差距,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 自己、激励自己,在思想上和言行上真正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 性。科技学院党总支书记章巧眉这样告诉记者。章巧眉老师是我 “2016 年全国‘两 校形势政策课讲师团成员,今年的讲课专题即为 会’精神解读”。她说,今年 “两会”强调高校要主动服务国家发展 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们要主动出击,运用好高校党建的 育人功能,从机制的建立和制度的完善上入手,积极主动适应新 形势的要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这项工作, 为学校的发展提供 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两会’在教育问题上提到了 15 年免费教育,免除学杂费, 进一步建立适宜有效的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与机制,推行定向招 生和订单式培养等问题,这些对师范生教育来说都是利好消息。” 从师范生职前培养到老师教育工作,变的是身份角色,不变的是乐 教爱学的精神。中文学院周明强教授表示,作为一名老师,工作中 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的工作态度, 心怀学生, 勤奋踏实。师德 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我们应把崇高师德内化为自觉价值寻求和行 为取向,做到在教书中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在育人中不断净化 自己的灵魂,以本身的模范行为成为学生的榜样,真正做到学高 为师, 德高为范。 学生看“两会” 同学们对“两会”中的教育内容特别关注。英文学院举办了 2016 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讲座,以在校大学生和普通公民视角 解读了“两会”精神,分别简述了本次“两会”的重要热点,盘点了 本届“两会”民生热词,分享了网友对“两会”的评价,联系了“两 会”与我们的生活。 2015 级国际商务专业的张杨叶表示, “振奋人心”是自己看两 会的最大感受。在总理的政府报告中,令她印象深刻是就业创业 问题。今年“两会”中“互联网 +”被提 12 次, “互联网 +”为代表的 创业空间的巨大。报告指出要新增就业 5000 万人以上,大力鼓励 高校学子自主创业,发展高科技创新型企业。这一奋斗目标无疑 为大学生带来了就业创业的信心。 (本报记者: 董振 季仲妍 杨玲锋) 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二) 文 / 蒋成瑀 也是认识自我、 律, 相得益彰。有根茎于下, 才 裁, 所谓“形散神不散”已落第二义。怎么 验的同时,发现所倡导的模式,已落后于 分析题目、梳理结构、鉴识技巧与评述 式的展示。文本意义诠释, 教学科研, 有花叶于上。教学科研互补, 则比翼齐飞, 风格,对文本读解作系统性研究。这是按 筹划自我、展开对生存世界的理解,重建 能成为散文特征?为此,我先从现代散文 时代。为此,研修班以模式为突破口,对 前后发表在 “五四”以来所形成的各种语文教学模式 相得益彰,便可成 就“桃李 不言,下 自成 文学理论的思路研究阅读学理论的,相对 对生活的意义。这就超越了阅读学,进入 入手进行研究。阅读了“五四” 新意不多。其后, 由方法论转向本体 了哲学。我把阅读学嫁接到哲学诠释学的 《新青年》上的“随感录”,撰写了《现代杂 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作理论思考,发表《教 蹊”的境界。教师要把教学与科研放在各 平淡, 自适当的位置上, 相互发力, 彼此受益,实 论,从诠释学视界,研究文本的阅读,学术 枝丫上,撰写了《读解学引论》,融汇各种 文的先导》,后又写了 《现代散文发展史 学模式理论研究》。以实践为指向,研修班 现双赢。 价值有所提升。教学中自立规矩,每有所 不同的诠释学理念,力求以现代的眼光发 论》,并与李复兴先生合作出版了《中国现 又在杭州学军中学、桐乡一中等校组织观 辄笔记之。一个研究专题,反复思考, 掘古典智慧,让传统理念与西方新知相互 代散文家论》。研究过程中发现散文集是 摩教学,探索 21 世纪语文教育改革的走 (一)以教学为原点,促成科研服务于 得, 教学,以提升质量。除了国家的或创造性 一旦瓜熟蒂落,便著书作记,以保存之。 参证,寻求读解理论。此外,应上海《故事 一种文体,又是人的一种意识方式或生存 向,征求各方意见与批判。一年后研修班 结束,教师回到自己岗位继续进行研究。 《语文课读解 会》编辑部之 约,撰写 了《新 故事理 论概 方式。 的研究课题,属于教师个人选择的课题, 《语文课文读解理论与方法》 推动科研创新,这是高校教师应有的 有不少人著书立说,其中一半多人陆续被 要》。追踪故事发展的历史线索,从神话说 应服务于教学,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就是这样写成的。 ,追源溯流,确认新故事是 责任。要以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创新实践, 评为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这在无意中造就 (二)推动创新,保持科研的前瞻性与 到宋代“说话” 网络时代,学生渴望新知,特别是参加继 续教育的中学教师,期望值更高。倘搬运 独立性。科技研究需要吸纳他人的研究成 传统民间故事的现代版。概述新故事的特 去带动学生创新,特别是要引导参加继续 了一个语文教育改革的研究群体。 我所回顾的教学人生,已成昨日黄 但不是蚂蚁式搬运、 堆积,而要立足于 征与发展走向,评说当代新故事家的创 教育的中学教师,学以致用,实现教学创 高校现有课程内容,老生常谈,必自取其 果, 与中 创新。自筑堂奥,自开户牖,自己凿破一片 作。 新。1998 年世纪之交,省教育厅委托我校 花。学校正大力实施”品牌化、国际化、集 辱;倘引入高端研究课题,隔岸观火, “见从己 科研创新,要敢于破除迷信,挑战权 举办中学语数跨世纪骨干教师研修班。学 群化“三大战略,自成功改制以来,短短五 学教育脱节。经过多次教学磨合,我选定 天地。袁宏道《答张幼于尺牍》说: 语文文本的阅读、理解与解释,作为继续 出,不曾依傍半个古人,所以他顶天立地, 威,颠覆传统观念。记得上世纪 60 年代, 校指定语文班由我组织实施。经过研究, 六年,教学质量提升,科学研究创新,发展 “21 世纪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走向” , 势头旺盛。学校以培养参与国际竞争的国 却是废他不得。” 这说明只 不少文学理论书籍认定“形散神不散”是 拟定 教育的教学内容,并作为课题展开研究。 今人虽讥讪得, “一根红线穿起珍珠”,几成 作为该班教学与研究的主题。当时上海特 际化应用人才为己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 即注意学科前沿研究的动向,又关注能否 要有新发现、新理念,即便有缺失,为人诟 散文的特征, 与“神”的关系,我国 级教师钱梦龙提出“三主教学模式”,辽宁 伟大复兴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完) 贴近中学语文教育实践,力求保持课题的 病,也一样值得肯定。它具有独立品格,为 金科玉律。其实“形” 作者为我校终身荣誉教授,享受政府 先进性与实践性品格。教学与研究有所积 人所未发。创新驱动,一旦拓宽研究思路, 古代文论早就提出“神形兼备”的创作原 特级教师魏书生提出“语文教学管理体 1977 至 2001 年在我校工作,主 “精神居形体, 系”与“六步教学法”,众所瞩目,有“南钱 特殊津贴, 累或心得,使形诸笔端。先写成《阅读艺术 就不必拘泥于教学。理解与解析,不只是 理。汉桓谭《新论·形神》说: 必以“形”已成定 北魏”之美誉。研修班在虚心学习他们经 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文学与阅读学。 系统》, 从方法论的视界,阐释如何辨析体 对之本意义的揭示,而且是人自身存在方 犹火之燃烛也。”传“神” 【 】 文明寝室 看 2016 年 3 月 30 日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1 月 23 日,省委书记夏宝龙对高校文明寝室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我校积极 行动,把学生公寓由单纯的住宿区变成育人区,通过组织进公寓、服务进公寓和 文化进公寓,开展寝室美妆大赛等活动,完善公寓育人机制,将寝室构建成学生 成长、文明习惯养成和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阵地,成为育人的“第二课堂”。 文明示范寝室一瞥 齐抓共管 促文明 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的补 环境育人是对教书育人、 充, 加强文明寝室建设是培育人才的关键环节。学校一 直努力建设并完善寝室条件,为同学们提供更好的成 长成才环境。 官微、广 学校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通过校网、 校报、 播台等平台对文明寝室建设进行宣传,让学生充分认 推进文明寝室建设的重要性。通 识加强寝室卫生工作、 过校学生自律委员会,充分发挥学生在文明寝室建设 提升学生 “自我管 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理、 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 的意识。设立以楼层长等为主 体的学生公寓管理队伍, 定期开展寝室卫生工作,并对 文明寝室建设情况打分, 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落实教 师联系学生寝室制度, 要求联系教师不定期走进宿舍, 了解学生的情况, 及时帮助学生解除疑难,进行面对面 “文明宿舍” 评比制度。在检查和评 的交流与帮扶。完善 比的基础上,对优秀寝室予以表彰, 组织寝室长参观优 秀寝室,向身边的榜样学习, 促进共同提高。 在学校的整体部署和引导下,各学院根据自身情 况,组织各种特色的寝室文明活动,力图打造舒适生 活, 构建文明寝室。此次寝室建设活动,以浙江省高校 公寓环境卫生基本标准为参考,规定了例行检查和突 击检查相结合的检查模式,并把每次的检查结果张贴 在宣传栏公示, 起到警示和鼓励的双重作用。而在最近 的一系列寝室卫生评比大赛中,各寝室热情主动地掀 起了寝室大整治运动。每日提前起床, 认真整理床铺, 力求错落有致;书架上分门别类地安置好不同种类的 物品,保持整齐有序;洗手台也是仔细布置,统一放置 洗漱工具……如今,同学们都以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 求自己,不断提升寝室卫生水平。在大家的共同努力 下,我校本次文明寝室评比结果乐观,共有 615 个寝 室获得 A 等, 占全部寝室的 68.4 %。通过这接二连三 的检查, 寝室卫生已然有了质的突破, 寝室环境有了极 大的改善。 的相处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她的室友各自 在不同的班级上课,而不同课表则导致了不 同作息。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你一个人住的 话,肯定会感到孤独、无聊。我还是很享受和 室友一起聊天、散步的,也常常从她们那里 获得归属和温暖”,她笑着说。 文明寝室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广大 学生,最终受益者也是广大学生。创建环境 优雅、和谐温馨、个性特色的文明型寝室,你 在行动吗? 文明行动,我有话说 文明寝室建设十分有必要,它让同学们 在更好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更好地与人相 处。 12 教育学 4 班 何青青 寝室美妆大赛一等奖寝室 寝室也已 后期的卫生整顿中, 像他们这样的 “傲娇” 改头换面, 整洁如新。还有些寝室曾纠结于寝室矛 盾之中,有些同学曾苦恼于室友间不同的作息习 惯,这不仅影响了彼此的睡眠质量,还让自己的心 受到煎熬。还有同学因为卫生习惯不同而发生冲 突,使室友间产生了嫌隙。这些小小的矛盾,或许不 值一提,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寝室文明的建设需 要室友们齐心协力共同打造,共同维护。 寝室风采 大比拼 文三路校区 5-317 寝室,以环保寝室之称获得省 级优秀寝室。寝室虽然小, 但依旧可以在狭窄的空间里 有效地发挥其环保的理念,而且处处透着青春的气息, 五脏俱全!环顾寝室, 首先映入眼前的 可谓麻雀虽小、 是一棵充满自然气息的大树,大树的枝干是由原本寝 室床边的竹杆,将之向墙边歪斜,用胶水粘贴而成,再 附上些落叶装点,使得本来大煞风景的竹竿变成了寝 室的美物, 给寝室带来一种自由、 舒畅的气息。对着大 树的另一边墙上是一些小饰品装饰而成的心型图印, 装饰的物品由废弃的矿泉水瓶盖组成,上面画有寝室 既漂亮又别出心裁。心型的周围及中 成员绘制的图案, 拼出充满创意的图案。不 间还用便利贴进行图案拼接, 仅如此,连寝室仅有的衣柜上也被贴上了很多好看的 便利贴图案。寝室的其他地方还处处透着女生的“小心 机” 。寝室的门上装点了漂亮的圣诞礼盒, 增添了寝室 的活力。床边挂着女生的小饰品, 靠门边的墙上还张贴 着一副书法字, 上书 “欣欣向荣” , 给寝室带来一股书生 气息。同时, 寝室的物品排放的非常整洁, 整个寝室看 上去整洁、 大方,体现了小清新的风格,给人带来一种 舒爽的感觉。 小和山校区雅致苑 1-120 寝室是一个独具特色的 文明寝室。寝室成员秉承“自然清新、 悦动活泼”的理 念,在寝室原本简洁的环境基础上加以个性化的设计 改造, 最终形成一个 “处处有绿意, 朝朝唯书香”的寝室 墨香沉淀 环境。门上挂着一块实木质感小牌, “碧落轩” 的三字在上映然跳动, 使人展开遐想, 就像是红楼梦中 的一宅又一角。满墙贴满的古文诗词由室员誊抄书写, 书法精湛优美, 龙飞凤舞, 不禁让人感叹中国文化博大 , 一个优秀的文明宿舍,首 精深。俗话说 “家和万事兴” 成员间 先在于它充满着和谐的凝聚力。在这个宿舍里, 互让互敬,情如手足,有一种 “真诚合作、宽容友爱”的 和谐境界。寝室不仅以整洁美观的寝室装扮收获一致 好评, 并且整个寝室也是学院内部公认的 “学霸寝室” 。 全寝同学努力刻苦, 勤学好问, 平日都宅在图书馆沉浸 于书的海洋。在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成绩名列前茅。其 中有 3 位同学获得过校二、三等奖学金, 1位同学也荣 获校汉语大赛一等奖。宿舍每个成员都积极进取,团结 互助, 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 及社会实践等活动。两年来, 在全寝成员的努力下, 共 获得寝室悦读活动一等奖、寝室美化大赛二等奖等殊 秉持着 “寝室文明靠大家” 的 荣。她们以《奔跑》为寝歌, 共铸一个温馨家园。 信念, 积极奋进, 在优秀寝室的光辉下,有一些寝室就显得相形见 依旧我行我素,走 绌了。个别寝室出现了脏乱差现象, 风格。一些男生寝室实在是杂乱不堪,垃 自己的 “独特” 圾桶塞得满满却仍是无人问津。2014 级翻译专业的包 宇嘉告诉记者: “ 以前我们一向都是采取主动打扫制, 谁愿意打扫就主动站出来做。可是这样往往大家都会 得过且过, 不是乱到极致根本不会想到去清理。”桌子 上的瓶瓶罐罐杂乱无章, 衣服鞋子扔的乱七八糟,这些 可确实给寝室环境增添了一点不和谐的小因素。但在 室友感情 占 25% 寝室卫生 占 50% 公德心占 20% 其 它 调查情况汇总表 “寝室里,你最关心的事” 寝室里,你最关心的事 小小寝室,展现的尽是些日常生活的小事,但 折射出的却是人的素养。本报 通过这些日常小事, 在校报官微上推出了“寝室里,你最关心的事”问卷 调查, 现将排名前三的选项分析如下: 1、寝室卫生占 50%。每个寝室环境情况不同, 但大家的想法几乎一致:寝室卫生人人有责,做清 洁、搞卫生是个人修养的体现;室友之间应该互相 理解、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更重要的是,大家要身体力行,不让“爱护寝室环 境,人人有责”变成一句苍白无力的空话。 2、室友感情占 25%。寝室是大学生活中最小的 集体, 也是室友们彼此接触最为频繁的集体。大部 分同学表示,他们已经适应了大学的宿舍生活,且 平时上课、吃饭,甚至洗澡都 喜欢生活在集体之中, 是寝室的人一起行动。大家几乎都表示,目前大学 里关系最好的同学就是自己的舍友,不仅是因为相 处时间最长,也因生活中的彼此照应、不分你我的 关心, 让他们如同亲人一样。 3、公德心占 20%。在问卷调查中,同学们普遍 认为一个“有公德”的学生是不会随意破坏公共财 产的。大家对宿舍公共设施,如门、窗、消防应急灯 等遭到人为地破坏的行为表示反感,设备如有损坏 应立即报修。同学们还认为,在寝室生活中,在为人 处世上能尊重他人的情感和集体的情绪, 特别在生 活上能尊重别人习惯、认可和包容他人的品质, 才 是一个有 “公德” 心的人。 寝室品位 在文化 寝室文明建设除了常规性的硬件设施,寝室文 明还需要软文化来包装。24 号楼 105 寝室在校寝室 “校最具创意奖”。一走进她们的 美化大赛中获得了 寝室是一个新家, 学习、娱乐、 休息都在 这里,在这个环境每个人都将度过四年的光 阴,我们要好好爱护。 14 翻译 1 班郑鑫 寝室,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 “我们要用照片记录 下自己的青春!”寝室成员刘怡伟同学表示,温馨是 她寝室的代名词。她们寝室最大的特色就是有面照 片墙。她们专门挑选了不错的生活照挂在墙上,还 把多彩的卡纸剪成圆形贴在墙上, 并在上面写下对 彼此间的真诚祝福和未来期许。她们认为寝室是离 自然有着非凡的意义 开家后自主打造的温馨小窝, 和价值。 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而寝室不仅是一个 休憩的场所,也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寝室里的学 习不仅局限于专业课,知识的拓展和技能的培养 也是同学们所重视的。有的同学在寝室里学习网 上课程,开阔视野;有的在自学日语的五十音图, 用第二门外语打开视野等等。在一个轻松的环境 下学习更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身在同一个寝室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计划,而如何让整个寝室 的学习状态能够运转协调是每位成员所都要考虑 的事情。2015 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蒋旭晗同学告 诉我们,她们寝室是这样分配学习时间的。下课后, 大家会在寝室里讨论着老师上课的内容,复习巩 固。在做小组作业时,她们分工明确,确保共同参 与。她还说道: “因为要准备英语六级考试,最近大 家都在背单词。我们约定两个人一组,在阳台边进 行单双日错时背单词。这样的话,就会避免大家互 相打扰、乱作一团的状况。不仅提高学习效率,又能 防止矛盾的产生, 一举两得。” 独在异乡,相逢即是有缘。雅致苑 3-601 宿舍 的同学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城市,她们有着不同的生 活习惯, 不同的爱好性格。纵然她们四人在生活习 惯上存在着些许差异, 但这并没有影响她们之间的 交往与亲近。2013 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潘安静同学 骄傲地告诉记者,她们寝室相处三年没有什么坎 “我们寝 坷, 室友之间总是彼此照顾和体谅。她说: 室里向来都有‘每月一游’的传统。”谈到这,她还留 恋地回忆起,有一次,她恰好感冒,身体虚弱。没想 到其她三位室友当即决定放弃出游计划,对她嘘寒 问暖,还出外采购零食水果。于是她们四个人便一 起在寝室度过了一场温馨的小趴,弥补了不能外出 的遗憾。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 Jane 认为室友之间 室友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多交 流思想,多沟通感情。 14 汉语 1 班 郭琳欣 我会经常和室友们一起去买些好书,互 相借着看,彼此交流书籍心得与体会,慢慢 地增进室友感情。 15 中文 4 班 佘祎 文明寝室建设培养了尊重劳动、公共环 境安全的观念,使大家养成了从小善做起的 日常行为习惯。 15 英语 1 班 谢楚君 一个优秀的寝室离不开室友的团结,我 们彼此包容, 彼此帮助,彼此努力,使得我们 寝室的 “家” 味更浓了。 15 英语 5 班 李瑶瑶 我们寝室制定了清洁值日轮排表,寝室 成员都会及时整理内务,清洁杂物,完成“全 方位,无死角” 的卫生打扫工作。 15 法语 2 班 王丹 我眼中的“寝室文化”, 它不单纯表现为 室内的清洁,物品的排放整齐,更重要的是 那浓浓的亲情和温暖的家的感觉。 15 意语 1 班 邹凯莉 不在过道里大声喧哗,接电话不影响他 人……其实,创建文明寝室就是这些“小 事”。 15 国贸 2 班 诸雪莉 文明行动无处不在。我们寝室已经养成 了互相监督提醒要关灯关水的习惯。 15 数学 1 班 方珊珊 本报记者:朱柔锋 盛瑶瑶 朱敏思 任娴 鲍徐敏 陈莹莹 王典 摄影:杨蕾 张钰伦 留 学 生 在 寝 室 切 磋 音 乐 【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 2016 年 3 月 30 日 G2 选拔, 不是一场简单的比拼 G20 杭州峰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我们准备好了吗?自报名通道 开启, 我校志愿者即展现出了极高的服务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截至 2 月 1 日,志愿者报名人数已达 1690 人,经过首轮面试,初步确定了 656 名会场志愿者和 418 名城市志愿者,而后通过培训与实地实践考 察再次进行筛选,预计最终将选出最优秀的 350 名志愿者参与 G20 峰会的服务工作。 专业,勇于担当 “I’ m capable of meeting arrangment” “ 私は日本語を専攻しま した” “ Je suis allé à la France” ……没错, 这就是在 G20 志愿者选 拔面试现场,候选者用 9 种语言展示着自己最好的一面。双语表达能 现场应变能力突出……我校学子展现出了积极、优 力强, 形象气质好, 同时也让评委老师们感受到了浙外学子对国家大事 秀的面试者风采, 的热情和能承其重的担当。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国际志愿者服务逐渐 成为浙外的一张名片。此次 G20 峰会我校的志愿者服务名额仅次于浙 江大学,这对浙外学子无疑是一种认可和褒奖。 面试者有不少是参加过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志愿经验丰富的 同学,上海高级口译、英语专业八级、多种语言、导游资格证……一张 张都是浙外学子精彩的名片。校团委副书记范剑秋老师说,此次峰会 的志愿者选拔将根据政治面貌、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经验、口语流畅程 度、 形象气质, 最后通过心理测试、情景模拟应对、突发状况能力测试 等选拔志愿者。不同的人, 不同的心态,相同的是他们都拥有同一个梦 想、 同一个目标,那就是以最亮丽的精神面貌、最严谨的工作态度、最 为 G20 峰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出色的服务质量, 细节,决定一切 面试中, 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格外注意。志愿者们要学习如何站立: 给人 站姿要求全身笔直, 肩平齐, 两臂自然下垂,面带微笑,目光直视, 一种精神气儿。这不只是面试中志愿者们要做到的,也是日常生活中 的要求, 只有将这些变成习惯, 做起来才会显得自然。 2013 级英语(师范)专业的黄璐澜在做简历的时候,在《纽约时报》 “a&e” 于是她查阅了专业翻译词 搜索到了 一个词, 但不知道真正含义。 (第 7 版) 典林格斯词霸和词海词典,最终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accident&emergency” 上找到了相应的答案为 。当记者问她为什么这 但自己得 么较真时, 黄璐澜莞尔一笑,也许面试官不会看到这个细节, 考虑周全, 做到心中有数。 参加过多次志愿者面试工作的吴宗笋老师建议面试者既要夯实 专业基础, 也要注重扩大文化领域的知识面,还要在着装、礼节等方面 提高自身修养。面试时, 除努力展现自身的能力、 素质外,诸如得体的 大方的举止等细节,也能给面试者加分不少。 穿着、温和的谈吐、 体验,成就自我 我校志愿者良好的基本素质得到了组委会的认可,G20 峰会骨干 志愿者孙超男等同学还被邀请作为组委会培训讲师分别到浙江中医 药大学、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等高校做志愿者工作分享。 “志愿者工作带 给我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巩固,更是在课堂上所学不到的社会体 验。从事志愿者工作一年来,自己确实成熟了不少。”孙超男感叹到。 2014 级商务英语专业的叶振宇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 大会上担任 VIP 一对一志愿者, 对于这一次 G20 峰会骨干志愿者的选 就要在各个方 拔, 他是志在必得。他认为,要成为一名出名的志愿者, 面严格要求自己。从每一次志愿者工作中逐渐积累起今后所必需的社 会经验和阅历, 是当今大学生所需要的。 但更多的是 志愿者选拔是一项综合性的比拼虽有失败后的失落, 每一次经历,都是一次进步。参加工作 收获经验的喜悦。黄官飞老师说, 以来,自己一直在忙于志愿者的各种工作,时间短、任务紧、要求高 ……工作中往往会感到时间不够用, 但看到志愿者在各种服务平台出 色地展现浙外学子风采的时候, 感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本报记者 蔡宙肖 杨阳) 青春同路人 从翻译志愿者 到创业达人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自主创业的大军中。我 校 2013 级意大利语专业的杨瑜就是其中成功的一员。她在 全国意大利语演讲比赛斩获过奖项,也在互联网大会乌镇 峰会和义乌国际小商品会展担任过志愿者。如今的她是杭 州语酷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专攻小语种培训 和翻译。 好 Idea,付于实践 像其他大学生一样,杨瑜在大一就有创业的想法,但一 直没有进展,直到她去互联网大会当志愿者才有定数。“我 本身对翻译十分感兴趣,当时很多有翻译公司会给在场的 来宾发名片,那个时候我就在想他们能做,为什么我不能做 呢?”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念头,逐渐生根发芽,使她走上了 创业道路。其实,创业的想法很多人都有过,但创业成功 的人却很少,关键在于是 否抓住了想法,并付诸于实践。 在大学创业大赛中,杨瑜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创业规 划书,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带着 New link 小语种及英语的 翻译和培训项目拿下了不错的成绩。要不要自己创立一 并没有让杨瑜退却,她 个公司?社会上对创业的消极态度, 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注册,这也是她将想法付诸实践的最关 键的一步。 成功无捷径,赢在 Persistence “创业需要坚持与耐心。”杨瑜寄语有创业想法的学 弟学妹, “ 作为一个创业者,要自强,要有创新意识,但最 重要的还是在于坚持。”杨瑜还告诉记者,最先开始做培 训的时候,缺乏创业经验、人事资源分配不均、业务开展 不顺利等问题她都遇到过。资金短缺历来是创业的一大 难题,杨瑜的团队也不例外。“一开始因为创业基金有 限,我们只在小和山校区开设课程。学员人数不多,基本 上都在亏本经营。很多人劝我还是回到课堂,好好学习, 将项目放下,经过深思熟虑我认为创业是值得坚持的。 幸运之神终降临,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免费的场地,给我 们减轻了不少负担上的负担。”杨瑜回忆到。从最初的小 规模试水,到寻求扩大培训机构的版图,到最终入选学 校创业基地,杨瑜和团队遇到了无数的困难,但她们一 步一步地坚持了下来。 Collaboration,成就你我 教科书中这样解释团队,它合理地利用每一个成员的 达到共同的目标。有时候 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 创业不是靠自己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事情,它需要一个团队 的力量。 “创业让我收获了经验和人脉,但我最感谢的还是 它让我明白团队合作的意义。”在谈到创业团队时,杨瑜告 诉我们, “在创业中,一个人的思维难免会被禁锢, 多一些人 会有更多的想法和创意。” 她也一直强调 Newlink 是她和团 队成员共同努力的成果,她的创业离不开当下支持大学生 创业的政策, 也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和老师的鼓励。最后杨瑜 “ 创业固然是头等大事,决不能抛 还想提醒创业大学生们, 弃自己的学业。因为创业是有很大风险的,辍学创业并非明 智之举。学习知识是奠基内在,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达到 精神的升华。” (本报记者 林含恣) 编者按院 学校十分重视并积极开展对外交流 与合作。截至 2015 年 9 月,学校共与五大洲的 55 所高校或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听听来自于合作院 校的声音,对所有教育工作者客观地审视当前的 教育教学行为和方式,推动教育国际化有很好的 借鉴作用。我们开设“Voice from Abroad”专栏,寻 找海外“交流”的意义。 A 33-year Partner: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River Falls By Katrina Larse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River Falls(also known as UW–River Falls or UWRF) is a public liberal arts university located in River Falls,Wisconsin. It is part of the Minneapolis-St. Paul metropolitan area. The 226-acre campus is situated on the Kinnickinnic River in the St. Croix River valley. The university has 32 major buildings and two laboratory farms, with a total of 440 acres of land. ZISU and UWRF have had a partnership since 1983-that is 33 years, very few partnerships last that long. I had the privilege of attending ZISU’s 60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It was most impressive.The UWRF Chancellor, Dean Van Galen, and I continue to talk about how wonderful the event was. To me it says we are a good fit for each other and I anticipate that the partnership will last for many more years. The faculty and staff who have worked with ZISU students have been very impressed.Students from ZISU are hardworking, dedicated students.They are eager to learn and are active in different student organizations and activities such as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Bazaar and the Lunar New Year Celebration. ZISU students bring a richness to our campus that we very much welcome. And the students are fun,nice people.They are a joy to be around. ZISU students have also made an impact on the River Falls community by their involvement in the River Falls School District.RF schools want ZISU students to come and work with their students. I hear comments from parents about how much their children learn from the ZISU students. ZISU is having a lasting impact on many people at UWRF, the community of River Falls, and beyond. A number of students stick with me. What they all have in common is a commitment to learning, are very professional, and represent ZISU and China well. We plan to keep working on all of our current partnerships and continue to look at new opportunities to work together.UWRF loves having ZISU students and the UWRF students who go to ZISU come back loving ZISU, China and the Chinese people.They can’ t wait to get back. China has become a second home for them and I hope that the ZISU students think of UWRF as their second home. ( Interim Assistant Vice Chancellor & Executive Director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of UWRF) 中英结合的校名,静静地 香樟树的阴影映在青灰色的石墙上,墙上“浙江外国语学院” 向世人诉说着她国际化的育人理念。青瓦白墙的文科楼隐没在繁盛的樟树后面,岁月的流 逝越发沉淀了她的书香气,处闹市而不躁, 育英才而不骄。 Against the caesious stone wall shaded in camphor trees,is inscribed“Zhe 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an embodiment of her internationalized educational philosophy. Veiled among the exuberant camphor trees is the art building with green tiles and white walls. The numerous years behind it only adds to its sense of erudition. Despite all the hustle and bustle around her,she is imperturbably placid;despite being a cradle for a myriad of talents,she is eternally humble. 图 / 雷涵喻 余鸿 文 / 林含咨 (编后:古朴的文科楼、高大茂盛的香樟树、别致的静苑、落日余晖下的田径场……相信 您眼中的文三路校区的美景必是独一无二的,本栏目为“恋恋文三”中英文版风物志,向读 者展示您画笔下的美丽校园,欢迎您的来稿!) 本报编委会主任: 赵 伐 副主任:徐 勇 副主编:毕 莹 编辑: 杨秀中 浙江外国语学院报编辑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