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让总会计师把脉经济的培训.doc
对总会计师的培养,一直是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的坚持。2011 年,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与中国国电 集团公司携手开拓了国电集团财务经理级别的半年脱产培训项目,开创了我国总会计师培训教 程最长、课程最多、师资最豪华的记录 一项让总会计师把脉经济的培训 作者:本报记者高鹤 来源:中国会计报 字数:2249 “我们只是想做好会计人的培训,尤其是给企业培养出好的总会计师。”无论是采访厦门国家 会计学院(下称“厦门国会”)的“舰长”—— —院长邓力平,还是主管会计人培训工作的“掌舵 人”—— —副院长黄世忠,抑或具体负责会计培训事宜的教务处处长黄京菁和副处长王一平,记 者都听到了同样的声音。这种低调和谦逊无疑已经成为厦门国会沉淀在骨子中的一种印记。 纵观现在很多总会计师培训班,十来天的培训,动辄收费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厦门国 会却以每人数万元的培训费用承担了这次的半年脱产培训项目,原因究竟何在?“我们承办企业 的长期培训班,既是响应财政部的号召,尽最大能力培养企业的财会精英,也是承上启下,为正 式学位教育和学员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邓力平的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厦门国会的执着。 黄世忠为此做了最好的注脚:“对于国电班也好,其他总会计师培训班也好,我们都不以盈 利为目的。 因为我们是财政部的事业单位,所以对总会计师等会计人才的培训,我们是不计成本的。 我们的收费几乎是其他高校的十分之一,但效果却一点也不逊色,甚至略胜一筹。”而受益于此 次培训班的国电集团及其培训学员更是给出了公正的评价:这是一次思想、实践、文化和品味的 饕餮盛宴。 近百门、900 多课时淬炼 这次史无前例的半年脱产培训项目,给了国电集团很大的震撼。正如国电集团总会计师陈 斌在该培训班闭幕式的讲话中所认可的,“这次培训是一次难得的实实在在的充电机会,在培训 内容上,完成了近百门超过 900 学时的课程学习,涵盖战略、财务、金融、审计、内控、管理 等多个专业领域,既有理论知识的讲授,又有实战案例的分析。在专业课程之外,还安排了文学、 音乐、书法、建筑、国学等有助于提高个人品味修养方面的内容。”这么丰富的教学内容,安排 起来的确要费尽心思。黄世忠告诉记者,当时设计课程时绞尽了脑汁,完全是按照总会计师的需 求和定位来量身定做的。在黄世忠这位“总设计师”的心中,企业总会计师承担着多种不同的角色, 他是战略家、领导者、金融家、精算师、裁判人、消防员和电脑高手的七位一体。为此,这次培 训的课程必须既立足国内,又放眼世界,培训相关领域的最新信息,给总会以理念的提升…… 这种立足于会计、审计专业知识的多元化、多层次课程设置得到了国电集团学员的一致认可。 国电集团燃料公司巡视员、原国电贵州公司总会计师、该培训班的班主任李化南告诉记者: “授课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让人耳目一新,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专家的观点高屋建瓴,让 我们开阔了视野,很多课都没听够。”国电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财务部副主任、原国电新疆红雁池 电厂总会杨芳慧也对国电集团和厦门国会心怀一份沉甸甸的感恩,“这是一份难遇的奢侈机会, 我们的知识面拓宽了,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能力,现在遇到问题时,有了风险、经济等方面的思 考角度,不再局限于微观,而更着重于宏观的高度来考虑了”。 山东聊城电厂总会张庆山则坦率直言:“眼界明显开阔了,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思维的方 式就转变了,以前看新闻总觉得似懂非懂,现在就能分析其中的本质了。” 课堂内外的全方位授课 “考虑到单纯的课堂理论学习效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我们坚持应用型学习原则。” 黄京菁笑着说。看出记者的疑惑,王一平介绍说,该培训班采取了实务型、多样化的授课形式, 包括专题讲座、分组研讨、读书交流、论文交流、辩论赛、参观考察等形式。 李化南告诉记者:“我们的学习方式很灵活。一节课结束之后要写读书体会,让我们对学到 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古田的红色教育之旅,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拓展训练,让我们 的团队更加融洽。而中秋赏月,则加深了我们的同学情谊……”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活动,李 化南如数家珍,在他的语气中,记者也感到了那份寓学于乐的幸福。 不计成本的豪华型师资 “这个班最大的压力就是师资。 我们不仅课程是豪华型的,配备的师资也是豪华阵容。”黄世忠说。 黄世忠介绍说,厦门国会的师资聘请很有讲究。有来自于国内外高校的财会专家,“我们有 个便利条件,就是和台湾高校联系非常密切,如台湾政治大原校长郑丁旺,还有台北大学的教授 等,很多教授在国际上也非常有名,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等部门的政策制定者,著名的经济 学家,央企的总会计师,请他们来讲讲最新最好的实务方案”。 很多老师给学员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陈海春老师讲的时事政治课,毫不枯燥,提升 了我们的政治修养。黄世忠老师讲的报表分析,深入浅出,操作性强,可以直接用在工作中。李 海滨老师讲了周易等心性的修炼,充满了哲学的智慧。”回想起来,李化南感慨万千。 锻造优秀师资的背后是厦门国会不计成本的投入和一直实行的严格淘汰制。每个教师的每 一门课都由学员打分,实行 5 分制。如果老师的得分低于 3.5 分,就不再聘请了。 经过 7 年多的严格筛选,这些师资已经成为了一笔丰厚的财产。 这只是一个开始 此外,厦门国会也探索出了一套适用于中长期培训的管理制度,包括签到、请假、住宿、 日常作业、论文管理、优秀学员评比、结业证授予等。在管理模式上,厦门国会采取了双方班主 任共同负责制。学员在校遇到问题后,可以及时向国电集团负责人反映,国电集团负责人将问题 汇总后,交由学院带班人解决。这种单线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快捷地解决 了问题。 不过,厦门国会与国电集团的半年脱产培训班,仅仅是一个开始。 “这个项目做完之后,我们对学位教育充满了信心。我们有科学的课程设置,实力雄厚的师 资库,优秀的管理模式。我们要以现有的培训班为载体,积累经验,为正式学位教育奠定基 础。”黄世忠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