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附件:2023年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docx

Winner(冠军)19 页 26.339 KB下载文档
附件:2023年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docx附件:2023年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docx附件:2023年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docx附件:2023年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docx附件:2023年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docx附件:2023年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docx
当前文档共19页 2.77
下载后继续阅读

附件:2023年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docx

附件 2023 年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 (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计划旨在为我省实施创 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软科学研究计划作为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计划的子计 划,通过省级软科学课题研究形式,重点支持科技、经济、 民生等相关领域的公共政策研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研究 报告、咨询建议、政策建议、成果摘要、论文著作、决策采 纳等。 2023 年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将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 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坚持“四个面向”,聚焦“两个格外”,维护“五大安全”,数字 辽宁、智造强省,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创建具有全 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坚持“三位一体”推进,提升“三 率”等重要任务,开展立项、资助、研究工作。共设智库专家 研究项目(A 类)、科技创新专题项目(B 类)、软科学一般 项目(C 类)。 1 一、智库专家研究项目(A 类) (一)申报要求 1.此类项目面向辽宁科技创新发展智库专家,采取定向 择优方式; 2.题目原则上不得调整,可增加副标题; 3.有在研省科技计划项目的负责人不得申报。 (二)研究课题 1.辽宁推进“智造强省”建设的对策研究。综合分析当前 国外、国内智能制造的发展态势,辽宁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 及特征,梳理总结出制约辽宁智能制造发展的瓶颈,在充分 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我省推进智造强省建 设的主要思路和实施路径。 2.辽宁省科技领军企业分类评价、认定标准及培育对策 研究。构建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识别与评价科技领军企业 的指标体系,对辽宁省科技领军企业进行分类和梯次性评价, 形成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解释性的认定标准。探索构建国家实 验室、高水平研究大学、国家科研机构与辽宁省科技领军企 业深度协同的科技领军企业培育政策体系。 3.辽宁省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对策研究。系统研 2 究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识别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 中面临的问题,调研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期待,比较兄弟省市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有针对性提出我省加快科技型 中小企业成长的路径与对策。 4.辽宁省“专精特新”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选择研究。 分析辽宁省“专精特新”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优势条件、 需求痛点、转化难题、路径机制等相关问题,研究加强相关 政策衔接、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转化机制与以价值为导向的 激励机制、打造多元化资金支持体系,提出改善科技成果转 化机制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5.面向新时代辽宁振兴发展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研 究。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及其相关理论,分析与国 际接轨的科技伦理规约和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探索提出面 向全社会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普及教育模式。 6.辽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体系建设路径研究。 立足我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从科技支撑体系与数字基建视 角,总结科技支撑数字经济的体系与职能,探究科技支撑数 字经济的运行机制,分析我省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瓶 颈,对比先进地区发展经验,提出具有辽宁特色的数字经济 发展科技支撑实现路径。 3 7.国有企业引领辽宁省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模式与政策 研究。通过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基本属性,国企引领关键核心 技术突破的机理,提出优化公共政策设计对策,促进以国有 企业为引领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8.基于国企组建新型研发机构的辽宁生态环保技术成果 转化模式研究。研究以国企龙头企业的核心技术团队为主体 组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在产学研要素结构的合理配置下,分 析新型研发机构在生态环保类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地位和显著特征,探索提出适合辽宁的以国企科研团队为主 体组建的新型研发机构的生态环保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9.提升辽宁科技金融政策体系精准性研究。梳理科技金 融相关理论、政策工具及其适应性,研究设计适宜的指标评 价体系,对辽宁近年来的科技金融政策进行绩效评估,从中 发现短板、不足与改进空间。选择国内典型地区的科技金融 成功经验进行比较借鉴研究,研究提出提升辽宁科技金融政 策体系的精准性的基本思路、实现路径与政策建议。 10.金融科技赋能下辽宁省金融发展促进企业家精神研 究及政策建议。研究金融科技赋能下的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并 深入地级市层面进行层级特征分析,构建金融发展促进企业 家精神理论模型,提出合理制定金融科技赋能下金融发展促 4 进企业家精神的差异化发展政策建议。 11.辽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策略研究。通过 文献资料查阅、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创新主体活力进行调查分 析,厘清创新主体创新活力激发的现状,找出影响创新主体 创新活力激发的问题所在并剖析原因,在借鉴其他地区的政 策和措施的基础上, 提出充分激发我省创新活力的政策建议。 12.辽宁机器人产业细分领域合作共建机器人生态策略 研究。研究依托机器人核心企业建设机器人关键合作伙伴关 系,包括机器人企业与下游应用客户、上游科学技术研究机 构以及部件企业合作机制,探索产业链相关主体联合开展研 发以提升辽宁省机器人产品市场竞争力策略。 13.加快推进辽宁清洁能源强省建设实施与创新路径研 究。研究分析辽宁省能源领域发展现状,梳理当前推进清洁 能源强省建设优势和挑战,提出加快推进辽宁清洁能源强省 建设的主要任务及实施路径。 14.数智技术赋能辽宁制造业低碳转型发展研究。立足辽 宁省制造业在产业数字化场景资源和数字产业化数据资源 方面积累的优势,研究借助数智技术同时从供给侧和需求侧 赋能实现“绿色制造”,分析数智技术赋能辽宁省制造业低碳 转型的机制与路径,低碳转型的风险管理和实践探索。 5 15.辽宁行业划转工科院校科研创新与区域主导产业的 耦合路径研究。研究行业划转工科院校科研创新与区域产业 发展的耦合关系,为这一类型高校精准聚焦外部需求,增强 与产业协同创新的比较优势,实现特色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对辽宁省行业划转工科院校科研创新与区域主导产业的耦 合态势进行测评,针对不同耦合类型,提出协调发展的路径。 16.辽宁省主导产业颠覆性创新的实现机制与政策研究。 聚焦辽宁省主导产业,研究探讨新情景下实现产业(企业) 颠覆性创新持续发展的关键机制,同时凝练推动上述产业 (企业)开展颠覆性创新的政策体系。 17.辽宁省碳减排监测核算体系及评估机制建设研究。根 据国家总体部署和我省实际情况,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等多 种评价方法,构建各行业碳排放估算模型,分析不同领域碳 减排潜力,提出碳减排重点行业和重点工作清单。研究建立 碳排放监测体系、碳排放核算体系的思路及对碳减排成效进 行评估的机制措施。 18.辽宁省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地方标准的研究。 基于辽宁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状况及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充分调研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实践经验,分析其生态产 品分布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研究核算 6 省市县等生态产品总值,核算预测区域内生态系统的碳汇潜 力,为生态保护补偿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支撑。 19.辽宁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目标与成长路径研究。面 向辽宁高度老龄化趋势和旅居养老市场的需求,结合辽宁丰 富的文化与旅游资源,从打造新兴产业角度出发,通过实践 调研和理论论证,提出辽宁文旅康养细分产业的省市县乡村 五层发展目标和五条因地制宜的特色成长路径。 20.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公共服务合作生产与价值创造机 制研究。研究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为公民与政府共同进 行公共服务设计、供给与评价过程提供技术支撑等方面提出 对策建议。 (三)研究要求 1.研究过程与相关职能部门紧密配合,来源于实际,着 眼于应用; 2.需形成不少于 1.5 万字的研究报告和 4000 字左右的咨 询建议; 3.能够提供各级党委、政府采纳证明或省、市相关职能 部门采纳证明或省领导批示或项目执行期内在省级以上期 刊、报纸公开发表与研究课题相关高水平文章 1 篇(涉密内 7 容除外); 4.研究成果应标注“2023 年度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 金(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字样。 二、科技创新专题项目(B 类) (一)申报要求 1.此类项目采取定向择优方式,选择具有相关领域较好 研究基础,在工作中直接面对相关领域具体问题并有较好解 决方案的单位和团队; 2.项目负责人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项目组织能力, 一般应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博士以上学位,或相当于副处 级及以上级别的中高级科技管理人员; 3.题目原则上不得调整,可增加副标题; 4.有在研省科技计划项目的负责人不得申报。 (二)研究课题 1.辽宁省创新环境评价与对策研究。分析辽宁省创新发 展现状,结合辽宁振兴需求,从创新基础、金融环境、政策 环境、技术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分析提炼辽宁创新环境存 在的问题短板,对辽宁创新环境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8 2.辽宁实验室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总结国内外重大 科技创新平台的考核评估经验,结合我省实际,针对不同类 型辽宁实验室的特征特点、建设定位等,探索“一室一策”分 类评价方法,研究提出年度考核与定期评估相结合的辽宁实 验室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建议。 3.辽宁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对策研究。研究剖析辽宁省科 技体制机制面临的深层问题和制约因素,吸收借鉴国内外成 功经验和做法,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围绕提升区域创 新能力,提出辽宁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对策和建议。 4.辽宁省全域科技创新格局的空间布局与路径研究。对 辽宁省创新要素空间分布、科技创新空间发展规律及未来发 展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对区域协同、要素配置、功能提升等 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提出辽宁省全域科技创新空间发展格局 的对策和建议。 5.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的激励政策研究。全面梳理我省现 有关于科技创新的激励政策,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对 比先进省份先进经验,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加快科技创新发 展的激励政策。 6.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优化研究。梳理辽宁省 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学习借鉴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 9 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研究促进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 逻辑、服务理念、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创新模式和重点方 向,提出优化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7.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绩效提升策略研究。通过收 集、整理和提炼辽宁省各级大学科技园、孵化器、众创空间、 技术示范转移机构等创新创业及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的相关 数据,研究形成阶段性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发展情况及 绩效报告,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 8.财政支持辽宁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 体”推进的政策体系研究。围绕国家和我省现行政策,对生 态、平台、人才等方面情况进行总结梳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提出财政支持创新对策建议。 9.辽宁基础学科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对策研究。梳理辽宁 基础学科建设的发展现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总结国内外基 础学科建设在完善基础研究布局、建设高水平研究基地、壮 大学科人才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评价体系、营造 良好科研环境等方面的成熟经验和创新做法,研究辽宁基础 学科建设促进科技创新研究的政策建议。 10.辽宁省科技项目经费事中事后监督管理研究。借鉴先 进省市的管理经验, 深入研究科技项目经费的有效监管模式, 10 提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相结合的加强辽宁省科技计划项 目经费中后期管理的对策建议。 11.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机制研究。研究科 技计划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政策,构建科学、合理的项目绩效 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不同类别科技计划项目,提出适用于不 同类别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推动 科技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提高资金投入产出效率。 12.基于金融科技的辽宁供应链金融网络生态演化及健 康评估研究。研究辽宁供应链金融网络生态系统的演化动力, 分析辽宁供应链金融网络生态系统运行机理,基于区块链技 术和数据驱动的辽宁供应链金融网络生态健康评估模型,提 出可操作的辽宁供应链金融网络生态健康治理对策。 13.辽宁省高端科技人才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从辽宁两 院院士、国家杰青等高端科技人才入手,系统梳理高端科技 人才数量、结构分布等现状,分析高端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 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存在问题,结合辽宁实际,提出充分利 用人才资源,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14.辽宁面向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体系 构建与实施路径。聚焦产学研深度融合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 研究辽宁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创新体系存在的问 11 题,围绕产学研联合攻关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和协同创新平 台建设,提出辽宁面向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实施路径。 15.聚焦解决“卡脖子”问题构建创新联合体的路径及方法 研究。围绕我省新材料、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 芯片制造设备、工业基础软件等重点产业,研究组建体系化、 任务型创新联合体,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问题, 重点研究创新联合体的功能定位、体制机制、建设目标和布 局、组建条件及程序、支持举措等方面内容,为“三个万亿级 基地”建设提供更好科技支撑。 16.提升辽西北科技创新能力对策研究。总结辽西北地区 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从建立适应辽西北发展 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资源投入机 制等方面入手,探寻提升辽西北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17.智慧医疗助力辽宁省慢病管理创新模式研究。针对辽 宁省慢病管理,调研患者使用线上就诊 App 情况,调研医院 线上预约挂号、复诊、手机 App、微信小程序使用情况,及 不同情况下患者对诊疗过程及诊疗结果的满意度,研究探讨 通过 App 线上管理慢病患者可能性,通过搭建智慧医疗信息 网络平台,助力辽宁省慢病管理模式创新。 12 18.东北三省一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设研究。研究 搭建东北三省一区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平台,加强省际、 校际交流合作,推进专业知识培训,教师及家长心理健康教 育,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危机的干预等。 19.面向人民健康提高辽宁省医疗科普能力对策研究。调 研省内部分医疗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医疗科普能力,研究分 析医疗科普中存在的问题,围绕科技促进民生发展,提出提 高医疗科普能力的建议。 20.医疗机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研究。以新 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为例,研究科学处置新冠肺炎的常态 化防控策略,进一步提升医疗机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的 治理能力。 2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辽宁水资源配置战略研究。以水网 先导区建设为契机,从灌溉发展角度出发,研究分析提高粮 食安全保障的方案, 提出辽宁省水资源配置布局相应的建议, 保障和维护粮食安全。 22.“粮食安全”背景下辽宁省种业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及 对策研究。系统分析我省种业创新发展现状,研究探索构建 适合辽宁种业创新的体制机制,针对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结合实际,提出推动种业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13 23.辽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创新、政策优化与路径 选择。研究分析辽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创新和优化 政策供给,提出辽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24.以清洁能源的推广推动辽宁地区乡村绿色振兴研究。 通过对辽宁地区农村能源使用状况进行调研,结合乡村绿色 发展的总体要求,研究探索在辽宁地区乡村推广清洁能源, 推动乡村绿色振兴的对策建议。 25.绿色发展理念下的治山、治水、治城一体化推进研究。 立足“双碳”目标,研究提出可再生能源发展,增进能源安全, 发展现代绿色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等方面对策 建议。 26.双碳目标下新能源产业发展与风险防控研究。研究分 析影响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多重因素,围绕新能源产业未来主 要面临的多重风险,提出风险防控的对策建议。 27.辽宁省强化金融支撑创新的对策研究。从区域性实践 角度出发,对辽宁省科技金融政策体系进行系统分析,研究 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典型案例经验,结合辽宁实际,研 究提出强化金融手段,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28.辽宁省科技型企业“创新链、产业链”等融合现状及提 升对策研究。总结辽宁省科技型企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 14 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现状,调研分析辽宁 省科技型企业强链、补链、延链等方面的阻滞点与政策期许 点,提出提升融合的对策建议。 29.地方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科研平台的作用和运行机 制研究。研究建立校企联合基金,结合社会服务、工程实践 和科学实验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业务素质,提升学生发 现与解决问题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上岗快、用得上、 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提供对策建议。 30.辽宁省节能环保产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研究分析辽 宁节能环保产业相关企事业单位研发投入、科研人员构成、 专利授权、参与标准制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现状,梳理全 省节能环保产业创新资源,提出“双碳”背景下科技创新支撑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建议。 31.科技创新促进我省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 的对策研究。综合研判国内外人工智能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准确把握我省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创新发展需求, 科学分析我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薄弱 环节,研究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关键要素、发展路 径和对策建议等。 32.辽宁省科研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研究。研究分析科研活 15 动中各责任主体以及科研过程的风险点、科研失信行为案例, 提出可量化的科研信用评价方案及指标体系和科研信用修 复的对策建议。 (三)研究要求 1.研究过程应与相关职能部门紧密配合,研究内容应围 绕科技创新工作,充分体现战略性、前瞻性、跟踪性、评估 性、应急性等; 2.需形成不少于 1 万字的研究报告和 3000 字左右的政策 建议; 3.能够提供各级党委、政府采纳证明或省、市相关职能 部门采纳证明或省领导批示或项目执行期内在省级以上期 刊、报纸公开发表与研究课题相关高水平文章 1 篇(涉密内 容除外); 4.研究成果应标注“2023 年度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 金(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字样。 三、软科学一般项目(C 类) (一)申报要求 1.此类项目采取竞争择优方式; 16 2.项目负责人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项目组织能力, 一般应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博士以上学位,或相当于副处 级及以上级别的中高级科技管理人员;可放宽至 40 岁(1982 年 1 月 1 日以后出生)以下、具备中级职称的青年科研人员; 3.有在研省科技计划项目的负责人不得申报。 (二)领域方向 1.制度创新领域; 2.创新生态建设领域; 3.企业技术创新领域; 4.“带土移植”等科技人才领域; 5.科技企业与高新园区领域; 6.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领域; 7.产学研联盟建设领域; 8.创新平台与新型研发机构领域; 9.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领域; 10.科技与文化融合领域; 11.科技惠民领域; 17 12.科技惠农领域; 13.科技金融领域; 14.科学普及与弘扬科学家精神领域; 15.科技安全及防灾减灾领域。 (三)研究要求 1.依据领域方向自拟题目,不得与智库专家研究项目(A 类)、科技创新专题项目(B 类)重复,研究内容应具有较强 的实用价值; 2.需形成不少于 8000 字的研究报告和 2000 字左右的成 果摘要; 3.能够提供各级党委、政府采纳证明或省、市相关职能 部门采纳证明或省领导批示或项目执行期内在省级以上期 刊、报纸公开发表与研究课题相关高水平文章 1 篇(涉密内 容除外); 4.研究成果应标注“2023 年度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 金(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字样。 (四)有关说明 1.2023 年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 18 项目执行期为 12 个月。项目执行中期将对智库专家研究项 目(A 类)、科技创新专题项目(B 类)执行情况进行调研督 促,对软科学一般项目(C 类)进行书面调研督促。 2.项目预算应合理真实,其中智库专家研究项目(A 类) 财政资金资助部分可按最高 10 万元提出预算申请,科技创 新专题项目(B 类)可按最高 8 万元提出预算申请。软科学 一般项目(C 类)拟按最高 5 万元资助,实行经费包干制。 申报单位承诺的自筹资金应足额到位。 1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