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级养殖领域人才培养方案.doc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养殖领域(全日制)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培养目标 养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主要培养从事畜禽养殖技术研究、畜禽生 产管理、畜禽品种繁育与保护、产品研发、技术服务与推广等企事业 单位和管理部门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2、培养要求 (1)掌握养殖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 (2)具有在养殖专业领域协同创新能力和管理工作能力。 (3)熟悉国家畜牧业生产、经营、推广等有关政策和法规,具 有现代畜牧业发展理念、创新意识和技术创新、推广能力; (4)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素质修养,有较 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 (5)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学习年限一般为 2 年,实行学分制,最长不超过 3 年。攻读本专 业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须学习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 总学分应不少于 34 学分。培养方式采取全脱产学习方式。论文指导 实行导师负责制,由导师小组集体指导,高等学校与畜牧部门合作培 养的方式。 三、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 1、课程设置 全学程安排 34 个学分。其中课堂教学 26 学分(共 520 学时), 包括公共课 10 学分、领域主干课 10 学分、选修课 6 学分。专业技 1 术实践 8 学分,要求结合本专业工作,申报并实施 1 项具体的科技研 发或技术推广项目,并完成学位论文。 2、教学安排 课程 课程名称 类别 开课 考核 学时 学分 学期 备注 单位 英语 1-2 40+40 4 学校 公 农业推广学 1 40 2 学校 共 农业科技创新方法 1 40 2 学校 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 2 32 2 学校 践研究 领 动物育种新技术 1 40 2 学校 域 动物繁殖与胚胎工程 2 40 2 学校 主 动物营养与饲料检测技术 1 40 2 学校 干 畜禽生态与环境控制 专业综合课(专题报告、案例 讨论与分析) 2 40 2 学校 1-2 20+20 2 校企 特种动物资源及养殖技术 2 16 1 学校 任 动物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1 32 2 学校 选 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2 32 2 学校 6 畜产品加工新技术 2 16 1 学校 个 现代市场营销学 1 32 2 学校 学 动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 16 1 学校 分 自然辩证法 1 32 2 学校 2 32 2 学校 2 32 2 学校 1-4 60 周 8 校企 课 选 修 课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 论 现代企业管理 专业技术实践 实 (实地调研、技术研发实践、 践 专业技术实践、技术创新实践; 课 技术推广项目;学位论文) 2 3、专业技术实践 项 目 内 容 实地调研 了解生产一线及企业 (开题报告) 技术需求。 技术研发实 参加指导教师的在研 践 项目。 专业技术实 践 学分 周 数 学期 安排 0.5 (5) 1 0.5 (15) 1—2 1 10 1—2 畜禽繁殖育种技术、畜 践 2 35 3—4 养殖技术、动物生产管 论文撰写、答辩; (实践成果) (实践成果认定) 合 计 写出工作总结 完成实践总结 或调研报告。 学校 企业 畜禽生产环节 的技术岗位工 企业 作。 理与疫病防控技术等 学位论文 学校 至少完成一个 禽饲料生产加工配制 技术、畜禽标准化生产 完成项目申报 书的填写。 加工、销售等。 技术创新实 考核 方式 深入基层,独立 畜禽生产情况调查、动 物生产管理、畜禽产品 实 践 要 求 4 15 8 60+(20) 4 独立完成 校企 注:( )为在校内专业学位课程教学周内的实践. 四、考核评价 1、成绩考核 学生成绩考核的重点是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实际应用能力及综合 素养三个方面。 课程内专业知识采用笔试和操作方式由学校导师评定, 占 30%;专业技术实际应用能力(调研报告和实践成果)由企业导师 评定,占 40%;综合素养由校企导师组评定,占 30%。 2、学位论文 类型:项目设计、研究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实践成果 (获奖,专利,标准等)。 选题要求:选题应来源行业、企业生产技术需求,对解决“三农” 问题具有直接应用价值;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性和工作量;体现综合 运用现代科技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校企双方专 家论证后开题实施。 3 评审与答辩: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 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同时要求提交开题报告(或项目申报书)、 中期报告、毕业论文(或结题总结) 。 成立由学校、安徽省农业委员会、企业等单位专家组成的农业推 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答辩委员会。学位论文先由 2 名非答辩委员会 成员评审,经修改后,由校内外指导老师共同推荐,专业学位管理办 公室安排答辩。 实践成果的考核以成果的形成过程为主,强调自主创新,注重 个人贡献,所获得的标志性实践成果可视同学位论文。经学生申请, 答辩委员会审核同意后可以免于答辩。 五、学位授予 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完成 1 项科技研发或技术 推广项目,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各项考核环节符合要求的研究 生,由安徽科技学院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 授予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 印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