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doc
“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 重点专项 2017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畜禽养殖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支柱产业。当前, 我国畜禽养殖产业正面临“养殖效益低下、疫病问题突出、 环境污染严重、设施设备落后”4 大瓶颈问题。解决这些问 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开展畜禽疫病防控、净化与根除,推 进养殖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加强养殖设施设 备的自主创新与产业化。 为推进我国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的科技 创新,驱动我国畜禽养殖产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依据 《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 《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 年)》(国办发 〔2012〕31 号)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 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 号)等 精神,启动实施“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 术研发”重点专项。 专项聚焦畜禽重大疫病防控、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 资源化利用、养殖设施设备研发 3 大领域,贯通基础研究、 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集成示范科技创新链条,进行一体化设 计,突破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领域的重大基础 理论,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建立应用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产 1 业创新能力整体提升。实现核心场与示范场在原有基础上, 畜禽病死率下降 8-10%,常规污染物排放消减 60%,粪污及 病死动物资源化利用率达 80%以上,“全封闭、自动化、智能 化、信息化”养殖。 根据专项的统一部署,结合畜禽重大疫病与安全高效养 殖科技创新链条的特点与规律。在 2016 年度首批启动 15 个 项目的基础上,2017 年度拟启动 23 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 费 4.3 亿元。其中基础研究 5 个项目、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18 个项目。项目实施周期为 2017 年 1 月 1 日-2020 年 12 月 31 日。 一、基础研究 1.畜禽重要疫病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严重危害我国的畜禽重要细菌性传染病、 病毒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开展病原的分离鉴定,研究病原 血清型和基因型、传播途径、实验动物模型及分布规律;研 究畜禽重要病原的分子溯源、遗传变异、分子进化规律;构 建病原学与流行病学数据库、畜禽重大疫病传播风险评估模 型。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分离鉴定畜禽重要病原 8000 株以上,解析至少 400 株病原的基因组序列,阐明 10 种以 上畜禽重大疫病的流行病学与遗传变异规律,构建病原学与 2 流行病学数据库 3-5 个;发表高水平论文 45-50 篇。 【预期 性指标】建立畜禽重大疫病传播风险评估模型 4-5 个。 执行期限:2017-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2.畜禽重要病原菌的病原组学与网络调控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猪链球菌、畜禽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等 重要畜禽病原菌,研究其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网络;研究 病原菌细胞分裂和代谢调控的分子机制;解析病原菌重要蛋 白质的功能,筛选潜在药物靶标、诊断标识和疫苗候选抗原。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解析 20 个以上重要调控蛋 白质的功能;鉴定候选药物靶标、诊断标识和疫苗候选抗原 25 个以上;发表高水平论文 45-50 篇。【预期性指标】绘制 病原菌细胞分裂和生长代谢相关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与调控 网络,申请专利 8-10 件。 执行期限:2017-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3. 畜禽重要胞内菌基因调控及其与宿主互作的分子机 制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动物布鲁氏菌、动物结核分支杆菌等畜 禽重要胞内菌,研究病原菌的基因调控;研究胞内菌逃逸宿 主免疫及感染与致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胞内菌与宿主细胞蛋 白质、RNA、基因组互作及其调控网络;发掘重要分子诊断 3 标识或药物靶标。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阐明 2-3 种胞内菌与宿主 互作机制及其调控网络;揭示胞内菌逃逸宿主免疫识别的 1-2 种新机制;发现重要胞内菌的分子诊断标识或药物靶标 8-10 个;发表高水平论文 40-50 篇。【预期性指标】建立重 要胞内菌自身及其与宿主互作调控网络数据库 2-3 个,申请 专利 8-10 件。 执行期限:2017-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4.畜禽重要胞内寄生原虫的寄生与免疫机制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严重危害畜禽养殖的重要胞内寄生原虫, 研究其在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内的生长发育特征及与宿主 互作的网络调控机制;解析寄生原虫逃避宿主免疫清除的分 子机制;系统分析寄生原虫在宿主细胞内发育繁殖过程中所 产生的外密体、非编码 RNA 以及调控蛋白质等与宿主互作网 络及机理;发掘重要诊断标识、药物靶标及疫苗候选抗原分 子。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阐明 2-3 个调控寄生原虫发 育繁殖以及与宿主互作的核酸-蛋白网络;揭示寄生原虫逃 逸宿主免疫的新机制 1-2 种;发现重要的分子诊断标识、药 物靶标或疫苗候选抗原 8-10 个;发表高水平论文 40-45 4 篇 。【预期性指标】建立重要寄生原虫分化发育及其与宿 主互作的网络调控数据库 2-3 个,申报专利 3-5 件。 执行期限:2017-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5. 畜禽肠道健康与消化道微生物互作机制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畜禽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健康、采食量、 营养物质利用及繁殖的关系,研究猪禽消化道微生物早期定 植及其调节肠道发育及功能的机制;幼龄反刍动物瘤胃微生 物代谢与消化道稳态的互作机制与营养调控;消化道微生态 平衡调控机体健康的机制;消化道微生物调节采食量及营养 物质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的机制;消化道微生物调控畜 禽繁殖生理的机制;代谢程序化影响消化道微生物表观遗传 的机制;益生菌和益生元影响消化道微生物功能和肠道健康 的分子机制。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揭示主要微生物定植及其代 谢产物的产生和排放规律;解析幼龄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发 育与瘤胃功能的互作机制;解析消化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调节肠道发育与肠道健康的关键机制;阐明消化道微生物及 其代谢产物调控采食量及机体养分高效利用机制及关键途 径;阐明消化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调控机体健康和繁殖生 理的机制;获得可用于调控动物代谢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产品 3-4 种;筛选出 6-7 种可调控消化道微生物稳态的营养 5 物质;发表高水平论文 45-50 篇。【预期性指标】申请专利 8-10 件;揭示畜禽消化道健康与消化道微生物互作机制,为 动物健康饲养策略制订、技术与产品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执行期限:2017-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二、关键技术研究 6.猪重要疫病免疫防控新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猪的重要疫病、新发疫病及多病原混合 感染,研发新型疫苗、多联多价疫苗等免疫防控新产品;研 发猪用疫苗佐剂、免疫增强剂;研发细胞纯悬浮培养、细菌 高密度发酵等猪用疫苗生产新工艺;研发规模化猪场科学免 疫新技术。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研制猪用疫苗佐剂、免疫增 强剂等产品 5 种以上;研发猪用新型疫苗、多联多价疫苗 7 种以上;研发疫苗生产关键新技术 5 种以上;获得新兽药注 册证书 4-5 项;申请专利 12-15 件。【预期性指标】发表研 究论文 25-30 篇;制定标准 4-5 项;建立规模化猪场科学免 疫技术体系。 执行期限:2017-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7. 鸡重要疫病免疫防控新技术研究 6 研究内容:针对蛋鸡、肉鸡等鸡重要疫病和新发疫病, 研发鸡用新型疫苗、标记疫苗和多联多价疫苗等免疫防控产 品;研发疫苗佐剂、免疫增强剂;研发细胞悬浮培养、细菌 高密度发酵等鸡用疫苗生产关键新工艺。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研发鸡用新型疫苗、标记疫 苗和多联多价疫苗 7 种以上;研发疫苗佐剂、免疫增强剂 5 种以上;研发疫苗生产关键新技术 5 种以上;获得新兽药注 册证书 4-5 项;申请专利 12-15 件。【预期性指标】发表研 究论文 25-30 篇;制定标准 4-5 项;建立规模化养鸡场科学 免疫技术体系。 执行期限:2017-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8. 水禽重要疫病免疫防控新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鸭、鹅等水禽特有重要疫病和新发疫病, 研发水禽新型疫苗和多联多价疫苗等免疫防控产品;研发疫 苗佐剂、免疫增强剂;研发细胞悬浮培养、细菌高密度发酵 等水禽疫苗生产关键新工艺。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研发水禽用新型疫苗和多联 多价疫苗 7 种以上;研发安全高效疫苗佐剂、免疫增强剂 5 种以上;研发疫苗研制关键新技术 5 种以上;获得新兽药注 册证书 2-3 项;申请专利 12-15 件。【预期性指标】发表研 究论文 25-30 篇,制定标准 4-5 项;建立规模化水禽场科学 7 免疫技术体系。 执行期限:2017-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9.牛羊重要疫病免疫防控新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牛羊重要疫病,研制灭活疫苗、活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及多联多价疫苗;研发牛羊新型疫苗佐剂;研 发细胞纯悬浮培养、细菌高密度发酵等疫苗生产关键新工艺; 研究规模化牛羊饲养科学免疫新技术。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研制牛羊新型疫苗 3 种以上;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牛羊疫苗佐剂;获得新兽药注册证 书 3-4 项;申请专利 8-10 件。【预期性指标】发表研究论文 25-30 篇;制定标准 3-4 项;建立规模化牛场、羊场科学免 疫技术体系。 执行期限:2017-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10.动物疫病生物防治性制剂研制与产业化 研究内容:针对家畜、家禽、伴侣动物重要疫病,研制 新型、环保型微生态制剂;研发重组干扰素等细胞因子、生 物肽、防御素、细菌素等生物治疗制剂;研发基因工程抗体 等新型治疗性抗体;研发生物治疗性制剂的产业化生产关键 工艺和技术。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研制新型微生态制剂及产品 8 5 种以上;研发重组干扰素等细胞因子、生物肽、防御素、 细菌素等产品 6 种以上;研发基因工程抗体等 4 种以上;获 得新兽药证书 1-2 项;申请专利 10-15 件;建立动物疫病生 物防治性制剂研发与产业化基地。【预期性指标】构建微生 态制剂、基因工程抗体及细胞因子等生物制剂创制技术平台; 发表研究论文 25-30 篇;制定标准 3-4 项。 执行期限:2017-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11. 动物重要疫病新概念防控产品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动物重要疫病,利用病原基因组编辑或 重组技术,研发快速诱导保护性免疫的速效疫苗;研发重要 疫病广谱性中和抗体;研发新型抗体疫苗;研发高效诱导粘 膜免疫的新型口服疫苗。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研发针对动物重要疫病的速 效疫苗 2-3 种,其诱导保护性免疫速度显著高于传统疫苗; 研发广谱中和抗体 2-3 种;研发新型抗体疫苗 2-3 种;研发 口服疫苗 3-5 种;申请专利 15-20 件。【预期性指标】建立 动物重要疫病新概念免疫产品研究平台;获得新兽药证书 1-2 个;发表研究论文 25-30 篇。 执行期限:2017-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12. 严重危害畜禽生产寄生虫病的诊断、检测与防控新 9 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球虫、肝片吸虫、捻转血矛线虫、血液 原虫等严重危害畜禽生产重要寄生虫,发掘诊断标识;研发 符合现场初筛需求的快速、高通量检测技术、方法、试剂与 设备;研发区分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鉴别诊断新技术;开发 安全高效的畜禽寄生虫病生物防治性制剂;研究临床畜禽重 要寄生虫病防控合理用药新技术。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发掘畜禽重要寄生虫病诊断 新标识 15 个以上;建立快速、高通量检测技术和方法 10 种 以上;研发未知病原检测技术 2 种以上;研制新型生物防治 性制剂 5 种以上;获得新兽药注册证书 1-2 项;申请专利 12-15 件;制定畜禽规模化养殖中重要寄生虫病的合理用药 规范 3-5 套。【预期性指标】发表研究论文 25-30 篇;制定 标准 3-4 项。 执行期限:2017-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13.畜禽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源头防控与阻断技术研 究 研究内容:针对包虫、旋毛虫、囊虫等重要人兽共患寄 生虫,发掘、鉴定适宜于活体早期诊断的标识分子;研制适 宜养殖现场活体早期诊断的快速检测技术和方法并开发新 型高通量检测技术及其配套试剂与设备;研制安全高效的抗 10 寄生虫病疫苗与生物治疗制剂;研究临床合理用药新技术。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鉴定畜禽重要人兽共患寄生 虫诊断标识 15 个以上;研发活体动物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早 期快速诊断与阻断技术 12 种以上;研制新型高通量检测技 术及配套试剂与设备 2 种以上;开发新型疫苗、生物治疗制 剂 4-5 种,获得新兽药注册证书 1-2 项;申请专利 12-15 件。 【预期性指标】发表研究论文 25-30 篇;制定标准 3-4 项; 建立畜禽规模化养殖中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源头防控与 阻断技术体系。 执行期限:2017-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14.新型动物药剂创制与产业化 研究内容:研发新型兽用原料药及制剂;研制新型兽用 抗菌药、复合制剂及复方制剂;开发兽用药物新剂型;研发 动物药剂生产关键新技术;研究兽药安全评价新技术、新方 法;开发合理用药新技术。 考核目标:【约束性指标】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兽 用原料药及制剂 3-4 种;兽药复合、复方新制剂 4-5 种;兽 药新剂型 5-8 种;获得新兽药证书 4-5 项;申请发明专利 12-15 件;制定标准 5-6 项。 【预期性指标】制定合理用药规 程 3-5 个;建立兽用原料药、新制剂研发基地 2-3 个;建立 新兽药药效及安全评价平台 1-2 个;发表研究论文 25-30 篇。 11 执行期限:2017-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15. 中兽医药现代化与绿色养殖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严重危害畜禽生产的细菌性、病毒性疾 病,开展基于中兽医药理论的温病、六经及脏腑辨证研究, 建立基于生物芯片等现代生物技术的辩证分型新技术和新 方法;开展中兽药效应物质识别获取及药效提升关键技术研 究;开展防治畜禽呼吸、消化、免疫系统疫病的现代中兽药 产品创制;开展基于中兽药的绿色养殖技术集成与应用,大 幅度减少化药、抗生素在饲料中的使用量。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制定畜禽主要疾病的中兽医 病证辨证分型技术规程 8 项以上;创新中兽药生产关键技术 8-10 项,研发畜禽中兽药新产品 8-10 个;获得新兽药证书 6-7 个;申请专利 12-15 件;在不同区域建立猪、家禽中兽医药 绿色养殖技术示范基地 15-20 个,降低发病率 5%-8%,减少 饲用抗生素使用 80%以上。【预期性指标】制定畜禽中兽医 药绿色饲养和疾病防控技术规范 3-5 套;培训中兽医技术人 员 500-1000 人;发表研究论文 25-30 篇。 执行期限:2017-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16. 畜禽疫病防控专用实验动物开发 研究内容:针对畜禽疫病防控科学研究对专用实验动物 12 的特殊需求,研发 SPF 级猪、SPF 级犬等专用实验动物培育、 繁殖与人工饲喂、以及鉴定新技术;制定 SPF 级猪、SPF 级 犬专用实验动物标准体系(质量标准、技术标准和评价标 准);研发 SPF 级猪、SPF 级犬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与特定病 原检测技术;建立 SPF 级猪、SPF 级犬核心种子群。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建立 SPF 级猪、SPF 级犬的 生产、饲养等相关技术体系;建立 SPF 级猪、SPF 级犬的鉴 定技术和标准体系;培育 2-3 个 SPF 级猪、SPF 级犬核心种 子群并实现批量生产;获得新兽药注册证书 1-2 项;申请国 家发明专利 12-15 件。 【预期性指标】建立畜禽疫病防控研 究中所需专用实验动物开发与培育研究平台与技术体系;发 表研究论文 15-20 篇。 执行期限:2017-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17. 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重要疫病防控与驯养繁殖技术研 发 研究内容:针对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研究重要 疫病病原流行病学、病原快速分离与溯源技术;研发重要疫 病诊断与检测新技术;开展专用药物筛选和疫苗研发;研发 大熊猫等健康饲养与高效繁殖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圈养大 熊猫遗传多样性与放归培训辅助技术。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构建大熊猫重要疫病的病原 13 谱系和大熊猫遗传谱系;建立大熊猫群体生态健康指标、人 工辅助技术和放归操作规范;研发大熊猫重要疫病快速诊断 技术 4-5 种;构建大熊猫专用药物和疫苗筛选平台;研发疫 病防控新产品 4-5 项;研发高效繁殖与饲养新产品 3-4 种; 建立综合技术示范基地 2-3 个;申请发明专利 12-15 件。 【预 期性指标】发表研究论文 15-20 篇;制(修)订标准 8-10 项。 执行期限:2017-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18. 边境地区外来动物疫病阻断及防控体系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边境地区动物及媒介生物,开展外来动 物疫病监测溯源技术研究;研发阻断、防控边境地区重要外 来动物疫病入侵的储备技术与产品;研究重要外来动物疫病 传播扩散及后果评估模型;研究边境地区外来动物疫病防范 能力评估技术;制定适合国情的外来动物疫病应急预案。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研发外来动物疫病监测、溯 源新技术 8 项以上;建立外来动物疫病风险评估模型 3 种以 上;制定 3 种以上重要外来动物疫病的应急预案;建立边境 地区外来动物疫病防范能力评估体系;制定技术标准、规范 10-12 项。【预期性指标】发表研究论文 15-20 篇,申请自主 知识产权成果 8-10 项。 执行期限:2017-2020 14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19. 畜禽繁殖调控新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畜禽养殖业繁殖率低、种用年限短 的问题,开展猪、牛、羊等动物的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研 发,建立简便高效的妊娠诊断与分娩控制技术,全面提高母 畜的繁殖效率;开发新型繁殖调控药物制剂,提升已有调控 药物药效,并进行剂型配伍优化。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建立 3-4 项同期排卵定时输精 技术;建立妊娠诊断与分娩控制技术 3-5 项;开发新型繁殖 调控药物制剂 2-3 个,获得新兽药证书 1-2 个,已有药物的 药效提高 5%-8%;申请专利 8-10 件。【预期性指标】发表研 究论文 15-20 篇。 执行期限:2017-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20.畜禽现代化饲养关键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畜禽养殖技术现代化程度较低的现 状,研发畜禽标准化、规范化新型生产工艺;研发种畜禽重 要经济性状精准测定和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研发畜禽节水、 节料、节能等节本增效电子饲喂新技术;研发畜禽福利饲养 参数和智能化饲养管理技术与操作规范;研发基于互联网的 现代高效饲养技术。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研发生猪、家禽、牛、羊等 15 不同畜禽的新型生产工艺 8 种以上;研发畜禽重要经济性状 精准测定技术 3 种以上;研发不同生产阶段畜禽节水、节料、 节能新技术 10 种以上;形成畜禽智能化、福利化、精细化 饲养管理技术与操作规范 5 套以上;开发用于畜禽健康生理、 舍内环境监测的应用程序(APP)4-5 个,申请专利或软件著 作权 12-15 件。【预期性指标】发表研究论文 15-20 篇;制 定标准 3-5 项。 执行期限:2017-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21.优质饲草供给及草畜种养循环关键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研究苜蓿、燕麦等优质饲草青贮发酵、高水 分青贮、抑制梭菌发酵、低温发酵、提高有氧稳定性等关键 技术和生物青贮添加剂等产品;研究苜蓿、天然牧草等干草 低损耗高品质规模化生产、高水分调制等关键技术和干草防 霉剂等产品;创制苜蓿、燕麦等成型发酵 TMR 产品及多元化 全价草产品;研究饲草木质纤维素高效降解技术;研究单胃 动物和反刍动物饲草型日粮配置与高效转化技术;研究粮草 耦合改土增粮增草配套关键技术;研究林草畜禽生态种养循 环模式;研究规模化人工草地种养结合循环模式。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研发优质饲草产品加工与提 质增效技术 10-12 项;开发多元化草产品 5-6 种,加工工艺 技术 5-6 项;建立种养结合循环养殖模式 3-5 套;制定优质 16 饲草评定标准或规程 3-5 项;在北方和南方分别建立规模化 饲草种植收获加工连片示范基地 5 万亩以上。【预期性指标】 发表研究论文 20-25 篇;申请专利 10-12 件。 执行期限:2017-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22.畜禽群发普通病防控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集约化养殖条件下,家畜围产期疾病、 肢蹄病、腹泻、肺炎等群发普通病,研发疾病诊断、防控 (治)技术与产品;研发家畜主要群发病早期预警技术体系; 研究畜禽钙、磷代谢紊乱等普通病的诊断、防控(治)技术 与产品。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绘制畜禽主要普通病的区域 谱;建立畜禽主要普通病快速诊断方法 10 种以上;研发防 治畜禽群发普通病的功能性制剂产品 8 种以上;制定标准 3-5 个;申报专利 10-15 件。 【预期性指标】发表研究论文 20-30 篇。 执行期限:2017-2020 资助项目数:1-2 项 23.烈性外来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以非洲猪瘟、蓝舌病等烈性外来动物疫病为 重点,通过国际科技合作,研究病原重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病原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机制;发掘诊断标识和疫苗候选抗 17 原;引进畜禽疫病防控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建立国际 科技合作基地,联合研发检测技术、疫苗及治疗性生物制剂 等防控技术与产品。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解析重要调控蛋白质的结构 与功能 2-3 个;阐明 2-3 种病毒核酸、蛋白质与宿主互作机 制及其调控网络机制;鉴定诊断标识和疫苗候选抗原 5-6 个; 研制预防用疫苗和治疗性生物制剂 1-2 种。【预期指标】发 表研究论文 20-25 篇;申请专利 8-10 件。 执行期限:2017-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