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夏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暑期交流小结 (2).pdf
UBC暑期交流感想 2016-11-16 16:28:59 温哥华的课堂给我的总体感觉就是颇为活跃。教授授课的风格也大多是轻松活泼,即使稍有些古板的教授,也会在课堂上情不自禁地穿 插一些黑色幽默。所以上课大可不必紧张。当然,如果是文科生的话,建议在教授的允许下可以录音(有些教室学校会给录音、录 像),这样考试之前还可以复习一下lecture。当然,不必感到羞愧是自己英语问题而录音。事实上,许多勤奋试图拿A的温哥华学生也 都会这样做,只要征求教授同意即可。温哥华与中国的大学课程不同之处还在于,每周教授都会有office hour。教授都非常欢迎学生 在office hour的时间去找他们聊聊,聊的内容真的是up to you,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某个领域的好奇、课程的疑惑等等都可以。另 外,在考试前的office hour很重要,往往会有很多top students去问问题,这个时候不妨去听听,也许你的或者别人的问题就会出现 在考卷上。另外,每门课都会有助教,如果课本或者lecture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去找助教,他们都会很nice地给大家解答。 这半年带 给我第一个收获是更加“自信”,这个“自信”就是它字面的意思——自我相信。很多人第一次到新的环境长久生活都会因为受到新的冲击 而被动摇某些之前相信的事情,而这种新发现下的动摇又会带来对“融入”这个词的某种热衷。比如很多留学生出国前会练口语、刷美 剧,试图更快地“融入”“西方文化”。但这对我来说好像恰恰相反—— 我有一位这学期在加拿大交换的才女同学写过一篇文章,大意是 说“见多识广”在某种含义上可能会让人变得“狭隘”,“在不同文化相遇的时候,冲突会让人意识到自己的文化位置,反过来加强自己原 有的文化属性。”“比如说你在遇到一群不喜欢吃红烧肉的人之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多么爱吃红烧肉,但在你遇到之后,你反而意识到 了自己对红烧肉坚韧不拔的爱,从而吃得更多。” 之前在国内的时候,我因为从小接受西化教育比较多,觉得血统纯正的中国学生有 些死板、无趣,所以凭着自己性格外向,算是能比较快地打入外国人圈子,也密集出入过一阵子的酒吧和夜店。但到了温哥华之后,却 反而有些厌倦这样的社交方式。因为我渐渐发现(其实只要赶party时迟到半小时都能发现):这种举着一瓶Tequila在一间什么都没 有的leisure room里放着手机音乐自嗨实在是有些傻得冒气,这里的“傻”是个中性词,其本质是某种虚无——我们喝完跳完闹完,然 后呢?就算我当晚把自己的情史跟初次见面的同学毫无保留地倾倒了一遍,第二天我们也不会因此而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就算我们举 着酒瓶聊了整整一晚,我也并不了解他的爱好、志向和特长,我们永远也不能成为对彼此有用的伙伴。当然更重要的是,我随意参加一 次派对,其中真正对我而言有趣的人本来就是有限的。 想明白了这点以后,我就开始寻求更加有效率的交朋友的方式和放松发泄自己 的途径。而当我真正开始有选择地拒绝派对邀约、并且试图在酒吧里尽量绕开无聊的集体话题之后,我发现自己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孤 独,反而和一些我眼中有趣的外国人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更多、更深入的有趣的谈话。我们可以先不清醒地混个脸熟,再清醒地聊聊去 过的地方、喜欢的生活方式,甚至对互联网和创业的看法。因为不管如何放纵,人始终还是要清醒过来的。 而在改变社交方式之后, 我又意识到了一个新的问题:即获取信息的效率。温哥华是一个生活气息很浓的地方,比如这里的人会尽心尽力地维护自己家的小花 园;北欧和巴黎街头人们的穿着打扮也普遍比中国人要精致许多;不管是不是上班日和工作时间,街头的咖啡馆永远挤满了聊天的当地 人。而这种生活节奏的背后,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某种无效率:这里的金融、物流和互联网等现代服务业还停留在中国一二线城市五至十 年前的水准;这里的学生习惯了在课上用整整一个小时七嘴八舌地讨论“水运有哪些优缺点”这样无聊的问题;在这里街头的餐厅点菜上 菜买单普遍需要等上半个小时,而我没有看到一家餐厅采用了iPad等电子点餐系统。更要命的是,由于温哥华小国林立,这里的国民普 遍抱有一种“小国心态”。 最后一个收获则是温哥华生活带给我心态上的一个结结实实的裨益——以一种更加闲定的生活方式来体验生 活。我旅行的最后一站是位于非洲西北部、热带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这里的小岛真是体现了温哥华人对阳光的全部热爱:大家不远 千里地来到这里,却每天什么事儿都不做,只像个土豆一样趴在沙滩上滚来滚去(还有一个佐证是这个岛上的五星级度假酒店内竟然没 有Wi-Fi,只有一小块几十平方米的公用上网区,也总是寥寥几人)。 刚到的几天里,我实在是觉得自己不具备发呆的天赋,就没事 找事地跟着一位路上认识的西班牙运动员学习怎么一个人飞滑翔伞。而当我把自己折腾得只能趴着晒太阳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突然有了 静下心来想一些事情的心情。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早早备好的美剧一集没看,却不知不觉间翻掉了三本积压已久的书。(虽然我从 不认为文字作为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有何特别高贵之处,但当我躺在海边半睁着眼睛的时候,却确确实实只想看几个字而不是看几部电 影。)而当我再一次好巧不巧地赶上了一次公交车大晚点时,我发现周围的人们毫不烦躁或骚动,年轻人依旧听着歌看着小说,老年人 则依旧沉默看天或玩填字游戏。 这听起来和我的第一个“自信”有些矛盾,但我更愿意把这种生活方式看成是法国人口中的“C’est la vie.”(“这就是生活”)。它的本质是一种对幸福感的体察力,而这种体察力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心态而并非一定是具体行动。也就是说, 我们不一定需要放弃创造力和效率。哪怕只是每天早上认真地吃一个早饭、用心地选一件衣服,或只是间或从电脑跟前站起来走动两 步,都能让我们从总是手足无措的风风火火中保留出一份浪漫和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