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专项检查情况通报.doc
2014 年第 8 期(总第 218 期) 武汉轻工大学教务处编 2014.12.23 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专项检查情况通报 为落实好 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各项工作内 容,教务处召开了 5 个专项督导员座谈会。对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通识教育选修课、中外合作班、新进教师、外聘教师等 5 个专项 教学执行情况进行了汇总与分析。现将专项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执行情况 教务处于 11 月 18 日上午在行政楼 109 室组织本学期课程教 学实施方案执行情况督导员座谈会,督导员对前一段时间课程教 学实施方案的执行情况作出相关反馈,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 第一、前期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执行情况较好,大部分教师能 在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实施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充实。 第二、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契约方式,教师在设 计与执行中还存在不适应的问题;第三、讨论式教学在不同的学 院不同的专业中应加以区分,讨论课部分可以单独或是穿插的方 式进行;第四、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中拟定的教学辅导时间和地点 有的教师没有很好的加以落实;第五、进一步强化观摩课的示范 作用,学院(部)应认真组织教师参与观摩;第六、教师要进一 步加强学生管理,强化学习过程的考核。 针对督导员提出的问题,教务处指出:本学期课程教学实施 方案在我校首次推行,得到各学院(部)的高度重视和参与改革 的教师的积极响应,在实施过程中也得到了督导员的耐心引导, 成绩是肯定的,下一步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联 合教师发展中心,通过讲座和培训的方式,进一步明确课程教学 实施方案的制定流程和实施细节, 要把重点放到方案的落实中来; 第二、进一步鼓励教师做好学生学习过程考核,并及时公布学生 平时成绩,增加平时成绩在考核中的比重;第三、要进一步加强 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观摩课的示范引导作用,鼓励更 多的教师投身于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来;第四、 创造条件,引导教师通过数字资源固化教学成果,发挥先进教育 技术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作用。 二、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执行情况 11 月 18 日下午,在行政楼 109 室教务处开展了通识教育选 修课程督导员座谈会,对全校 38 个通识教育选修课课堂教学情 况听取了督导员的意见。督导员通过随堂听课,课后交流等方式 与主讲教师进行了沟通。座谈会上,督导员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 意见。第一、通识教育选修课任课教师普遍比较认真负责,具体 表现在大部分教师能严格做好考勤工作, 合理安排学生学习任务, 布置恰当的课后练习,特别是一部分教师能将自己的教学资源坚 持上网供学生学习参考,并能及时更新。如《基因的奥秘》 、《日 常生活中的机械学》、 《食品营养科学》等课程,给督导员留下了 深刻印象;第二、少数教师对通识教育选修课内容把握不准,在 通识与专业之间摇摆,难以达到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目的和要求; 第三、由于通识教育选修课课堂学生人数较多,受众面广,如何 加强通识教育选修课课堂管理,如何规范通识教育选修课课堂教 学迫在眉睫;第四、通识教育选修课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难 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生课堂“低头族”有蔓延趋势,提 升课堂的活跃度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五、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主讲教师要加强培训,提升驾驭与掌控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能力; 第六、教师要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 核与管理。 针对督导员提出的问题,教务处指出:第一、进一步做好通 识教育选修课立项审核工作和中期检查及项目验收工作;第二、 通识教育选修课作为我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校 2013 版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务处将在合适的 时机召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师座谈会,加强对通识教育选修课 程的研究,统一认识。第三、教务处将会同教师发展中心,加强 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师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通识教育选修课主讲 教师的相应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 三、中外合作班教学执行情况 中外合作班教学督导座谈会于 11 月 20 上午在行政楼一会议 室进行。参会人员包括督导员、教务处和外事处负责人、中外合 作班所属分管教学院长及分管学生书记等。 督导员对中外合作班的教学现状作了全面汇报,总体看来低 年级的教学运行状况优于高年级,外语学院整体上教学效果比较 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人才培养方案整体上要优化, 学时分布上目前大一阶段安排过少;第二、中外合作班是教学国 际化的载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更关注双语教学,营造浓厚的 外语语言学习环境;第三、中外合作班的学生到课率不高,需要 进一步加强课堂管理,教务处、外事处、学工处、相关学院以及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齐抓共管,形成正向合力,提升课堂教学效 果;第四、要进一步提升主讲教师教学能力,关注教师教学基本 功的训练,如板书、PPT 制作等;第五、教学要有针对性,教学 内容定位要清晰,应充分考虑中外合作班学生的学情,教学设计 要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在充分听取督导员意见和建议后,座谈会上,经过大家的讨 论和分析,形成了以下几点共识:第一、中外合作班是教学国际 化的窗口,今后要进一步完善教学的顶层设计,充分研究不同专 业、不同年级的学情,合理安排教学资源,杜绝本、专科教学备 课同一化的状况;第二、进一步强化外语教学,对中外合作班的 本科外语教学要提出更高要求;第三、进一步加强管理,特别是 课堂管理。严格中外合作班的教师聘用制度;第四、进一步加强 学生管理,考虑实施淘汰制度,营造良好的学风;第五、进一步 优化培养方案,在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达到三个 三分之一的基本要求下,根据专业特点,优化课程体系,充分考 虑拓展学生今后的发展通道。 四、新进教师教学情况 11 月 20 日在行政楼 109 室召开了新进教师教学督导检查座 谈会。督导员认为,本学期新进教师教学状况较为平稳,绝大部 分教师能够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组织教学,教学准备比较充 分,整体教学状态良好。但是,新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 定的问题,第一、部分新进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重,担任课程门 数过多,难以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第二、少数教师过于依赖 PPT 等多媒体课件,照本宣科,课堂教学吸引力及互动不够;第三、 新进教师承担国际班课堂,教学准备不够充分,教学内容缺乏针 对性。 针对新进教师存在的问题,教务处指出:第一、今后要进一 步加强对新进教师的管理,严格执行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制度,进 一步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做好“传帮带”工作,帮助新进教师 快速实现身份角色的转换,站稳站好三尺讲台。第二、与教师发 展中心、人事处紧密联合,详细研究新进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考核 机制,严格控制新进教师承担课程门数,保证教学效果。 五、外聘教师教学情况 11 月 19 日上午在行政楼 109 室召开了外聘教师的教学督导 检查座谈会,督导员根据前期督导情况对全校外聘教师的教学情 况进行了反馈。 整体来看,外聘教师基本能履行教学职责,较好地完成教学 任务。某些专业课程由于课时少,实践经验要求高,通过外聘教 师授课能较好地弥补师资的不足。同时,对医护学院开设的《医 学统计学》、 《临床疾病概要》和艺传学院开设的《广告摄像与摄 影》等课程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学能力强, 教学内容丰富,与实践贴合度高,课堂的整体氛围活跃,学生参 与度高等方面。但是外聘教师课堂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 部分外聘教师课堂管理不严,课堂纪律有待加强;第二、部分课 堂学生到课率低。 针对督导员反映的上述问题,教务处指出:第一、外聘教师 的管理是一个一直以来困扰教学的问题,教务处将会同人事处, 通过完善聘任程序,把好聘任关;第二、今后要明确所在学院 (部)的责任,相关学院(部)必须安排专人与外聘教师保持良 好沟通,检查教学准备与进度情况,加强课前审核;第三、对长 期依赖外聘教师的学院,要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的研究,师资培 养与引进不到位的专业,适当调减、甚至取消该专业的招生;第 四、进一步加强对外聘教师的督导与评价,对确实不能胜任教学 任务和不能履行教师职责的外聘教师,该停则停,该换则换,以 后不再聘任。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之一,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 直接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本次期中教学检查座谈会,督导员 对教学与管理方面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今后,在保证 教学平稳运行的同时,要进一步严抓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质 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