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附件4: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doc

twice-born 重获新生8 页 58 KB下载文档
附件4: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doc附件4: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doc附件4: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doc附件4: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doc附件4: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doc附件4: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doc
当前文档共8页 2.77
下载后继续阅读

附件4: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doc

附件 4: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特制定《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 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 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 和专业技能。 《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 是中学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 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 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师德为先 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中学生,尊重中 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 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 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 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 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 1 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 性地发展。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 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 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 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 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 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 维度 领域 基本要求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 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 (一)职业理解 与认识 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 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2 6.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 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7.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 平等对待每一位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 (二)对学生的 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专 态度与行为 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 同需要。 业 9.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 理 自主发展。 念 与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 师 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 德 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 一位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 (三)教育教学 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 的态度与行为 氛围。 13.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 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14.尊重和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引 导作用。 3 15.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6.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四)个人修养 17.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与行为 18.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9.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 貌。 20.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1.掌握班级、共青团、少先队建设与管理的原 则与方法。 22.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中 (五)教育知识 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23.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 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专 24.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业 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知 25.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识 26.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 基本思想与方法。 27.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 技能。 (六)学科知识 28.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29.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及共青团、少先队 活动的联系。 30.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 4 31. 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开 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七)学科教学 32. 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 知识 特点。 33. 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和研究性 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34.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八)通识性知 识 35.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6.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7.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 的信息技术知识。 38.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九)教学设计 39.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40.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4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 专 42.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 业 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 能 力 (十)教学实施 43.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合理处理课堂偶发事件。 44.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 创新能力。 45.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生活、集体活动、 信息传播等教育功能。 46.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应用到教学中。 5 4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 的同伴关系。 48.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49.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 (十一)班级管 理与教育活动 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50.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 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 动。 51.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 52.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53.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54.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 (十二)教育教 学评价 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 55.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56.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 育教学工作。 57.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58.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 展。 (十三)沟通与 59.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 合作 发展。 60.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6 61.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 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四)反思与 62.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 发展 行探索和研究。 63.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 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三、实施建议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队 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 《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 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中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中学教 师准入标准,严把中学教师入口关;制定中学教师聘任(聘用) 、 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 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二)开展中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 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中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中学教 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 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中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 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中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中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 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 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 7 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教师绩效管 理机制。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照执行。 (四)中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 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 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 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