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数量问题的‘建构与误导’.pdf
编者按: 自 20 世纪 70 年代初推行计划 生育以来, 中 国人口 数量控制 取得了 令世人 瞩目的 巨大成 就。然 而, 在实行严格生育政策长达四分之一世纪, 生育率自 20 世纪 90 年 代初下 降并持 续保持 在更替水 平以下 的 情况 下, 中国人口问题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 国人口的结 构性矛盾 日益突出, 严格控 制人口增长 与 优化 人口结构、 降低出生性别之间, 发生了冲突。中国人口正 处在又一 个十字路口。在 如何看待 目前的中 国 人口形势与选择未来的人口发展战略等方面, 学 术界存在严重 分歧。有鉴于 此, 我们 编发一组 从不同视角 探 讨新时期中国人口问题的文章, 旨在引起社会各 界对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 出生高峰与出生低谷、中国人口数 量等问题的关注与讨论, 寻找综合解决中国人口 问题的方案, 使中国的人口发展真正纳入可持续发展的 轨道。 中国人口数量问题的 建构与误导 ! ! ! 中国人口发展战略再思 李建新 内容提要 当前, 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在实 践中, 都存在 对我国人 口数量问题 的建构与 误导。这不仅 表 现在对我国净增人口的 高估 上, 也表现在对生育水平反 弹的 夸大 上, 还 表现在 对少部 分人群 合理 超生 的 小题大做 上。笔者指出, 我们迫切需要依据科学发 展观对我国 人口问题 特别是数量 问题进行 重新认识, 重新界定, 需要对旧有认识范式基础上现行生育 政策进行深刻的反思。 关 键 词 人口数量问题 引 建构与误导 生育政策 言 2007 年初, 随着∀ 国 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 告# ( 以下简称∀ 报告# ) 的发表, 以及∀ 中共中央国 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 人口问题的决定# ( 以下简称∀ 决定# ) 的颁布, 历时 两年多由上百名专家学者参与的中国人口发展战 略研究终于 尘埃落定 , 这标志着中国人口和计 划生育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而在∀ 报告# 基础之上 形成的∀ 决定# 也被认为是指导新时期人口和计划 生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纲领性文件, 成为目前认识 我国人口问题, 解决新时期人口问题的重要基础。 5 中国人口数量问题的 建构与误导 在有关我 国人口问题重要 性紧迫性 的认识 上,∀ 决定# 指出, 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 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无不与人口数量、 素质、 结 构、 分布密切相关, 在人口问题上的任何失误, 都 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难以逆转的长期影响。以 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变人口压力为 人力资源优势,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 ∃ 。这样深 刻的认识、这种统筹解决问题的长远思路不可谓 不精辟。 然而, 通观∀ 报告# 与∀ 决定# , 笔者认为都还存 在着一些瑕疵, 一些判断和论证不够充分, 缺乏科 学的严谨性, 特别是在关于中国人口数量问题的 认识上, 许多观点还没有彻底摆脱 20 世纪 70 年 代末期 一孩 政策出台前后对人口数量问题认识 的范式, 依然存在着许多主观 建构 的因素。而 在应对各种不同人口问题的措施上, 也未真正体 现出全面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思想。事实上, 面 对我国人口现实, 无论是认识上还是实践中, 都还 存在对人口数量问题的建构与误导, 而科学发展 观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观似乎还只停留在文件中。 本文通过解读∀ 报告# 与∀ 决定# , 结合当前计划生 育政策实践与导向中的一些问题, 讨论我们在人 口数量问题认识上的一些 建构与误导 , 反思我 国的现行生育政策。相信这些反思与再思是十分 必要的, 因为这关乎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发展战略。 人口数量危机与人口数量问题化 美国 社会 学 家 罗 伯特% K. 默 顿 ( Robert K. Merton) 指出, 社会问题跟人类社会中的其他现象 一样, 既有其主观性方面, 也有其客观性方面, 前 者表现在社会中人们的认识和评价之中, 他们明 确肯定或者否定某些东西为社会问题; 而后者表 现在被评 价的实 际对 象之中 ( 默顿, 2001, p62) 。 人口问题作为社会问题的一部分, 也是如此。中 国人口问题的形成一方面有其庞大的人口基数和 过去较快增长的客观社会事实, 另一方面也有我 们如何认识如何判定的主观因素。我们不妨简要 地回顾一下 20 世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对人口 问题的认识与界定。 早在新中国诞生前夕,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秉 6 持马尔萨斯人口观, 认为并判定中国之所以贫困 落后其本质是因为庞 大的人口数量 问题无法解 决。毛泽东对其悲观观点进行了坚决而有力的回 击, 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不仅不是问题, 而是宝贵 的财富; 解决中国人口贫困落后问题的办法就是 革命加生产 , 即制度变革与发展经济。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 一方面我们秉持马克思人口观和前 苏联的人口理论; 另一方面,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与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涨热情, 都使人们认识到庞 大的人口是宝贵的资源, 而不是负担。在这个辉 煌的时期, 人多力量 大 成为了主流 的人口观。 这是后来马寅初先生 新人口论 遭到批判的一个 历史背景, 也是 人手 论战胜 人口 论的一个历 史背景。 20 世纪 50 年代末的 大跃进 以及 60 年代的 文化大革命 , 使中国现代化建设陷入了 混乱和 停顿 之中, 其直接的人口学后果是使庞大的人口 资源 无用武之地 。与此同时, 由于人口死亡率 迅速下降, 人口转变形成了我国人口数量的高增 长期。20 世纪 70 年代初, 面对中国 人口高速增 长和庞大人口数量压力的局面, 中央高层认识到 人口数量问题的存在 并且形成了解 决问题的政 策。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 开始, 我国 全面开展了 计划生育工作, 并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 晚、 稀、 少 的生育政策。这一时期尽管认识到人口数 量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认识到了人的生产要 与物的生产相适应, 但在人口生育行为的干预上, 以及处理政策实施者( 国家) 与被实施者( 个人) 的 关系上都富有弹性。这时期对我国人口数量问题 的认识是渐进趋于明朗, 由过去不认为人口数量 是个问题转向了人口数量必须控制, 但是并没有 将我国人口数量问题危机化。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 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提出了到 2000 年实现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经济目标, 与此相适应的 人口数量目标则是力争到 20 世纪末把我国人口 控制在 12 亿以内。1980 年 9 月, 全国人大五届三 次会议∀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要普遍提倡一对夫 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以便把人口增长率尽快控制 住, 争取全 国总人口 在本世纪 末不超过 12 亿。 1980 年 9 月 25 日, 党中央发出∀ 关于控制我国人 口增长问 题致全 体共 产党员、共青 团员 的公开 学海 2008. 1 信# , 要求所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 特别是各级干 部要带头终身只要一个孩子, 并向广大人民群众 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公开信# 的发表标志着我国 一孩 政策的正式出台并全面实施。 一孩 政策 出台的背后一方面有着我国现代化建设 洋跃进 的 急躁情绪 ( 梁中堂, 2006、 2007) ; 另一方面, 有 着所谓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合作的有力论证 ( Susan, 2003) 。从此, 中国人口数量被认为是我国 实现 四个现代化 的最 大障碍、最大包袱。 一 孩 政策的出台是自然科学家的 科学理性 战胜 了社会科学家的 人文关怀 的标志, 是我国对人 口数量问题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的标志, 是我 国人口数量问题彻底危机化的标志! 与 20 世纪 50 年代 人多力量大 相比, 人多是包袱 则成为 这个时期的 共识 。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和对人 口数量问题的界定, 所以我国出台了世界人口史 上最严厉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虽然其后由于 无法在农村地区实现这一 天下第一难 事, 生育 政策进行了调整, 但均未跳出 人多是包袱 的认 识理念, 依旧是围 绕着 以数为中心 开 展工作。 一孩 政策背后所形成 人口认识范式 对以后二 十多年我国人口数量问题再认识以及生育政策制 定调整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口数量问题的持续 建构 进入 21 世纪, 中国社会包括人口在内的方方 面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这种背景下, 新一轮 中国人口问题再认识以及生育政策是否要调整的 论战再次 复燃 。为统一思想, 2000 年 3 月 2 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了 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 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 重要文件, 为我国 今后 10 年人口与计 划生育制定 了目标和 方针。 2001 年 12 月 29 日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 计划生育法# , 2002 年 9 月 1 日 起施行。从 2004 年起, 中央政府组织了众多专家学者研究新时期 中国人口发展战略, 在此基础之上, 2007 年中共 中央公布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 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可 以看 出, 从 2000 年 稳 定低 生育 率的 决定, 再到 2007 年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 无不显示出中 央政府对于我国人口问题的高度重视。不过, 无 论是 2000 年的稳定低生育率∀ 决定# , 还是目前统 筹解决人口问题的∀ 决定# , 从本质上看, 对我国人 口数量问题的认识和判断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 变。 1. 我国人口数量之谜 进入新世纪之后, 我们与人口规模有关的指 标和数值就越来越成为难解之谜。中国人口数量 究竟是多少?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问题。有 关中国人口数量统计 的真实性一直 为学者所诟 病。早在 2000 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 人口总 量的真实性问题就存在了。主要数据公报( 第一 号) 在总人口部分指出: 全国总人口为 129533 万 人。其中祖国大陆 31 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和现 役军人的人口共 126583 万人。 但这个数字与各 省直接登记到的人口之和 124261 万人以及加上 250 万 的现 役 军 人并 不 相 等, 全 国总 人 数高 出 2072 万人。为了使各 省公布人口之 和与全国人 口一致, 国务院普查办不得不 分配衔接 这 2072 万人, 其中分配给省里 1967 万人, 未能分配下去 105 万人, 这样 高估 的结果直接导致了许多省 份数据的混乱( 乔晓春, 2002) 。关于这 2000 多万 人来自何处, 恐怕永远是一个谜。国家有关政府 部门之所以这样调整主要是依照以往的 漏登 经 验, 通常人口数量都存在着一定的 瞒报、漏报现 象, 所以, 调整公布的数据总是高于实际调查得出 的数据。一些当年基 层普查员高报 虚报数字的 故事 ( 易富贤, 2007, p373) 以及统计部门利用普 查数据对过去人口增长率调整( 见表 1) 都证实我 国人口数量规模的 水分 , 在如此重视 数量 的 年代, 高报 比 低估 总是更安全。 与我国人口数量 测不准 相关的是人口生育 率水平。对于 20 世纪末 21 世纪初中国生育率水 平到底是多少也是众说纷纭。从 2000 年普查数 据公布的总和生育率最低的 1. 22 到专家利用其 他数据估计的 2. 3, 相差如 此之大。如果承认国 家统计局的结果, 那么, 我国就处在超低生育水平 国家的行列了, 这其实是国家人口计生委不愿意 接受的 事实 。因为如果事实果真如此, 国家人 口计生委继续实施严格的现行生育政策也就失去 了基础。另一方面, 如果接受总和生育率 2. 3 的 水平, 那就意味着彻底否定了 20 世纪 80 年代以 来的计划生育的 伟大成就 , 因为, 如果 2000 年 人口普查的总数是准确的, 那么反推过去十多年 7 中国人口数量问题的 建构与误导 的生育水平 就应该 是 2. 3 左右 ( 梁中堂, 2006) 。 这个结果同样也是计划生育部门不愿接受的。这 样看来, 接受我国人口数量不准确且有高报现象 的事实, 应该是合理的。 表1 不同年份的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 单位: ) 年份 自然增长 率( 1) 自然增长率( 2) ( 1) - ( 2) 1995 1996 10. 55 10. 42 10. 55 10. 42 0. 00 0. 00 1997 1998 10. 06 9. 53 10. 06 9. 14 0. 00 0. 39 1999 2000 8. 77 8. 18 7. 58 0. 59 注: 自然增 长率( 1) 为国家统 计局 2000 年统计 年鉴; 自然 增 长率( 2) 为国家统计局出版的 2006 年统 计年鉴, 2000 年以前的 自 然增长率的数据根据 2000 普查做过调整。 2. 人口净增规模之 建构 对于我国人口总量, 我们人口普查不清楚, 有 诸多复杂的原因和现实的困难, 特别是对于一个 流动人口规模如此巨大的国度来说更是如此。但 是, 令人费解的是, 中央政治局通过的∀ 决定# 里, 在有关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 节中, 有这样的判断: 今后十几年, 人口惯性增长 的势头依然强劲, 总人口每年仍将净增 800 万1000 万人 ; & 试问, 做出这样结论依据何在? 事 实上, 从 20 世纪 80 年代起, 每年净增长量就逐年 下降。到 20 世纪 90 年代, 每年净增人口降到了 1500 万以下; 2000 年又降到了 1000 万以下, 2003 年又进一步降到了 800 万以下。其实, 在 2003 年 时, 我国人口每年净增就已经低于 800 万了, 这些 年人口净增数量都低于官方估计的区间最小值即 800 万, 2006 年净增 人口 跌破 了 700 万, 仅为 692 万。那么未来十几年又会是怎样一个增长趋 势? 利用联合国 2005 年出版的世界人口预测数 据, 可以看到( 见表 2) , 从 2005 到 2020 年十几年 的时间里, 即使我们的生育水平回升并保持在 1. 85 的水平 ( 明显高于我们现实的 生育水平, 接近 二孩水平) , 15 年间平均每 年净增人口为 720 多 万, 低于官方估计的最小值 800 万; 如果是更低的 总和生育率 1. 4 的低方案, 那么每年净增人口仅 为 340 多万。由于人口生育水平不大可能保持在 1. 85 的水平, 所以, 未来几十年中国人口每年将 8 净增 350- 700 万。所谓今后十几年, 总人口每年 仍将净增 800- 1000 万完全是没有根据的。为什 么相关部门会不顾事实( 如 2005 年年初 13 亿人 口日中的宣传) , 不断地 杜撰 出这样一个人口增 长的数字呢? 为什么要严重偏离未来变化趋势持 续 建构 这样一个 危言耸听 的人口增长压力 呢? 答案只有一个, 那就是继续强化我国人口数 量压力的危机, 从而凸现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 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与此同样, 时下所谓 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 也有数量建构之嫌。虽然今后十多年我国育龄妇 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妇女( 20- 29 岁) 有所增加, 但由于维持较低的生育水平, 所以根本形成不了 所谓的 第 四次人口出生 高峰 ( 陈友 华, 2007) 。 即便是在这个时期调整计划生育政策, 总和生育 率达到 1. 8- 1. 9 的水平, 出生人数会随育龄人群 的增多而增多, 但是, 如表 2 数据所显示, 中国人 口平均每年净增人口也不会超过 800 万, 而这个 净增数字较之 20 世纪 90 年代平均每年递增 1200 多万的数字低得多。实际上, 这样一个 出生高 峰 数字的建构和炒作, 一方面混淆了 出生高峰 与人口增长 高峰 之概念, 另一方面, 通过这样的 宣传, 也在加重人们对中国人口数量增长潜力不 可掉以轻心的危机感。 表2 不同方案下中国未来人口净增长 ( 单位: 千人) 年份 中方案 低方案 人口数 1273979 TFR 1. 70 人口数 TFR 2000 2005 2020 1315844 1423939 1. 74 1. 85 1315844 1368138 1. 49 1. 35 平均每年净增 7206 3486 资料来源: UN,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New York, 2005。 3. 生育水平不稳定论 之夸大 在有关部门 建构 人口数量增 长危机的同 时, 也对我国当前的生育水平波动进行了不适当 的夸大。在∀ 报告# 开篇, 有这样一个 基本判断: 目前的低生育水平反弹势能大, 维持低生育水平 的代 价 高 ( 国 家 人 口 发 展 战 略 研 究 课 题 组, 2007) 。有关部门也一再表示, 民众生育愿望与国 学海 2008. 1 家生育政策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存在着反 弹的风险。这些判断成为我国需要继续千方百计 维持现行生育政策的基础。因为, 目前中国人口 低生育率水平还不稳定, 任何政策上的不谨慎都 可能使中国人口失控, 都会重蹈上世纪 80 年代中 期中国人口生育水平大幅 反弹 之覆辙, 断送中 国二、 三十年来之不易的计划生育成果。事实果 然会如此吗? 不错, 我们承认中国人口目前的低 生育水平在不少地区由于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水 平, 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 但是能否成为我们继续 维护现行生育政策的理由, 则还需进一步深入思 考。首先, 今天我国的现实是,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与上世纪 80 年代不可同日而语, 社会经济基 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其次, 人们的生育观念也相 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也就是说, 近 30 年的社会 大变迁无论从哪个方面讲, 经济的、社会的、 文化 观念的、 制度的所有影响生育率变化的因素, 总体 上大 致都是一个方向, 即促 使生育率水平下降。 那些导致生育率水平反弹的不利影响因素无论是 在范围上还是在程度上都在不断减弱。维持一个 高于更替水平的生育率的社会经济基础以及生育 文化基础已不复存在, 现在不稳定是局部的而非 全局的, 是与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不稳定有着根本 的不同。更何况调整生育政策不意味着没有生育 政策, 计划生育政策依然是制约部分农村地区人 口快速增长的制度底线。 相信所有了解我国基本国情的人都不会否认 我国社会经济、文化观念包括生育文化, 以及人口 形势在改革开放之后发生巨变的事实。面对这样 一个 基本现实, 上述基本判 断何以能够立论呢? 其实, 这种立论的背后是这样一套推理逻辑: 现在 是一孩政策大家都生两孩, 如果给两孩政策岂不 就生三 孩了 ( 注意既 违背 事实又 是不 真实 的假 设) , 所以一旦调整政策, 生育水平就会反弹, 且超 过更替水平导致人口数量增长失控。从逻辑推论 上讲, 这种结论是必然的。但是, 这种逻辑推论的 荒谬之处在于: 这是在一个违背事实和一个不真 实的假设条件下演绎推出一个不可能的 真实 的 结果, 而这个不可能的 真实 结果又成为我们今 天不能进行现行生育政策调整的 有力 论据。在 人口数量问题的认识上, 存在着许多这样貌似合 理却很荒谬的逻辑推理如 著名 的 人均分母效 应 推论。 4. 名人富人超生 等事件之误导 在 2007 年初中央公布∀ 决定# 不久后, 国家有 关部门负责人指出, 对社会上的名人富人超生, 要 严加惩罚, 除此之外, 还要记入档案, 不得参加社 会各种评奖活动。国家计生委认为, 社会上一些 名人、 富人超生、 多生问题会对大众生育观念带来 不利影响, 动摇计划生育成果, 影响社 会公平 ∋ 。 紧随其后, 许多省份也相继出台了严惩名人富人 超生的地方法规, 新一轮的 秋后算账 也在公众 媒体的 介入之 下 大张旗鼓 地展开。2007 年 9 月中组部、 人口计生委等 11 部门又联合下发了关 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 育工作若干政 策措施的通 知。∀ 通知# 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惩治 超生 现象 的力度。不过, 我们需要质疑的是, 这场由国家计 生委 主动 曝光的 问题 , 即所谓 超生 问题真 的有如此严重吗? 名人富人超生真的会影响计划 生育的成果、会影响社会公平吗? 其实稍有统计 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 首先, 我们要清楚谁是名人 富人, 这个群体有多 大规模? 其 次, 在这 个群体 中, 又有多大的比例超生了? 这些基本信息之所 以重要是因为没有这些数据就不能得出 超生 对 总体水平有多大程度影响的判断。奇怪的是, 所 有讨论这个问题的人, 所有给这 问题定性( 严重 性) 的人对这样一个基本数据都是语焉不详, 而权 威部门人口计生委也常常在 问题总体 这个关键 数字上大玩数字游戏 (, 只见 吓人 的百分比, 不 见 问题人群 的总量。 更为重要的是, 在我们这个日趋民主日趋开 放的社会中, 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选择, 这是社 会宽容、 进步的表现! 请注意下列的数据变化, 全 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1982 年我国家庭平均人口 为 4. 43 人, 1990 年每户家庭人口下降到 3. 97 人, 而目前则进一步下降到 3. 6 人左右。这种家庭规 模的迅速变化, 一方面是计划生育少生孩子的结 果; 另一方面也是家庭类型多样性的结果。无须 否认,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空巢家庭、 单亲家庭、 独 居 单身 者、 同居者甚至同性恋都有上升趋势, 呈 现出越来越多的不同类型的家庭, 整个社会也呈 现出多样性和宽容性。为什么在社会发展呈现出 多样性的今天, 我们却不能容忍部分名人富人的 超生 呢? 须知这个所谓的 超生 还仅仅是以二 9 中国人口数量问题的 建构与误导 孩为主, 这是个问题吗? 无怪乎制度经济学家茅 于轼尖锐地质疑到: 名人富人是社会的精英, 对社 会是有贡献的。为什么要仇视他们? 为什么要专 门针对名人富人提出特殊政策? 这种做法不仅让 人们对政府应有的公正执法原则产生怀疑, 而且 还有煽动贫富人群之间的对立情绪、破坏和谐社 会之嫌( 茅于轼, 2007) 。所 谓 特殊 人群超 生抬 头, 党员干部和名人、 富人超生虽数量不大, 但社 会影响极其恶劣 这种印象, 实际上是由计生委牵 头 界定 出了这样一个名人富人加部分党员超生 的 问题 , 建构 出了这个问题的 严重性 , 各级 政府在问题 严重性 的 预言 下, 也纷纷采取措 施积极寻找 问题 对策, 如湖南省已出台了惩治 名人富人 超生 的办法, 现在又进一步出台禁止 违法生育者进入人大、 政协候选代表的行列, 并且 通过奖励方式, 动员群众举报。) 在全民追求和谐 社会的今天, 我们何须以这种方式制造不和谐之 音, 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从某种意义上讲, 现今人 口计划生育部门针对这一少部分对社会有影响力 的人出台这些严紧的措施, 不仅是 小题大做 , 而 且是今日社会不和谐之源。 当前人口数量问题认识范式的症结及后果 无论是对人口总量和净增人口的 高估 , 对 生育水平反弹的 夸大 , 还是对一小部分人群 合 理超生 的 小题大做 , 都显示出相关部门对数量 的过度敏感。为什么相关部门会不断的以不同的 方式强化我国人口数量压力、 建构 出种种人口 数量问题危机呢? 并以此成为继续实施现行人口 政策、 稳定低生育率水平的理由呢? 对于这一现 象有许多不同视角的解释, 比如 建构 危机、维护 部门利益和扩张权力等等。本文则从认识范式着 眼进行分析。在∀ 科学革命的结构# 一书中, 库恩 认为, 范式 代表着一个特定共同体的成员所共 有的 信念、价 值、技 术 等 等构 成 的 整 体 ( 库 恩, 2003, p. 157) 。 范式是 一组 信念、是对 事物 的看 法, 是认识论上的见解( 野家启一, 2002, p. 190) 。 那么, 当前主导我们认识判定我国人口数量问题 的 范式 是怎样的特征呢? 我们是如何认识如何 判定我国人口数量成为 问题 的, 其认识和判断 背后的价值取向又是什么? 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 反思! 10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所形成的关于我 国人口数量问题的认识以及问题判定背离了我们 今天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 而一孩生育政策恰恰 是在这种错误认识之下的一个错误选择! 遗憾的 是, 对于这样一个错误认识错误选择, 我们并没有 进行深刻的反思, 今日关于中国人口数量问题的 认识及判定依旧没有彻底摆脱旧有 范式 。具体 表现在: 其一, 目前我国人口数量问题界定的背后 依然是由一种单一的片面的发展观来支持。这种 发展观以 数 为核心, 以提高 人均值 作为衡量 发展的标准和追求的目标。这种效用主义的发展 观, 即为了人均目标可以牺牲个体的一切, 完全没 有以人 为本的价值理 念。在追求发 展目标过程 中, 在判定人口数量问题中, 宏观上的人口数量完 全被当作为发展的手段, 微观上每个个体的生育 意愿生育选择不仅被大大忽视了, 而且最基本的 生育权利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这些都完全背离 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其二、 在认识人口数量 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上, 在判断人口数量 问题 的 性质上, 都是以静态的数量观和 人均分母效应 为分析手段。我们 看到, 这种 基于 人均分母效 应 论的人口数量 问题 的认定, 一方面忽略了人 口自身再生产的规律性, 如人口数量与内部结构 之动态关系; 另一方面, 也完全 庸俗化 了人口变 量与发展之间的动态的、能动的本质关系, 通过简 单静态的 人均 对比, 片面地夸大了人口数量的 负面作用。在经过二、三十年人口计划生育宣传 的 洗脑 之后, 中国人口数量就是一个大包袱 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 已成为判断 问题 的范式。 在这个人口账中, 人口数量无论是作为分子( 如小 问题由于庞大人口数量乘积而变大) , 还是作为分 母( 如巨大成就由于庞大人口数量除商而化小) , 都被当作 负担 而彻底的 妖魔 化了。这种人口 数量问题的界定的简单化以及 人均分母效应 方 法的滥用, 使得中国人口数量是问题之源、 万恶之 源的荒谬结论比比皆是。 正是由于这种对我国人口数量问题的认识判 定存在着严重问题, 所以导致了现行生育政策实 施日趋严重的后果。在这种旧有人口数量问题认 识范式指导下的现行生育政策, 依旧以数为本, 漠 视广大群众的基本生育权利, 片面追求人均指标 的发展观, 不仅背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育 学海 2008. 1 意愿, 而且干群关系无法和谐, 国家和个人也都付 出了巨大的成本; 同样, 没有摆脱传统发展观的现 行生育政策, 在实施过程中, 依然是以牺牲人口结 构合理 性为代价换取 人口数量的控 制。其后果 是, 人口数量虽然得到了控制, 但却引发了一系列 严重的结构问题, 直接导致了人口自身再生产的 严重失调, 导致了年龄性别结构的失衡, 由此导致 了许多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如性别歧视( 女婴死 亡率反弹就是明证) 、婚姻挤压、社会不稳定以及 许多潜在的问题。再如人口年龄结构的急剧老化 也将极大地影响经济增长的后劲。最终是破坏了 人口、 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遏制了我国人 口长远发展的国际竞争力。令人遗憾的是, 新出 台的∀ 决定# 由于还没有彻底摆脱旧有的人口数量 问题的认识范式, 所以在解决我国诸多人口问题 中, 并没有任何突破。相反, 围绕着我国人口数量 问题, 还有 变本加厉 之势。∀ 决定# 对策中首条 即是 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 , 在现实中不少 地区已经演变成一种 不择手段 地降低已经很低 的生育率了! ∀ 决定# 之后相关部门提出的各种所 谓影响人口数量控制的 问题 , 以及出台的各项 对策, 无一不显示出认识和解决人口问题的片面 性。 阿马蒂亚%森在研究中印两国人口问题时, 列 举了两个非常富有启发的例子: 其一, 是毛泽东时 代给我国留下宝贵人口遗产的事例。新中国成立 之后, 虽然我们在控制人口数量问题上有所失误, 但是在教育以及健康上比起印度大有收获, 毛泽 东时代的全民教育普及和 赤脚医生 制度使得全 民人口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0 世纪 70 年代 末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大大高于同等经济发展 水平的印度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就是一个明证, 而 这一切又为 70 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打下了良好 的人口基础, 这是令阿 马蒂亚% 森所 望洋兴叹 的。森指出, 毛泽东本人也许并没有考虑到他领 导下的这些社会变革会有这样一种特定效果。但 是这里存在着一种普遍性的联系, 因为这些社会 变革( 普及识字、基本的医疗保健和土地改革) 确 实能增强人们享受有价值和更有保障的生活的人 类可行能力( 阿马蒂亚%森, 2002, p. 260) ; 其二, 是 印度在人口问题上的 无为而治 与中国政府 一 孩 政策强干预效果比较的事例。森用印度克拉 拉邦的例子与中国作对比, 指出即使不采用强制 的人口政策, 而依靠增强妇女的主体地位和民主 权利, 可以达到同样甚至更好的生育率降低的结 果, 这是阿马蒂亚%森引以自豪的。这些事例无不 体现了两个人口大国解决人口问题的大智慧。 结 语 20 世纪 80 年代 中国 实施 一孩 政策 以来 ( 虽然有关部门坚持认为现行生 育政策不是 一 孩 政策, 但笔者认为, 现行生育政策的认识基础 与 一孩 政策并没有本质差别) , 世界( 包括世界 人口格局)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社会更是发生 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变化, 中国人口同时也发生了 根本性的转变。为什么我们依然停留在 20 世纪 80 年代对人口数量问题极端片面 的 旧范式 认 识之中, 依旧没有彻底摆脱 马尔萨斯人口悲观论 的阴影 , 依旧在 以数为中心 的圈圈里 修修补 补 。20 多年人口计划生育的强势 宣传, 全国上 下形成了对我国人口数量问题的固有成见, 遮蔽 了我们对人类自身发展意义的认识, 扭曲了人口 与社 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 境变化的辩证关系。 诚如库恩所言, 认识范式的改变, 世界本身也随之 改变。认识范式的革命, 科学家面对的是一个不 同的世界( 库恩, 2003, p. 101) 。我们迫切需要改 变认识我国人口数量问题的旧范式, 迫切需要改 变我国现行生育政策。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中央领导集体又进一 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其第一要义是 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 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依据科学发展观我们 需要对我国人口问题特别是数量问题重新认识, 重新界定, 需要对旧有认识范式基础上的现行生 育政策进行深入反思。在新的人口认识 范式 中 首先应该突出以人为本、尊重公民基本生育权利、 倡导社会公平、以及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等这些人 类共同珍视的基本价值观; 其次, 在空间和时间维 度上新的人口认识 范式 要满足协调可持续的基 本要求。具体表现在: 一是人口自身再生产内部 数量与结构的协调, 二是表现在人口与外部发展 的协调( 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 , 以及体现当代 与未来的协调可持续。最后, 新的人口认识范式 在解决各类人口问题的方略中体现统筹思想。在 11 中国人口数量问题的 建构与误导 中国和平崛起之时, 我们的确需要重温毛泽东人 口思想对唱衰中国的艾奇逊之流进行的有利批判 和论证, 我们需要在人口数量问题的认识上彻底 解放思想。在制定中国人口长远发展战略中, 在 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中, 我们需要全球化的大 视野、 需要高瞻远瞩的大智慧! 在这个问题上我 们已经错过了终结以 往对人口数量 问题认识的 旧范式 、错过了终结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良好 机遇, 但是, 我们不能一错再错! 参考文献 1. [ 印] 阿马蒂亚%森: ∀以自由看 待发展# , 于真等译, 中国人 民 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2. 陈友华: ∀关于进一步完善生育政策的若干 认识问题# , ∀人 口 与市场分析# 2007 年第 1 期。 3.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课题组: ∀ 国家人口 发展战 略研究 报 告# , ∀人口研究#2007 年第 1 期。 4. 梁中堂: ∀现行生育政策研究# , ∀人口与市场分析# 2006 年第 3 期。 5. 梁中堂: ∀ 一胎化 产生的时代背景研究# , 2007, 未刊稿。 6. 罗伯特%K. 默顿: ∀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 , 林聚任等译, 生活%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 解 决人口问题的决定# , ∀中国人口报#2007 年 1 月 24 日。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 解 决人口问题的决定# , ∀中国人口报#2007 年 1 月 24 日。 ∋ 有关内容见相关网站, 如中国人口信 息网, http: / / www. cpirc. org. cn (相关人士指出, 2006 年国家计生委对 4 个城市的调查结果 显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 年。 7. 茅于轼: ∀序一# , 引自易 富贤∀大国空 巢# , 大 风出版 社, 2007 年。 8. 乔晓春: ∀从 主 要数 据公 报 看第 五 次人 口普 查 存在 的 问 题# , ∀中国人口科学#2002 年第 4 期。 9. [ 美] 托马斯%库恩: ∀科学革命的结构#, 金吾伦、胡新和 译, 北 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示, 富人超生 近几年 呈逐 渐增 多的 态势。其 超生 的 多为 二 10. 易富贤: ∀大国空巢# , 大风出版社, 2007 年。 胎, 有 10% 超 生的是 第三 胎。 又如国 家有关 负责人 在 2007 11. [ 日] 野家 启一: ∀库恩 范式# , 毕小 辉译, 河北 教育 出版 社, 年 11 月召开的全国农 村人口 和计划 生育工 作会 议上说, 中 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 管理服务 不到位。 流动人 口违法 生 育占总量的 60% 以上。2007/ 11/ 14, 来自: 新华网 2002 年。 12. Susan Greenhalgh, Science, modernity, and the making of China∗ s one- child policy , PDR Vol. 29, No. 2, June 2003. ) ∀湖南禁违法生 育者候选 人大代表# , ∀新京 报# 2007 年 11 月 24 日 A 第 14 版。 12 作者简介: 李建新, 博士,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副教授。北京, 100871 +责任编辑: 毕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