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教学动态2018年第1期(20180431).pdf

深碍√TFBOYSˉ_42 页 421.689 KB下载文档
教学动态2018年第1期(20180431).pdf教学动态2018年第1期(20180431).pdf教学动态2018年第1期(20180431).pdf教学动态2018年第1期(20180431).pdf教学动态2018年第1期(20180431).pdf教学动态2018年第1期(20180431).pdf
当前文档共42页 2.77
下载后继续阅读

教学动态2018年第1期(20180431).pdf

教学动态 2018 年第 1 期 2018 年 4 月 30 日 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 本期要目 【教务新闻】 ☆ 我校在 2017 年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位列全国高校 37 位 ☆ 我校 3 门课程获评教育部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我校 9 部教材入选 2017 年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建设 ☆ 我校教师在“领航杯”2017 年江苏省信息化能手大赛中获奖 ☆ 我校教师在“领航杯”2017 年江苏省教育信息技术论文比赛中获奖 ☆ 我校 Apollo 队获第二十届 RoboCup 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两项冠军 ☆ 我校学生在 2017 年全国大学生 FPGA 创新设计邀请赛中获一等奖 ☆ 我校承办工程教育认证专业自评辅导工作会议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周勇校长、眭碧霞副校长一行来我校调研 ☆ 副校长王承宽一行看望参加 2018 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 ☆ 王承宽副校长带队检查新学期开学工作准备情况 ☆ 教务处处长张玲华率队参加“2018 年工程教育认证受理专业培训会”并作专题报告 ☆ 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黄国华处长一行来我校调研 ☆ 2018 年南京邮电大学电子设计与创新冬令营开营 【活动剪影】 ☆ 国家级教学名师王岩教授应邀做客“名师风采讲堂” ☆ 东南大学胡仁杰教授做客我校“名师风采讲堂” ☆ 校教学名师徐小龙做客“名师工作坊” ☆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 2017 年第二次青年教师导师制结项验收与中期检查工作 ☆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本学期校内第 2 次青年教师教学培训—PPT 软件应用 ☆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新教师教学展示与交流活动 ☆ 2018 年度第 1 次教学沙龙——慕课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 2018 年度第 2 次教学沙龙——青年教师课程教学规范 ☆ 2018 年度第 3 次教学沙龙——雨课堂智慧教学 ☆ 2018 年度第 4 次教学沙龙——基于 OBE 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 ☆ 教务处联合信息办举办翻转课堂教室使用培训会 ☆ 企业家讲座第 71 次活动——江苏天创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喻春林先生做客 紫金大讲堂 ☆ 企业家讲座第 72 次活动——南京思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南京捷氏泰网络 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翔先生做客“紫金大讲堂” 【媒体传真】 ☆ 教育部 2018 年工作要点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18 年工作要点 ☆ 教育部发布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首个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 以信息技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奋力写好教育“奋进之笔” ☆ 江南大学着力推进本科优秀人才培养 ☆ 上海财经大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中国人民大学打造“三全育人”新模式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教务新闻】 我校在 2017 年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位列全国高校 37 位 2 月 2 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在北京 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 2013-2017 年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和 《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白皮书(2012-2017)》。 在“2017 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本科)”中,我校以 36 个奖项、总 成绩 81.18 分,位列全国第 37 名、江苏第 3 名(前两名是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分别 位列全国第 6 名、第 32 名);在“2013-2017 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本科)” 中,我校以 132 个奖项、总成绩 73.58 分,位列全国 61 名。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 2017 年 2 月启动《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项目,对 我国高校学科竞赛的开展、组织和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并构建评估体系。同年 12 月,经过充分准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在 杭州发布《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这是我国第一个专注高校创 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成果的排行榜。其中,在“2012-2016 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 结果”榜单上,我校以 127 个奖项、总成绩 69.48 分位列全国第 79 名。 本轮评估继续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引导性,可操作性,分类和成果导向原则, 继续采用第一次评估所遴选的 19 项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竞赛项目,对这些项目自 2013 年年初到 2017 年末五年的竞赛数据,从竞赛贡献和组织贡献两个方面开展评估。 竞赛贡献涵盖“竞赛项目等级”、“竞赛项目形式”、“竞赛项目历史”和“竞赛 项目奖项数量”四个维度;组织贡献涵盖“竞赛秘书处”、“竞赛承办单位”、“优秀 组织单位”和“优秀指导教师”四个维度。在后续的竞赛评估中,还将考虑学科竞赛拓 展、延伸的内容,包括高校学科竞赛类教学成果奖、学科竞赛类教学改革论文等。 近年来,学校结合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质量内涵建设, 不断完善学科竞赛体系,促进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取 得了积极成效,学科竞赛获奖数量逐年上升,学生获奖持续突破,包括,2017 年我校首 次荣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并同时荣获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奖;2017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捧得“瑞萨杯”,时隔二十年再次捧得电子设计竞赛最高奖 -1- 杯;2017 年第 42 届 ACM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预赛(乌鲁木齐)中获得金奖 1 项等。 我校 3 门课程获评教育部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1 月 15 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推出了首批 490 门“国家精品在线开 放课程”,其中本科教育课程 468 门,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主 建设的课程 344 门。本次江苏省属高校共有 6 门课程入选,其中我校 3 门,分别为《电 路分析基础》(课程负责人:刘陈)、《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负责人:杨庚)与《模 拟电子线路》(课程负责人:黄丽亚)。 我校高度重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工作,自 2013 年正式启动在线开放课程建 设以来,现已建设校级课程 53 门,省级立项课程 12 门,认定国家级课程 3 门。目前对 外开设课程选课人数超过 10 万,校内获取在线开放课程学分接近 5000 人次。已初步构 建了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体系。 我校积极探索“应用驱动,学为中心”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模式,制定在线 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办法,现已形成翻转课堂教学、线上学习线下考核等多层次的课程应 用体系,以此形成的教学成果《以应用为导向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翻转课堂”教学 改革研究与实践》获得 2017 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下一步,学校仍坚持“一课一名师,一名师一课”的在线课程建设思路,坚持应用 导向,建好课、用好课,努力建设一批具有南邮特色、有一定影响力的优质在线开放课 程,充分发挥在线开放课程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的作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的 提升。 我校 9 部教材入选 2017 年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建设 近日,省教育厅公布 2017 年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建设名单和第五批出版名单, 全省立项建设重点教材 349 部,其中修订教材 176 部、新编教材 190 部。我校 9 部教材 被确定为 2017 年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建设。 我校高度重视重点教材建设工作,将其纳入教学质量内涵建设总体规划,并通过品 牌专业建设工程、校级质量提升工程等项目,着力扶持打造一批学科优势突出、专业特 色鲜明的高水平教材,以教材改革支撑教学创新。 “十二五”期间,我校教师编写正式出版教材 120 余种,其中 8 种教材入选“十 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5 种教材入选“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立项建设教材。 -2- “十三五”以来,16 部教材入选“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立项建设教材。 我校教师在“领航杯”2017 年江苏省信息化能手大赛中获奖 近日,由江苏省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领航杯”2017 年江 苏省信息化能手大赛公布了获奖结果,我校传媒与艺术学院余洋老师作品获奖。 “领航杯”2017 年江苏省信息化教学能手大赛中,高校组设一、二等奖,一等奖数 量为有效作品的 10%,二等奖数量为有效作品的 20%。经专家评委评审打分,并通过网络 直播、作品展示、群众投票等环节,我校余洋老师作品《联想与创意广告》荣获二等奖。 我校教师在“领航杯”2017 年江苏省教育信息技术论文比赛中获奖 近日,由江苏省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领航杯”2017 年江 苏省教育信息技术论文比赛公布了获奖结果,我校计算机学院徐鹤老师的论文“物联网 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荣获一等奖。 “领航杯”2017 年江苏省教育信息技术论文比赛中,共收到全省论文 791 篇,评选 出高校组获奖论文 97 篇,其中一等奖 14 篇,二等奖 33 篇,三等奖 50 篇。“领航杯” 信息技术论文比赛旨在深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创新应用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提升教 师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 我校 Apollo 队获第二十届 RoboCup 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两项冠军 4 月 15 日,2018 Robocup 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在浙江绍兴落幕。我校 Apollo 队经 过七天的紧张角逐,获得一等奖 3 项(冠军 2 项、亚军 1 项)、三等奖 2 项。其中,Apollo3D 队获 3D 仿真机器人足球赛及技术挑战赛两个冠军,Apollo 救援仿真队获城市多智能体 救援仿真项目亚军。 RoboCup 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是我国最具影响力、最权威的机器人学术竞赛之一, 该赛事从 1999 年开始,已先后在北京、重庆、上海、广州、苏州、常州、合肥、长沙、 日照等地成功举办了 19 届。本届大赛共吸引来自全国 25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 澳门,以及韩国的 452 所学校的 555 支代表队共 2500 余名师生参加比赛,比赛项目包 括 RoboCup 足球类人组、中型组、仿真组、小型组、标准平台组,RoboCup 救援组,RoboCup 家庭组等项目。 -3- 我校学生在 2017 年全国大学生 FPGA 创新设计邀请赛中获一等奖 近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 心联席会联合主办的“2017 年全国大学生 FPGA 创新设计邀请赛”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 该项竞赛于 2017 年 10 月正式启动,全国各高校共有 356 支队伍报名参赛。经过网评初 审,有 141 支队伍进入总决赛,其中本科生参赛队伍 103 支,研究生参赛队伍 38 支。 总决赛现场共评选出特等奖 1 组、一等奖 21 组、二等奖 39 组、三等奖 61 组。我校在 组织校 FPGA 竞赛的基础上选拔了 4 支代表队参赛,4 支代表队全部获奖,其中获得国家 级一等奖 1 组、国家级二等奖 3 组。 全国大学生 FPGA 创新设计邀请赛是为了引导全国高校在数字系统设计领域的教学 改革,推进高校学生在 FPGA 应用系统创新、处理器及 FPGA 设计与工程实践能力而举办, 其主要目标是激发与培养大学生利用先进技术平台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丰富和活跃校 园创新创业学术氛围,推进高校与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共建,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思维、 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优秀人才。 我校承办工程教育认证专业自评辅导工作会议 4 月 9 日上午,2018 年工程教育认证专业自评辅导工作会议(第三组)在南京举行。 会议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主办,我校承办。副 校长王承宽出席会议,来自国内 30 余所高校的分管教学校领导,教务处、质量评估部 门负责人和相关专业教师 150 余人参加会议。 王承宽副校长致欢迎辞,对与会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在双一流、新 工科建设背景下,高等工科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开启了高等工科教 育做强、做优的新征程。长期以来,南京邮电大学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教学改 革,2017 年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南邮守正创新、 开拓进取,正努力成为信息、通信行业发展的开拓者和主力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卫国教授作了题为《认证标准的内涵解读》的专家报告。他介绍 了通用标准修订的相关内容,说明了修订的背景和意义,针对认证标准,从学生、培养 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等七个方面,对标准进行 解读。通过具体的实例就常见问题进行剖析,进一步说明标准的实质内涵要点,帮助各 专业准确理解标准,更好地开展专业自评。 -4- 下午分设五个分会场,王志功、卫国、王雄、仲顺安、唐卫清、姚书振等六位认证 专家分别为与会高校代表作具体辅导答疑。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周勇校长、眭碧霞副校长一行来我校调研 1 月 12 日下午,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周勇校长、眭碧霞副校长一行 4 人来我校, 就两校“3+2”分段培养相关合作情况进行调研。王承宽副校长接待了来宾,双方在仙 林校区第二会议室进行座谈交流。我校教务处、物联网学院相关负责人、教师及工作人 员参加了交流会。 王承宽副校长向周勇校长、眭碧霞副校长一行简要介绍了我校历史沿革、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发展近况。双方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 “3+2”分段培养相关情况,包括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现状、成效与设想,以及我校网络工程专业“3+2”分段培养学生基本情况、整体评议 以及需要不断加强的地方等内容。 双方随后还就两校“3+2”分段培养工作进一步对接、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强化、继 续加强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 副校长王承宽一行看望参加 2018 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 2018 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于北京时间 2 月 9 日 6:00 至 2 月 13 日 9:00 进行。 2 月 10 日下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承宽、教务处处长张玲华、副处长刘芫健等一行来 到仙林校区学科楼竞赛现场,在理学院党委书记温勇、副院长唐加山、总教练孔告化等 陪同下,亲切看望了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同学们。 王校长代表学校领导对参赛学生表达了关怀之情,仔细询问了这次竞赛的有关情 况,对于同学们没有受到前段时间南京大雪的影响而坚持参赛的精神表示赞赏,王校长 鼓励参赛同学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充分发挥团体协作精神,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以 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竞赛当中,积极进取、再创佳绩。王校长预祝同学们在竞赛中取得好 成绩,叮嘱同学们注意返乡安全,并预祝大家春节快乐。 王校长还询问了关于赛事的组织协调、人员配备等情况,对此次竞赛的组织工作给 予了充分肯定。 -5- 王承宽副校长带队检查新学期开学工作准备情况 2 月 23 日,王承宽副校长率校长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工作处、保卫处、资产管理 与实验室建设处、后勤管理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 对学校三牌楼、仙林校区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食堂等场所新学期开学准备情况 进行了检查。 王承宽副校长仔细检查了各场所的准备情况,就一些重点问题详细询问了相关部门 负责人。王校长充分肯定了各单位开学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就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提出了要求,请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及时落实到位,确保新学期正常稳定的教学秩 序不受影响。 教务处处长张玲华率队参加“2018 年工程教育 认证受理专业培训会”并作专题报告 1 月 17-18 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办的“2018 年工程教育认证受理 专业培训会”在广东工业大学举行,来自全国 50 余所高校、130 个专业约 600 名教师参 加培训。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副主任周爱军出席会议并作大会报告,我校教务 处处长张玲华受邀作专题报告。 教育部评估中心邀请了沈阳化工大学校长李志义、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吕志伟以及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的 6 位工程教育专 业认证专家作专题报告,分别从专业认证理念、毕业要求的制定、课程目标的落实、毕 业要求达成评价、自评报告撰写、认证考查准备等 6 个方面,对 2018 年工程教育认证 受理专业进行深入辅导。我校张玲华教授受邀作题为《自评报告撰写要点与要求》的专 题报告,报告以 OBE 理念为主线,围绕认证标准,对专业自评工作进行了专题辅导。 会议期间,我校与会人员认真学习,并与参会代表交流,深刻理解了工程教育专业 认证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促进专业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强有力手段,为我校 2018 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6- 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黄国华处长一行来我校调研 4 月 10 日下午,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黄国华处长、冯强副处长率教务处、马克思主 义学院一行 6 人来我校,就两校本科教学总体情况、相关管理特色与经验等方面进行调 研与交流。教务处张玲华处长接待了来宾,双方在仙林校区第二会议室进行座谈。我校 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及老师参加了此次交流会。 张玲华处长向黄国华处长一行介绍了我校本科人才培养基本情况、教学管理的一些 具体做法以及本科教学取得的相关成绩等方面内容。双方随后还就两校不断推进教学研 究与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日常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教学管理信息 化建设、本科生学业指导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与探讨。 2018 年南京邮电大学电子设计与创新冬令营开营 为提高我校学生电子设计与创新能力,为“2018 年全国大学生模拟电子设计邀请 赛”、“2018 年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选拔优秀选手,由教务处主办、电子科学 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承办的 2018 年南京邮电大学电子设计与创新冬令营于 1 月 20 日上午举行了开营仪式。本次冬令营吸引了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光学工 程学院、微电子学院、自动化学院、物联网学院、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理学院、贝尔 学院、通达学院等 300 余名各年级同学,他们将在教练指导团队、学长导师团队的悉心 指导下进行为期 2 周的集中训练与学习。 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张胜教授主持开营仪式。教务处副处长刘芫健教 授首先致辞,他介绍了学校电子设计竞赛的发展历程和学校对学科竞赛的支持政策,鼓 舞同学们再接再厉,在捧得 2017 年电赛最高奖“瑞萨杯”的良好态势下,希望在 2018 年的竞赛中能取得优异成绩。教练代表陈建飞老师、“瑞萨杯”获奖队长王博同学、参 训学生代表杨帆同学分别发言。最后,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副院长肖建做 总结发言。开营仪式后,参训学生即投入到紧张有序的训练过程中。 -7- 【活动剪影】 国家级教学名师王岩教授应邀做客“名师风采讲堂” 4 月 19 日下午,由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名师风采讲 堂暨第 6 次青年教师教学培训”在仙林校区文科楼 227 会议室举行。国家级教学名师、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岩教授为我校青年教师带 来了一场题为“新时代教师成长之感悟”的报告。报告会由王宗荣副校长主持,教务处 副处长刘芫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王碧琴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毛德松、朱奎泽副 院长参加了报告会。全校参加“青年教师导师制”的教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聆 听了报告。 王岩教授从教师基本职责和使命担当开始,围绕“明确一个目标”、“适应两种转 变”、“树立三种意识”、“利用好四种资源”、“养成五种科研品性”、“处理好六 种教学关系”、“追求七种为学境界”等七个方面,分析了新时代教师成长的路径,并 结合自身体会和经历向青年教师介绍了处理这些关系的方法和技巧。王岩教授的报告风 趣幽默,既有理论思考,又有亲身经历,有深度、有感情,使教师对如何做一个新时代 的优秀教师有了更加明确方向。 东南大学胡仁杰教授做客我校“名师风采讲堂” 4月4日,由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办、自动化学院承办的“名师风采讲堂暨第 5 次青年教师教学培训”在仙林校区图书馆四楼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国家级教学名 师——东南大学胡仁杰教授,作题为“大学生创新实践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的主题报告。 报告会由教务处副处长刘芫健主持,自动化学院副院长陈小惠、张腾飞参会。自动化学 院的师生及参加“青年教师导师制”的教师参加了培训。 胡仁杰教授从实践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当今社会对工程师的需求、创新实践的教学 体系设计、如何构建目标系统的达成、电赛指导案例等几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如何进 行创新教育与实践教学。他指出,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引导 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挑战与创新。他鼓励青年教师们不断调整教育理念,从以教师为中 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最后,胡仁杰教授与现场教师进行了互动与交流,认真解答了教师们的疑问。 -8- 校教学名师徐小龙做客“名师工作坊” 3 月 14 日下午,在仙林校区教 4-209,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了“名师工作坊”暨 本学期校内第 1 次青年教师教学培训。校教学名师——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 间安全学院徐小龙教授作了题为“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及协同发展”专题报告。参加青年 教师导师制项目的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 徐小龙教授从科研工作的体会、教学工作的体会、科研促进和反哺教学及教学启发 和促进科研四个方面,与青年教师共同分享了自己的职业发展经历。在科研方面,他建 议青年教师积极加入资深教授团队和学术团体,关注和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与国外 学者建立合作关系,掌握最新的科研动态,认真关注学校的科研政策,积极配合学校的 发展战略。在教学方面,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利益,对课堂教学充满热情,上“精”一 门主课,上好相关专业课,并做到课程间的融会贯通;通过各级各类教改项目,深入开 展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指导学生的科研、学科竞赛、论 文,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在科研促进和反哺教学方面,他提倡将最新的研究成 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改进教学方式,将科学研究模式植入到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开 展研究式学习;同时,用教学启发和促进科研,将教学中发现的亮点、问题结合大学生 实践创新训练和教改课题,转化为科研成果,达到教学、科研的互动与协同发展。 讲座结束后,徐小龙教授与青年教师进行了互动,解答了教师们的疑问,使参培的 青年教师受益良多。 “名师工作坊”是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设的品牌教学培训,邀请校级教学名师为青 年教师开展专题讲座与培训,旨在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示范作用,为青年教师传经送宝, 有效提高其教学能力。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 2017 年第二次 青年教师导师制结项验收与中期检查工作 近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合相关教学单位分批开展 2017 年第 2 次“青年教师导 师制”项目教学考核验收与中期检查工作,邀请人事处、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 中心、教学名师等参加对青年教师的验收检查,察看青年教师的参培成效,本次共有 14 个学院的 24 名青年教师参加了结项验收,36 名青年教师参加了中期考核。 -9- 学校于 2016 年发布《南京邮电大学关于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意见》(校 发〔2016〕14 号)(以下简称《意见》),开始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要求新入职 无教学经验的老师必须参加为期 1 年的导师制。新教师入职后,各教学单位及时为其配 备师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导师,以一对一的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指导。导 师制期间,青年教师不得独立授课,通过导师制教学考核,获得导师制结项证书后,方 可独立授课。 导师制充分发扬了教育教学“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明确导师在各个教学环节 全方位指导青年教师。青年教师通过导师制的教学培训,迅速适应学校教学工作,更好 地实现职场角色的转变,并通过跟随导师授课、辅导答疑、指导学生实践等教学环节, 较为系统和全面地学习课堂教学技能。 2016 年以来,共有近百名新入职青年教师参加导师制培训,25 人通过验收,并开 始独立承担课堂教学任务。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本学期校内第 2 次青年教师教学培训 —PPT 软件应用 3 月 21 日下午,在仙林校区教 4-209,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了本学期校内第 2 次 青年教师教学培训。传媒与艺术学院余洋副教授作了题为“PPT 软件应用”专题讲座。 参加青年教师导师制项目的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 余洋老师从设计美学的视角,为与会教师带来了精彩的 PPT 制作理念与技巧。他首 先 展示了图的力量,图像是超越国度的世界语言,是最简洁、最迅速的视觉传达语言, 是最容易识别和记忆的视觉语言,是最具情绪感染力的视觉语言,是最具艺术表现力的 视觉语言。他阐述了如何甄选高质量的图片,以达到最佳表达效果。同时,他通过案例, 说明了文字的表情与温度,并深入介绍了 PPT 设计与制作的五个原则,即视觉流程畅通、 图文关系协调、等级关系明晰、色彩关系协调、形式服从功能,并举例说明了 PPT 中图 文的颜色、大小、比例等设计常识,强调了高质量的 PPT 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 堂教学质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参培教师们享受到了一场具有艺术 气息的教学培训。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也将继续为教师们推出更多精彩讲座与培训,助力教师成长与教 学发展。 - 10 -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新教师教学展示与交流活动 3 月 28 日下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仙林校区教 2-216(1)、(2)、教 2-215(2) 举办了新教师教学展示与交流活动。活动邀请省级教学名师李兴鳌、校教学名师沈建华、 黄丽亚、刘芫健、庄国波及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主任杨立军担任教学指导专家。 我校 22 名 2017 年入职的新教师进行了教学展示,其他参培“导师制”项目的新教师进 行了观摩。 本次活动分理工 1 组、理工 2 组和文科组分别进行。青年教师自行选取 1 个教学节 段,进行 15 分钟的现场授课,同时提供讲授内容的教学设计方案。新教师们在教学展 示中体现出他们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良好的讲台风范和清晰的思维逻辑,给教学专家 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专家们对每位青年教师的展示进行了认真的点评与交流,使青年教 师更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在课堂教学中优点与不足,并开展教学反思,在今后的教学过程 中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 本次参加教学展示的新教师已经接受了 1 学期的“青年教师导师制”培训,具有一 定的教学技能等方面的理论知识,通过教学展示活动,增强了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为他们获得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方面的指导创造了条件。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继续组织的一系列内容丰富、科学合理的教学培训与研修活 动,帮助新教师顺利转变角色,尽快找准定位,不断增强教学实践能力,助力其教学发 展与成长。 2018 年度第 1 次教学沙龙 ——慕课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8 年 4 月 11 日中午,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的教学沙龙活 动在仙林校区圆楼 409 室举行。沙龙主题为“慕课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外国语学院 副院长臧庆以及日语系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教学沙龙。沙龙由日语系副主任张唐梁主 持。 日语系主任洪洁介绍了目前国内日语慕课的建设现状,慕课在倒逼教育教学改革, 尤其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产生了冲击。然而,当前日语慕课资源比较匮乏,对于广 大日语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张唐梁老师结合自己担任的公选日语课程,提出了 - 11 - 在公选课中尝试线上课程的可能性和具体操作设想。与会教师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有 参考价值的观点,研讨气氛热烈。 最后,副院长臧庆肯定了此次教学沙龙的研讨成果,并提出了我院日语慕课教学改 革“三步走”的设想。通过此次沙龙交流,与会老师加深了对慕课的了解,对推动日语 专业教学改革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8 年度第 2 次教学沙龙 ——青年教师课程教学规范 为进一步促进我院青年教师教学规范的养成、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2018 年 4 月 11 日下午,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办、物联网学院承办的“青年教师课程教学规范” 主题沙龙在三牌楼校区物联网学院 302 会议室举行。学院教学副院长魏建香副教授、学 院督导组邵发森老师以及物联网学院 10 多人参加了本次沙龙。会议由校教学标兵、物 联网学院朱云霞副教授主持。 魏建香副院长首先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团队的建设、学生学科竞赛的开展 等方面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学院人才培养的全过 程。 朱云霞老师向青年教师阐述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强调了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并结 合自己的工作实际,阐述了严格遵守教学规范的意义。在教学经验分享环节,朱老师将 1 学年主要的教学工作安排详细地进行了介绍,与青年教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 教务周梅老师重点强调了青年教师导师培养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提出了建 议。督导组邵发森老师要求大家严格遵守教学规范,一定要认真对待各项工作,磨炼教 学技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本次教学沙龙的开展,使青年教师对各项教学规范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提高了青 年教师参与本科教学的积极性,为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2018 年度第 3 次教学沙龙 ——雨课堂智慧教学 2018 年 4 月 11 日下午,由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办、贝尔英才学院承办的“雨 课堂智慧教学”专题教学沙龙活动在仙林校区圆楼 319 会议室举行。电子与光学工程学 院、微电子学院的于舒娟老师受邀做了“雨课程智慧教学”的主题报告。学校教师教学 - 12 - 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王光辉老师、贝尔英才学院副院长黄丽亚、副院长王海艳、以及我 院承担研究性教学课程的教师参加了活动。沙龙由贝尔英才学院副院长王海艳主持。 于舒娟老师结合自己从事雨课堂智慧教学的经历,畅谈了使用雨课堂的教学体会, 并与参会教师分享了雨课堂智慧教学工作的经验。副院长黄丽亚对本学期继续积极承担 研究性教学课程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并对各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学术诚信管 理提出了要求。最后,副院长王海艳做了总结发言,她指出,雨课堂作为一种智慧教学 工具,可增加课堂教学互动环节,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与会老师们一致认为,此次教学沙龙活动对了解与开展雨课堂智慧教学提供了很好 的学习机会,对进一步促进贝尔英才学院研究性教学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 作用。 2018 年度第 4 次教学沙龙 ——基于 OBE 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以 OBE 理念人才培养持续改进,2018 年 4 月 13 日下午, 由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办、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承办的“基 于 OBE 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主题沙龙在仙林校区计算机楼 327 会议室举行。学校教务 处副处长兼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李永涛应邀出席,学院副院长黄海平和教师近 20 人参加了沙龙。沙龙由信息安全系中心主任陈伟主持。 胡素君老师作了 2018 级本科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汇报,结合人才培养体系中 落实 OBE 理念,与参会老师探讨了此次培养方案修订的重要内容。其次,信息安全系 3 位老师分别从“OBE”概念中“学生产出驱动教育系统运行;成果导向教育倡导反向设 计原则”为主线,与参会教师分享了信息安全系人才培养思考、《网络攻击与防范》课 程的建设、《密码学》教学改革思考。 陈伟老师介绍了“OBE”概念内涵,指出明确信息安全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该掌握的 知识和能力,重新考虑安排教学时间和设计关键教学资源,充分体现课程计划“反向设 计、正向实施”的原则,并从 OBE 理念提炼“定义、实现、评价、使用”学习产出四个 方面重构课程体系,提供了多项信息安全专业人才成长路径,为适应工程教育认证需要, 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竞争力,引领专业持续改进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李频老师从 OBE 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的评价角度,提出在 OBE 教育系统中,教 育主体如何根据专业对毕业生在毕业后能够达成的职业和专业成就提出培养目标,并将 其细化为知识能力指标点,最大程度地保证培养目标与结果的一致性。李老师结合《网 - 13 - 络攻击与防范》课程教学心得,分别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探讨了信息安全专 业的培养特点,并深入分析了课程的改革思路和今后课程建设的主要工作,给与会教师 带来了深入启发。 工程教育认证将为工科学生打开未来的国际工程执业通道,并有助于提升专业的国 际认可度和影响力,计算机学院伴随着学校专业认证工作的不断推进,按照 OBE 理念对 任课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全面启动专业认证系列培训,逐步实现了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 中心转变的教学改革。王少辉老师通过 OBE 学习心得,通过“我们想让学生取得什么样 的学习成果?”、“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及“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 取得这些学习成果?”的三个问题,引发思考和讨论,并和与会老师围绕《密码学》课 程的教学现状,深入探讨了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如何落实 OBE 理念,并对课程目标、课程 内容、教学模式、达成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的一系列举措。 与会教师围绕 OBE 理念和工程教育认证的一系列实际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交 流,李永涛副处长做了总结发言,教学沙龙活动对深化工程教育改革、专业持续改进和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教务处联合信息办举办翻转课堂教室使用培训会 3 月 23 日,教务处联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在仙林校区教 4-211(5)举办翻 转课堂教室使用培训会暨午间教学沙龙活动,参加本次培训的有本学期开展翻转课堂教 学改革的负责教师及学生助理近 30 人。 本次培训邀请了翻转课堂教室技术支持公司的工程师详细讲解了教室中各设备使 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回答了教师和学生提出来的疑问。培训的目的是让教师和学生能 熟练使用翻转课堂教室的信息化设备,并通过建立微信群等方式提供教室使用问题迅速 解决途径。 企业家讲座第 71 次活动 江苏天创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喻春林先生做客紫金大讲堂 4 月 13 日下午,由教务处主办、贝尔英才学院承办的南京邮电大学“紫金大讲 堂”――企业家讲座第七十一次活动在仙林校区行政楼一楼报告厅举行。江苏天创科技 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喻春林先生莅临“紫金大讲堂”,作题为“人才成长之道——选 择、用心和操心”的讲座。讲座由贝尔英才学院副院长王海艳教授主持。 - 14 - 喻春林先生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向大家介绍了职场四律、“π”型职业生涯 设计、青年学生如何选择成长之路,建议青年学生在选择职业生涯中要坚信大趋势,积 极对外求教、不做井底之蛙,活在当下、面对未来并调整升级自己的认知思维。通过两 个成长案例的分享,喻春林先生告诉青年学生们在职场中要做到“用心”和“操心”。 在互动环节中,对于同学们非常关心的企业如何选择人才、如何选择实习岗位等问 题,喻春林先生结合自身经验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回答。此次紫金大讲堂的活动,有助于 同学们更好地做好自己日后的人生规划。 贝尔英才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晓明、部分教师、辅导员以及 100 余名学生参加了本次 讲座。 企业家讲座第 72 次活动 南京思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南京捷氏泰网络科技有限公 司总经理吴翔先生做客“紫金大讲堂” 4 月 16 日下午,由教务处主办、海外教育学院承办的南京邮电大学“紫金大讲堂” ——企业家讲座第七十二次活动在仙林校区行政楼一楼报告厅举行。南京思源教育咨询 有限公司总经理,南京捷氏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翔先生做客“紫金大讲堂”, 作题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人才风暴’”的讲座。讲座由学院党委徐磊副书记主持。 吴翔先生结合自身经历,坦言在已经到来的“互联网+”时代,IT 行业相关人才正 逐渐成为各行业、各企业竞争的焦点,提出了关于创业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在不断变化 和寻求创新的“互联网+”背景下,加深了学生对人才如何应变的理解,强化了确立目 标,寻找方向的重要性。一方面,“在变化中,寻求突破与创新”,引导学生发展创新 思维并有勇气去寻求突破;另一方面, “要有能力承受变化带来的压力”,鼓励学生 在选择创业前,深入企业内部,通过就业拓展计算机相关领域的视野,抓住机遇,积极 调整知识结构,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吴翔先生通过分享自己的 工作经历,鼓励学生综合发展,对学生提出了殷切希望。 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为我校与企业进一步探索“互联网+”时代下人才的发展方向 与未来,加强业界与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了解“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和计算机相关专 业人才的要求变化,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及迎接挑战。 学院方子纯副院长、近 200 名学生参加讲座。 - 15 - 【媒体传真】 教育部 2018 年工作要点 教政法〔2018〕1 号 2018 年教育工作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实 施“奋进之笔”为总抓手,推进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 推进教育公平,发展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维 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1.持续推进学习宣传。将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 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编写“新时代系列”通俗理论 读物。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建设学习贯彻党的十 九大精神“万个示范课堂”。召开全国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成果展示交流大会。组织开展教育系统“爱国·奋斗”精神教育。深入开展宣讲对谈活 动,做到班班讲、人人懂,实现师生全覆盖。组织“习近平教育思想学悟行”“学习进 行时”“行动进行时”系列宣传。深入开展以“牢记时代使命,书写人生华章”为主题 的党、团日活动,以“重走改革开放路,砥砺爱国奋斗情”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以 “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为主题的网络教育活动,以“凝聚青春力量,闪耀青春光 彩”为主题的典型人物宣传活动。 2.扎实组织培训。研制教育系统干部培训规划,推动全体干部师生开展多形式、全 覆盖学习培训。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 轮训。组织 2 万名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2 万名大学生党员参加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 神专题网络培训,组织 1 万名高校辅导员、1 万名青年学生骨干参加网络示范培训,组 织 5000 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参加国家示范培训。 3.深入研究阐释。抓好教育系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 建设。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化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组织专 项课题攻关,设立高校主题出版项目。出版《习近平教育思想》,组织编写《习近平教 育思想讲义》《习近平教育思想学习辅导读本》《习近平总书记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读 - 16 - 本》《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教育卷)》。支持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学等一级学科中设立习近平教育思想研究方向,招收相关方向研究生。 4.大抓调研狠抓落实。印发教育部党组在教育战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意见和 2018 年度调查研究工作方案,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教育领域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 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明确调研重点和任务。印发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落实工作的意见, 明确层层抓落实责任,健全落实工作机制,确保“奋进之笔”出成果、见实效。大力改 进工作方式,增强工作本领,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工作合力,以实施“奋进之笔”推动 教育改革发展有效跃升。 二、加强和改进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5.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 2018 年作为教育系统党建质量年。按照中央统一部署,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印 发《中共教育部党组主动接受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监督的实施办法》。落实全面从 严治党政治责任,推动直属高校、直属机关管党治党责任层层传导。制订完善高校党委 运行体制机制办法,指导高校党委细化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推动高校纪 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开展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督查,推动和指导高校开 展意识形态工作内审内巡。加强高校统战工作。召开高校党建工作会议。 6.狠抓基层党建工作。实施高校党建“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制订高校党建工作测 评体系,开展党建工作年度评估。持续开展院系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 继续开展高校支部风采展示、全国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征集及廉洁教育、高校礼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等系列活动。实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开展高校师 生党支部书记年度人物典型宣传。制订《中小学党建工作标准》,举办中小学党组织书 记示范培训班和网络培训。开展民办高校党委书记选派和“双向进入”专项督查。督促 高校将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制订教育部直属机关党组织书记考核细 则。 7.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紧盯“四风”问题新动向, 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严肃查处顶风违纪行为。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 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开展教育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反对特权 思想和特权现象,坚决纠正和整治领导干部在招生录取、选人用人等方面以权谋私行为。 加强纪律教育,加大违规违纪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力度,发挥警示震慑作用。深化政治巡 视,制订教育部巡视工作规划(2018—2022 年)。启动新一轮巡视。指导和督促中管高 校深化巡视整改。推动直属高校党委探索开展对二级单位党组织巡察。完善巡视回访制 度,强化巡视成果运用。落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党政同审”全覆盖。 - 17 - 8.加强教育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选优配强直属高校领导班子,制订实施加强直属 高校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推进“墩苗工程”。统筹推进机关司局、直属单位、直 属高校和驻外干部四支队伍建设。印发《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 实施办法》。指导高校落实《关于加快直属高校高层次人才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挥高 校人才工作联盟作用,鼓励高校逐步建立行业自律和人才流动协商沟通机制。深入实施 “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举办“长江学 者奖励计划”二十周年活动。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和关心下一代工作。 9.加强教育部直属机关建设。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司局职能分工,强化统筹协调。 加强对战线的指导,注重对不同类型、不同地区高校分类指导,注重对基层一线经验做 法的总结凝练和宣传推广。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教育治理机制。开展“查、 改、评、树”活动,持续推进部直属机关作风建设。 三、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10.加强教育改革统筹谋划。筹备召开全国教育大会。出台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 研制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推动落实《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加强教育改 革督察,确保中央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务落地落实。探索建设一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标杆大学,发挥排头兵、领头雁作用。印发 2018 年教育重点工作指南,加强对地方 和部属高校推进教育改革工作的指导。做好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 员会换届工作。 11.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抓好《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 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贯彻落实。进一步规范教育行政审批,开展规 范性文件清理。研制规范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的意见。推进高校分 类管理,研制高校分类设置标准,探索对省级政府新批准设置专科学校备案抽查。加强 和改进科研项目和教育部重点人文社科基地管理。推进教育标准化工作。成立国家教育 统计专家指导委员会,实施教育统计数据质量提升计划。加快推进教育政务信息系统整 合共享,提高教育政务服务水平。 12.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指导上海、浙江落实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完善 方案。指导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第二批试点省份制订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指导有关省份加强基础条件建设,积极稳妥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发布《普通高校本科招 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指导高校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优化选考科目 要求。深入推进中考改革,建立地方中考改革动态跟踪机制。推进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 设。 - 18 - 13.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推动《学前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学位条例》等法律 起草修订,完成《学校集中用餐食品安全管理规定》《学校未成年学生保护规定》等规 章起草,组织开展国家教育考试、学校安全、终身学习等立法研究。开展教育立法后评 估试点。出台《关于加强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执法程序和要求。 召开全国教育法治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强高校法治工作的意见》,制订依法治校评 价体系和考核办法,启动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探索设立全面依法治教实践区。继 续办好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和国家宪法日主题教育活动,推动各地建设青少年法 治教育实践基地。 14.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召开全国民办教育工作会议,加快修订《民办 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加大对各地配套政策督察力度,推进现有民办学校平稳有序分 类。建设民办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出台促进中小学社会培训机构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 联合有关部门集中开展专项治理与督查,推动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 15.强化教育督导。启动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实施中西部教育发展 工作督导评估监测。提升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水平,做好第三批全国中小学 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认定工作。继续开展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 区)督导评估认定,启动全国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县(市、区)督导评估认定。全面 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确保 2018 年底校舍建设和设备采购任 务“过九成”。鼓励和支持地方进一步扩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 将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纳入责任督学挂牌督导。 16.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的若干意 见》。继续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与节点省份签署共建国际合作备忘录,实现全 覆盖。发挥中国政府奖学金引领作用,实施“丝绸之路”留学、师资培训、人才联合培 养等推进计划。继续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学位学历互认协议国别范围。落 实《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实施好中外人文交流机制。深化 国别和区域研究。研究修订《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实施办法。研制鼓励和规范高等学 校境外办学工作的意见。加强国家公派留学工作,加大拔尖创新高层次人才、国际组织 人才、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等的选派和培养力度,做好留学生回国服务和为国服务工作。 出台来华留学教育质量标准,加强来华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继续实施“鲁班工 坊”“中非 20+20”“丝路 1+1”“友好使者”等特色项目。推动内地与港澳台教育交 流合作深度发展。加强双边、多边教育交流合作,继续实施“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 等活动。进一步做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工作,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发布实施《孔 子学院发展行动计划》。 - 19 - 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 17.建立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切实发挥育人作 用。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建设中小学德育综合示范区,统筹中小学综合实践 活动、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影视教育及研学旅行等。继续实施中央专 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校外教育事业发展项目,推进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和基地建设。落实《高 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培育一批示范 区、示范校、示范院系。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年”专项工作。制订《高校思 政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8—2022 年)》。加强全国高校思政课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建 设。印发《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建设。 18.切实加强教材建设。加强大中小学德育教材纵向有序衔接。发布大中小学教材 建设五年规划。出台中小学、职业院校、高等学校教材以及引进教材管理办法。启动义 务教育阶段课程修订调研,有序推进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统一使 用培训工作,2018 年覆盖全国所有小学和初中一、二年级。加快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语 文、历史等科目必修教材修订工作并在 2018 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修订教育部负责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落实地方和高校主体责任,推进统一使 用工作,进一步提高使用率和覆盖率。印发《中小学少数民族文字教材编写审定管理办 法》。设立若干个国家课程教材研究基地。 19.加强体卫艺和国防教育工作。推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试点县(区) 和特色学校建设,建设“满天星”训练营试点。建立优秀校园足球等级运动员在大中小 学各阶段相衔接的升学保障机制。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遴选一批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 特色学校。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制订《关于加强高校美 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高校学生艺术社团管理办法》,召开全国普通高校美育工作会议。 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多渠道破解美育师资短缺问题。推进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 验区建设。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和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出台进一步加强和 改进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制订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程 建设标准,完善学校国防教育和学生军事技能训练。 20.加强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开展第二轮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定《中小学校 管理与评价办法》。启动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试点。开展第二次全国中等职业学校 办学能力评估和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制定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评估 试行方案。继续做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合格评估和专业评估。高起点、 - 20 - 高标准、高水平开展本科专业认证,推动实现教育质量评价的国际实质等效。启动专业 学位水平评估。建设高等教育全覆盖的质量监测网络和国家数据平台。 21.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继续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推普脱 贫攻坚行动计划”。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发布第五期中华经典资源库。构建信 息化条件下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体系,发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中华通 韵》。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开展县域语言文字情况监测调查。推进语言文字信 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工程,实现通用汉字全息属性数字化。深化甲骨文研究与应用。 推进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推动召开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深化语言文字国际交流 合作。 五、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22.办好学前教育。研究出台《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和规范发展的意见》。召开 全国学前教育工作会。推进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扩大普惠性资源,完善学前 教育体制机制。完善幼儿园教师补充机制和工资待遇保障机制。推动各地出台学前教育 生均拨款制度。印发《幼儿园玩教具配备指南》,组织征集优质游戏化课程资源。开展 防止和纠正“小学化”专项治理行动。指导各地开展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 23.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开展《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 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专项督导核查,部署开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大力推进实 施消除大班额专项计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阶段 66 人以上的超大班额。印发关于全面 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意见,全面实施两类学校建设底部攻坚。 推动辍学高发区(县)“一县一策”完成控辍保学工作方案,实施精准控辍。印发关于 做好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深化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 进一步治理“择校热”。进一步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 政策,优化简化随迁子女入学程序。 24.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深入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 年)》。推动落实同中西部十省份签订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备忘录》。建立对各 省(区、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动态监测机制。完善全国高中阶段学校建设项目库。合 理布局中等职业学校,加快改善办学条件,推动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 教育。 25.促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升级版,统筹推进中西 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省 部共建等工作,制订加强和改进省部共建工作的意见。按照“一省一策、一校一案”, - 21 - 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部省(区、兵团)合建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健全京津 冀教育协同发展工作机制,推进北京部分教育功能疏解,推进雄安新区教育事业发展。 26.办好特殊教育。全面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 年)。落实“一 人一案”,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加快特殊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印 发《关于加强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的若干意 见》。督促 30 万人口以上县(市)独立设置特教学校。推动以区(县)为单位加快建 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推进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 27.加快发展民族教育。深入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完善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平台建 设。修订印发《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指导意见》。指导民族地区实施中小学理科教学质量 提升计划。稳步推进内地民族班混班教学、混合住宿,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稳 步推进普通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机制改革。推动内地民族班年度招生计划向“三区三 州”倾斜。继续推进内地职业学校对口帮扶南疆职业学校,扎实推进“组团式”教育人 才援藏工作。 28.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出台《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重点攻 克“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堡垒。探索金融助力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模式。推动落 实《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2016—2020 年)》,实施东西职业院校协作全覆盖行 动、东西协作中职招生兜底行动、职业院校参与东西劳务协作。继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 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制订 2018—2020 年部省加快滇西教育改革发展共同推 进计划。做好教育部对定点扶贫县帮扶工作。压实高校扶贫责任,做好直属高校定点扶 贫首次考核工作。 29.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健 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体系。研究修订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 策,适时调整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标准。制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导意见。改革完善 助学金发放机制和发放办法,召开全国学生资助工作会议。推动调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 人员资助标准,研究完善优秀自费出国留学生奖学金政策。 六、着力提升质量,扎实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 30.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制订《关于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召开全国基 础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会。组织开展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奖评选,建立国家义务教育教 学专家指导委员会。推动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实现一校一案、对标研 判、依标整改。出台《关于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结合高考综合改 革,统筹实施和推进修订后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 20 个课程标准。健全中 小学教育装备配备标准和质量标准体系。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推进绿色校园建设。 - 22 - 31.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 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推动有条件的行 业企业举办职业院校。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实施职业教育质 量发展攻坚战。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完善和实施职业教育国家 教学标准,完成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语文、历史三科课程标准修订。印发《关于职业院 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指导意见》《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制订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办好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指导意见。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经 验。分类遴选职业院校管理 500 强工作案例,建设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继续举办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信息化教学大赛。 32.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出台《教育部关于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引领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意见》,构建有效推进“双一流”建设的体制机制。加快实施“六 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2.0 版,建设“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示范引领 基地。深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林教育改革。分类推进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实施普通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国特色、 世界水平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成立 2018—2022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开 展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加强专业学位 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深入实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研制 111 个一级学科和 40 个专业学位类别的学科发展报告、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实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燎原计划,办好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泛开展“青年红色筑 梦之旅”活动。 33.提升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实施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项目,以项 目建设促进转型改革。建设一批行业企业共建共管的现代产业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广 泛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逐步扩大参与企业范围和领域。出台高校基础研究珠峰 计划。实施高校科技服务国家战略行动,培育建设若干协同创新中心。继续开展学位授 权点动态调整。推动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组织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 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启动研制面向中长期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战略行 动计划,推进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 34.办好继续教育。实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 普通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管理。指导开放大学建设与发展,总结推广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 证、积累与转换试点经验。加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管理。引导推动各类学校特别是 职业院校开展职工继续教育培训。持续推进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继续推进 - 23 - 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加快发展社区教育、 老年教育,推动学习型城市和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 35.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向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输送 毕业生,鼓励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继续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实 施好“教师特岗计划”等中央基层就业项目,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创业。落实创 新创业优惠政策,深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广泛应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优化 就业精准服务,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力度。推动高校完善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逐步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经费拨款、院校设置、专业调整联动机制。 七、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36.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落实《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筹备召开全国教师工作会议。研制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研究修订中小 学、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岗位设置管理意见。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研制中等职 业学校、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研制中小学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全面实 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实施“援藏援疆万名 教师支教计划”。启动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继续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 政策。 37.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研制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建设一批师德教育涵 养基地。认定新一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做好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 师遴选活动。延展“中国好老师”行动。建立师德失范曝光平台和定期通报制度。召开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会。 38.大力提升教师能力素质。启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遴选建设高水平教师教 育基地,分级分类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发布教师发展机构建设标准。改进和完善教育 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制度。出台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实施名 师名校长领航工程,启动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计划。启动新周期中小学教师信息 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和平台建设。提升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素质。国培计划向集 中连片特困地区、“三区三州”倾斜。 八、进一步提高保障能力,夯实教育可持续发展基础 39.全面加强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召开全国教育财务工作会议,印发指导意见, 督促各地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按照教育领域财政事权与 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要求,督促落实各级政府教育支出责任,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 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只增不减,保证国家财政 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 4%。进一步巩固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 - 24 - 费保障机制、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和高等学校预算拨款制度。研究完善学前教育和普 通高中投入机制,完善教育社会投入政策和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加强教育经费绩 效管理,规范和加强教育收费管理。建立健全全国和省(市、区)两级教育经费统计公 告制度。稳妥推进高等学校与所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40.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启动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实施宽带卫星联校试点 行动、大教育资源共享计划、百区千校万课信息化示范工程、网络扶智工程,推进智慧 教育创新示范,普及推广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加强基础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更好服务 师生和教育管理工作。实施农村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倡导网络校际协作, 启动探索基于信息技术新型教学模式试点。推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 认定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实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变轨超车工程, 推进高等学校课堂革命。 41.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加强校园安全监管,组织春秋两季开学工作专项督导。制 订加强高校安全稳定综合防控体系建设意见、加强学校反恐防范工作指导意见,深化平 安校园建设。加强中小学校车安全管理。推动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积极应对舆 情,确保平稳有序。出台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深入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 (教育部 2018 年 1 月 31 日)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18 年工作要点 教高司函〔2018〕12 号 2018 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高等教育司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 的中心任务,抓住提高质量、推进公平两个支点,唱响“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 才培养”主旋律,按照 “工作谋划顶到天 、工作视野宽到边、工作落实立到地”的总 体思路,持续深化“五学”、强化“五干”,努力做好 2018 年“十件事”,交出高等 教育改革发展得意之作,奋力开创新时代高等教育新局面、奋力开辟新时代高等教育新 境界。 一、工作谋划“顶到天”,持续深化“五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武装高教战线 持续深化“五学”活动,对照历史方位、主要矛盾、奋斗目标、阶段任务、国际坐 标,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真正学通弄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5 - 习近平教育思想武装高教战线,打牢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思想基础,凝聚起推动高等教 育内涵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一是对照历史方位学,牢牢把握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发展阶段、类型结构、舞台 坐标呈现出的新的格局和对高等教育的总要求。 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变了,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已经从基础支撑转变为支撑 引领并重,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红利和牵引动力;发展阶段变了,高等教育即将迈入 普及化阶段,开始成为每个人职业生涯的“基础教育”;类型结构变了,按照国家主体 功能区战略定位,多样化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最显著的特点;舞台坐标格局变了,中国 高等教育已经在世界舞台、国际坐标和全球格局中谋划发展与改革,参与竞争与治理。 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四个全面、四个服务、四个回归”。“四个全面”,就是全面贯彻 教育方针、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四为服务”,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四个回归”,即 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 二是对照主要矛盾学,牢牢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深入查找具 体表现,坚持问题导向,实施精准对策。 从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看,不平衡既有供给侧方面的、也有需求侧方面的,既有高 等教育内部的、也有高等教育外部的,既有高校之间的、也有区域之间的;不充分既有 阶段性的、也有长期性的,既有质量方面的、也有数量方面的,既有高校自身办学水平 方面的、也有整个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方面的。必须在提升质量、促进公平方面狠下功夫, 重点解决好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支撑引领国家创新发展能力的问题,以及在区域之 间、学校之间、学科专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等方面的问题,提供更多有选择的高等教育、 建成更有竞争力的高等教育、开创更有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更加公平的高等教育。 三是对照奋斗目标学,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的时间表和路线 图,制定高等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率先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实现奋斗目标,要努力加强“四个引领”,发挥高等教育的引领性。加强政治引领, 高校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成为“红色高地”,成为全面从严治党、以党建促发展的典范; 加强产业引领,为促进新产业蓬勃发展、新动能持续壮大、新业态迅速成长提供牵引动 力;加强文化引领,承担起文化传承创新、辐射引领和服务支撑的重要使命,通过思想 文化引领社会进步;加强教育引领,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先锋队,引领中国教育创新 发展。 - 26 - 四是对照阶段任务学,牢牢把握高等教育的基础支撑和动力引领作用,立足当下, 着眼未来,抓紧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国家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最根本的发展逻辑,也是我国高校 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源泉。高等教育必须更好地融入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融入产业 进步,通过输送高质量人才和输出高水平成果,为国家发展提供支撑保障。要立足现实, 想国家所想、急国家所急、备国家所需,源源不断的输送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创新型、 复合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比如,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服务竞争力 中国;加快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服务健康中国;加快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 养计划,服务幸福中国;加快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服务法治中国;加快实 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服务形象中国;加快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 划,服务科学中国;加快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急需的非通用语种人才等,服务“一 带一路”建设。 五是对照国际坐标学,牢牢把握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坐标的四个判断,发挥五个优势, 增强教育自信。 “四个判断”:高等教育整体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开始与国际高等教育最新发展同 频共振;追赶与超越、借鉴与自主、跟跑与领跑交织交融;世界高等教育开始倾听中国 声音,开始融入中国元素。“五大优势”:一是制度优势,改革开放近四十年,建起了 一整套相对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制度体系,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 教育体系,支撑起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二是人才优势,目前我国有近 1.8 亿人接受过高 等教育,预计到 2035 年,中国人力资源将进入高层次开发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 达到 60%以上,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规模将居世界第一,这是巨大的人才红利;三是文 化优势,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至今的,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了“尊 师重教”等优秀的传统文化;四是机遇优势,历次工业革命都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巨大变 革,目前我们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的关键时期,有追赶超越的大好机遇;五 是实力优势,我国高校在全球排名整体大幅提升,工程教育加入“华盛顿协议”,已经 用中国标准和方案对俄罗斯顶尖大学进行评估认证,中国人当选世界工程联合会 WFEO 主席等等,我们有了实实在在的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实力和底气。 中国的高等教育要到世界舞台中央展示,要对照国际坐标进行谋划,要让“国标” 变成“世标”,让中国高等教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新高地、新中心。 二、工作思路“宽到边”,持续强化“五干”,做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战略统筹 工作思路视野要“宽到边”,2018 年,高教司按照施工图、造好样板房、把好主航 向、打好攻坚战、建好战斗队,做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战略统筹。 - 27 - (一)画好施工图。2018 年,要按照前期画好的施工总图,统筹考虑,分步实施, 一张蓝图干到底。 统筹考虑结构性、层次性、功能性,画好各个重点领域的“分解图”;考虑衔接 性、配套性、精准性,画好“节点图”,瞄准目标、针对问题精准施策。要奋勇争先, 努力让好的更优、强的更壮、特的更亮;要奋起直追,把短的补长、让小的长大、使弱 的变强。 (二)建好样板房。2018 年,要按照“四个标杆”的要求,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标杆大学建设,使之成为高等教育领航的旗舰、学习的样板。 一要树立政治标杆,有坚定政治立场、坚强领导能力、坚实组织堡垒、优良工作作 风,成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先锋、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标兵、加强改进 党的领导的典范、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楷模。二要树立办学标杆,更加主动地面向 现代化建设主战场,深化综合改革、推动大学变革,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大学 发展道路。探索形成先进的办学理念、完善成熟的治理体系、持续改革的动力机制、科 学有效的质量保障制度。三要树立育人标杆,提供高水平的课堂教学、高质量的学科专 业、高门槛的毕业要求、高回报的优秀成才率,成为培养德才兼备、德学兼修、卓越拔 尖人才的高地。四要树立队伍标杆,要有具备政治家、教育家素养的领导队伍,有符合 “四有”、“四统一”要求的教师队伍,有懂教育教学规律、政治业务素质强、管理水 平高、乐于奉献服务的管理队伍。 (三)把好主航向。2018 年,要落实好专业思政、课堂思政、教师思政,努力开创 高校思政工作新局面,把好主航向。 坚持“六个聚焦”,即聚焦政治站位、聚焦理论武装、聚焦“三全育人”、聚焦“教 师思政”、聚焦阵地管理、聚焦责任落实。树立新的思政观。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 都是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学生成长过程、不能脱离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实践。 高校教师的 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 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 80%用于专业学习, 所以要创新“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真正建立课程、专业、学科“三位一体”思政 教学体系。 (四)打好攻坚战。2018 年,要在提升质量、推进公平、深化改革上狠下功夫,打 “组合拳”,啃“硬骨头”,打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攻坚战。 一是抓质量,回答好总书记对高等教育的最大关切。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 力这个核心点,着力解决人才培养的重点难点痛点问题。深化专业供给侧改革,做好专 业的存量升级、增量优化、余量消减。来一次深刻的课堂革命,推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 术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变轨超车”。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突破口,开拓创 - 28 - 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实现就业从业教育向创新创业教育的战略转型,领跑国际创新创业 教育新发展。建立持续改进的大学质量文化,将质量要求内化为高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 求和自觉行为,成为高校提升质量的内驱力。 二是抓公平,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人人成才。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有新部署,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做好 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谋篇布局。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升级版”,实现从“输 血”到“造血”的转变。促进高校分类发展要有新进展,推动形成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特色发展、开放发展的良好生态。持续推动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引导和鼓励这 些学校要把兴奋点和注意力聚焦到应用型内涵建设上,真正提高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 会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度。保障学生人人成才要有新机制,扩展学生自主选择空间,完 善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保障机制。 三是抓改革,坚定改革方向,持续攻坚突破,打好关键战役,力争取得全局性战果。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的指导 意见》,以优化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协同推 进招生制度、就业指导改革,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更加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 力推进协同育人,创新科教协同、产教协同、医教协同、部委协同模式,实现产教合作 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加大“放管服”改革,着力创新服务方式,以 “放权”释放“红利”,以服务推进改革,充分利用规划标准、信息服务、政策指导、 搭建平台等方式主动服务高校发展。 (五)建好战斗队。2018 年,要着力建设好教师、管理人员、领导干部三支队伍, 凝聚起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要把好入口关、强化培训关和健全考核关,推动形成优秀人才争 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高校管理队伍建设,要全面 提升其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治校理教能力,拓宽和畅通成长进步渠道,形成一支懂教 育教学规律、政治业务素质强、管理水平高、乐于奉献服务的管理队伍。校领导班子, 要做好战略家、改革家和实干家,掌握“八大本领”,也就是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 科学谋划本领、改革创新本领、依法执教本领、群众工作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和狠抓落 实本领,做好新征程、新战役的战斗指挥员。 三、工作推进“立到地”,抓好“十落实”,交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得意之作 2018 年,要努力干出几件叫得响、显示度高、经得起考验、人民有获得感的大事, 交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得意之作。 (一)发布实施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标 - 29 - 质量为王、标准先行。要健全高校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世 界水平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一是立标准。发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这是高教 司在新时代向全国、全世界发布的第一个中国质量标准,站在了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前 沿。 二是建组织。做好教指委换届工作,成立 2018-2022 年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充分发挥对高等教育的咨询指导作用,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用得上、信得过、靠得 住、离不开”的重要力量。 三是推落实。教指委要动起来、干起来,深刻解读《国标》,广泛组织培训研讨, 统一思想,落实相关工作要求。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要结合实际,对标《国标》, 进一步修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推动《国标》落地生根,发挥实效。 (二)实施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到 2020 年,计划建设 1 万门国家级和 1 万门省级一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推动优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 推动高等教育质量跃上新台阶。 一是抢占制高点。以国家名义推出一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 2017 年认定 490 门 课程的基础上,到 2020 年推出 3000 门课程,扩大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在规模体量、 统筹组织方面的优势。发布世界首个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在线开放课程国家 标准,为世界慕课标准制定提供中国方案。抢抓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 “先手棋”,驶入快车道,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变轨超车”;抢占制高点,在下一 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掌握主导权、话语权。 二是把握着力点。在“建、用、学”上下功夫,促进更多教师建好课、用好课,推 进更多学生学好课,打造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需求的智慧课堂、智 慧实验室、智慧校园,推动形成支持学生随时可学、随处可学的泛在化学习新环境。以 深化课堂教学革命为着力点,全面推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信 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教育形态、丰富教学资源、重塑教学流程,以教育技 术现代化助推高等教育现代化。 (三)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2.0 版 推出“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版,围绕“扩围、拓新、提质”,建设一批“一流 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示范引领基地,努力培养一大批具有引领未来发展能力的 各类卓越人才。 - 30 - 一是实施 “双万计划”。到 2022 年,计划建设 1 万个(约 20%的专业点)“六卓 越一拔尖”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和 1 万个省级一流专业点,全力唱响“三个一流”主旋律, 引导高校回归育人本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2.0 版中新增基础文科、基础医学; 卓越计划 2.0 版新增卓越经济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力争在文、理、法、工、农、医、教 等重点领域形成全局性的改革成果。 二是服务“七个中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服务竞争力中国;实施卓 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服务健康中国;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服务幸福中国; 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服务法治中国;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服务形象中国;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服务教育中国建设;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 养计划,服务科学中国建设,促进国家综合实力的全面跃升,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 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的人才资源保 障。 (四)开好全国高教处长(厅长)会 以第 27 次咨询会为起点,开启高等教育年度工作会议新模式。将全国高教处长(厅 长)会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制度安排,定期对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进行深度分析、全面理解、综合判断。深入贯彻全教会、咨询会精神,对高等教育改革 发展工作进行战略部署和具体安排,加强各地高教管理人员的思想碰撞、经验交流和资 源共享。 (五)开好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视频会 召开高校教务处长万人工作会,请中央高校、地方高校,民办高校、公办高校,综 合性高校、行业特色高校等各个类型高校参会,贯彻落实部党组“奋进之笔”行动计划 要求,部署高等教育重点工作,原汁原味传达政策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年度工作,唱响 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的主旋律,推动战线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力量。 (六)开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升级版工作推进会 深入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升级版,做好谋划布局,精准施策,着力解决中 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一是推动集群发展。探索构建与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区域发 展模式。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将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战略布局与经济带、都市圈、 城市群、产业链的布局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中西部地区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 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推动高校集群化 发展,发挥大学集群的“聚集——溢出”效应,由支点高校辐射带动区域内高校提升整 体实力,提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支撑度和引领力。 - 31 - 二是转变支持模式。将以往“扶弱、支援、倾斜”的“输血”模式转变为“布局、 辐射、提质”的“造血”模式,切实提高中西部高校办学能力。 三是做好政策整合。统筹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 工程、“双一流”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项目、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省部共建 等工作,按照“一省一策、一校一案”制订工作方案,调动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提高中西部高校办学水平。 (七)开好医学教育工作推进会 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召开一周年之际,召开 2018 年医学教育工作推 进会,深入贯彻落实国办《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国办发〔2017〕63 号),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服务健康中国建设。 一是建机制。完善学科交叉机制,推动医工结合、医理结合、医文结合,培养“医 学+”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推动教育、卫生计生部门加强医教协同,完善协同育人 长效机制。 二是补短板。健全“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围绕生命全周期、健 康全过程,加快培养实用型人才和全科、儿科等紧缺人才。落实以需定招、以岗定招, 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三是提质量。把质量作为医学教育的生命线,建立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医学 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和三级专业认证体系,2018 年实现医学专业认证全覆盖。完善国家医 师资格考试分阶段考试改革办法,推动建立分阶段质量评价体系。 (八)评选第八届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把国家教学成果奖评选作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风向标、指挥棒、信号灯、聚 宝盆,认定、评定和推广一批教学成果,集中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 革发展取得的新成就,总结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在高校教学实践、改革、研究 中起到引领和激励作用。把高校的精力吸引到总书记的最大关切,全力提升人才培养能 力上来。 (九)办好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 神,进一步提升大赛感召力、影响力、塑造力,树起国际品牌,办一届惊艳的双创全球 盛会。 一是有突破。实现规模突破,力争参赛学生突破 200 万人,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创新 创业实践;实现内涵突破,拓展实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 政治教育相融合,推动创新创业实践与脱贫攻坚工程、乡村振兴战略相融合。实现影响 - 32 - 力突破,拓展国际赛道,搭建经验互鉴、资源共享、协同共进的创新创业教育国际交流 平台。 二是有特色。突出海峡特色,鼓励更多台湾地区大学生参赛,推动海峡两岸青年创 新创业深度交流,加强情感联系和文化沟通。突出“海丝”特色,举办“海上丝绸之路” 沿线国家大学联盟系列活动,促进沿线国家创新创业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先行,为民 心相通、合作共赢铺路搭桥。 三是有新意。实现“表达新”。创新宣传方式,讲好双创故事,唱响一首大赛主题 曲、拍好一部大学生创新创业题材电影、策划一档大学生创新创业电视节目,通过多元 媒体形式推广大赛。实现“活动新”。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交流形式,打破空间界限, 以“天地”为舞台,在校园开放区域打造大学生“创客秀”,让参赛学生有更多参与感、 体验感、获得感。 力争使大赛有广度,实现区域、学校、学生类型全覆盖;有深度,促进创新创业教 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有高度,提高国际赛道影响力,强化“中国品牌”效应;有温 度,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热血青春力量。 以大赛为重要抓手,深入实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燎原计划,加强高校双创示范 基地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设,做好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建 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工作,将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深层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 程,探索中国模式、中国方案,领跑全球创新创业教育。 (十)开展专业质量三级认证与排名试点工作 完善基本质量认证、国家质量认证、国际质量认证三级专业认证体系。充分利用大 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将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数据常态监测、专业质量认证和“三个一流” 建设紧密结合。启动专业排名试点工作,推动各地各校梳理专业家底、规范专业建设、 布局专业发展,建立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 一是兜底线。依托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平台,参考毕业率、就业率、师生比 等指标,认定基本条件、基本管理、基本质量不达标的专业,并予以公布。严格实行专 业预警退出机制,引导学校对不达标专业及时调减或停止招生。 二是保合格。各地各高校要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优化办学条件和培养方案,及时补齐发展短板,确保专业办学质量合格。 三是促引领。将加入《华盛顿协议》后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加入“六卓 越一拔尖”计划的试点专业予以公布,发挥领跑示范作用,树立一流专业建设的标杆和 品牌,带动辐射高校专业建设质量的整体提升。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 33 - 2018 年 3 月 6 日) 教育部发布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首个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来源:教育部 “质量为王、标准先行”。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关键是要牢牢抓住提高质量 这个“纲”。教育标准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工程。教育部日前发布《普通高等学 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这是向全国、全世界发布的 第一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与全世界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的发展潮流相一致,对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 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和根本,专业是人才培养 的基本单元和基础平台。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必须建立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实 现政府以标准来管理、高校以标准来办学、社会以标准来监督,用标准加强引导、加强 建设、加强监管。 《国标》由教育部委托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研制,参与的专家教授达五千多人, 其中包括 50 多名两院院士和知名专家。研制工作历经 4 年多,先后组织了数百场工作 研讨会和征求意见会。此次发布的《国标》涵盖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全部 92 个 本科专业类、587 个专业,涉及到全国高校 56000 多个专业点。 据介绍,《国标》把握三大原则:第一,突出学生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潜能,创新形式、改革教法、强化实践,推动本科教学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 变;第二,突出产出导向。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设定人才培养目标,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 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第三,突出持续改进。强调做好 教学工作要建立学校质量保障体系,要把常态监测与定期评估有机结合,及时评价、及 时反馈、持续改进,推动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首次颁布的《国标》有三大特点:一是既有“规矩”又有“空间”。既对各专业类 提出统一要求、保证基本质量,又为各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发展留出足够的拓展空间, 形象地说,就是“保底不封顶”;二是既有“底线”又有“目标”。既对各专业类提出 教学基本要求,兜底线、保合格,同时又对提升质量提出前瞻性要求,也就是追求卓越; 三是既有“定性”又有“定量”。既对各专业类标准提出定性要求,同时包含必要的量 化指标。 - 34 - 《国标》明确了各专业类的内涵、学科基础、人才培养方向等。对适用专业范围、 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都做了明确要求。特别 对各专业类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教师学科专业背景和水平、教师教学发展条件等提出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要求。同时,明确了各专业类的基本办学条件、基本信息资源、教 学经费投入等要求。《国标》还列出了各专业类知识体系和核心课程体系建议。 “标准为先、使用为要”。教育部将推动《国标》的应用,让标准发挥以标促改、 以标促建、以标促强的作用。一是让教指委用起来。教育部将成立 2018-2022 年教育高 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新一届教指委作用,开展《国标》的宣传、解读、推 广工作。二是让高校动起来。《国标》发布后,各地、各相关行业部门要根据《国标》 研究制定人才评价标准;各高校要根据《国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多样化、高质 量人才。三是与“三个一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教育部将把《国标》实施与“一流本 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建设紧密结合,对各高校专业办学质量和水平进行监测认证, 适时公布“成绩单”。 以信息技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来源:教育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写好高等教育“奋进之笔”,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 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示范带动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深入发展,1 月 15 日,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在京举行,全面总结近年来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成绩和 经验,对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林蕙青出席会议并讲话。 林蕙青在讲话中指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高等教育的地 位日益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要推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变轨超车”,实现高等教育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要在强国建设呼唤、人民需求期待、国际竞争需要高质量的高等教 育的背景下,认清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要在新科技革命将催生经济社会的重 大变革、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面前,认清新科技革命引发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 林蕙青指出,近年来,教育部大力推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高校主动作为、 社会各方踊跃参与,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蓬勃发展,已经建成了 10 多个全国 性的慕课平台,以跨区域、跨校、跨专业等各种形式组建的慕课联盟覆盖面逐步扩大, 管理制度和推进措施逐步完善,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了优质教学 资源的大范围共享。她要求,面对新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形势与任务, 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建设和应用在线开放课程作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 - 35 - 要抓手,形成推进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要继续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建设数量更多、质 量更高的优质教学资源,到 2020 年,以国家名义认定 3000 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和 1000 个“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要在推广应用上取得突破,提高广大教师运 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学生进行线上线下学习的指导,制订在线开 放课程教学质量认定标准。要推进建设与应用的对外开放,打造中国在线开放课程品牌, 在慕课建设模式、推广应用和标准制订等方面掌握国际话语权。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会上宣布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结果,首次正式 推出 490 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河西学院、福建省教育厅作 大会交流。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奋力写好教育“奋进之笔” 来源:教育部 1 月 23 日-24 日,2018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 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 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按照高质量 发展根本要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 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发展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作工作报告。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在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 习近平教育思想指引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深 层次、根本性、历史性变革,教育的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现代化步伐加速,人民群 众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中国教育世界影响力加快提升,教育改革纵深推进,总体发展 水平已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陈宝生指出,党的十九大对教育工作作出了全面系统部署。在加快教育现代化、建 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是我们长期要面对的工作 主题。要以问题为导向,将其作为实施“奋进之笔”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一是聚焦根 本保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狠抓大抓基层 党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二是聚焦根本任务,系统推进立 德树人。要把德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定青少年理想信念,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 作,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加强语言文字工作。三是聚焦人民群众关切,不断完善公共教 - 36 - 育服务体系。要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大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力度,加大对困难地区扶持力度,切实加强校园安全。四是聚焦 提升贡献力,大力促进教育内涵发展。要以质量为本,持续推进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健 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政策机制,办好继续教育。五是聚焦激发活力,纵深推进教育改革。 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考招改革“拓展深化”攻坚行动,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 办教育,坚定不移以开放促改革。六是聚焦高素质专业化,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 施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攻坚行动,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教师管理制度, 提升教师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七是聚焦保障机制,夯实教育事业基础。要落实教 育投入责任,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全力推进依法治教。 陈宝生在会议总结讲话中强调,新的一年,教育战线要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狠 抓落实的总基点、攻坚克难的总要求、“奋进之笔”的总抓手,举全教育战线之力办好 几件大事。一是把学习宣传阐释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 任务、重要历史使命完成好。二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要开好局,加快教育现代化、建 设教育强国要开启新征程。三是深入研究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四是推动教育改革再深化、再突破、再出新。在教 育“四梁八柱”初步出台的基础上,搞好“内部装修”,补齐整体制度设计短板,填补 整体结构漏洞,扩大改革受益面。五是筹备开好全国教育大会。 陈宝生最后要求,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的过程中,看问题要 更全面一些,想事情要更周到一些,推进工作要更辩证一些。多看看头顶,和十九大精 神、奋进的参照系对标对表;多看看后脑勺,发现问题,聚焦问题;多看看脚底,脚踏 实地,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多看看手心,锻炼本领,掌握推进工作的“杀手锏”;多看 看眼前,学会发现矛盾,学会创造条件。要按照时不我待、只争朝夕、问题导向、狠抓 落实的要求,切实增强工作本领,务求工作实效,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工作合力,在作 风上有一个大变化、大突破、大飞跃,确保“奋进之笔”取得成效。 江南大学着力推进本科优秀人才培养 来源:教育部 完善平台支撑。以荣誉吸引、资源倾斜、能力强化为导向组建至善学院,通过学院 教学指导委员会有效调配全校最优师资力量,建立人生导师、科创导师、课程导师、社 会导师等多支导师队伍,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指导,并在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奖学金、 参加高水平学术讲座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搭建本科优秀人才培养平台。 - 37 - 实行动态管理。从全校各专业选拔优秀学生进入至善学院,实行单院注册、双院管 理、动态进出的管理模式,安排学生在注册学院接受专业教育,在至善学院进行拔尖培 养、素质提升。建立分流、增补、回流等优胜劣汰的弹性调控机制,营造博学善思、勇 于拼搏、超越自我、日臻至善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保证培养质量。 强化通才培养。按照目标差异化、过程个性化的原则,制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方 案,打造素质提升、创新训练、应用能力等课程群,开设《中外哲学概论》、《大数据 时代的新思维》、《科学方法论》等课程,推进综合素质教育、创新能力教育和应用能 力教育。根据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灵活设置课程类型和内容,鼓励学生自主选学、自由 发展。 促进多元拓展。开展主题文化沙龙,鼓励学生跨学科交叉合作,激发学生的创新热 情。开发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 5 个海外交流项目,联合开设《创新力与领导力》、《创 新与管理》等境外研修专题课程。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国家和省级大学生课外创新活动, 选派优秀学生参加挑战杯等竞赛活动及教师科研项目,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上海财经大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来源:教育部 优化课程体系,推进学分制改革。构筑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 程和个性化课程四大类课程体系,其中通识教育分为通识必修、通识限定选修和通识任 选课,通识学分比重占全部课堂学分的 50%,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拓宽知识范围。积极 推动学分制改革,扩大选修学分比例,选修课学分占全部课堂学分的 30%左右。制定校 外学分互认管理办法,学生在国内外高校修读的课程经过认定可以计入培养计划。放宽 学生每学期修读学分的上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求灵活制定个人学习进度。 强化实践育人,推进第二课堂建设。制定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认定与实施办法,对 标“拔尖型”、“卓越型”、“创业型”三型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与第一课堂发展相适 应的第二课堂高水平个性化培养方案。创新第二课堂成绩单多元呈现模式,从工作内容、 项目供给、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整合拓展,促进第二课堂成绩单成为学校人 才培养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打造青年学子学习成 长的信息平台,进行信息引导与传播,加强共青团工作的网上阵地建设,形成线上线下 深度融合的工作理念和整体布局。 深化创新创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制定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创新创 业型人才培养方案,提高财经人才培养质量。开设创新创业通识课程,面向全校学生, - 38 - 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意、创新和创业精神。开设创新创业型人才证书班,规划本科生、 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设立匡时创业班,培育具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成为创业种子 选手和创业引领者。规划和建设创新创业实验室,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完善创客空间创 业实践,办好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搭建实习实训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打造“三全育人”新模式 来源:教育部 强化思想导航,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实施“红船领航”新生引航计划, 为新生量身定做个性化教育“菜单”,以研讨课等形式开展理想信念、专业导航、生活 指导、学习方法等主题教育。评选教书育人楷模、教师和大学生年度人物,并组织先进 模范开展校园巡讲,发挥榜样群体示范引领作用。 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一体两翼”思政课模式。突出系统讲授、专题教学、实践 教学“三位一体”,强化研究型教学和互动型教学的“两翼”。选好配强思政课教师, 安排理论素养高、实践经验足的党政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者、研究学者担任授课教师。 发挥高校思政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优势,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平台、思政课教学资源 平台、数字化教学平台等,充实思政课“资源库”。 注重实践锻造,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组织博士生服务团,在延安等革命老 区开展“健康扶贫”与“循环农业”实践调研活动。组建研究生支教团,赴中西部地区 开展扶贫支教。开展“千人百村”、“街巷中国”社会调研,引导学生走进乡村接地气, 提升研究性学习能力。 创新评价机制,探索完善学生成长评价制度。编制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通过完善 精实课程、国际研学、名师沙龙、拓展支持、全员导师、研究实践、双选认证、公益服 务等八项制度,构筑研究型学习制度体系。打造“学务中心”网络平台,设计实施学生 课外活动综合管理评价系统,聚焦学生开发智力、增加知识、培养创造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来源:教育部 搭建众创空间。依托国家和省部级实验室、实验实训平台建设创新工程坊、项目探 究室等,开办创新创业实验班,每期实验班以项目制方式组建 60 支学生团队,配备导 师和资源,引导学生创新创业。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创业引领计划,设立“大学生创业种 - 39 - 子基金”支持处于种子期和初创期的团队,建设创客工作坊、创业苗圃,促进创意产生 和产品落地,积极帮助各类学生团队、项目获得政府和社会资金支持。以宿舍、班级、 年级为单位,成立 180 多个学生双创俱乐部、宿舍创客兴趣小组、口袋实验室等,开展 全覆盖、普及性“星火杯”科技竞赛活动,每年吸引上万名学生参与。 完善引导措施。实行大学生“第二张成绩单”,将课外实践纳入成绩管理,设置并 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研究项目、科技竞赛、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获得创新创业教育学 分。实行创新学分转换,对创新创业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表彰奖励、基金扶持、成果孵 化等支持。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制度,允许学生休学创业,为学生实践创业行动提供政策 支持。 构建协同机制。联合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研究所,建立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俱乐部,组 建 200 余个创新创业团队,吸引 2000 余名学生参与企业产品研发、项目管理等。聘请 110 余位优秀企业家担任创新创业导师,传授创业经验、指导创业计划大赛及创业实践 活动。选派教师到行业、企业、研究所挂职锻炼,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与产业链需求的契 合度。与地方创业园、创新产业带等单位共建“创新创业联合基地”,实施“大学生创 业预孵化计划”,帮助大学生科技作品逐步实现产品化、商业化,探索产学研协同育人 新机制。 - 40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