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年度报告.pdf
目录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简介 ..........................................................................................................1 2021 年学院基本数据 .................................................................................................................. 3 学院组织机构 .................................................................................................................................4 学院各系部人员情况一览表 .....................................................................................................7 科研工作总结 ...............................................................................................................................11 2021 年度新增科研项目 ........................................................................................................... 12 发表学术论文 ...............................................................................................................................21 获奖 ................................................................................................................................................. 32 学术交流 ........................................................................................................................................33 科研亮点 ........................................................................................................................................37 教学工作总结 ...............................................................................................................................42 教学工作量统计 ..........................................................................................................................42 教改项目 ........................................................................................................................................43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 44 发表教学研究论文 ..................................................................................................................... 44 教学获奖 ........................................................................................................................................44 教学交流 ........................................................................................................................................45 学生工作总结 ...............................................................................................................................46 毕业生名录 ................................................................................................................................... 47 荣誉与奖励 ................................................................................................................................... 52 学生创新实践项目 ..................................................................................................................... 54 学生就业质量报告 ..................................................................................................................... 55 2021 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 60 2021 年工作完成情况 ................................................................................................................ 73 2022 年工作计划 ......................................................................................................................... 94 2021 年学院新制度 .....................................................................................................................97 2021 年旧闻回放 ......................................................................................................................... 97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简介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是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暨山西省)重点实 验室的主要依托单位,现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智能感知三个 本科专业,并承担大学物理教学和大学物理实验两门公共基础课教学,其中光 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和应用物理学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应用物 理学入选山西省品牌专业,大学物理教学和大学物理两门课程入选省级精品资 源共享课。拥有光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光学 工程、物理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以及电子信息专 业型硕士学位点。 目前教职工总人数为 151 名,其中山西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 2 名,长 江学者 1 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1 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2 名;全 职教授 27 名,副教授 57 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137 名,博士生指导教师 15 名,硕士生指导教师 94 名。获批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 年拔尖人才、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 人才工 程”省级人选、山西省“青年三晋学者”、山西省“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 山西省教学名师、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等省级人才 107 人次。现有本科 生 880 名,硕士生 558 名,博士生 44 名。 学院拥有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山西省“1331 工程”重点实验室,山西省“1331 工程”重点创新培育团队,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山西省科技创新重 点团队,山西省科技创新培育团队,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团队。物电研 究所党支部入选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培育创建单位。与香港浸会大学签署了 “3+2”本硕连读合作项目。 近年来,学院承担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基金委重点项目、军科委专项、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等国家级项目 99 项,省部级项目 200 余项,企业技术开发与 服务项目 60 余项。科研进账经费 8673.76 万元。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220 余项, 授权软件著作权 70 项。我院教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内外学术期刊 上发表论文 880 多篇。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山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 1 奖 3 项,山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8 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1 项,第十 九届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 1 项,玛丽•居里行动计划 Seal of Excellence 奖 1 项,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六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 1 项。 近年来,出版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三部,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 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两部;获批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1 项;获得省级以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 5 人次,二等奖 6 人次;获太原理 工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二等奖以上 5 人次;获得太原理工大学“青鸥奖”7 人。 在“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大赛”、“全国半导体光源系统创新竞赛”、“全国 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研究生电子 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全国高校 VR 课件设计与制作大赛、“山西省兴晋挑战 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竞赛中获奖 50 余项。获批省级、校 级大学生创新项目 20 余项。本科生参与发表 SCI 论文 6 篇。 2 2021 年学院基本数据 在校学生 本 科 生:647 人 硕士研究生: 668 人 博士研究生: 41 人 教学工作 全年承担教学工作量:61397.36 在编教师人均教学工作量:502.31;人均本科教学工作量:351.66 科研工作 科研合同经费:3580.2 万元 进 账 经 费: 1164.61 万元 校内可支配经费:192 万元 科研项目:新增科研项 87 项(国家级项目 18 项, 省部级项目 36 项, 企业 技术开发与服务项目 33 项) 发表学术期刊论文:162 篇(SCI 收录论文 118 篇, 其中一区论文 20 篇, 二 区 论 文 49 篇 , 在 物 理 类 顶 级 期 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发表论文 1 篇, 在国内顶级期刊 上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上发表论文 1 篇, 发 表 EI 收录论文 12 篇) 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授权 66 项国家发明专利, 申请 23 项国家发明专 利;授权 3 项软件著作权。 获奖: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 2 项;山西省科学技术奖(技 术发明类)二等奖 1 项;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1 项;山西省科 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1 项;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 光学工程学科 2020“中国高 被引学者”1 人;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西省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三 等奖 1 项。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三等奖 3 项。 3 学院组织机构 院党委 院行政 副书记:戴 震 院 长:郝玉英 副院长:乔铁柱 王安帮 党委委员 戴 震 乔铁柱 王安帮 杨玲珍 办公机构 党务行政办公室:孙志宏 韵小艳 孙 教学科研办公室:张雍家 赵秀峰 单召辉 学生工作办公室:李 王志国 院 团 翠 虹 委:白 佛 学科学位工作组 物 理 学:杨玲珍(负责人) 刘瑞萍(联系人) 光学工程:王安帮(负责人) 刘绍鼎(联系人) 仪器科学与技术:乔铁柱(负责人) 张海涛(联系人) 教学机构 物 理 学 系:费宏明(主 任) 曹恩思(副主任) 大学物理教学中心:黄 平(主 任) 刘红利(副主任) 物 理 实 验 中心:孙 礼(副主任) 李 辉(副主任) 光 学 工 程 系:杨玲珍(主 任) 陈景东(副主任) 仪器科学与技术系:王 王 宇(主 任) 4 东(副主任) 张雍家(副主任) 党支部 机 关 党 支 部:王志国(代理支部书记) 实验中心党支部:李 辉(支部书记) 薛 韩 燕(宣传委员) 物理学系党支部:王 林(副 书 记) 陈 波(组织委员) 陈 彬(宣传委员) 樊文浩(纪检委员) 磊(支部书记) 时秋峰(组织委员) 大学物理党支部:张雍家(副 书 记) 张 刘一凡(宣传委员) 鹏(组织委员) 刘瑞萍(纪检委员) 光工系党支部:王娟芬(支部书记) 高少华(组织委员) 张建忠(宣传委员) 仪科系党支部:王 王 贾 东(支部书记) 宇(组织委员) 研究所党支部:李战峰(支部书记) 刘绍鼎(副 书 记) 赵 彤(宣传委员) 郭园园(纪检委员) 本科生党支部:李 翠(支部书记) 贾瑞昕(副 书 记) 杨 田(宣传委员) 潘兴华(监察委员) 第一研究生党支部:白 佛(支部书记) 鹏(宣传委员) 乔丽君(组织委员) 田佳冉(组织委员) 朱 肖(组织委员) 崔 程(组织委员) 杨宇凡(宣传委员) 第二研究生党支部:张 均(支部书记) 滑羽璐(宣传委员) 第三研究生党支部:杨典哲(支部书记) 王晨懿(组织委员) 周新新(宣传委员) 第四研究生党支部:徐淑婉(支部书记) 张 申 振(组织委员) 宁(宣传委员) 院工会 主 席:乔铁柱 副主席:曹恩思 组织委员:孙钦军 宣传委员:贾 鹏 文体委员:高少华 办 公 室:李 翠 重点实验室三级工会主席:李战峰 5 女工委员:刘瑞萍 学术委员会 主 副 任:郝玉英 主 任:杨毅彪 杨玲珍 委员(拼音序):崔艳霞 靳宝全 刘绍鼎 乔铁柱 王安帮 张明江 物电学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学位委员会 主 任:郝玉英 委员(拼音序):靳宝全 刘绍鼎 乔铁柱 王安帮 杨玲珍 教授委员会 轮值主席:杨玲珍 教学督导组 组 长:吕玉祥 成 员:崔彩娥 李秀燕 曹斌照 李维强 实验室安全督导组 组 长:孙志宏 成 员:各科研团队负责人 大学物理实验中心主任 6 杨毅彪 学院各系部人员情况一览表 (名字按姓氏拼音字母排序) 应用物理系(20 人) 教 授:曹斌照 副 教 授:曹恩思 讲 费宏明 杨毅彪 陈 彬 陈建宾 冯 磊 张 张万舟 时秋峰 田 媛 王 师:马 宁 孙钦军 杰 吴宇坤 琳 冀 张明达 张 婷 厉华明 田彦婷 莹 大学物理教学中心(28 人) 教 授:崔彩娥 郝玉英 黄 平 康爱国 李秀燕 杨 副 教 授:郝文涛 贺晓宏 李孟春 刘红利 刘瑞萍 王丽平 杨 张 张 张雍家 徐利春 讲 师: 张彩霞 邢丽丽 平 叶 玮 郭海洁 赵文娟 郝 阳 荀宇畅 郭 鹏 刘一凡 温 致 荣 武 媛 薛萍萍 礼 孙永丽 物理实验中心(30 人) 教 授:李战峰 副 教 授:马丽静 曹 讲 师:陈 波 范明明 余树 薛 杨建新 林 高级工程师:樊林林 工 程 师:单召辉 玲 王文艳 张龙龙 朱子鹏 韩 李 李向前 孙 燕 袁树青 张晨曦 辉 韩国华 李维强 徐 强 赵旭东 韵小艳 张青兰 张 峰 张文静 赵晓丹 孙 虹 李 刘绍鼎 王安帮 王冰洁 李国辉 刘香莲 赵 樊晓鹏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46 人) 教 授:陈智辉 崔艳霞 黄小勇 杨玲珍 张明江 张建忠 副 教 授:陈景东 郭晓敏 郭龑强 郭园园 韩 王娟芬 王龙生 王文杰 韦宏艳 刘 毅 7 璞 红 彤 武 乔丽君 易小刚 副研究员:郭鹏飞 刘一超 孙 讲 陈 杰 高少华 冀炜邦 贾志伟 谷志远 周春华 师:常朋发 非 王 涛 吴建红 赵文静 马 喆 李 王 健 虞 应 张 强 刘 欣 聂仲泉 芳 仪器科学与技术系(23 人) 教 霄 胡 彧 靳宝全 吕玉祥 乔铁柱 张朝霞 副 教 授:蔡冬梅 贾 鹏 李静霞 刘 丽 马 珺 王 刘芳宇 杨 毅 翟爱平 讲 授:邓 徐 航 张建国 白清 师:程 鹏 崔丽琴 杜 张 丽 超 东 王 张海涛 新进成员 谷志远 哈尔滨工业大学 薛晓辉 长安大学 王亚辉 太原理工大学 单召辉 太原理工大学 王志国 昆士兰大学 樊晓鹏 湖南大学 8 宇 周春花 斯文本科技大学 马喆 天津大学 孙虹 中国科学院大学 王芳 大连理工大学 调出人员 安跃华 退休人员 薛保平 薛保平 9 李健 太原理工大学 朱石磊 日本北海道大学 2010-2021 学院教师综合情况表 年份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 平均 男女 教师 职工 年龄 比例 总数 总数 博士 2010 7 10 28 0 19 37.3 18:27 45 64 2011 10 13 41 0 40 35.6 30:34 64 87 2012 12 21 52 0 58 36.1 45:40 85 110 2013 13 28 57 0 74 36.5 57:41 98 125 2014 14 33 59 0 85 37 61:43 104 132 2015 16 39 55 0 98 37.1 63:45 108 135 2016 17 37 61 0 101 37.1 62:48 110 132 2017 18 41 58 0 101 38.8 68:49 117 140 2018 22 43 55 0 112 38.4 70:50 120 140 2019 16 39 43 0 92 39.4 56:42 98 116 2020 16 40 44 0 97 39.5 57:43 100 117 2021 27 50 56 0 105 39.7 68:55 133 148 10 科研工作总结 科研经费 2021 年科研合同经费 3620.2 万元,进账经费 1164.61 万元。 学院 2009-2021 进账经费与进账人数 2021 年科研进账经费明细表 姓名 经费(万元) 姓名 郝玉英 经费(万元) 2.8 姓名 王东 经费(万元) 1.02 常朋发 陈建宾 16 1.32 黄平 9 王文艳 10.38 陈杰 18.5 黄小勇 9 王宇 35 崔丽琴 1.34 冀婷 37.5 韦宏艳 1.44 崔艳霞 309.5 贾鹏 31 温荣 12 翟爱平 8 李辉 3 吴建红 17 樊晓鹏 5 厉华明 9 徐利春 8 费宏明 11.65 刘一超 10 徐强 9 高少华 16 刘一凡 4 薛林 12 11 谷志远 16.83 马喆 5 荀宇畅 1.98 郭晶晶 12 乔铁柱 59.26 杨玲珍 20.25 郭鹏飞 9 孙非 20.65 虞应 1.34 郝阳 5 王安帮 122.6 张朝霞 40 张晨曦 5 张龙龙 10.25 张叶 1.14 张峰 5 张鹏 9 张雍家 9 张丽 3.98 张强 1.98 蔡冬梅 10 邓霄 37.2 冀炜邦 10.5 贾鹏 16 李健 30 时秋峰 28 王娟芬 10 杨毅 7 张朝霞 6 张鹏 37.2 赵晓丹 5 2021 年度新增科研项目 2021 年新增科研项目 87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18 项(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 2 项)、省部级项目 36 项、企业 技术开发与服务项目 33 项。 国家级各类项目 1. 崔艳霞, 金属氮化物表面等离激元热载流子效应实现碳化硅全光谱光电探测(项目编号: U21A2049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 260 万, 2022.01-2025.12. 2. 郝玉英(合作单位负责人), 低成本涂布印刷制备高效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U21A201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 260 万 (98.8 万), 2022.01-2025.12. 3. 王安帮, 混沌***关键技术(项目编号:20-163-00-TS-006-006-07), 国家军科委创新项目, 200 万, 2021.01-2022.12. 4. 贾鹏,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时域测光巡天数据进行目标提取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 121730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62 万, 2022.01-2025.12. 5. 郭龑强, 连续变量量子随机数整体安全性的实时高速评测(项目编号:62175176),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60 万,2022.01-2025.12. 6. 刘丽, 基于半监督深度学习的三维探地雷达道路病害检测和识别方法研究(项目编号: 4217417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59 万, 2022.01-2025.12. 7. 陈智辉, 新型集成微纳光耦合结构提高近红外二区比率型荧光传感的灵敏度(项目编号: 6217517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58.0 万, 2022.01--2025.12. 8. 李璞, 面向 100Gb/s 高速安全通信的超连续谱混沌激光熵源研究(项目编号:62175177), 国 12 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58 万, 2022.01-2025.12. 9. 王宇, Φ-OTDR 系 统主 动 移 频干 涉 衰 落抑 制 及 压缩 频 谱 感知 理 论 与方 法 ( 项目 编号 : 6217517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58 万, 2022.01-2025.12. 10. 冀婷, 基于分子 间电荷转移吸 收原理的灵敏 快速近红外有机 光电探测器(项目编号: 621741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57 万, 2022.01-2025.12. 11. 陈杰, 单腔双光 梳相干反斯托 克斯拉曼散射 实现高分辨率生 物成像研究(项目编号: 6210523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30 万, 2022.01-2024.12. 12. 常朋发, 基于回音壁微球腔内非线性效应实现光学物理不可克隆函数(项目编号:6210523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30 万, 2022.01-2024.12. 13. 高少华, 无序缺陷手性液晶体系中光学安德森局域及其调控机理研究(项目编号:121043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0 万, 2022.01-2024.12. 14. 温荣, 单个 CsPbX3 钙钛矿纳米晶的共振双光子激发及产生纠缠光子对的研究(项目编号: 121043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0 万, 2022.01-2024.12. 15. 薛林, Ca 掺杂耦合 Se 封顶 Bi2O2Se 二维材料 n-to-p 转变机理及光电性能研究(项目编号: 6210416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30 万, 2022.01-2024.12. 16. 乔丽君, 集电极电流反馈晶体管激光器产生平坦宽带混沌激光研究(项目编号:621052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0 万, 2022.01-2024.12. 17. 吴建红, 基于光子带隙结构对近红外激光驱动宽带白光的光谱调控(项目编号:1210433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4 万, 2022.01-2024.12. 18. 王丹, 飞秒矢量光场在立方晶体中诱导可控稳定成丝的研究(项目编号:12104333) 国家自 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24 万, 2022.01-2024.12. 省部级各类项目 1. 郝玉英, 服务光伏产业创新学科集群建设项目, “1331 工程”重点学科提质增效计划建设项目, 600 万, 2021.01-2023.12. 2. 乔铁柱, 煤机装备制造物联网感知调度平台(项目编号:2021ZD0004),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 大专项, 381 万, 2021.07-2024.06. 3. 4. 崔艳霞, 山西省高等教育“1331 工程”重点创新团队提质增效计划建设项目, 50 万元. 王安帮, 高熵混沌激光通信与传感技术, 山西省“1331”工程青年创新团队提质增效计划建 设项目, 50 万, 2021.01-2023.12. 5. 崔艳霞, 利用表面等离激元增强型钙钛矿纳腔实现激子极化激元激光(项目编号: YDZJSX2021A012), 2021 中 央 引 到 地 方 科 技 发 展 资 金 项 目 自 由 探 索 类 , 40 万 , 2021.08-2023.12. 6. 张朝霞, 2021 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 40 万, 2021.8-2024.8. 7. 王东,透过强散射介质的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项目编号:202104041101009), 山西省科 技合作交流专项——重点国别科技合作项目, 40 万, 8. 2021.11-2024.11. 郭龑强, 面向高速光纤保密通信连续变量量子随机数的实时安全评测, 密码科学国家重点实 验室面上项目,10 万元,2021.07-2023.06. 9. 李战峰, 卤取代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优化研究(项目编号: 20210302123110),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由探索类)面上项目, 10 万元, 2021.07-2024.07. 10. 赵彤, 基于光反馈微腔激光器的 FTTH 故障高灵敏检测方法(项目编号:20210302123183),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由探索类)面上项目,10 万,2021.06-2024.05. 13 11. 刘 丽 , 基 于 半 监 督 深 度 学 习 的 三 维 探 地 雷 达 道 路 隐 性 病 害 识 别 方 法 ( 项 目 编 号 : 20210302123194),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由探索类)面上项目, 9 万元, 2021.07-2024.06. 12. 徐航, 混沌多视角穿墙雷达识别隐蔽人体连续动作研究(项目编号:20210302123187), 山西 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由探索类)面上项目, 9 万元, 2021.07-2024.06. 13. 郭鹏飞, 梯度带隙纳 米结构的瞬态光学 性质及非对称光开关 效应研究 (项目编号: 20210302123128),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由探索类)面上项目, 9 万, 2021.12-2023.12. 14. 黄小勇, LED 植物照明用高效高稳定性发光材料的研究 (项目编号:20210302123153), 山西 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由探索类)面上项目, 9 万, 2021.05-2024.05. 15. 冀婷, 高性能图案化纳米结构近红外有机光电探测器(项目编号:20210302123154), 山西省 基础研究计划(自由探索类)面上项目, 9 万, 2021.05-2024.05. 16. 厉华明, 压力条件下沿等温线液态金属钠和钾的自由体积演化(项目编号:20210302123151),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由探索类)面上项目, 9 万, 2021.05-2024.05. 17. 张雍家, LaFeO3 基 CO2 厚膜传感器的气敏增强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10302123111), 山西 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由探索类)面上项目,9 万, 2021.05-2024.05. 18. 徐强, 原子核特殊转动带的研究(项目编号:20210302123152),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由探 索类)面上项目, 9 万, 2022.01-2025.12. 19. 张鹏, 核电用 Gd2O3/W/Al 核壳双屏蔽材料的设计多尺度微纳连接及界面辐照损伤机理研 究 ( 项 目 编 号 : 20210302123138), 山 西 省 基 础 研 究 计 划 ( 自 由 探 索 类 ) 面 上 项 目 , 9 万 , 2022.01-2024.01. 20. 徐强, 原子核特殊转动带的研究(项目编号:20210302123152),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由探 索类)面上项目, 9 万, 2022.01-2024.12. 21. 徐利春, 二维碳基柔性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构建(项目编号:20210302123201), 山西省基础 研究计划(自由探索类)面上项目, 8 万, 2021.05-2024.05. 22. 翟 爱 平 , 基 于 光 学 记 忆 效 应 的 动 态 散 射 介 质 中 单 次 曝 光 三 维 成 像 ( 项 目 编 号 : 20210302123195),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由探索类)面上项目, 8 万, 2022.01-2024.12. 23. 陈杰, 高分辨率单腔双光频相干拉曼成像(项目编号:20210302124169),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 青年基金项目, 5 万, 2021.05-2024.05. 24. 马喆, 基于动态应变自适应的光纤分布式声传感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210302124396), 山 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 5 万, 2021.05-2024.05. 25. 张晨曦, 上下荧光转换金-稀土多壳复合纳米材料的构筑及其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协同作 用 研 究 ( 项 目 编 号 : 20210302124392), 山 西 省 基 础 研 究 计 划 青 年 基 金 项 目 , 5 万 , 2021.05-2024.05. 26. 张 峰 , 基 于 氯 盐 配 体 钝 化 策 略 制 备 高 效 钙 钛 矿 蓝 光 电 致 发 光 器 件 ( 项 目 编 号 : 20210302124391),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青年基金项目, 5 万, 2021.05-2024.05. 27. 刘一凡, 基于稀土掺杂型钙钛矿量子点界面工程抑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迟滞(项目编号: 20210302124629), 山 西 省 基 础 研 究 计 划 青 年 基 金 项 目 , 经 费 : 4 万 , 起 止 年 月 : 2021.05-2024.05. 28. 常朋发, 基于微球腔实现光学物理不可克隆函数(项目编号:20210302124536), 山西省基础 研究计划青年基金项目, 4 万, 2021.05-2024.05. 29. 高少华, 基于各向异性介质背散射反馈的随机光纤激光器(项目编号:20210302124609), 山 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 4 万, 2021.05-2024.05. 30. 吴建红, 近红外激光驱动可调谐宽带白光超材料的研究(项目编号:20210302124162), 山西 省基础研究计划青年基金项目, 5 万, 2021.05-2024.05. 14 31. 冀婷, 双界面图案化二维钙钛矿光电探测器(项目编号:2021-033),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 资助项目, 5 万, 2021.07-2024.06. 32. 曹恩思, 光激发变价稀土元素掺杂 In2O3 基 pn 异质结气敏增强机理 (项目编号:2021-037),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 4.5 万, 2022.01-2024.12. 33. 陈建宾, 超对称对轴子质量参数的限制 (项目编号:2021-031),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 助项目, 4.0 万, 2021.07-2024.7. 34. 张龙龙, 手性分子中的极化子效应及自旋选择效应机制分析 (项目编号:2021-034), 山西省 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 4 万, 2021.07-2024.07. 35. 王东,利用散射介质实现超衍射极限分辨的显微成像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21-035), 山西 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项目, 4 万, 2022.01-2024.12. 36. 李健, 面向交通隧道渗漏水监测的混沌拉曼分布式光纤传感, 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 2 万, 2021.05-2024.05. 企业技术开发与服务项目 1. 乔铁柱, 共建“测控技术与新型传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内蒙古显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50 万, 2021.01.05-2025.01.04. 2. 崔艳霞, 应用于极端环境的碳化硅全光谱光电探测器, 山西浙大新材料研究院, 60 万元. 3. 李健, 面向光纤拉曼温度传感系统的自校准检测装置及温度解调方法, 中电科技第八研究 所, 50 万元, 2021.07-2023.03. 4. 薛晓辉, 软弱破碎地层隧道近距离下穿水库施工技术研究, 中铁三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 司, 50 万元, 2021.08-2023.07. 5. 乔丽君, 混沌分布式光纤传感光源研制, 50 万元,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 2021.07-2023.03. 6. 王亚辉, 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混沌光相关域/时域信号混合分析技术合作研究, 中国电子 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 50 万元, 2021.07-2023.03. 7. 王涛, 面向布里渊分布式光纤传感得数据降噪、BFS 提取及应变解调算法合作研究, 中国电 8. 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 50 万元, 2021.08-2023.03. 邓霄, 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公共环境及设施安全智慧监测系统, 上海同洪信息科技有 限公司, 37.2 万, 2021.01-2022.1. 9. 赵彤, 基于混沌 OTDR 的分布式光纤损耗测量装置及损耗事件探测方法合作研究, 35 万, 中 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 2021.06-2023.03. 10. 薛晓辉, 隧道掘进精准延时爆破技术研究, 30 万元, 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2021.08-2023.07. 11. 薛晓辉, 大坡度斜井快速施工成套技术方案研究, 30 万元,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黎霍高速 公路工程项目经理部, 2021.09-2023.08. 12. 乔铁柱, 关于矿用刮板机运行状态监测系统的研发,山西佰腾科技有限公司,30 万, 2021.09.15-2022.09.14, 13. 时秋峰, 道路标识用长余辉发光涂料研发, 喜跃发国际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5 万, 2021.11-2023.11. 14. 张 鹏 , 恒 温 恒 湿 多 试 样 恒 力 测 试 系 统 研 发 , 25.2 万 , 北 京 吉 品 时 代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 2021.03-2023.03 15. 薛晓辉, 多参量数据处理软件系统开发, 25 万元,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 15 2021.09-2023.03. 16. 张 建 忠 , 光 纤 周 界 入 侵 告 警 系 统 产 品 研 发 项 目 , 25 万 元 , 中 电 海 康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 2021.9-2021.12. 17. 张明江, 基于布里渊和拉曼散射的长距离多参量光纤传感系统,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 八研究所, 20 万元, 2021.07-2023.03. 18. 张 建 忠 , 光 纤 传 感 人 员 技 术 培 训 , 中 国 电 子 科 技 集 团 公 司 第 八 研 究 所 , 20 万 元 , 2021.10-2023.03. 19. 贾 鹏 , HTFS 大 数 据 智 能 应 用 平 台 算 法 软 件 , 山 西 太 原 清 风 度 有 限 公 司 , 20 万 , 2021.1-2021.11. 20. 李战峰, 卤代联蒽类双极性深蓝光材料研发, 宁夏美星化工有限公司/美星显示材料工程技 术中心开放基金项目, 10 万元, 2021.07-2022.12. 21. 马宁, 狄拉克/拓扑材料多卡制冷机理及技术开发, 太原市联动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10 万, 2021.08-2022.05. 22. 蔡冬梅, 3D 打印义齿测量技术, 北京联袂义齿技术有限公司, 10 万, 2021.03-2022.9. 23. 贾鹏, 多次重 复曝光天文 底片数字化 图像的信息 处理,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8 万, 2021.1-2021.10. 24. 张 鹏 , 恒 温 恒 湿 多 试 样 恒 力 测 试 数 值 模 拟 分 析 , 8 万 , 北 京 吉 品 时 代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 2021.12-2022.12. 25. 张朝霞, “可产生宽带混沌的光子集成微球腔反馈六角微腔激光器”性能测试分析与评估, 广东工业大学, 6 万, 2021.5-2021.12. 26. 张万舟, 张杰,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5 万, 2021.6.1-2022.5.30. 27. 杨毅, 压力传感器性能趋势预测研究, 5 万, 2020.12-2021.12. 28. 孙礼, 薛林, 李辉, 韩燕,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 目, 5 万, 2021.09-2023.08. 29. 张杰, 铸造车间 5S 精细化管理项目(岚县鑫天马铸业有限公司), 5 万. 30. 时秋峰, 一种近红外下转换发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喜跃发国际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 公司, 3 万, 2021.11-2024.11. 31. 杨毅, “无人机管家”软件开发, 2 万, 2020.12-2021.6. 32. 张丽, 脉冲激光光源加工与测试, 海南大学, 2 万, 2021.01-2021.31. 33. 贾 鹏 , HTFS 大 数 据 智 能 应 用 机 器 学 习 软 件 , 山 西 太 原 清 风 度 有 限 公 司 , 1.3 万 , 2021.10-2021.12. 校级各类项目 学校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1. 谷志远 (经费 100 万) 2. 吴建红 (经费 12 万) 3. 李 健 (经费 10 万) 4. 张 峰 (经费 10 万) 5. 薛晓辉 (经费 40 万) 6. 马 喆 (经费 10 万) 7. 王亚辉 (经费 10 万) 研究生院大型设备购置项目 16 1. 崔艳霞(经费 75 万) 国资处实验室改造项目 1. 崔艳霞(经费 60 万) 发明专利 2021 年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66 项 1. 崔艳霞, 赵成杰, 高琳华, 李国辉, 翟爱平, 王文艳, 冀婷, 张叶, 郝玉英, 有机/金属肖特基 结堆栈热电子光电探测器及制作方法, 申请号: CN201911031383.8, 授权日: 2021.02.02. 2. 李健, 于福浩, 张明江, 张建忠, 许扬, 余涛, 周新新, 乔丽君, 王涛, 高少华, 厘米量级空 间 分 辨 率 的 双 参 量 分 布 式 光 纤 传 感 装 置 及 方 法 , 专 利 号 : ZL2020106040402, 授 权 日 : 2021.10.11. 3. 高少华, 陈红, 张明江, 张建忠, 乔丽君, 王涛. 一种可实现百瓦级混沌激光输出的混沌激 光光源装置, 授权号:ZL202010680586.6, 授权日:2021-07-15. 4. 孙非, 刘一超, 陈智辉, 杨毅彪, 用于对电磁波和声波同时进行操控的装置和方法, 专利号: ZL201911113056.7, 授权日:2021.02.02. 5. 王娟芬, 龚旭光, 金园, 杨玲珍, 樊林林, 陈杰. 基于 Peregrine 孤子产生高质量脉冲串的装 置和方法.专利号:ZL202011556020.9, 授权日:2021.10.26. 6. 郑国君, 肖文戈, 吴建红, 邱建荣, 刘小峰, 植物生长照明的远红光荧光透明陶瓷及方法、装 置和应用, 专利号:ZL202010646522.4, 授权日:2021.10.22. 7. 徐利春, 郝宇, 杨致, 刘瑞萍, 李秀燕, 一种提高二硫化钼催化析氢性能的方法, 专利号: 201810644794.3, 授权日:2021.07.20 8. 乔铁柱, 杨瑞云, 张海涛, 庞宇松,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矿用钢丝绳动态探伤检测方法和装 置, 专利号:ZL201810432434.7, 授权日:2020.12.29 9. 乔铁柱, 侯成成, 张海涛, 阎高伟, 靳宝全, 基于双视觉图像特征融合的输送带纵向撕裂检 测装置, 专利号:ZL201810929357.6, 授权日:2021.04.02. 10. 孙礼, 郝文涛, 倪青, 曹恩思, 张雍家, 郭建琴, 一种 pH 值及粘合剂调控的具软磁性和丙酮 气体敏感性的铁酸铜镍的制备及应用, 专利号:ZL201810456285.8, 授权日:2021.02.05. 11. 范明明, 曹铃, 李秀燕, 一种 Sn 掺杂β-Ga2O3 膜日盲紫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 ZL201910896078.9, 授权日:2021.1.1. 12. 范明明, 曹铃, 李秀燕, 一种具有择优取向的 Ga2O3 和 SnO2 混相膜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 ZL201911177760.9, 授权日:2021.8.24. 13. 邓霄, 宋志强, 张丽, 潘丽鹏, 林洪太, 蔡嘉城, 一种量程可调的匹配光栅解调装置, 专利号: ZL2019100364388, 授权日: 2021.01.19. 14. 邓霄, 王玎睿, 吕平, 林洪太, 杜超, 张丽, 蔡嘉城, 一种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信号自适 应干扰抵消方法, 专利号:ZL2020101909661, 授权日:2021.02.05. 15. 邓霄, 付子健, 吕平, 杨雷, 崔丽琴, 杜超, 张丽, 一种采用环境反向散射技术的土壤水分检 测方法, 专利号: ZL2020100077583, 授权日: 2021.02.26. 16. 邓霄, 杨雷, 顾惠南, 付子健, 崔丽琴, 张丽, 程鹏, 具有电导率补偿特性的低频电容土壤水 分检测方法, 专利号: ZL2018113902844, 授权日: 2021.03.01. 17. 刘超, 李世隆, 聂仲泉, 田彦婷, 翟爱平, 一种基于电润湿驱动的反射镜式光导航器件及方 法, 专利号:CN201811542822.7, 授权日:2021.03.30. 17 18. 贾鹏, 汪梦真, 一种面向工业现场环境的交互式监控方法, 专利号:ZL201210000656.4, 授 权日:2021.04.06. 19. 张丽, 卢新硕, 刘欣, 邓霄, 崔丽琴, 韩国华, 林洪太, 基于 SoC FPGA 的半导体激光器功率 控制系统, 专利号:ZL202010094098.7, 授权日:2021.04.20. 20. 崔丽琴, 杜超, 邓霄, 张丽, 程鹏, 贾斌, 田鹏, 秦建敏, 一种基于水与冰电导率差异的温控 保温电路, 专利号:CN201911049180.1, 授权日:2021.06.15. 21. 时秋峰, 边晓敏, 黄平, 崔彩娥, 王磊, 田跃, 一种近红外下转换发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 用, 专利号:ZL 201810376826.6, 授权日:2021.04.30. 22. 费宏明, 张娅敏, 林翰, 杨毅彪, 武敏, 张明达, 刘欣, 光波单向高透射传输的复合格点光子 晶体异质结构, 专利号:ZL201910707431.4, 授权日:2021.01.12. 23. 费宏明, 武敏, 严帅, 林翰, 杨毅彪, 张明达, 刘欣, 曹斌照, 田媛, 一种实现任意线偏振光 单向传输的光子晶体异质结构, 专利号:ZL201910436966.2, 授权日:2021.02.19. 24. 费宏明, 武敏, 张琦, 林翰, 杨毅彪, 张明达, 刘欣, 曹斌照, 田媛, 一种可实现椭圆偏振光 单向传输的光子晶体异质结构, 专利号:ZL201910651227.5, 授权日:2021.03.26 25. 张明达, 李雪梅, 朱小冬, 杨毅彪, 费宏明, 刘欣, 曹斌照, 基于能带反转实现光波单向传输 的拓扑光子晶体复合结构, 专利号: 202010806005.9, 授权日:2021.12.24. 26. 贾志伟, 李丽, 王安帮, 赵彤, 李璞, 王龙生, 郭园园, VCSEL Linear Array for Multi-line Lidar, 澳大利亚革新专利, 专利号:20211004550, 授权日:2021.07.26 27. 王 安 帮 , 王 驿 宣 , 王 云 才 , 郭 园 园 , 王 龙 生 , 赵 彤 , Integrated broadband chaotic semiconductor laser using optical microcavities, 美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US11081860B2, 授 权日:2021.08.03 28. 王 云 才 , 王 安 帮 , 赵 彤 , 王 冰 洁 , 鹤 培 鑫 , High-precision and large-dynamic-range fault monitor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WDM-PON, 美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US11050485B2, 授 权日:2021.06.29 29. 张明江, 杨强, 柴萌萌, 徐浩, 张建忠, 乔丽君, 王涛, 基于非线性光纤有源光反馈产生宽带 混沌激光装置及方法, 专利号:ZL201910756561.7, 授权日:2021.01.08. 30. 张明江, 李健, 吴强, 周新新, 张建忠, 闫宝强, 许扬, 余涛, 基于分布式光纤拉曼传感系统 的双路高精度温度解调方法, 专利号: ZL201911156953.6, 授权日: 2021.01.29. 31. 张建忠, 刘双双, 张晓程, 张明江, 乔丽君, 王涛, 高少华, 李健, 基于混沌 BOCDA 的温度 与应变同时测量装置及方法, 专利号:ZL201911377111.3, 授权日:2021.02.02. 32. 张明江, 王亚辉, 赵乐, 张建忠, 乔丽君, 王涛, 高少华, 胡鑫鑫, 基于无时延混沌激光的高 精度动态应变监测装置及方法, 专利号:ZL202010132428.7, 授权日:2021.03.04. 33. 张明江, 陈红, 高少华, 张建忠, 乔丽君, 王涛. 一种基于随机光纤激光器的百瓦级混沌激 光源装置, 授权号:ZL202010681381.X, 授权日:2021.07.15. 34. 张明江, 陈红, 高少华, 杨强, 张建忠, 乔丽君, 王涛. 一种大功率可调谐混沌激光光源装置, 授权号:ZL202010680575.8, 授权日:2021.07.15. 35. 张明江, 卫晓晶, 乔丽君, 柴萌萌, 杨强, 张博鑫, 一种非对称多路径相干光反馈的无时延 混沌激光产生装置, 专利号:ZL202010898270.4, 授权日:2021.07.20. 36. 张明江, 胡鑫鑫, 王亚辉, 赵乐, 张建忠, 乔丽君, 王涛, 高少华, 时域差分高速混沌布里渊 相干域监测装置及方法, 专利号:ZL202010454169.X, 授权日:2021.09.15. 37. 张明江, 张倩, 王涛, 张建忠, 乔丽君, 高少华, 赵婕茹, 刘靖阳, 李健, 一种偏振正交型双 泵浦脉冲 BOTDA 传感装置及方法, 专利号: ZL202010424936.2, 授权日: 2021.10.08. 38. 张明江, 续文敏, 王兴, 张建忠, 乔丽君, 王涛, 髙少华, 面向不同半导体激光器的高精度双 通道可调驱动系统, 专利号:ZL202010022628.7, 授权日:2021.10.15. 18 39. 张明江, 陈红, 高少华, 李健, 周新新, 张建忠, 乔丽君, 王涛, 一种基于随机光纤激光器的 长距离分布式拉曼传感装置, 授权号:ZL202010680578.1, 授权日:2021.10.22. 40. 乔丽君, 柴萌萌, 张明江, 张建忠, 王涛, 徐浩, 杨强, 波长可调谐的宽带混沌半导体激光器 芯片, 专利号:ZL201910373323.8, 授权日:2021.01.01. 41. 王 涛 , 张 明 江 , 张 建 忠 , 乔 丽 君 , 拉 锥 光 纤 LMR 瓦 斯 气 体 传 感 器 , 专 利 号 : ZL201910029572.5, 授权日: 2021.07.23. 42. 王涛, 张倩, 张明江, 张建忠, 乔丽君, 高少华, 赵婕茹, 刘靖阳, 一种基于噪声调制的免扫 频 BOTDA 装置, 专利号: ZL202010109487.2, 授权日: 2021.09.14. 43. 赵彤, 贺培鑫, 韩红, 贾志伟, 韩国华, 郭园园, 混沌调制无散斑激光投影仪, 专利号:ZL 2019100738352, 授权日:2021.05.04 44. 王龙生, 巢萌, 王安帮, 王大铭, 高华, 王云才, 一种无时延特征的宽带混沌产生装置, 专利 号 ZL2019110992114, 授权日:2021.09.17. 45. 王安帮, 李青天, 郭园园, 贾志伟, 王龙生, 王云才, 一种大密钥空间的超宽带混沌激光器 芯片, 专利号 ZL201911243200.9, 授权日:2021.02.12. 46. 王 冰 洁 , 郭 志 文 , 赵 彤 , 王 安 帮 , 王 云 才 , 贺 培 鑫 , 利 用 互 注 入 FP 混 沌 激 光 器 监 测 WDM-PON 故障的装置及方法, 专利号:ZL201910443091.9, 授权日:2021.11.01. 47. 刘丽, 李静霞, 王冰洁, 徐航, 韩银萍, 基于约束鲁棒主成分分析的城市道路地下病害识别 方法, 专利号:ZL201810115422.1, 授权日:2021.09.06. 48. 陈 景 东 , 张 益 霞 , 宋 亚 婷 , 一 种 双 重 捕 获 式 核 酸 提 取 微 流 控 芯 片 , 专 利 号 : ZL201810107960.6, 授权日:2021.07.09. 49. 刘绍鼎, 刘杰, 岳鹏, 董红霞, 胡红刚, 耿伟, 贾卓楠, 刘钧妍, 栗正华, 一种产生多重表面 晶格共振的结构及其应用, 专利号:ZL201910726541.5, 授权日:2021.10.19. 50. 刘绍鼎, 刘杰, 贾卓楠, 岳鹏, 肖博文, 张垚, 胡红刚, 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处理技术的弹性 材料压紧拉伸装置, 专利号:ZL201810838444.0, 授权日:2021.03.16. 51. 刘绍鼎, 刘杰, 侯浩杰, 肖博文, 白雅婷, 董红霞, 张婷婷, 一种实现 99.3%磁偶极散射的纳 米天线设计方法, 专利号:ZL201910271757.7, 授权日:2021.06.08. 52. 李璞、王云才、蔡强、贾志伟、张建国、王安帮、张明江, 基于多路单模混沌激光器并联的 超宽带白噪声源, 专利号:ZL201910341827.1, 授权日:2021.01.26. 53. 李璞、王云才、蔡强、贾志伟、张建国、王安帮、张明江, 基于切割超连续谱的超宽带白噪 源, 专利号:ZL201910341890.5, 授权日:2021.08.05. 54. 李璞、李玮、王云才、蔡强、贾志伟, 一种基于高非线性光纤的光生毫米波噪声发生器, 专 利号:ZL202010236880.8, 授权日:2021.10.08. 55. 郭晓敏, 刘彤, 郭龑强, 李璞, 一种基于光子干涉测量不同光场互相关的装置及方法, 专利 号:ZL201910555146.5, 授权日:2021.01.15 56. 郭 龑 强 , 刘 彤 , 郭 晓 敏 , 李 璞 , 一 种 量 化 物 理 熵 源 随 机 性 的 方 法 和 装 置 , 专 利 号 : ZL201910067675.0, 授权日:2021.02.12 57. 郭龑强, 张浩杰, 郭晓敏, 赵彤, 一种基于单光子计数二维成像的装置及方法, 专利号: ZL201911243199.X, 授权日:2021.02.12 58. 郭晓敏, 成琛, 刘日鹏, 郭龑强, 一种基于真空并行的量子随机数产生方法, 专利号: ZL201711467392.2, 授权日:2021.03.02 59. 郭龑强, 郭功名, 一种基于量子点微柱激光器产生宽带噪声源的装置及方法, 专利号: ZL202011401943.7, 授权日:2021.09.03 60. 靳宝全, 苑宏宇, 王宇, 刘昕, 白清, 张红娟, 高妍, 一种分布式光纤声音传感及定位系统, 专利号:ZL 201910470133.8, 授权日:2021.09.03. 19 61. 张红娟, 靳剑兵, 靳宝全, 田振东, 郭凌龙, 杜亚玲, 高妍, 黄飞, 白清, 刘昕, 一种变频一 体机自控水冷散热装置, 专利号:ZL 201810492097.0, 授权日:2021.08.10. 62. 靳宝全, 谷行, 王宇, 刘昕, 王清琳, 高妍, 张红娟, 白清, 一种铁路落石防护网分布式光纤 传感检测装置和方法, 专利号:ZL 202010087865.1, 授权日:2021.07.02. 63. 靳宝全, 延敏, 白清, 梁昌硕, 高妍, 张红娟, 王宇, 刘昕, 一种刮板机弯曲度光纤测量系统, 专利号:ZL 202010790130.5, 授权日:2021.05.07. 64. 高妍, 杨磊, 张红娟, 靳宝全, 王宇, 刘昕, 白清, 一种应用辅助绕组调节功率电感的双向 DC/DC 装置, 专利号:ZL 201911049179.9, 授权日:2021.02.02. 65. 王宇, 白清, 闫伟, 靳宝全, 王云才, 王东, 刘昕, 田振东, 郭凌龙, 高妍, 张明江, 张红娟, 分布式光纤地质沉降与管道应力危害预警监测装置和方法, 专利号:ZL 201810896137.8, 授 权日:2021.01.08. 66. 王宇, 张红娟, 高妍, 靳宝全, 乔雨恒, 乔铁柱, 白清, 刘昕, 一种多频率的抗干扰无变压器 驱动的超声波测距装置, 专利号:ZL 201711247034.0, 授权日:2021.09.28. 2021 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23 项 1. 郝玉英, 胡李纳, 李仕奇, 吴宇坤, 孙钦军, 基于界面修饰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申 请号:202110353193.9, 公开日:2021.4.1. 2. 曹斌照, 陶鹏飞, 崔程, 任英楠, 费宏明, 刘欣, 张明达。一种新型多频带高增益六边形开槽 微带贴片天线, 专利号:202111115785.3, 申请日:2021.09.23. 3. 韩雨辉, 费宏明, 武敏, 林瀚, 张明达, 刘欣, 刘一超, 陈智辉, 陈靖, 一种基于拓扑边缘态 调控的通讯光波段波分复用硅基能谷光子晶体结构, 申请号:202110651161.7, 公开日: 2021.09.21. 4. 智文强, 费宏明, 武敏, 韩雨辉, 杨毅彪, 曹斌照, 田媛, 孙非, 一种实现光波单向传输的漏 斗形光子晶体波导结构, 申请号:202110570952.7, 公布日:2021.09.10. 5. 石林林, 崔艳霞, 李国辉, 张叶, 王文艳, 冀婷, 双向偏压响应的有机光电倍增探测器及其 制备方法, 申请号: 202110293648.2, 申请日: 2021.03.19. 6. 石林林, 崔艳霞, 李国辉, 张叶, 王文艳, 冯琳, 郝玉英, 基于双电子陷阱辅助的有机光电倍 增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202110377085.5, 申请日: 2021.04.08. 7. 崔艳霞, 樊亚萍, 严贤雍, 李国辉, 田媛, 一种碳化硅基全光谱响应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 法, 申请号: 202110270328.5, 申请日: 2021.03.12. 8. Yanxia CUI, Yaping CARBIDE-BASED FAN, Xianyong YAN, Guohui FULL-SPECTRUM-RESPONSIVE LI, Yuan TIAN, SILICON PHOTODETECTO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申请号:17514526 , 申请日:2021.10.29. 9. 李健, 周新新, 张明江, 王晨懿, 张建忠, 薛晓辉, 许扬, 余涛, 于福浩, 冯凯, 尹子彤, 程姿 嘉, ASE 时域相关压缩的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装置和方法, 公开号:CN202110420282.0, 公开日:2021.04.19. 10. 李健, 许扬, 张明江, 周新新, 王晨懿, 尹子彤, 冯凯, 长距离高空间分辨率的拉曼光纤多参 量传感系统及方法, 公开号:CN202110318678.4, 公开日:2021.03.25. 11. 李健, 王晨懿, 张明江, 许扬, 周新新, 张建忠, 薛晓辉, 乔丽君, 冯凯, 基于布里渊和拉曼 三阶联合放大的混沌拉曼光纤传感装置, 公开号:CN202110706687.0, 公开日:2021.06.24. 12. 李健, 刘硕, 王俊峰, 张明江, 面向采空区煤田火源钻孔探测的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方 法, 公开号:CN202110976679.8, 公开日:2021.08.24. 13. 张明江, 王晨懿, 许扬, 李健, 周新新, 冯凯, 尹子彤, 程姿嘉, 超长距离的高空间分辨率拉 曼光纤双参量传感系统和方法, 公开号:CN202110318286.8, 公开日:2021.03.15. 20 14. 张明江, 周新新, 薛晓辉, 李健, 张建忠, 许扬, 余涛, 于福浩, 冯凯, 尹子彤, 王晨懿, 程姿 嘉, 混沌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装置及方法, 公开号:CN202110418918.8, 公开日: 2021.04.19. 15. 张明江, 冯凯, 李健, 张建忠, 薛晓辉, 乔丽君, 王晨懿, 可实现超长传感距离的拉曼分布式 光纤传感装置, 公开号:CN202110704271.5, 公开日:2021.06.24. 16. 王涛, 陈欢, 张倩, 张明江, 张建忠, 乔丽君, 高少华, 赵婕茹, 刘靖阳, 基于二级布里渊散 射的高灵敏分布式光纤传感装置及方法, 公开号:CN113091783A, 公开日: 2021.07.09. 17. 张建忠, 王婷玉, 马喆, 刘铭, 张明江, 一种相位敏感型光时域反射系统的新型相位生成载 波技术方法, 公开号:CN113091782A, 公开日:2021.07.09. 18. 张建忠, 梁泽峰, 刘双双, 张晓程, 马喆, 张明江, 基于少模光纤的混沌 BOCDA 温度与应变 同时测量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号:CN113483914A, 公开日:2021.10.08. 19. 张明江, 李舒卉, 杨强, 柴萌萌, 乔丽君, 张建忠, 王涛, 髙少华, 薛晓辉, 马喆, 基于非对 称双路光反馈结构产生宽带混沌激光装置及方法, 公开号:CN113488839A, 公开日: 2021.10.08. 20. 徐航, 马铖, 李静霞, 刘丽, 王冰洁, 基于 CPPWM-MIMO 雷达的多生命体智能检测装置及 方法, 申请号:202110694306.1, 申请日:2021.06.22. 21. 徐航, 李颖鑫, 范文龙, 卫澍恩, 刘丽, 李静霞, 王冰洁, 基于混合式 CPPWM 雷达的入侵 探测装置与方法, 申请号:202110694315.0, 申请日:2021.06.22. 22. 王冰洁, 程蒙, 张天舒, 徐航, 刘丽, 李静霞, 一种基于混沌同步的电缆故障快速无损定位 装置, 申请号:202110670214.X, 申请日:2021.06.17. 23. 郭鹏飞, 刘达, 一种钙钛矿异质结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申请号:2021113856551. 2021 年申请国际发明专利 1 项 1. Yanxia Cui( 崔 艳 霞 ), Yaping Fan, Xianyong Yan, Guohui Li( 李 国 辉 ), Yuan Tian, Silicon Carbide-based Full-Spectrum-Responsive Photodetecto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申请号: 17514526 , 申请日: 2021.10.29. 授权软件著作权 1. 王涛, 刘靖阳, 分布式光纤 BOTDA 温度应变监测系统软件 V1.0, 登记号:2021SR0939927, 批准日:2021.06.24. 2. 张建忠, 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的图像去噪算法软件, 登记号:2021SR0960710, 批准日: 2021.06.29. 3. 靳宝全, 无变压器超声测距系统软件 V1.0, 登记号:2021SR1121555, 批准日:2021.07.29. 发表学术论文 本年度我院教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身份共发表期刊学术论文 162 篇, 其中 SCI 收录 118 篇、EI 收录 12 篇。中科院 SCI 一区论文 21 20 篇、二区论文 49 篇、影响因子大于 10 论文 5 篇。 期刊论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P. F. Guo(郭鹏飞)*, D. liu, X. Shen, Q. H. Lv, Y. Wu, Q. Yang, P. Li, Y. Y. Hao, J. C. Ho*, K. M. Yu*, On-wire Axial Perovskite Heterostructures for Monolithic Dual-wavelength Laser. Nano Energy, 92(2022),106778. (SCI 1 区, TOP 期刊, IF= 17.881) H. Gao, A. B. Wang(王安帮)*, L. S. Wang, Z. W. Jia, Y. Y. Guo, Z. S. Gao, L. S. Yan, Y. W. Qin, and Y. C. Wang, 0.75 Gbit/s high-speed classical key distribution with mode-shift keying chaos synchronization of Fabry-Perot lasers,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10(2021), 1-9. (SCI 1 区, IF= 17.782) D. Wang, ( 王 东 )*, S. K. Sahoo, X. Zhu, G. Adamo, and C. Dang, Non-invasive super-resolution imaging through dynamic scattering media. Nature Communications 12(2021) 3150. (SCI 1 区, IF= 14.919) X. Y. Huang ( 黄 小 勇 )*, J. Liang, S. Rtimi*, B. Devakumar, and Z. J. Zhang, Ultra-high color rendering warm-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based on an efficient green-emitting garnet phosphor for solid-state lighting,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405(2021), 126950. (SCI 1 区, IF= 13.273) X. Y. Huang( 黄 小 勇 )*, Mn2+ doping enabled efficient high-color-rendering single-phase white-emitting lead halide perovskites, Science Bulletin, 66(2021), 97-99. (SCI 1 区, IF= 11.78) Y. X. Zhang, X. F. Liu, H. Lin, D. Wang, E. S. Cao, S. D. Liu (刘绍鼎), Z. Q. Nie (聂仲泉)*, B. H. Jia*, Ultrafast Multi-target Control of Tightly Focused Light Fields, Opto-Electronic Advances, 4 (2021) 210026 (SCI 1 区, IF= 9.636) L. Cao( 曹铃 )*, K. L. Xu, M. M. Fan, Zn0.5Cd0.5S nanoparticles modified TiO2 nanotube arrays with efficient charge separation and enhanced light harvesting for boosting visible-light-driven photo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482(2021), 228956. (SCI 1 区 , IF=9.127) S. Guo, X. Zhang, Z. Li ( 李 战 峰 )*, Y.-M. Chen, H. Wang, Y. Hao*. Dopant-Free Ternary Conjugated Polymeric Hole-Transporting Materials for Efficient Inverted Planar Perovskite Solar Cells. Sol. RRL, 5 (2021) 2100506. (SCI 1 区, IF=8.582) Q. Zhang (张强), D. J. Liu, Q. Ren, N. C. Panoiu, L. Lin, J. Ye, Y. Huang, S. D. Liu, C. W. Leung, and D. Y. Lei*, Probing electron transport in plasmonic molecular junctions with two-photon luminescence spectroscopy, Nanophotonics, 10 (2021) 2467–2479. (SCI 1 区, IF=8.449) X. Y. Huang ( 黄 小 勇 )*, Emerging high-power NIR-emitting phosphor-converted LEDs,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6 (2021) 617-619. (SCI 1 区, IF= 8.207) N. Ma, W. Li, B. Devakumar, Z. Zhang, and X. Y. Huang ( 黄小勇)*, Utilizing energy transfer strategy to produce efficient green luminescence in Ca2LuHf2Al3O12:Ce3+,Tb3+ garnet phosphors for high-quality near-UV-pumped warm-white LEDs,"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601(2021) 365-377. (SCI 1 区, IF= 8.128) F. Sun ( 孙 非 ), Y. C. Liu ( 刘 一 超 )*, and Y. B. Yang, Optical funnel: broadband and uniform compre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s to an air neck, Photonics Research 9.9 (2021) 1675-1682. (SCI 1 区, IF= 7.080) J. Li ( 李 健 ), X. X. Zhou, Y. Xu, L. J. Qiao, J. Z. Zhang, and M. J. Zhang ( 张 明 江 )*, Slope-assisted Raman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sensing, Photonics Research, 2021, DOI: 10.1364/PRJ.442352. (SCI 1 区, IF= 7.080) 22 14. L. Zhang ( 张 龙 龙 )*, J. Zan, Y. Huang, H. Cui, and Y. Hao*, Generating Pure Spin Current in Heterojunction Organic Solar Cells,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 12 (2021) 12114-12118. (SCI 1 区, IF= 6.5) 15. X. X. Zhou, J. Li (李健)*, Y. Xu, Z. T. Yin, C. Y. Wang, F. H. Yu, L. J. Qiao, X. H. Xue, J. Z. Zhang, and M. J. Zhang ( 张 明 江 )*, Chaos Raman 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ry for millimeter-level spatial resolution temperature sensing,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2021, DOI: 10.1109/JLT.2021.3116203. (SCI 1 区, IF= 4.142) 16. M. J. Zhang ( 张 明 江 )*, Y. C. Wang. Review on chaotic lasers and measurement applications (Invited paper)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2021, 39(12): 3711-3723. (SCI 1 区, IF= 4.142) 17. L. Zhao, Y. H. Wang, X. X. Hu, Y. Guo, J. Z. Zhang, L. J. Qiao, T. Wang, S. H. Gao, and M. J. Zhang ( 张 明 江 )*. Improvement of strain measurement accuracy and resolution by dual-slopeassisted chaotic Brillouin optical correlation domain analysis.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2021, 39(10): 3312-3318. (SCI 1 区, IF= 4.142) 18. P. H. Li, Y. Wang, X. Liu, Q.Bai, P. F. Wang, Y. Gao, H. J. Zhang, B. Q. Jin( 靳 宝 全 ) Sagnac vibration sensing system with nested pulse method.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2021, 39(5): 1550-1556. (SCI1 区, IF = 4.142) 19. N. Xu, P. F. Wang, Y. Wang, X. Liu, Q. Bai, Y. Gao, H. J. Zhang, B. Q. Jin(靳宝全 ) Crosstalk noise suppressed for multi-frequency Φ-OTDR using compressed sensing.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2021, 39(22): 7343-7350. (SCI1 区, IF = 4.142) 20. Q. Yang, L. J. Qiao, X. J. Wei, B. X. Zhang, M. M. Chai, J. Z. Zhang, and M. J. Zhang (张明江)*, Flat broadband chaos generation using a semiconductor laser subject to asymmetric dual-path optical feedback,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2021, 39 (19): 6246-6252. (SCI 1 区 , IF= 4.142) 21. S. Y. Yuan, X. R. Zhang, W. J. Cao, Y. H. Sheng, C. H. Liu, L. Y. Yu, Y. S. Di, Z. H. Chen (陈智 辉)*, L. F. Dong, Z. X. Gan, Fluorescence enhancement of perovskite nanocrystals using photonic crystal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9(3) (2021) 908-915. (SCI 2 区,IF=7.393) 22. M. M. Fan (范明明)*, K. L. Xu, X. Y. Li, G. H. He*, and L. Cao*, Self-powered solar-blind UV/visible dual-band photodetection based on a solid-state PEDOT:PSS/-Ga2O3 nanorod array/FTO photodetector,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2021. (SCI 2 区, IF= 7.393) 23. P. Wu, Y. T. Tian( 田 彦 婷 )*, Z. Lu, X. Zhang, and L. Ding,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a0.65Sr0.35MnO3 oxygen electrode with alternately infiltrated Sm0.5Sr0.5CoO3-δ and Sm0.2Ce0.8O1.9 nanoparticles for reversible solid oxide cel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10 (2021) 069. (SCI 2 区, IF= 5.816) 24. F. Liu (刘芳宇), B. Gu, S. Qin, K. Y. Zhang, L. Cui, and G. Xie, Power grid partition with improved biogeography-base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and Assessments, 46(2021) 101267. (SCI 2 区, IF=5.353) 25. P. Jia (贾鹏)*, R. Y. Ning*, R. Q. Sun, X. S. Yang, and D. M. Cai, Data-driven image restoration with option-driven learning for big and small astronomical image data sets,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501.1(2021) 291–301. (SCI 2 区, IF= 5. 287) 26. P. Jia ( 贾 鹏 )*, M. Y. Ma*, D. M. Cai*, W. H. Wang, J. J. Li, and C. Li, Compressive shack-hartmann wavefront sensing based on deep neural networks,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503.3(2021) 3194–3203. (SCI 2 区, IF= 5. 287) 27. P. Jia ( 贾 鹏 )*, X. B. Wu, Z. Y. Li*, B. Li, W. H. Wang, and Q. Liu, Point Spread function estimation for wide field small aperture telescopes with deep neural networks and calibration data, 23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505.4(2021) 4717–4725. (SCI 2 区 , IF= 5.287) 28. Z. Y. Gu (谷志远 ), Q. H. Song*, and S. M. Xiao*, Nanowire waveguides and lasers: advances and opportunities in photonic circuits, Frontiers in Chemistry, 8(2021) 613504. (SCI 二区, IF=5.2) 29. S. Q. Gu, H. J. Guo (郭海洁)*, Q. F. Shi, L. Wang, C. E. Cui, Y. X. Cui, P. Huang (黄平)*,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Sunlight-Activated Orange Persistent Luminescence from Bi-Doped SrBaZn2Ga2O7 for Warm-Color Optical Applications,Inorganic chemistry,60 (2021) 19233-19241. (SCI 2 区, IF= 5.165) Z. H. Chen(陈智辉)*, L. Li, H. Shi, et al. Highly focused fluorescence emission generated by a cylinder on sharp convex gold groove.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Quantum Electronics, 27(1) (2021) 1-7. (SCI 2 区,IF=4.544) C. P. Jia, P. Zhang(张鹏)*, W. R. Xu, W.X. Wang. Neutron shielding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hort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aluminium 6061-boron carbide hybrid composite, Ceramics International,7 (2021) 10193-10196. (SCI 2 区 TOP, IF=4.527) X. L. Liu (刘香莲)*, J. C. Yang, X. Guo, J. G. Zhang, P. Li and Y. Liu, Conical diffractions in Kagome lattice, Results in Physics 23 (2021) 104007. (SCI 2 区, IF= 4.476) Y. Guo, Q. Cai, P. Li* (李璞), Z. W. Jia, B. J. Xu, Q. W. Zhang, Y. M. Zhang, R. N. Zhang, Z. S. Gao, K. Alan Shore, Y. C. Wang, 40 Gb/s quantum random number generation based on optically sampled amplified spontaneous emission, APL Photonics, 6 (2021) 066105. (SCI 2 区, IF= 4.383) J. L. Shen, Z. Yang (杨致)*, Y. T. Wang, L. C. Xu, R. P. Liu, and X. G. Liu, Organic gas sensing performance of the borophene 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125 (2021) 427-435. (SCI 2 区, IF=4.126) H. H. Wei, J. Zhang ( 张杰)*, S. Greschner, T. C. Scott, and W. Z. Zhang( 张万舟)*, Quantum monte carlo study of superradiant supersolid of light in the extended Jaynes-Cummings-Hubbard model, Physical Review B, 103(2021) 184501. (SCI 2 区, IF=4.036) L. Liu (刘丽), Z. Z. Wu, H. Xu (徐航)*, B. J. Wang (王冰洁), J. X. Li (李静霞)*. GPR Clutter Removal Based on Factor Group-Sparse Regularization.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Early Access(2021)1-5. (SCI 2 区, IF= 3.966) J. X. Li (李静霞), X. P. Chen, H. Xu (徐航)*, B. J. Wang (王冰洁), J. G. Zhang, L. Liu (刘丽)*, Z. M. Shen. Artifacts Suppression Using Correlation-Weighted Back Projection Imaging Algorithm for Chaotic GPR.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Early Access (2021) 1-5. (SCI2 区, IF=3.966) C. Jian, Q. T. Zhu( 乔 铁 柱 ), Y. Yi, H. T. Zhang, and Y. S. Pang, Longitudinal tear detection method of conveyor belt based on audio-visual fusion. Measurement, 176(2021) 109152. (SCI 2 区, IF=3.927) 39. X. Deng(邓霄)*, L. Yang, Z. Fu, C. Du, H. Lyu, L. Q. Cui, L. Zhang, J. Zhang, and B. Jia, A calibration-free capacitive moisture detection method for multiple soil environments, Measurement, 173(2021) 108559. (SCI 2 区, IF= 3.927) 40. Z. Y. Gu (谷志远)*, and Q. Zhang, Unconventional modes induced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in optical microcavity, Optics & Laser Technology, 146(2021) 107557. (SCI 2 区, IF=3.9) 41. Z. R. Wang, W. J. Zhao, A. P. Zhai, P. He, and D. Wang( 王 东 )*, DQN based single-pixel imaging, Optics Express 29(2021) 15463-15477. (SCI 2 区,IF= 3.894) 42. S. Chen#, F. Sun (孙非)# *, Y. C. Liu, Y. B. Yang, and Z. H. Chen, Full-view imaging on dynamic closed surface by curved-to-flat conversion lens, Optics Express 29 (2021) 28167. (SCI 2 区, IF= 24 3.894) 43. Z. R. Wang, P. Li* ( 李 璞 ), Z. W. Jia, W. J. Wang, B. J. Xu, K. Alan Shore, Y. C. Wang, Synchronization of polarization chaos in mutually coupled free-running VCSELs, Optics Express, 29 (2021) 17940-17950. (SCI 2 区, IF= 3.894) 44. J. Y. Liu, T. Wang, Q. Zhang, H. Chen, J. Z. Zhang, L. J. Qiao, S. H. Gao, and M. J. Zhang (张明 江)*, Rapid noise removal based dual adversarial network for the 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analyzer, Optics Express, 2021, 29(21): 34002-34014. (SCI 2 区, IF= 3.894) 45. X. F. Liu, W. C. Yan, Z. Q. Nie (聂仲泉)*, Y. Liang, Y. X. Wang, Z. H. Jiang, Y. L. Song, X. R. Zhang*, Longitudinal magnetization superoscillation enabled by high-order azimuthally polarized Laguerre-Gaussian vortex modes, Optics Express, 29 (2021) 26137–26149 (SCI 2 区, IF= 3.894) 46. W. C. Yan, S. R. Lin, H. Lin, Y. Shen, Z. Q. Nie (聂仲泉)*, B. H. Jia*, X. H. Deng*, Dynamic control of magnetization spot arrays with three-dimensional orientations, Optics Express, 29 (2021) 961-973 (SCI 2 区, IF= 3.894) 47. F. Zheng, Y. F. Liu ( 刘 一 凡 )*, W. H. Ren, Z. Sunli, X. Y. Xie, Y. X. Cui, and Y. Y. Hao, Application of quantum dots 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 Nanotechnology, 32 (2021) 482003-482023. (SCI 2 区, IF=3.874) 48. Z. L. Zhou, X. F. Liu, Z. Q. Nie (聂仲泉)*, S. Yang, Y. C. Gao, W. Z. Wu, G. Q. Lan, Z. J. Chai, D. G. Kong*, Generation and manipul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polarized optical chain and hollow dark channels, Optics & Lasers Technology, 144 (2021) 107408 (SCI2 区, IF=3.867) 49. L. L. Zhang (张龙龙)*, Y. Hao, Helicity-dependent all-optical switching based on the self-trapped triplet exciton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18 (2021) 093301. (SCI 2 区, IF= 3.8) 50. Z. X. Zhang(张朝霞)*, Z. Y. Li, J. Lei, J. Wu, K. Zhang, S. C. Wang, Y. Y. Cao, F. Qin*and X. P. Li, Environment robust immersion supercritical lens with invariable Sub-diffraction-limited focal spot. Optics Letters, 46 (2021) (SCI 2 区, IF= 3.776) 51. C. J. Chen, Z. W. Jia, Y. X. Lv, P. LI* ( 李 璞 ), B. J. Xu, Y. C. Wang, Broadband laser chaos generation using a quantum cascade laser with optical feedback, Optics Letters, 46 (2021) 5039-5042. (SCI 2 区, IF= 3.776) 52. X. X. Mao, Y. C. Sun, L. S. Wang, Y. Y. Guo, Z. S. Gao, Y. C. Wang, S. S. Li, L. S. Yan, and A. B. Wang(王安帮)*, Instability of optical phase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chaotic semiconductor lasers, Optics Letters, 46(12), 2824-2827, 2021. (SCI 2 区, IF= 3.723) 53. T. Ji( 冀 婷 ), Y. Wang, L. Feng, G. Li, W. Wang, Z. Li, Y. Hao, and Y. Cui*( 崔 艳 霞 ), Charge transporting materials for perovskite solar cells, Rare Metals, 40(2021) 2690-2711. (SCI 2 区 , IF=3.7) 54. W. H. Ren, Y. F. Liu ( 刘 一 凡 )*, Y. K. Wu, Q. J. Sun, Y. X. Cui and Y. Y. Hao ( 郝 玉 英 )*, Interface modification of an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 using europium acetate for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P3HT-based inorganic perovskite solar cells,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23(2021) 23818–23826 (SCI 2 区, IF= 3.676) 55. S. F. Wang*, Y. T. Wang, Q. Y. Zhou, X. Li, Y. Li, Y. F. Liu, Y. X. Sun, T. T. Wang, L. C. Xu( 徐 利 春 )*, and Y. H. Wang*, Modelling high performance potassium-ion battery anode materials with two-dimensional vanadium carbide MXene: the role of surface O- and S-terminations,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23 (2021) 3898. (SCI 2 区, IF= 3.676) 56. Y. Huang, L. L. Zhang ( 张 龙 龙 )*, Y. Hao, Why ultrafast charge separation occurs in bulk-heterojunction organic solar cells: a multichain tight binding model study,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23 (2021) 22685. (SCI 2 区, IF= 3.676) 25 57. R. Vijayakumar, B. Devakumar, and X. Y. Huang( 黄 小 勇 )*, Energy transfer induced color-tunable emissions from Ba2Gd5B5O17:Ce3+/Tb3+ borate phosphors for white LEDs, Journal of Luminescence, 229(2021) 117685. (SCI 2 区, IF= 3.599) 58. N. Ma, W. Li, B. Devakumar, S. Y. Wang, L. L. Sun, Z. J. Zhang, and X. Y. Huang( 黄小勇)*, Bright red luminescence from Mn4+ ions doped Sr2LuTaO6 double-perovskite phosphors, Journal of Luminescence, 233(2021) 117901. (SCI 2 区, IF= 3.599) 59. H. N. Yu, J. M. Chan, B. Devakumar, N. Ma, W. Li, Z. J. Zhang, L. Cao, Z. Xu, and X. Y. Huang (黄小勇)*, Novel Ba3Lu4O9:Bi3+, Eu3+ phosphors for white LEDs: Efficient energy transfer, broad near-UV excitation band and green-yellow-orange-red color tunable emissions, Journal of Luminescence, 238(2021) 118291. (SCI 2 区, IF= 3.599) 60. T. Y. Wang, Q.F. Shi (时秋峰)*, K.V. Ivanovskikh, L. Wang, H. J. Guo, P. Huang and C.E. Cui*, A potential high color purity and thermally stable red-emitting phosphor based on Tb3+ and Eu3+ co-doped sodium yttrium borate: Synthesis and luminescence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J. Lumin., 236 (2021) 118138. (SCI 2 区, IF= 3.599) 61. Q. Zhang, T. Wang, J. R. Zhao, J. Y. Liu, Y. H. Wang, J. Z. Zhang, L. J. Qiao, M. J. Zhang (张明 江)*, A dual-adaptive denoising algorithm for 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analysis sensor, IEEE Sensors Journal, 2021, 21(20): 22712–22719. (SCI 2 区, IF=3.301) 62. J. C. Li, Y. Wang, P. F. Wang, Q. Bai, Y. Gao, H. J. Zhang, and B. Q. Jin( 靳 宝 全 ) Pattern Recognition for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Vibration Sensing: A Review, IEEE Sensors Journal, 2021, 21(10): 11983-11998. (SCI2 区, IF= 3.301) 63. P. H. Li, Y. Wang, P. F. Wang, Q. Bai, Y. Gao, H. J. Zhang, and B. Q. Jin(靳宝全) Pulse Coding in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Vibration Sensor: A Review, IEEE Sensors Journal, 2021, 21(20): 22371-22387. (SCI2 区, IF= 3.301) 64. T. Yu, C. G. Ren, Y. B. Jia, J. Li, J. Z. Zhang (张建忠)*, Y. Xu, B. Q. Yan, M. J. Zhang, L. J. Qiao, T. Wang and S. H. Gao, Photovoltaic panel temperature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by Raman distributed temperature sensor with fuzzy temperature difference threshold method, IEEE Sensors Journal, 2021, 21(): 373-380. (SCI 2 区,IF=3.301) 65. X. Li, N. Sun, Z. Li ( 李 战 峰 )*, J. Chen, Q. Sun, H. Wang, Y. Hao*. A low-cost asymmetric carbazole-based hole-transporting material for efficient perovskite solar cells. New J. Chem., 45 (2021) 735–741. (SCI 3 区, IF=3.591) 66. W. C. Yan, Z. Q. Nie ( 聂 仲 泉 )*, X. W. Zeng, G. H. Dai, M. Q. Cai, Y. Shen, X. H. Deng, Machine-learning-enabled vectorial opto-magnetization orientation, Annalen der Physik, 533 (2021) 2100287 (SC3 区, IF=3.317) 67. D. R. Qu, T. Z. Qiao, Y. S. Pang, Y. Yang(杨毅), and H. T. Zhang, Research on ADCN method for damage detection of mining conveyor belt, IEEE Sensors Journal, 21 (2021) 8662-8669. (SCI 2 区, IF=3.301) 68. X. Deng(邓霄)*, J. C. Cai, L. G. Li, B. Jia, L. Q. Cui, and X. B. Tu,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easuring system of ice sheet profile based on thermal conductivity difference of medium, IEEE Sensors Journal, 21(2021) 3822-3830. (SCI 2 区, IF= 3.301) 69. J. B. Chen( 陈建宾)*, M. Zhang, and L. L. Xing, B(—) Xsγ in Bmlssm, Chinese Physics C, 45 (2021) 053101. (SCI 2 区, IF= 2.145) 70. Y. F. Yao, S. Q. Li, H. X. Xu, Z. X. Gao, J. K. Ren, Y. X. Cui, L. F. Cai, F. R. Zhu, and Y. Y. Hao( 郝 玉 英 )*, Toward high-performance semitransparent perovskite solar cells: interfacial modification and charge extraction perspectives, Materials Today Energy, 21(2021) 100833. (SCI 26 3 区, IF= 7.311) 71. W. Li, L. L. Sun, B. Devakumar, N. Ma, Z. J. Zhang, and X. Y. Huang( 黄 小 勇 )*,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and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novel far-red-emitting SrLaZnSbO6:Mn4+ double-perovskite phosphors for plant cultivation LEDs, 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A: Chemistry, 410(2021) 113166. (SCI 3 区, IF= 4.291) 72. X. Y. Huang( 黄 小 勇 )*, L. L. Sun, and B. Devakumar,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and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high-color-purity red-emitting SrLu2O4:Eu3+ phosphors with excellent thermal stability, 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A: Chemistry, 404(2021) 112908. (SCI 3 区, IF= 4.291) 73. P. P. Xu, Y. P. Wang, W. T. Hao (郝文涛)*, L. Sun, E. S. Cao, and Y. J. Zhang, Reducing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of (In0.5Nb0.5)0.05Ti0.95O2 ceramics by adding B2O3 sintering aid, Journal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ids, 156 (2021) 110155. (SCI 3 区, IF= 3.995) 74. F. Zheng, Y. F. Liu(刘一凡)*, W. H. Ren, Z. T. Sunli, X. Y. Xie, Y. X. Cui and Y. Y. Hao ( 郝玉 英)*, Application of quantum dots 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 Nanotechnology, 32 (2021) 482003 (SCI 3 区, IF= 3.874) 75. L. Wu, Y. Zhang, Z. Nie, and E. S. Cao ( 曹 恩 思)*, Intrinsic Complex Vacancy-Induced d0 Magnetism in Ca2Nb2O7 PLD Film, Frontiers in Materials 8(2021) 736011. (SCI 3 区 , IF= 3.515) 76. R. Jing, Z. Yang, L. Sun, Z. Nie, Z. Yu, and E. S. Cao (曹恩思)*, Improved acetone sensing performance of Pr6O11-loaded ZnO nanorods, Materials Letters 304(2021) 130682. (SCI 3 区, IF= 3.423) 77. C. S. Liang, Q. Bai, M. Yan, Y. Wang, H. J. Zhang, B. Q. Jin(靳宝全), A comprehensive study 78. 79. 80. 81. 82. 83. 84. of optical frequency domain reflectometry. IEEE Access, 2021, 9: 41647-41668. (SCI 3 区, IF = 3.367) M. Wu, H. M. Fei(费宏明) *, H. Lin,X. D. Zhao, Y. B. Yang, X. Liu,M. Zhang, B. Z. Cao, and Z. H. Chen, A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super self-collimator for optical asymmetric transmission in the visible region, Optical Materials, 112 (2021) 110483. (SCI 3 区, IF= 3.08) F. Sun (孙非)#, J. C. Fu#, J. Sun, Y. C. Liu, Y. Jin, and S. He*, Planar hyper-lens with uniform pre-designed magnification factor by homogeneous medium, Applied Physics Express 14(2021) 022007. (SCI 3 区, IF= 2.772) T. L. Wu,L. Z. Yang(杨玲珍)*, J. Tian, J. Chen, Z. Liu, L. L. Fan, W. J. Ding, J. F. Wang, and P. Xue, Formation of fiber tapers by chemical etchin for application in chaotic correlation fiber loop ring down sensing, IEEE Photonics Journal, 13(2021) 6800409. (SCI 3 区, IF= 2.602) P. F. Chang( 常 朋 发 ), C. Wang, H. Han, F. Gao, L. G. Huang , and A. B. Wang, Tunable narrow-linewidth ring laser based on the polarization conversion in a tapered fiber-coupled whispering gallery mode resonator, Crystals, 11(2021) 1285. (SCI 3 区, IF= 2.589) Y. Han, R. Wen(温荣)*, F. Zhang, L. Shi, W. Wang, T. Ji, G. Li, Y. Hao, L. Feng(冯琳)*, and Y. Cui, Photodetector Based on CsPbBr3/Cs4PbBr6 Composite nanocrystals with high detectivity, Crystals, 11(2021) 1287. (SCI 3 区, IF=2.589) Y. Han, R. Wen*, F. Zhang, L. Shi, W. Wang, T. Ji, G. Li, Y. Hao, L. Feng(冯琳)*, and Y. Cui, Photodetector Based on CsPbBr3/Cs4PbBr6 Composite Nanocrystals with High Detectivity. Crystals, 11(2021), 1287. (SCI 3 区,IF=2.589) F. H. Yu, J. Li, X. X. Zhou, T. Yu, Y. Xu, Z. Ma, J. Z. Zhang ( 张 建 忠 )* and M. J. Zhang, Temperature accuracy enhancement of ROTDR by weighted nuclear norm minimization 27 algorithm, Optical Fiber Technology, 2021, 67(): 102688. (SCI 3 区,IF=2.53) 85. T. Zhang, Z. W. Jia, A. B. Wang(王安帮)*, Y. H. Hong, L. S. Wang, Y. Y. Guo,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Dynamic-state Switching in VCSELs with Optical Feedback, 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 33(7): 335-338, 2021. (SCI 3 区, IF= 2.468) 86. Z. Y. Wang, L. Feng, W. Z. Zhang( 张 万 舟 )*, and C. X. Ding*, Phase transitions in a three-dimensional Ising model with cluster weight studied by Monte Carlo simulations,Physical Review E, 104(2021) 044132. (SCI 3 区, IF= 2.529) 87. W. T. Hao ( 郝 文 涛 )*, B. Yu, P. P. Xu, L. Sun, E. S. Cao, and Y. J. Zhang, Reducing the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low-frequency dielectric loss of CaCu3Ti4O12 ceramics by adding (In0.5Nb0.5)0.05Ti0.95O2,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Materials in Electronics, 32 (2021) 9324–9331. (SCI 3 区 , IF= 2.478) Z. J. Zhang, W. Li, N. Ma, and X. Y. Huang( 黄 小 勇 )*, High-brightness red-emitting double-perovskite phosphor Sr2LaTaO6:Eu3+ with high color purity and thermal stability, Chinese Optics Letters, 19 (2021) 030003. (SCI 3 区, IF= 2.448) F. J. Peña, O. Negrete, N. Ma (马宁)*, P. Vargas, M. Reis, and L. R. F. Lima, Seebeck and Nernst effects in topological insulator: the case of strained HgTe, Physica B (2021) (In Press) (SCI 3 区, IF= 2.436) B. Chen*(陈彬), X. H. Wu, J. B. Chen, H. B. Xue, and X. Li, Tunable fast-slow light conversion based on optomechanically induced absorption in a hybrid atom-optomechanical system, 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20 (2021)10. (SCI 3 区,IF=2.349) C. W. Xu, A. P. Zhai, W. J. Zhao, P. He, and D. Wang(王东)*, Orthogonal single-pixel imaging using an adaptive under-Nyquist sampling method, Optics Communications, 500 (2021) 127326. (SCI 3 区, IF= 2.31) Y. H. Han, H. M. Fei( 费 宏 明 ) ∗ , H. Lin ∗ , Y. Zhang, M. Zhang, and Y. B. Yang. Design of broadband all-dielectric valley photonic crystals at telecommunication wavelength. Optics Communications, 488(2021) 126847. (SCI 3 区, IF= 2.31) X. D. Zhu, M. D. Zhang(张明达)*, X. M. Li, Y. B. Yang, H. M. Fei, B. Z. Cao, X. Liu, and X. D. Zhao, Integrated nanophotonic optical diodes designed by genetic algorithms, Applied Optics, 60 (2021) 7619-7627. (SCI 3 区, IF= 1.98) R. Zhao, H. Y. Yuan, B. Q. Jin(靳宝全), Y. L. Xu, Y. Chen, X. Liu, Q. Bai, Y. Wang. Frequency drift mitigation of Φ-OTDR using difference-fitting method. Applied Optics, 2021, 60(2): 459-464.(SCI 3 区, IF = 1.980) Y. Wang, L. Xiao, Y. Li, B. Liang, X.Liu, Q. Bai, H. J. Zhang, Y. Gao, B. Q. Jin( 靳 宝 全 ) Polarization-fading suppression of Φ-OTDR with Rayleigh gray-scale pattern aggregation method. Applied Optics, 2021, 60(33): 10429-10436.(SCI 3 区, IF = 1.980) H. W. Xing, B. Chen( 陈 彬 )*, X. L. Li, J. B. Chen, H. B. Xue, and K. X. Guo, Controllable four-wave mixing based on quantum dot-cavity coupling system,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73 (2021) 055101. (SCI 3 区,IF=1.968) J. Li, L. Z. Yang(杨玲珍)*, W. J. Ding, M. X. Zhan, L. L. Fan, J. F. Wang, H. F. Shang, and G.Ti. Image reconstruction with the chaotic fiber laser in scattering media. Applied Optics,13(2021) 4004-4012. (SCI 3 区, IF= 1.943) X. D. Zhao*, X. Deng, M. Y. Li, Y. M. Wang, K. L. Mao, Y. B. Yang( 杨 毅 彪 ), M. D. Zhang.Preparation of large area graphene on SiC bymoderate vacuum technology.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2021, 555, 125968. (SCI 3 区,IF=1.797) 28 99. X. L. Liu (刘香莲)*, X. Guo, J. C. Yang, P. Li, J. G. Zhang and Y. Liu, Line States in Kagome lattice, Romanian Reports in Physics 73(2021) 122. (SCI 3 区, IF= 1.785) 100. F. Sun (孙非), Y. C. Liu (刘一超)*, Y. B. Yang, H.M. Fei, Z. H. Chen(陈智辉)*, and S. L. He*, Reflectionless spatial beam benders with an arbitrary bending angle by introducing an optic-null medium in transformation optics, Chinese Physics B 30(2021) 034101. (SCI 3 区, IF= 1.494) 101. L. Shang, B. Chen( 陈 彬 )*, X. L. Li, J. B. Chen, H. B. Xue, and K. X. Guo, Controllable four-wave mixing response in a dual-cavity hybrid optomechanical system, Chinese Physics B, 30(2021) 054209. (SCI 3 区,IF=1.494) 102. J. M. Han, L. Sun (孙礼) *, E. Cao, W. T. Hao, Y. J. Zhang and L. Ju, Structural, magnetic, 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Ni-Zn ferrite and Bi2O3 nanocomposites prepared by the sol-gel method, Chinese Physics B, 30 (2021) 096102. (SCI 3 区,IF=1.494) 103. M. M. Fan( 范 明 明 )*, K.-L. Xu, L. Cao, and X.-Y. Li, Fast-speed self-powered PEDOT: PSS/-Ga2O3 nanorod array/FTO photodetector with solar-blind UV/visible dual-band photodetection, Chinese Physics B, (2021) (SCI 3 区, IF= 1.494) 104. B. Chen ( 陈 波 )*, X. Q. Li, L. Xue, Y. Han, Z. Yang, and L.L. Zhang, First-principles investigation of the valley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carbon-doped α-graphyne-like BN sheet, Chinese Physics B, 30 (2021), 057101. (SCI 3 区, IF= 1.494) 105. T. Zhao(赵彤)*, Z. R. Shen, W. L. Xie, Y. Q. Guo, A. B. Wang and Y. C. Wang*, Sensitivity to external optical feedback of circular-side hexagonal resonator microcavity laser, Chinese Physics B, 2021. (SCI 3 区, IF= 1.494) 106. 王佩佩, 张晨曦, 胡李纳, 李仕奇, 任炜桦, 郝玉英, 氧化镍在倒置平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中的应用进展, 物理学报, 70(2021) 118801. (SCI 3 区, IF=1.384) 107. 郤育莺, 韩悦, 李国辉, 翟爱平, 冀婷, 郝玉英, 崔艳霞*, 异质结构在光伏型卤化物钙钛矿 光电转换器件中的应用, 物理学报, 69(2021) 23-39. (SCI 3 区,IF= 1.384) 108. 武敏, 费宏明*, 林瀚, 赵晓丹, 杨毅彪, 陈智辉, 基于二维六方氮化硼材料的光子晶体非对 称传输异质结构设计, 物理学报, 70(2021) 028501. (SCI 3 区,IF= 1.384) 109. 王亚辉,赵乐,胡鑫鑫,郭阳,张建忠,乔丽君,王涛,高少华,张明江*. 高精度双斜坡 辅助式混沌布里渊光纤动态应变传感. 物理学报,2021,70(10):100704. (SCI 3 区, IF= 0.82) 110. 刘奇, 李璞, 开超, 胡春强, 蔡强, 张建国, 徐兵杰, 基于时延光子储备池计算的混沌激光短 期预测, 物理学报, 70 (2021) 122-128. (SCI 3 区, IF= 0.819) 111. J. F. Wang( 王 娟 芬 ), X. Zhang, L. Z. Yang, J. Chen and G.Y. Yang. Generation of high-power pulse trains based on the second-order Akhmediev breathers. Optical Fiber Technology, 64(2021) 102574. (SCI 4 区, IF= 2.530) 112. D. Li, X. D. Zhao(赵晓丹)*, Y. B. Yang, F. Sun, H. M. Fei, M. D. Zhang, Filt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1D photonic crystal with Gaussian film thickness perturbation, Applied Optics, 61 (2022), 485-490. (SCI 4 区, IF= 1.980) 113. X. D. Zhao( 赵 晓 丹 ), X. Deng, M. Y. Li, Y. M. Wang, K. L. Mao, Y. B. Yang, M. D. Zhang, Preparation of large area graphene on SiC(000-1) by moderate vacuum technology,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555 (2021), 125968. (SCI 4 区, IF= 1.797) 114. H. Pan, Y. J. Zhang (张雍家), H. Jia, E. Cao, and Z. Yang, Electronic structures, stabilities, and magnetism of SrTiO3 monolayer and ultrathin nanotubes, Journal of Superconductivity and Novel Magnetism, 34 (2021) 2093–2104. (SCI 4 区, IF=1.506) 115. X. Geng, L. Wang, Q. F. Shi, K.V. Ivanovskikh, H. J. Guo, C. E. Cui (崔彩 娥), P. Huang. Tuning emission spectrum of KSrPO4:Eu2+ phosphor by co-doping with Y3+. Physics of the 29 Solid State, 63(2021) 923-929. (SCI 4 区, IF= 0.895) 116. Y. H. Wang, J. Ma( 马 珺 )*, Visual object tracking using surface fitting for scale and rotation estimation. Ksii Transacyions on Interne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15 (2021) 1744-1760. (SCI 4 区, IF=0.858) 117. H. Li*( 厉 华 明 ), H. Ding, Y. Tian( 田 彦 婷 ), Y. Sun( 孙 永 丽 ), and M. Li, Linear isotherm regularities of liquid gallium under pressure, AIP Advances, 11, 125204(2021) (SCI 4 区 , IF=1.523) 118. 张娅敏, 费宏明*, 林瀚, 韩雨辉, 张明达, 李雪梅, 杨毅彪, 设计低对称性全电介质椭圆格 点能谷光子晶体,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40 (2021) 547-553. (SCI 4 区,IF=0.387) 119. 苏杰, 翟爱平, 赵文静, 韩青, 王东*. 自适应斜 Z 字形采样 Hadamard 单像素成像, 光子学报, 50(2021) 9. (EI) 120. 王之润, 赵文静, 翟爱平, 王东*. 不同正交变换 DQN 单像素成像性能之比较, 光子学报, 2021. (EI) 121. 周晓玲, 张朝霞*, 鲁雅, 王倩, 王琨琨, 改进 R-FCN 提高 SAR 图像识别率, 系统工程与电子 技术, 2021. (EI) 122. 李雪梅, 张明达*, 朱小冬, 杨毅彪, 费宏明, 曹斌照, 刘欣, 张娅敏, 光通信波段中基于谷 霍尔效应的单向波导. 光学学报, 41(2021) 1913001. (EI) 123. 任英楠, 曹斌照*, 李禹蓉, 费宏明, 刘欣, 张明达, 杨毅彪, 基于 VO2 圆环结构的温控宽带 超材料吸波器, 电子学报, 49(2021) 171-176. (EI) 124. 时秋 峰*, 王磊 , 郭海 洁, 黄平 , 崔彩 娥, 黄艳 , 真空 紫外光 及 X 射线 激发下 Pr3+ 掺杂 Ba3La(PO4)3 发光性质研究, 发光学报, 42(2021) 1756-1762. (EI) 125. 吴萍萍, 田彦婷*, 郭祥, 张旭, 聂仲泉, 直孔阳极支撑体及阳极功能层的制备方法及其单电 池性能, 硅酸盐学报, 49(2021) 1493-1499. (EI) 126. 韩雪婷, 费宏明*, 林瀚, 杨毅彪, 曹斌照, 张明达, 田媛, 智文强, 实现圆偏振光非对称传 输的完全光子禁带光波导异质结构的设计, 光学学报, 41(2021) 0913002. (EI) 127. 高英杰,赵稔,赵晓丹,张中飞,杨毅彪*.硅谐振式压力传感器双频合成与误差补偿研究[J].仪器 仪表学报, 42(01) (2021) 68-74. (EI) 128. 曹文静, 郭付周, 宋健彤, 刘啸,陈智辉,杨毅彪,孙非. 金属-电介质-金属柔性结构增强荧 光发射[J]. 中国光学. (EI) 129. 张倩,王涛,赵婕茹,刘靖阳,张建忠,乔丽君,高少华,张明江*. 基于局部均值分解的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传感系统降噪算法,光学学报, 2021, 41(13): 1306009. (EI,中卓梯队期刊) 130. 胡鑫鑫,王亚辉,赵乐,张倩,张明江,张建忠,乔丽君,王涛,高少华. 布里渊光相干域 分析技术研究进展,中国激光,2021,48(01): 0100001. (EI,中卓梯队期刊) 131. 严贤雍, 翟爱平*, 石林林, 王文艳, 冯琳, 李国辉, 郝玉英, 崔艳霞*,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热 载流子效应的光解水研究进展, 半导体技术, 46(2021) 581-590. (中文核心) 132. 郭健, 乔铁柱*, 车剑, 基于改进高斯混合模型的矿用输送带纵向撕裂检测方法, 煤矿安全, 51(2021) 167-170(中文核心) 133. 卞凯, 乔铁柱, 杨毅, 张海涛, 基于强化学习的机器人人脸搜索和跟踪方法, 电子测量技术, 44(2021) 82-86. (中文核心) 134. 王国强, 张朝霞*, 王倩, 周晓玲, 超宽带雷达与多重分类算法相结合的呼吸与心跳检测方 法, 现代雷达, 2021. (中文核心) 135. 田鹏, 崔丽琴*, 王耀萱, 秦龙, 秦建敏, 基于改进果蝇优化算法的 ECT 图像重建方法, 传感 技术学报, 2021. (中文核心) 136. 翟艳玉, 孙钦军*, 李丽娟, 郝玉英*, 电纺掩模制备铜纳米线网络透明电极, 微纳电子技术, 30 58(2021) 531-538. (中文核心) 137. 张旭, 田彦婷*, 吴萍萍, 丁利利, 溶液浸渍法优化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氧电极研究进展, 化 工新型材料, 49(2021) 64-72. (核心) 138. 郭照青, 宋国庆, 曹恩思*, MOF-5 衍生 In-ZnO 纳米颗粒的丙酮气敏性能研究, 传感器与微系 统, 11 (2021) 9-12,16. (中文核心) 139. 张天舒,王冰洁*,徐航,刘丽,李静霞,面向车载应用的混沌激光成像雷达抑制交叉干扰 实验研究,半导体光电,2021,42(03):424-429.(中文核心) 140. 王凡,刘丽*,徐航,李静霞,王冰洁,基于自适应阈值滤波和 S-Method 的穿墙人体动作 识别,电子器件,2021,44(5):1265-1273.(中文核心) 141. 程蒙,王冰洁*,一种超宽带随机噪声压缩感知雷达成像方法,现代电子技术,2021,已录 用(中文核心) 142. 陈鑫澎,李静霞*,刘丽,徐航,王冰洁,张建国. 基于加权相关的探地雷达后向投影成像 算法. 电子器件,2021,已录用(中文核心) 143. 张宁,李静霞*,徐航,赵明瑞,刘丽,王冰洁,极化格雷互补码探地雷达探测地下管线分 布,电子器件,2021,已录用(中文核心) 144. 马铖,李静霞*,徐航*,刘丽,张建国,王冰洁,基于 VMD 的宽带混沌雷达多生命信 号探测方法,信号处理,2021,已录用(中文核心) 145. 武超人,高华,王龙生,王安帮*, 郭园园,王云才,基于对称相移键控混沌同步的高 速密钥安全分发,中国激光,49(04): 0406001, 2021. 146. 张艺腾,贾志伟,李青天,王龙生,王安帮*,基于光反馈双模 DFB 激光器的宽带混沌 信号产生,光学学报,41(21): 2114001, 2021. 147. 王驿宣,王大铭,贾志伟,王安帮*,色散反馈微腔激光器产生无时延特征宽带混沌, 深圳大学学报,38(3): 252-257, 2021. 148. 王亚辉,赵乐,张倩,乔丽君,王涛,张建忠,张明江. 混沌布里渊光相关域分析技术进展.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1, 58(13): 1306005. (特邀综述,中文核心) 149. 刘靖阳,王涛,张倩,赵婕茹,张明江*,张建忠,乔丽君,高少华,BOTDA 系统温度应 变双参量传感技术研究进展,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21, 58(13): 1306021. (中文核心期刊) 150. 许扬,李健,张明江. 拉曼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仪的研究进展. 应用科学学报,2021, 39(05): 713-732. (中文核心) 151. 续文敏,杨强,王兴,柴萌萌,张明江,张建忠,乔丽君,王涛,高少华,面向混沌半导 体激光器的高稳定控制系统设计,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1, 58(7): 270-284. (中文核心期 刊) 152. 徐浩,乔丽君,张明江,张建忠,王涛,高少华,掺杂硅波导实现可调谐红外激光输出,深 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21, 38(3): 258-263. (中文核心期刊) 153. Z. J. Zhang, B. Devakumar, S. Y. Wang, L. L. Sun, N. Ma, W. Li, and X. Y. Huang( 黄小勇)*, Using an excellent near-UV-excited cyan-emitting phosphor for enhancing the color rendering index of warm-white LEDs by filling the cyan gap, Materials Today Chemistry, 20(2021) 100471. (无分区, IF= 8.301) 154. N. Ma, W. Li, B. Devakumar, Z. J. Zhang, and X. Y. Huang( 黄 小 勇 )*, Finding an efficient far-red-emitting CaMg2La2W2O12:Mn4+ phosphor toward indoor plant cultivation LED lighting, Materials Today Chemistry, 21(2021) 100512. (无分区, IF= 8.301) 155. J. Li (李健), X. X. Zhou, Z. T. Yin, C. Y. Wang, Y. Xu, J. Z. Zhang, and M. J. Zhang(张明江)*, Reconstruction compression correlation demodulation for Raman OTDR, Advanced Photonics Research, 2(2021) 2100047. (无分区, 无 IF) 31 156. W. Y. Wang# (王文艳), W. T. Yau#, Y. X. Cui, J. Wang*, and K. H. Fung*, Maxwell’s demon-like nonreciprocity by non-Hermitian gyrotropic metasurfaces, Physical Review Research, 104(2021) 064312. (无分区, 无 IF) 157. J. L. Wang, W. Z. Zhang( 张 万 舟 )*, T. Hua*, and T. Wei*, Unsupervised learning of topological phase transitions using the Calinski-Harabaz index, Physical Review Research, 3(2021) 013074. (无分区, 无 IF) 158. J. Li, X. X. Zhou, Z. T. Yin, C. Y. Wang, Y. Xu, J. Z. Zhang, M. J. Zhang ( 张 明 江 )*, Reconstruction compression correlation demodulation for Raman OTDR, Advanced Photonics Research, 2021, 2: 2100047. (无分区, 无 IF) 159. L. S. Wang ( 王 龙 生 ) , Q. Q. He, A. B. Wang( 王 安 帮 )*, and Y. C. Wang, Wideband and flat-spectrum chaos generation from a semiconductor laser with strong dispersive light feedback, IEICE NOLTA, 2021. (无分区, 无 IF) 会议论文 1. Yueling Hao, Jie Chen( 陈 杰 ), Lingzhen Yang( 杨 玲 珍 ) and Juanfen Wang, Dual-comb generation based on nonlinear polarization rotation and Lyot filter in a single-cavity fiber laser.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Optics and Photonics(CIOP), July 23-26, Xian, 2021. 2. Yuqing Guo, Jie Chen( 陈 杰 ), Lingzhen Yang( 杨 玲 珍 ) and Juanfen Wang, High-order harmonic soliton generation in a passive hybrid mode-locking fiber laser. Advanced Fiber Laser Conference(AFL), Nov. 5-7, Chengdu, 2021. Zezhou Wu, Li Liu(刘丽)*, Jingxia Li (李静霞), Hang Xu(徐航), Bingjie Wang(王冰洁) A novel 3D clutter removal for GPR pipeline detection via tensor RPCA. 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及应用研 讨会, Jul.28-30, Xi’an, 张贴报告 (2021) 3. 专著. 崔丽琴 著. 《河冰演变过程中关键物理参数的监测与研究》, ISBN: 978-7-551-72523-1 东北 大学出版社, 2021 年 1 月 马宁 著.《石墨烯基纳米材料量子磁振荡的外场调控及其自旋轨道耦合效应》, ISBN: 978-7-5693-1791-6,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1 年 7 月 易 小 刚 著 . 《 偏 振 复 用 相 干 光 传 输 系 统 中 的 非 线 性 损 伤 与 系 统 性 能 估 计 》 , ISBN: 978-7-203-11977-7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21 年 10 月 获奖 崔 艳 霞 教 授 入 选 爱 思 唯 尔 (Elsevier) 光 学 工 程 学 科 2020“ 中 国 高 被 引 学 者 ” 榜 单 (2021.04.22) 崔艳霞教授在 2021 年“强国青年科学家”寻访活动中荣获“强国青年科学家”提名奖 (2021.09.17) 张明江,张建忠,乔丽君,王涛,刘毅,徐航,宽带混沌激光时延特征抑制机理,山西 32 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2019-Z-2-001,颁发日期:2021.03. 张明江,王云才,张建忠,王安帮,王文杰,马喆,许卫鹏,柴晶,张超,基于混沌激 光相干法的分布式光纤传感装置及其测量方法(ZL201310045097.3),第二十二届中国 专利优秀奖,颁发日期:2021.06. 刘绍鼎,雷党愿,王文杰,段辉高,陈景东,表面等离激元多重法诺共振增强光学非线 性效应研究,山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19-Z-2-010,2021.3 李璞荣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二等奖”. (2021.07.01) 王宇, 刘昕, 白清, 靳宝全, 高妍, 张红娟.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性能提升基础科学问题, 2020 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李健荣获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 李健荣获太原市向上向善好青年. 李健荣获 2021 年太原理工大学“晋昌”博士创新奖励基金. 李健荣获全国光学与光学工程博士生学术联赛全国 30 强 张朝霞获 2020 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1 项. 孙礼获 2020 年度太原理工大学 “优秀团学指导教师”(2021 年 4 月颁发) 邓霄、杜超、赵晓丹指导本科生秦卓科获 2021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西省一等奖. 杜超、白佛、崔丽琴指导本科生曾明浩、伏益凡获 2021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西省 二等奖. 杜超、张丽、程鹏指导本科生张楚雄、梁敏锐、杨凯歌获 2021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 西省三等奖. 学术交流 邀请学术报告 1. 2. 3. 4. 5. 6. 7. 8. 9. 5 月 28 日,华侨大学魏展画教授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在学院楼 308 会议室作了题为“钙 钛矿材料的缺陷钝化及其高效光电器件的构建”的学术报告。 5 月 29 日,北京大学肖立新教授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在科学楼 709 会议室作了题为“长 寿命高效电子传输材料”的学术报告。 5 月 29 日,香港浸会大学的朱福荣教授作了题为“Narrowband Near-infrared Perovskite/ Polymer Hybrid Photodectectors”的线上学术报告。 6 月 8 日,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邓宇来我院进行学术 交流,并在我院 308 会议室作了题为“黄河冰凌监测技术”的学术报告. 10 月 15 至 17 日, 2021 柔性光电材料与智能传感发展论坛,河南省郑州市,报告题目: 配体调控制备高效钙钛矿电致发光器件,报告人:张峰,邀请报告 11 月 2 日,山西新元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崔志芳来重点实验室进行交流,在科 技楼 709 会议室作了题为“5G-智能矿山技术”的技术交流会. 崔艳霞, 钙钛矿低维纳米结构及其光电性能, 第二届青年科学家格致论坛, 4.17, 武汉, 邀请报告 (2021) 崔艳霞, 钝化技术改善钙钛矿回音壁纳米片激光稳定性, 第一届光学前沿高峰论坛, 4.24-4.26, 杭州, 邀请报告 (2021) 崔艳霞, 高性能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的研究, 2021 集成光子学大会, 6.18-6.20, 成都, 33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邀请报告 (2021) 崔艳霞, 基于 MIS 隧道结的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 第五届微纳光学技术与应用交流会, 9.10-9.12, 广州, 邀请报告 (2021) 崔艳霞, 表面等离激元效应增强热载流子光电探测器近红外响应研究, 第二届全国红外 技术及其应用技术峰会, 9.22-9.24, 宁波, 邀请报告 (2021) 崔艳霞, 高性能钙钛矿纳米片激光的缺陷钝化策略, 2021 年第四届低微材料应用与标准 研讨会(LDMAS2021), 10.8-10.10, 北京, 邀请报告 (2021) 李国辉, 界面钝化实现高稳定性低阈值甲胺铅碘纳米片激光, 第二届全国光电材料与器 件学术研讨会, 4.9-4.10, 武汉, 口头报告(2021) 李国辉, 高工作稳定性高性能甲胺铅碘纳米片激光, 2021 全国太阳能电池材料器件与技 术大会, 5.14-5.16, 昆明, 邀请报告(2021) 李国辉, 界面钝化实现具有高工作稳定性高品质甲胺铅碘纳米片激光, 2021 世界光子大 会, 7.23-7.25, 北京, 邀请报告(2021) 李 国 辉 , High performance perovskite nanoplatelet lasers with high operational stability, 2021 全球光电大会, 9.15-9.18, 深圳, 邀请报告(2021) 李国辉, 甲胺铅碘纳米片激光降解机制及工作稳定性提高研究, 2021 中国 (国际 )功能 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 8.18-8.20, 太原, 邀请报告 (2021) 张峰,配体调控制备高效钙钛矿电致发光器件,2021 柔性光电材料与智能传感发展论 坛,10.15-10.17,郑州,邀请报告(2021) 学术交流-海外篇 1. 2. 3. 4. 5. 6. 7. 2020 年 10 月—2021 年 4 月, 马宁获校公派资助赴香港大学访问交流. 7 月 25 日,张明江教授赴西安参加了由中国激光杂志社主办的“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Optics and Photonics (CIOP 2021)”,并作题为“Chaotic Brillouin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sensing”的邀请报告. 9 月 15 日,王安帮教授参加在深圳举行的“Optoelectronics Global Conference”,作了题为 “ Periodic dynamics in mutually-coupled quantum cascade lasers”的邀请报告. 10 月 2 日,李国辉副教授应瑞典隆德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 Tonu Pullerits 院士邀请赴瑞 典隆德大学开展为期一年的“谐振腔调控钙钛矿载流子动力学特性研究”合作项目(国家 留 学 基金 委 资 助) 。 交 流 期间 李 国 辉 副教 授 应 邀做 了 “High performance perovskite nanoplatelet lasers”学术报告,详细介绍了本单位在钙钛矿光电器件研究方面的进展。 10 月 10 日,张明江教授参加在南通举行的“Photonics Asia 2021”,并作题为“Photonic integrated chaotic semiconductor las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istributed fiber sensing”的特邀 报告. 10 月 15 日,王安帮教授参加在延吉举行的“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Infocomm Technology” ,作 了 题 为 “ High-speed classical physical key distribution using semiconductor lasers”的邀请报告. 11 月 16 日 ,王安 帮教 授参 加在线 上举 行的“ International Symposim on Physics and Applications of Laser Dynamics ( 日 本 ) ” , 作 了 题 为 “ Chaos key distribution using semiconductor lasers”的邀请报告. 34 学术交流-国内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3 月 11 日,南方科技大学邵理阳研究员应太原理工大学纳米光电子器件团队崔艳霞教 授邀请,到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开展学术交流,作了题为“立足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打造大湾区光电产学研联盟”的精彩报告,并参观访问了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 (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4 月 1 日,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崔艳霞教授团队荣幸邀请到西北大学丁颖教授为团队成 员开展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崔艳霞教授主持了报告并组织了交流工作。 4 月 14-16 日,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崔艳霞教授、李国辉副教授参加在上海新国际博览 中心召开了 Electronica China 慕尼黑上海电子展。 4 月 23 日,崔艳霞教授前往南京参观了南京大学陆海教授团队的实验室,并进行学术 交流。 5 月 8-10 日, 郝玉英参加了中科院物理所举办的“第八届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科学与技 术学术研讨会”, 并做了题为“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的优化策略”的邀请报告。 5 月 14 日到 16 日,刘芳宇参加武汉大学举办的第七届“演化计算与学习研讨会” 5 月 25 日,苏州大学张程副教授受邀到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纳米光电子器件团队开展 学术交流,做了题为“热电子光电探测器理论与实验研究探索”的精彩报告,并于报告结 束后参观了团队实验室。 5 月 28-29 日,华侨大学魏展画教授、北京大学肖立新教授和香港浸会大学朱福荣教授 受邀为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师生做系列学术报告,郝玉英院长与崔艳霞教 授负责报告的组织交流工作。 6 月 5 日, 黄小勇教授参加在上海举行的第十六届全国激光技术与光电子学学术会议 (LTO2021),作了题为“全光谱 LED 照明用高效青色荧光粉”的特邀口头报告. 6 月 11 日,崔艳霞教授在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做了题为“国家基金申请的 三有要素与三无原则”的精彩报告,并鼓励青年教师多参加学术会议,多与其他相关课 题组进行学术交流,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力。 6 月 17 日,崔艳霞教授、李国辉副教授受邀参加 2021 中国半导体新材料发展(太原) 论坛。 6 月 24 日, 李璞教授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三届光电子•中国博览会 光电子材料与器 件发展论坛”,作了题为“10 Gb/s 高速光子熵源随机数发生器”的学术报告. 7 月 8 日,崔艳霞教授受甘雪涛教授邀请到西北工业大学做了题为“纳米结构增强型光 子及光电子器件”的精彩报告。 7 月 9 日,张明江教授参加在西安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 (SPC2021)”,并作题为“光子集成宽带混沌信号发生器”的特邀报告. 7 月 17 日,张明江教授赴长沙参加了由国防科技大学主办的“2021 光子技术前沿论坛”, 并作题为“混沌激光分布式光纤传感”的邀请报告. 7 月 22 日, 吴建红赴长春参加“第八届全国掺杂纳米材料发光性质学术会议. 7 月 23 日, 李璞教授参加在西安举行的“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Information Optics and Photonics(CIOP-2021)”,作了题为“ingle dynamical node-based photonic reservoir computing for modulation format identification and image/video recognition”的学 术报告. 35 18. 7 月 23 日-25 日,费宏明赴北京参加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发展论坛,并做了“光波单向传 输”的口头邀请报告。 19. 7 月 23-25 日,陈杰讲师参加在西安举行的会议“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Optics and Photonics(CIOP)”,作了题为“Dual-comb generation based on nonlinear polarization rotation and Lyot filter in a single-cavity fiber laser”的 poster 报 告 . 郝 悦 伶 同 学 获 得 会 议 最 佳 Poster 奖。 20. 7 月 23 日-25 日,李国辉副教授、石林林博士参加第十三届光电子·中国博览会光电子 材料与器件发展论坛,位于北京。李国辉副教授作题为“界面钝化实现具有高工作稳定 性高性能甲胺铅碘钙钛矿纳米片激光器”,石林林博士作题为“基于原子级厚度氧化铝界 面层实现高性能有机光电倍增探测器”的口头报告。 21. 7 月 24 日-7 月 26 日, 靳宝全等赴北京参加“第十三届光电子产业博览会(北京)”, 展 出了课题组研发的多种光纤传感设备. 22. 7 月 31 日到 8 月 1 日,刘芳宇参加太原科技大学举办的第 32 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并 作题为“双网耦合模型中电网重叠社区的节点重要度评估”的口头报告。 23. 7 月 31 日至 8 月 2 日, 张万舟副教授和 2021 级硕士研究生马赫阳参加吉林大学举办的 第六届全国统计物理与复杂系统学术会议,并做口头报告和张贴报告。 24. 9 月 13 日,崔艳霞教授访问暨南大学物理学系谢伟广教授及纳米光子学研究院陈泌教 授团队的实验室,并进行学术交流,做了题为“纳米结构增强型光子及光电子器件”的精 彩报告。 25. 9 月 16 日 -9 月 18 日 , 靳 宝 全 、 白 清 赴 深 圳 参 加 “ 第 23 届 中 国 国 际 光 电 博 览 会 (CIOE2021)”, 展出了课题组研发的多种光纤传感设备. 26. 9 月 17 日,崔艳霞教授受邀前往佛山市顺德区参加 2021“强国青年科学家”颁奖分享会, 在此次寻访活动中,崔艳霞教授荣获“强国青年科学家”提名奖。 27. 9 月 18 日-9 月 20 日, 靳宝全、白清赴深圳参加“2021 年中国光学学会学术大会”, 并 做了题为“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系统性能提升方法”的邀请报告. 28. 10 月 17-19 日,韦宏艳副教授参加在合肥举行的“第五届大气光学及自适应光学技术发 展研讨会” 29. 10 月 22 日至 24 日, 时秋峰,王磊,郭海洁赴成都参加中国稀土学会 2021 学术年会稀 土发光材料分会。 30. 11 月 2 日,崔艳霞教授受山西大学物理电子工程学院贾晓军院长、陈君教授邀请,前 往山西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做了题为“纳米结构增强型光子及光电子 器件”的报告。 36 科研亮点(一) 2020 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一等奖 超快全光物理随机码发生器 获奖者:李 璞 张建国 王安帮 徐兵杰 陈向飞 王云才 特色及创新 本项目“超快全光物理随机码发生器”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将超宽带激光混沌 熵源与全光信号处理相融合产生物理随机码的技术思想,旨在突破传统物理随机 码发生器电子速率瓶颈,研发码率达 10 Gb/s 量级的超快物理随机码产生技术和 设备,填补物理随机码快速产生的相关技术空白,解决高速通信系统中普遍采用 伪随机码发生器带来的“信息泄露”安全隐患。 本项目由太原理工大学牵头,联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南 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研发,得到了中央机要局、科技部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门的大力资助,取得 21 件国家/国际发明专利、5 件软 件著作权。2017 年以来,所研发 10Gb/s 超快全光物理随机码发生器获得了应用 推广,为相关企业新增利润累计达 9 千多万元、节支 3 亿余元。此外,本项目建 设的功能性网站(www.random-number.net),已为中、美、日、欧等 60 多个国家 研究机构提供了累计 1Tbits 的随机数据。 37 研究意义 随机码(亦称密钥)是信息安全的基石,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稳定、 商业机密、个人隐私等众多方面。利用复杂算法可以产生快速‘伪’随机码,但 存在被破解隐患。利用物理熵源可产生不可预测和破解的真正随机码,但受限于 ‘电子速率瓶颈’,速率普遍处于 Mb/s 量级,无法适应现代高速保密通信需要。 本项目分别将宽带混沌激光熵源与电子 ADC 及全光 ADC 处理技术相融合,发 明了系列专利技术 30 余项,获软件著作权 15 项,通过突破宽带混沌激光熵源、 高速电子 ADC、全光采样、全光量化、随机性质量在线评测等关键技术,研制出 最高码率达 10 Gb/s 量级的高速实时物理随机码发生器,将现有同类设备速率 提高了至少 3 个数量级,大大提升了我国随机码设备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38 科研亮点(二) 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Hua Gao, Anbang Wang*(王安帮), Longsheng Wang, Zhiwei Jia, Yuanyuan Guo, Zhensen Gao, Lianshan Yan, Yuwen Qin, and Yuncau Wang, “0.75 Gbit/s high-speed classical key distribution with mode-shift keying chaos synchronization of Fabry–Perot lasers” Light: Sci. Appl., 10(2021) SCI Top 1区, 影响因子 17.782 研究内容: 该论文是一篇有关混沌密钥分发的原创性研究论文,介绍了利用共同信号驱动 Fabry-Perot激光器混沌同步进行物理层密钥分发方案。该方案大幅度降低混沌同步恢复时 间,提高了密钥分发速率;同时,研究了混沌同步质量对激光器硬件参数的高度敏感性,并 以此论证了方案的信息论安全。论文工作有望为高速、长距的安全密钥分发提供一种可选方 案。 新闻简介: 高速、长距离的物理层密钥分发是保密通信的迫切需求。混沌激光同步孕育了一种新体 制物理密钥分发技术:参数匹配的一对混沌光源可以同步产生高度相似的宽带随机波形,因 而从同步波形中可以抽取一致随机数。为保障信息论安全,通常对光源的某个硬件参数进行 随机键控。对于传统的混沌源——外腔反馈半导体激光器,其数十ns的同步恢复时间限制了 密钥分发速率。 针对这一问题,我院博士研究生高华、王安帮教授及其合作者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一种新 方案:用一对Fabry-Perot半导体激光器在复杂光信号共同驱动下构建开环同步系统,并通过 激光器模式键控实现“同步-非同步”随机切换,然后从模式匹配时段的同步波形中抽取一 致的随机密钥。该方案采用无外部反馈的激光器,避免了外腔模式跳变对同步鲁棒性及同步 恢复时间的限制,将密钥分发速率从百kbit/s提高至0.75Gbit/s。此外,混沌激光经过160km 单模光纤信道传输后仍保持高质量同步,证明了该系统与现有光纤通信网络的兼容性。 图1. 密钥分发:(左)原理示意图,(中)模式键控同步,(右)密钥速率与误码率 网页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77-021-00610-w 39 科研亮点(三) 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Pengfei Guo* (郭鹏飞), Da Liu, Xia Shen, Qihang Lv, Yu Wu, Qian Yang, Pu Li, Yuying Hao, Johnny C. Ho*, and Kin Man Yu*, “On-wire axial perovskite heterostructures for monolithic dual-wavelength laser,” Nano Energy 92, 106778 (2022) SCI Top 1区, 影响因子 17.881 研究内容: 该论文是针对双波长纳米激光器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介绍了郭鹏飞课题组通过发展一种 源移动式纳米线生长技术,通过材料在微纳尺度的能带设计和生长控制,可控制备了一种一 维无机钙钛矿CsPbCl3/CsPbI3异质结构。解决了由于单纳米结构带隙不可控导致的钙钛矿纳 米线激光器发射波长单一的问题。论文系统研究了基于这一新材料的非对称波导和双波长受 激发射性质。这一重要发现将在集成纳米光子技术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新闻简介: 双波长纳米激光器在光信息处理和光通信等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发展多波长纳米激 光光源对于实现基于高密度光子集成芯片的新型光信息处理和运算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 义。传统基于无机钙钛矿纳米线的激光器,由于材料带隙结构单一、自吸收损耗较大及端面 反射率低导致激光发射频率单一,阈值普遍偏高的问题。针对这一难题,郭鹏飞副研究员带 领研究团队与香港城市大学Johnny C. Ho,Kin Man Yu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制备高结晶质 量、具有清晰界面的单根钙钛矿异质结纳米线,构建一维复合谐振腔结构。这种一维纳米结 构由发红光(CsPbI3)和发蓝光(CsPbCl3)的半导体材料沿轴向外延组成,在激光照射下 呈现出轴向异质结构。由于纳米线独特的能带结构,在激光泵浦下,可以实现双向非对称波 导。不同增益介质发出的光沿微腔向两端传输过程中,发生能量转移,随着激发强度的不断 增大最终形成增益,实现双波长(425.5 nm and 687.4 nm)激光发射。这一开创性的工作将推 动多波长纳米激光器研究的快速发展,为光子计算机的研发奠定重要基础。 网页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12855210 10272 同行评价: “This paper reports the direct vapor growth of high quality CsPbCl3/CsPbI3 axial perovskite heterostructures and multi-heterojunction nanowires using a newly developed magnetic pull-out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ethod. A dual wavelength laser is obtained by exciting the femto-second laser. The results are reliable and the discussion is interesting. ” 40 科研亮点(四) 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Wang Dong(王东), Sujit K. Sahoo, Xiangwen Zhu, Giorgio Adamo and Cuong Dang*. Non-invasive super-resolution imaging through dynamic scattering media, Nature Communications 12, 3150. (2021) JCR Top 1区,Nature子刊 研究内容: 该论文是一篇有关散射超分辨成像的原创性研究论文, 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透过散射 介 质 非 侵 入 式 超 分 辨 成 像 方 法 — — Stochastic Optical Scattering Localization Imaging (SOSLI),并基于该方法利用静态散射介质实现了100nm超分辨分辨成像;此外,还研究提 出了自适应SOSLI技术,实现了透过动态散射介质的超分辨成像。该项工作提供了一种透过 混浊水体、云雨雾霾、厚生物组织等动态散射介质的清晰成像方案,在国防、遥感、水下勘 探、生物医疗检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新闻简介: 突破衍射极限的超分辨光学成像技术是探索纳米尺度微观世界的利器,对于生物学和生 命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生物组织对探测光的强散射 效应,扰乱了原本有序的光波前,使得对于隐藏于一定厚度生物组织之下微小目标的观测十 分困难,对它们实现超分辨成像更是难上加难。针对这一挑战性的问题,新型传感与成像技 术团队王东副教授与Cuong Dang 教授等人,深入地研究了隐藏于散射介质后的微小发光目 标在探测器端接收到的散斑图,发现观测获得的一系列散斑图之间,在记忆效应范围内具有 一定的相关性;基于这一发现,提出了透过静态散射介质的100nm超分辨成像技术SOSLI, 以及透过动态散射介质的自适应SOSLI技术。前者表明:所提出SOSLI,仅利用普通毛玻璃 构建的简单光路装置,就可以实现纳米尺度超分辨成像, 基于该方案,有望发展一种高性价 比的新型显微成像技术;后者表明:所提出的自适应SOSLI技术,有望实现对隐藏于一定厚 度生物组织之下的纳米尺度目标的成功观测。 网页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3421-4 同行评价: “ The authors describe an very interesting approach to exploit local correlations in speckle patterns to reconstruct sparse objects. Moreover the technique has super-resolution capabilities through localization, which allows it to go beyond the diffraction limit of the imaging optical system. Finally, the manuscript describes how the technique can be adapted to work also with a slowly decorrelating scatterer, which could be fresh biological tissue.” 41 教学工作总结 2021 年我院承担教学工作量 61397.36。获批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 6 项,省 级大学生创新项目 2 项;获批校级教改项目 1 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 目 2 项。1 人次获 2021 年度太原理工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 人次指导研究 生电子设计竞赛并获奖。14 人次指导本科生参加科技竞赛并获奖。1 人次指导 本科生获得校级本科特优毕业论文。约 15 人次参加教学交流及培训。 教学工作量统计 承担教学工作量 61397.36,较 2020 年增 2617.3 在编教师人均教学工作量:502.31;人均本科教学工作量:351.66 2021 年学院教学工作量统计表 承担的教学工作量 上半年 下半年 全年 理论工作量(大物+专业) 10003.24 9548.48 19551.72 大学物理实验 3504 9844.8 13348.8 课内实验 571.61 643.2 1214.81 实习 811.75 0 811.75 课程设计 537.6 116 653.6 毕业设计 3897.6 0 3897.6 教学研讨 986 1032 2018 研究生 9400 10501.08 19901.08 合计 29711.8 31685.56 61397.36 42 教改项目 1. 曹斌照, 费宏明, 孙非,马宁,张明达.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太原理工大学 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电动力学”课程建设的探索研究, 经费 1 万, 起止 年月:2021.07-2023.06. 2. 吴宇坤,李窦哲,李付江,曹斌照, 费宏明,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类专业教指委教改项目: 学 科融合背景下的《数学物理方法》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起止年月:2021.07-2023.07。 3. 薛林, 孙礼, 李辉, 基于 MOOC 平台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山西省高等 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经费 1.0 万, 起止年月:2021.06-2022.06 4. 张雍家, 黄平, 刘瑞萍, 武媛,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一般性项目):基于 OBE 理念的大学物理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经费 1 万,起止年月:2021.9-2023.9. 5. 刘一凡, 刘红利, 张叶, 郝阳,校级教改项目:项目互动式线上线下智慧教学在大学物理课 程中的应用, 经费 0.5 万, 起止年月:2021.06-2022.06 6. 崔艳霞, 李国辉, 冀婷, 翟爱平, 石林林, 韩悦, 郤育莺,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 学指导委员会光电教指分委,“《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最新变革课程”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2021.1-2022.12. 7. 杨玲珍、王娟芬、郭奠强、陈 杰,2021 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立项项目(J2021184) "非线性光学"线上线下混合式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经费 0.5 万, 起止年月:2021.09-2020.10 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 1. 胡李纳.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研究, 2021 年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2021Y196), 导师:郝玉英,经费 0.8 万,起止年月:2021.09-2022.08. 2. 屈鼎然. 基于自适应深度卷积网络的输送带损伤无线智能诊断定位系统, 2021 年山西省研 究生创新项目,导师:乔铁柱,经费 0.25 万,起止年月:2021.09-2022.08. 3. 郭珊珊,山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卤取代芳胺类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对钙钛矿太阳能 电池性能优化研究,导师:李战峰,经费 0.5 万元,2021.07–2022.06 4. 胡鑫鑫. 基于锁相探测的时域门控型长距离混沌布里渊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2021 年山西 43 省研究生创新项目,导师:张明江,经费:0.5 万,起止年月:2021.08-2022.06. 5. 陈红. 基于短掺铒光纤的随机激光器系统,2021 年山西省研究生创新项目,导师:张明江, 经费:0.5 万,起止年月:2021.08-2022.06. 6. 周新新. 基于混沌时域差分重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2021 年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 目,导师:张明江,经费 0.5 万元,起止年月:2021.08-2022.06.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1. 陈斯、陈汉川、王博、戴鸿涛、王玉林. 新型全角度曲面成像透镜设计及其扩展应用研究, 指导教师:孙非, 起止年月:2021.06-2022.06 2. 任文敏、岳新宇、李世豪、董乐、蒋昊. 基于机器学习的多 OAM 态识别方法, 2021 年山西 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指导教师:韦宏艳, 经费 0.5 万, 起止年月: 2021.06-2022.11 3. 黄祚维、郭泓宇、昝鹏宇、刘利锋、邓远洋,面向数学物理方法课程学习的电子仪器设计 与制作, 2021 年太原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指导教师:吴宇坤, 经费 0.3 万, 起 止年月:2021.03-2023.03 4. 王小娜、田士豪、靳旭辉、李羿坤、黄蕊. “文物卫士”光纤智能安防系统, 2021 年度山西 省 高 等 学 校 大 学 生 创 新 创 业 训 练 项 目 , 指 导 教 师 : 王 宇 , 经 费 0.6 万 , 起 止 年 月 : 2021.09-2022.09. 发表教学研究论文 1. 徐强, 罗丽峰. 基于手机的随机误差统计规律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物理与工程, 38-42(2021) 2. 曹斌照,崔程,乔磊. 精确求解无限长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分布的两种新解法及仿真验证.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4):141-145. (教学类核心) 获奖 刘一凡获第六届高等教育杯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华北赛区一等奖 (2021.06.05)。 徐强在全国高等学校第十五届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讨会自制仪器展评中荣获三等奖 1 项。 王东指导本科生何鹏《优化采样路径提升 DCT 单像素成像速度的研究》获本科生优秀毕业 论文 贾鹏带领马铭阳等荣获山西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曹斌照、费宏明、吕玉祥、吴宇坤、孙非. “《数学物理方法》及相关电磁场类课程案例渗 透性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获 2021 年度太原理工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44 指导昝鹏宇、连浩毅、李子豪获得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华北赛区二等奖; 指导李鹏鹏、向志强、鲁鸿哲获得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华北赛区三等奖; 指导刘利锋、宋晨曦、吴泽坤获得 2021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西赛区一等奖,并推 荐国奖; 指导刘鑫博、张小帆、朋凯获得 2021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西赛区二等奖; 指导徐浩岚、高仕济、陈治农获得 2021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西赛区二等奖; 指导杜雯淇、李浩、刘昉煦获得 2021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西赛区二等奖。 孙礼、李辉、韩燕、张龙龙、张晨曦五位老师组织、培训学生参加物理学术竞赛华北区赛 获三等奖。 李辉、韩燕、徐强、孙礼四位老师组织我院 4 支队伍参加第七届全国物理实验竞赛(创新), 获三等奖 3 项,优秀奖 1 项。 孙礼和张龙龙老师组织我院 1 支队伍参加第五届山西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获一等奖。 王宇、白佛指导硕士研究生郭柴旺、孙德龙、李妍获得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华北分赛区一等奖. 白清、靳宝全指导硕士研究生李顺班、崔宁、方正获得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华北分赛区三等奖. 教学交流 1. 2021 年 5 月 21 日-23 日, 郝玉英教授、乔铁柱教授、韦宏艳副教授、翟爱平老师参加在宜 宾举办的“2021 年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一流专业建设暨'学教研产城'融合发展论坛”。 2. 2021 年 7 月 19 日-21 日,张雍家赴青岛参加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论坛。 3. 2021 年 7 月 9 日-11 日,徐强赴陕西理工大学参加全国高等学校第十五届物理演示实验教学 研讨会。 4. 2021 年 5 月 7 日-9 日,徐强和孙礼赴内蒙古呼和浩特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 赛)华北赛区研讨会。 5. 2021 年 7 月 10 日, 王宇赴哈尔滨参加“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仪 器类新专业建设研讨会”. 6. 2021 年 7 月 19 日-21 日,费宏明赴青岛参加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论坛。 7. 2021 年 7 月 20-22 日,张建忠赴昆明理工大学参加全国高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 教学改革前沿论坛,并作新工科项目的中期汇报,报告题目“太原理工大学光电专业国际合 作交流机制的探索”。 8. 2021 年 7 月 23 日-25 日, 吴宇坤赴陕西汉中参加第四届高等学校物理学类课程研究会联合 年会。 45 学生工作总结 2021 年学院共培养毕业生 343 人,其中研究生 111 人,本科生 232 人。2021 届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为 82.5%,其中本科生校内外升学共 84 人;2021 年全院学 生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各类奖励和荣誉共 197 人次;参与创新实践项目 11 项,均获得国家级和省级荣誉。 2021 届研究生名录(111 名) 光学工程(26 名) 巢 萌 翟艳玉 丁 浩 房 鑫 郭功名 郭荣荣 郭 鑫 李雪梅 李 颖 栗正华 任静峰 尚 蕾 沈洁莲 卫欢欢 武超人 邢红武 许康丽 严贤雍 杨 强 于 波 张 彤 张艺腾 张宗杰 赵婕茹 赵 周博林 乐 凝聚态物理(25 名) 蔡少卓 车 剑 冯尚可 付子健 侯成成 黄鹤宇 焦晨浩 李 才 李石川 马诗洋 任英楠 苏 杰 王 凡 王 洋 王英奎 吴星亮 薛 博 闫玠霖 闫 朋 余 涛 张 琦 张帅兵 张天舒 张娅敏 郑 轩 李雪峤 马骁燕 控制科学与工程(3 人) 耿 伟 杨小姗 张 煊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14 人) 董红霞 段志磊 宫联国 韩雪婷 李 健 李 荣 潘 苏宛然 仝雅惠 王亚辉 许 扬 张 梦 红 电子科学与技术(3 人) 曹文静 耿 鑫 王佩佩 集成电路工程(27 人) 46 蔡嘉城 陈鑫澎 程 蒙 郭亘立 韩 青 贺培鑫 贾程鹏 梁昌硕 刘钧妍 刘 奇 刘 强 刘 皮慧慧 申志儒 王玎睿 王翔宇 吴萍萍 吴天龙 吴学波 续文敏 延 敏 杨景财 苑宏宇 张晓程 张延相 赵 瑞 祝王华 李占远 李张印 彤 控制工程(14 人) 高沁中 高英杰 高瑜璋 胡春强 李 广 李靖升 卢新硕 王国强 王昱皓 王子箬 谢瑞欣 张国栋 2021 届本科毕业生名录(232 名) 应用物理学(55 人) 安均利 白文俊 陈天宇 谌丽婷 杜劭冲 樊江波 冯 利 付 蓉 郭学康 何 磊 贺博东 黄淦锐 黄皓宽 计 鑫 李和赫 李晋韬 梁 栋 林振伟 刘天宇 吕佳蒙 马赫阳 潘艺潮 任静如 宋之卿 孙琬钧 田昌盛 田昱泽 王 博 王嘉乐 王顺利 王晓鹏 王晓珊 王怡斐 王永楼 王渊明 卫宇航 文喜群 徐晓艳 徐宗淇 杨 华 殷时雨 张桂菖 张家晨 张伟宇 张新菲 张鑫慧 张永奇 赵春阳 赵华强 赵翼展 郑路明 郑裴俊 郑琪迈 钟婧祺 朱逸博 陈 钒 陈锦鸿 陈 祺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122 人) 柏云海 曹书涛 曹智凯 柴鑫悦 车 陈韶婕 陈庭威 陈珍永 陈志新 陈子懿 成雨萱 程奥伟 程语诺 戴玺隆 邓 爽 董根铭 董俊辰 杜泽宇 段昊男 段哲鑫 范卜文 方浩轩 符浩经 高少山 高彦生 高崯洲 巩正轩 郭泰宏 郭现豪 郭旭飞 郭钊宇 韩金峰 韩彤彤 侯兆华 华云岚 贾繁卿 蒋 涛 47 鑫 金 玉 柯皓天 李 帆 李建树 李靖文 李 李瑞民 李泰伦 李昕洲 李玉琴 梁基彬 刘鹏博 刘瑞峰 刘瑞桦 刘语欣 柳 牛林洮 牛瑞欣 彭稀宁 彭煜涵 秦 帅文兰 苏 静 孙 睿 孙思久 谭奇璞 田晨阳 王 峰 王宇晴 卫润茜 项温南 俊 李俊武 李佩翔 廖钰杰 林 峰 刘峻名 莹 吕明昊 马旭东 莫怀武 奇 邵钰洁 沈季乾 石炎伟 孙一虎 孙 宇 孙宇嘉 锁相严 王俊丽 王朋宇 王 鑫 王亚琴 王一行 温 驰 吴 楠 吴生龙 吴泽宇 武春辉 武慧敏 邢 鹏 熊 瑶 薛 伟 杨超智 杨豪杰 杨咏琪 杨志婷 姚建利 姚莉冰 袁 累 张东辉 张美园 张 淼 张鹏博 张绍华 张帅勤 张文煌 赵对对 赵 光 赵惠芳 赵鑫生 郑红蓉 郑宇斌 周光耀 周家锐 光源与照明(55 人) 曹宇君 陈润玉 陈胜祥 陈祥宇 程姿嘉 崔皓一 邓 宇 杜欣远 冯 鑫 高 歌 高志恒 韩玉宁 何 贺 胡 柳 黄泽诚 李浩楠 李尚阳 李思远 李小燕 刘昊琦 刘金忠 刘一帆 马 涔 马建露 孟 玲 孟煜杰 申佳娜 宋佳乐 唐瑞泽 唐志发 王博勋 王 帅 王 维 卫姣旭 文瑞鸿 夏 垚 许菊脂 闫晓东 杨 丹 杨苗苗 杨振敏 姚梦兰 于雨禾 袁如日 张存瑞 张汉堂 张 蕾 张 张泽华 章宸旸 赵德睿 周锦美 朱世杰 蔡辰明 敏 2021 届本科生升学(84 名) 48 鹏 帅 专业班级 姓名 录取学校 光照 1702 马建露 北京大学 光信息 1701 柴鑫悦 南开大学 光信息 1703 李 南开大学 光信息 1701 吴泽宇 北京理工大学 光信息 1702 戴玺隆 北京理工大学 光信息 1702 邵钰洁 北京理工大学 应物 1701 张新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应物 1701 林振伟 电子科技大学 光照 1701 胡 柳 电子科技大学 光照 1702 李尚阳 电子科技大学 光信息 1702 赵惠芳 电子科技大学 光信息 1701 彭稀宁 电子科技大学 光信息 1703 李俊武 电子科技大学 光信息 1704 孙一虎 电子科技大学 光信息 1704 谭奇璞 电子科技大学 应物 1701 杜劭冲 上海交通大学 应物 1701 张伟宇 上海交通大学 应物 1702 朱逸博 北京邮电大学 光信息 1704 张鹏博 北京邮电大学 光照 1702 朱世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光信息 1703 刘瑞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光信息 1704 彭煜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光信息 1704 卫润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光照 1701 高 歌 西安交通大学 光信息 1704 郑红蓉 西北工业大学 光信息 1703 成雨萱 大连理工大学 光信息 1701 张东辉 郑州大学 光信息 1702 车 俊 鑫 北京工业大学 49 光信息 1701 温 应物 1701 郑裴俊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所西安 分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光照 1702 申佳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光信息 1702 陈 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光信息 1702 姚莉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光信息 1701 韩彤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光信息 1704 牛瑞欣 光信息 1701 金 玉 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 所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光信息 1702 段哲鑫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光信息 1702 高彦生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光照 1701 文瑞鸿 光信息 1702 秦 光信息 1702 李靖文 厦门大学 光信息 1703 苏 东北大学 光信息 1704 刘峻名 东北电力大学 应物 1702 张鑫慧 广东工业大学 应物 1701 郭学康 广西大学 光信息 1703 王 峰 河南大学 光照 1701 李小燕 湖南大学 应物 1702 李和赫 华南师范大学 光照 1702 卫姣旭 华南师范大学 光信息 1703 武慧敏 华南师范大学 应物 1702 白文俊 南方科技大学 光信息 1701 侯兆华 南京大学 光信息 1701 周光耀 南京理工大学 应物 1701 何 磊 太原理工大学 应物 1701 吕佳蒙 太原理工大学 应物 1701 赵春阳 太原理工大学 驰 奇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 究所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 静 50 应物 1702 马赫阳 太原理工大学 应物 1702 殷时雨 太原理工大学 光照 1701 程姿嘉 太原理工大学 光照 1701 杨苗苗 太原理工大学 光照 1702 陈祥宇 太原理工大学 光照 1702 何 鹏 太原理工大学 光照 1702 章宸旸 太原理工大学 光信息 1701 韩金峰 太原理工大学 光信息 1701 杨志婷 太原理工大学 光信息 1702 蒋 涛 太原理工大学 光信息 1702 帅文兰 太原理工大学 光信息 1702 孙 睿 太原理工大学 光信息 1702 张 淼 太原理工大学 光信息 1703 范卜文 太原理工大学 光信息 1703 柳 莹 太原理工大学 光信息 1703 牛林洮 太原理工大学 光信息 1703 吴 楠 太原理工大学 光信息 1704 陈韶婕 太原理工大学 光信息 1704 董根铭 太原理工大学 光信息 1704 李佩翔 太原理工大学 光信息 1704 王俊丽 太原理工大学 光信息 1704 项温南 太原理工大学 光照 1702 王博勋 上海师范大学 光信息 1704 张文煌 深圳大学 应物 1702 卫宇航 俄罗斯国家研究大学高等经济学院 光照 1702 赵德睿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 光信息 1701 王一行 香港浸会大学 光信息 1704 华云岚 英国爱丁堡大学 51 荣誉与奖励( 197 人次) 国家奖学金(12 人) 本 科 生: 硕士研究生: 田佳冉 陈 红 李 伟 博士研究生: 张 倩 马 楠 吴林杰 屈鼎然 王之润 于昊男 于福浩 徐灿文 校长奖学金(1 人) 国家励志奖学金 (27 人) 应物 1801 陈 靖 应物 1801 卢文龙 应物 1802 尚锦涵 应物 1803 师 庆 光信 1802 周 洁 光信 1803 王星月 光信 1803 单小丽 光信 1804 张树琰 光信 1805 程子若 光信 1805 高丽娜 应物 1901 马婧连 应物 1902 杨卓新 光照 1901 蒋 昊 光照 1901 田士豪 光信 1901 魏一纹 光信 1901 任文敏 光信 1901 周峰立 光信 1902 董 乐 光信 1903 臧晓灿 光信 1904 张 璇 光信 2001 高展辉 光信 2001 郭文婧 光信 2003 张玉洁 光信 2004 裴士蝠 应物 2001 杨 鑫 应物 2002 秦先茹 应物 2002 张 瑞 太原理工大学三好学生 (13 人) 应物 1801 安珊萱 应物 1802 尚锦涵 应物 1802 宋 宇 光信 1805 程子若 应物 1901 马婧连 应物 1902 田一秀 光信 1901 任文敏 光照 1901 王小娜 光信 2001 陈 光信 2001 高展辉 光信 2001 郭文靖 应物 2001 董晓宁 晨 应物 2002 秦先茹 太原理工大学优秀学生干部 (4 人) 光照 1902 张誉耀 光信 2003 张玉洁 应物 2001 杨 鑫 应物 2002 韩驰野 太原理工大学先进班集体 (1 个) 光信 2001 班 中国电子学会集成电路奖学金 (1 人) 穆思宇 太原理工大学(2021 年)优秀学生奖学金 (93 人) 52 学业优秀奖学金(53 人) 高鹏程 徐浩晖 安珊萱 卢文龙 秦卓科 荀 斌 高泽芳 贾瑞昕 尚锦涵 施嘉旺 周天宇 吴 楠 贺泽震 马婧连 田一秀 廖 琴 王 凯 关本生 王小娜 许卫浩 尤亚娇 张誉耀 陈 斯 雷 迪 王园园 杨 田 赵倚帆 潘兴华 于 周 洁 高文兴 单小丽 王星月 朱凯航 朱亚琦 宋慧敏 高丽娜 赵新渊 任文敏 赵 旭 魏一纹 栗 宁 杨凯歌 黄 鑫 陈俊媛 向志强 杨 震 乔一丹 罗庆余 王 博 戴鸿涛 薛国宇 田士豪 卢宏纲 赵 珩 王丽娇 李翔宇 王龙超 薛卉洁 杨滨远 杜建英 周峰立 陈汉川 郭家昊 徐璐霞 董 张 程子若 焦宁馨 李金泰 黄振永 吴 陆盛源 卜则源 刘星志 王宇昊 张宇鹤 张文倩 董乐 杰 学业进步奖学金(10 人) 尉智宇 何国庆 陈治霖 黄志亮 李 璐 研究创新奖学金(8 人) 田佳冉 王禹皓 杨卓新 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7 人) 陈 靖 崔 鹏 黄 蕊 乐 璇 公益服务奖学金(7 人) 刘 斌 赵玉茹 高嘉欣 文体活动奖学金(8 人) 蒋 昊 刘 泽 高淑娟 燕 太原理工大学优秀团干部( 3 人) 陈汉川 杨凯歌 崔鹏 太原理工大学优秀团员( 8 人) 乔一丹 魏一纹 田一秀 高嘉欣 53 王宇昊 太原理工大学优秀团支部(2 个) 光信 1901 团支部 光信 1805 团支部 太原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7 人) 光信 1702 陈 祺 光照 1701 程姿嘉 应物 1701 林振伟 光信 1703 牛林洮 光信 1704 牛瑞欣 应物 1701 张新菲 光照 1702 马建露 太原理工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实践队员(10 人) 光信 1904 张 璇 应物 1902 崔 鹏 光信 1903 左亚淇 光信 1901 杨凯歌 光信 1901 任文敏 光信 1902 戴鸿涛 光照 1901 王小娜 光照 1902 叶鑫茹 光信 2001 张 驰 光信 2004 王 卓 太原理工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实践队伍(5 个)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赴闻喜县宰相村社会实践队 铭记历史,怒号光明队伍 物电学院暑期社会实践 2 队 物电学院“自强不息”实践队伍 物电学院“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大赛” 学生创新实践项目 1、由张建国、白佛、李翠、戴宏老师指导的研究生刘家跃、李豪豪、牛晨丰、 王云鹤等参加的项目获得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和省赛一 等奖; 2、由郑文老师指导的本科生周峰立、闫振宇参加的《智网编队-新一代编队运输 领跑者》项目荣获 2021 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大赛国家级铜奖; 3、由郭龑强老师指导研究生张浩杰、张健飞、胡紫楠参加的《时域关联实现远 程光纤通信的信号恢复系统》获得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华北赛区一 等奖; 4、由郭菲、贾鹏老师指导研究生马铭阳、郑亦天、张淼、丁吕参见的《重器巧 做——光电系统数字孪生最优方案提供者》获得“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山西 省金奖; 5、由吴宇坤老师指导的本科生昝鹏宇,连浩毅,李子豪参加的《基于 51 单片机 54 的单一自由度垃圾分拣小车》项目获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华北赛区二等奖; 6、由张建国老师指导研究生王云鹤、张又文、龚全参加的《新型混合光时域反 射仪》项目获得 2021 年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华北赛区三等奖; 7、由张建国、戴震老师指导研究生李创业、牛晨丰、李豪豪参加的《一种具备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功能的随机数发生器》项目获得“兆易创新杯”第十六届中国 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华北赛区三等奖; 8、由蔡冬梅、李翠老师指导研究生吕佳蒙、张淼、孙睿参加的《基于水禽群落 智能分析的城区自然水域监控平台》项目获得“兆易创新杯”第十六届中国研究 生电子设计竞赛华北分赛区团队三等奖; 9、由周稻祥老师指导本科生周峰立的《FAST 主动反射面的形状调节》荣获 2021 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国家级二等奖; 10、由王旦霞老师指导本科生陈梅,刘汉章,陈俊媛参加的《基于曲线拟合和相 关系数的催化剂组合设计》项目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 ; 11、由杨玲珍老师指导硕士研究生张玉婧、武琦、杜晨锐参加的《基于迁移学习 的扩散光层析成像肿瘤图像分类系统》项目获得2021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人工 智能创意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学生就业质量报告 1. 2021 届毕业生基本情况 1.1 2021 届毕业生总体规模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21 届毕业生总人数为 343 人,其中本科生 231 人、 研究生 112 人。 表 1-1 历年毕业生情况一览表(2017~2021) 毕业年份 本科生/人数 硕士研究生/人数 博士研究生/人数 合计/人数 2017 184 99 5 288 2018 201 101 1 303 2019 232 98 3 333 2020 239 104 0 343 2021 231 110 2 343 55 1.2 2021 届毕业生构成分析 1.2.1 2021 届毕业生性别构成 2021 届毕业生中,男生 239 人,占比 69.67%,女生 104 人,占比 30.33%, 男女性别比约为 2.298:1。本科毕业生中,男生 165 人,占比 71.43%,女生 66 人,占比 28.57%,男女比例约为 2.5:1;研究生毕业生中,男生 74 人,占比 66.07%,女生 38 人,占比 33.93%,男女比例约为 2:1。 表 1-2 2020 届毕业生性别构成 本科生 毕业生类型 性别 研究生 合计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男生 165 71.43% 74 66.07% 239 69.67% 女生 66 28.57% 38 33.93% 104 30.33% 1.2.2 2021 届毕业生专业及学历构成 2021 年,我院共有毕业生 343 人,其中本科毕业生 231 人,分属于三个专 业,即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光源与照明;硕士研究生毕业生 110 人,分属于光学工程、集成电路工程、凝聚态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与测试 7 个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生 2 人,均属于光学工程专业。 表 1-3 本科毕业生专业分布表 专业名称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光源与照明 应用物理学 合计 毕业生人数 122 54 95 231 专业人数占比 52.8% 23.3% 23.9% 100.00% 表 1-4 硕士研究生毕业专业情况表 专业名称 控制工程 凝聚态物 测试计量技 电子科学 控制科学 集成电 光学工程 理 术及仪器 与技术 与工程 路工程 合计 毕业生 人数 14 25 24 14 3 3 27 110 专业人数 占比 12.7% 22.7% 21.8% 12.7% 2.7% 2.7% 24.5% 100.00% 56 1.2.3 2021 届毕业生生源地分布 学院 2021 届毕业生生源地分布广泛,涵盖了全国 27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 其中以山西生源为主,占生源总数的 53.94%;省外生源来自全国 26 个省(直辖 市、自治区)。 1-1 2021 届毕业生生源地分布图 2021 届本科毕业生生源地涵盖全国全国 26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 以山西生源为主,占生源总数的 51.52%;省外生源来自全国 25 个省(直辖市、 自治区)。 2021 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生源地涵盖全国全国 16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其中以山西生源为主,占生源总数的 58.18%;省外生源来自 15 个省(直辖市、 自治区)。 表 1-5 本科生 毕业生类型 生源地 省外 省内 安徽省 北京市 福建省 甘肃省 重庆市 广西省 2021 届毕业生生源地分布表 硕士研究生 全部毕业生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119 5 2 7 3 2 51.52% 2.16% 0.87% 3.03% 1.30% 0.87% 64 5 1 3 - 58.18% 4.55% 0.91% 2.73% - 183 10 2 8 3 3 2 53.67% 2.93% 0.59% 2.35% 0.88% 0.88% 0.59% 57 2 7 9 1 2 5 5 7 6 2 4 5 4 1 6 9 4 4 6 4 231 贵州省 海南省 河北省 河南省 黑龙江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吉林省 江苏省 江西省 辽宁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省 山东省 陕西省 四川省 天津市 云南省 浙江省 总计 0.87% 3.03% 3.90% 0.43% 0.87% 2.16% 2.16% 3.03% 2.60% 0.87% 1.73% 2.16% 1.73% 0.43% 2.60% 3.90% 1.73% 1.73% 2.60% 1.73% 100.00% 9 4 4 1 1 2 2 1 8 3 1 1 110 8.18% 3.64% 3.64% 0.91% 0.91% 1.82% 1.82% 0.91% 7.27% 2.73% 0.91% 0.91% 100.00% 2 7 18 5 2 9 5 8 7 4 6 6 4 1 14 12 5 5 6 4 341 0.59% 2.05% 5.28% 1.47% 0.59% 2.64% 1.47% 2.35% 2.05% 1.17% 1.76% 1.76% 1.17% 0.29% 4.11% 3.52% 1.47% 1.47% 1.76% 1.17% 100.00% 注:比例=该生源地人数/该学历毕业生总数 1.3 2021 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情况 1.3.1 毕业生就业率 我院 2021 届整体就业率为 82.5%。本科生就业率为 79.2%,其中升学 80 人, 出国出境 4 人,就业(签约就业+灵活就业+国家基层项目)98 人,应征义务兵 1 人;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 89.09%,其中升学 16 人,就业(签约就业+灵活就业) 82 人;博士毕业生 2 人,就业率为 100%。 表 1-6 2021 届毕业生就业率表 毕业生类型 毕业生数量 升学 出国出境 就业 未就业 就业率 本科生 231 80 4 98 48 78.8% 硕士研究生 110 16 0 82 12 89.1% 博士研究生 2 0 0 2 0 100% 合计 343 96 4 182 60 82.5% 注:1. 就业率=(已就业人数+升学人数+出国(境)人数)/总人数*100%; 其中已就业=签约+合同+灵活+项目+创业。 58 本报告中,就业数据统计截止 2021 年 11 月 30 日 1.3.2 毕业生就业形式 2021 届毕业生 343 人,其中协议签约 147 人,升学深造 96 人,灵活就业 4 人,合同签约 4 人,出国留学 4 人,其他形式就业 28 人,未就业 60 人。本科毕 业生中,协议签约 66 人,占比为 28.57%,升学深造 80 人,占比为 34.63%,灵 活就业 4 人,占比为 1.73%,合同签约 3 人,占比为 1.30%,出国留学 4 人,占 比为 1.73%,其他形式就业 26 人,占比 11.26%,未就业 48 人,占比为 20.78%。 硕士毕业生中,协议签约 79 人,占比为 71.82%,升学深造 16 人,占比为 14.55%, 合同签约 1 人,占比为 0.91%,其他形式就业 2 人,占比为 1.82%,未就业 12 人,占比 10.91%。两名博士毕业生均为协议签约。 1.3.3 未就业情况分析 表 1-7 就业形式 毕业生就业形式表 本科生 硕士研究生 总计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协议签约 66 28.57% 79 71.82% 145 42.52% 升学深造 80 34.63% 16 14.55% 96 28.15% 灵活就业 4 1.73% - - 4 1.17% 合同签约 3 1.30% 1 0.91% 4 1.17% 出国留学 4 1.73% - - 4 1.17% 其他形式就业 26 11.26% 2 1.82% 28 8.21% 未就业 48 20.78% 12 10.91% 60 17.60% 总计 231 100% 110 100% 341 100% 学院未就业毕业生共 60 人。本科生未就业人数为 48 人,占比 80%,硕士研 究生未就业人数为 12 人,占比 20%。通过就业追踪调研显示:本科未就业毕业 生的主要原因为“准备升学考试”(44 人,占比为 91.67%)。硕士研究生未就 业毕业生的主要原因是“未找到合适的工作”(11 人,占比为 91.67%)。 59 2. 2021 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2.1 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2.1.1 本科毕业生毕业总体去向 我院本科生毕业 231 人,其中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 122 人,升学 50 人、出国出境 2 人、就业 49 人、未就业 21 人;应用物理学专业毕业 55 人, 升学 15 人、出国出境 1 人、就业 24 人、未就业 15 人;光源与照明专业毕业 54 人,升学 15 人、出国出境 1 人、就业 26 人、未就业 12 人。 表 2-1 本科毕业生去向表 专业 升学 出国出境 人数 比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50 40.98% 2 光源与照明 15 27.78% 应用物理学 15 总计 80 就业 人数 比例 人数 未就业 毕业生总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1.64% 49 40.16% 21 17.21% 122 1 1.85% 26 48.15% 12 22.22% 54 27.27% 1 1.82% 24 46.64% 15 27.27% 55 34.63% 4 1.73% 99 42.86% 48 20.78% 231 注:比例=类型人数/专业毕业生总人数 2.1.2 本科毕业生各专业就业行业分布 2021 届毕业生行业布局与我院专业设置及培养定位较为契合。“制造业”、 “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为本科毕业生主要就业行业,其他就业行业包括“房地产业”、“电力、热力、 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等。其中全院本科生选择制造业行业 64 人,占比 65.31%,教育行业 7 人,占比 7.4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 服务业行业 10 人,占比 10.2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行业 10 人,占比 10.20%, 其它行业 9 人,占比 9.18%。 表 2-2 本科毕业生各专业就业行业分布表 专业名称 光电信息科学与 工程 光源与照明 应用物理学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制造业 36 75.00% 16 61.54% 12 50.00% 64 65.31% 教育 - - 2 7.69% 5 20.83% 7 7.41% 单位所在行业 60 共计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 息技术服务业 3 6.25% 4 15.38% 3 12.50% 10 10.20% 房地产业 - - - - 1 4.17% 1 1.02%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 务业 5 10.42% 3 11.54% 2 8.33% 10 10.20% 电力、热力、燃气及 水生产和供应业 1 2.08% - - - - 1 1.02% 交通运输 1 2.08% - - - - 1 1.02% 金融业 1 2.08% 1 3.85% - - 2 2.04% 建筑业 1 2.08% - - 1 4.17% 2 2.04% 总计 48 - 26 - 24 - 98 - 注:比例=行业就业人数/该行业专业就业总人数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选择制造业行业 36 人,占比 75.00%,信息 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 3 人,占比 6.25%,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行业 5 人,占比 10.42%,其它行业 4 人,占比 8.33%。 光源与照明专业本科生选择制造业行业 16 人,占比 61.54%,教育行业 2 人, 占比 7.6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 4 人,占比 15.38%,科学研 究与技术服务行业 3 人,占比 11.54%,其他行业 1 人,占比 3.58%。 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生选择制造业行业 12 人,占比 50%,教育行业 5 人, 占比 20.8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 3 人,占比 12.50%,其它 行业 4 人,占比 16.67%。 2.1.3 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2021 届本科毕业生的主要流向单位为其他企业、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其 他单位包括科研设计单位、中等初等教育单位、事业单位等,占比均比较少。光 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专业、光源与照明专业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情况基本 一致。院本科就业毕业生 98 人中,前往其它企业 57 人,占比 58.16%,国有企 业 29 人,占比为 29.59%,三资企业 10 人,占比为 10.20%,其它单位类型 2 人, 占比 2.04%。 61 表 2-3 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表 专业名称 单位类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光源与照明 应用物理学 共计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其他企业 24 50.00% 19 73.08% 14 58.33% 57 58.16% 国有企业 19 39.58% 4 15.38% 6 25.00% 29 29.59% 三资企业 3 6.25% 3 11.54% 4 16.67% 10 10.20% 中初教育单位 1 2.08% - - - - 1 1.02% 其他事业单位 1 2.08% - - - - 1 1.02% 合计 48 - 26 - 24 - 98 - 2.1.4 本科毕业生就业职位类型分布 2021 届本科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主要为“工程技术人员”,毕业生就业的 专业相关度较高,能够学以致用。光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物理、光源与照 明专业三个专业毕业生就业职位类别广泛多样。其他项中包含生产和运输设备操 作人员、商业和服务人员、教学人员等。其中本科签约就业毕业生职业类别为工 程技术人员的达 66 人,占比为 67.35%;教学人员 8 人,占比为 8.16%;其他人 员达 10 人,占比为 10.20%;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7 人,占比为 7.14%;其它职位 类型 7 人,占比为 7.14%。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技术人员 35 人,占本专业就业人数的 72.92%; 其他人员 4 人,占比为 8.33%;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4 人,占比为 8.33%;教学人 员、生产和运输设备操作人员、金融业务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各一人,占 比均为 2.08%。 光源与照明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为 18 人,占本专业就业人数的 69.23%;教学 人员 2 人,占比为 7.69%,其它专业技术人员 3 人,占比为 11.54%;其他人员, 科学研究人员,金融业务人员均为 1 人,占比为 3.85%。 应用物理专业专业工程技术人员 13 人,占本专业就业人数的 54.17%;教学 人员 5 人,占比为 20.83%;其他人员 5 人,占比为 20.83%;科学研究人员 1 人, 占比为 4.17%。 62 表 2-4 本科生各专业毕业生就业职位类别分布表 专业名称 光电信息科学与 工程 光源与照明 应用物理学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工程技术人员 35 72.92% 18 69.23% 13 54.17% 66 67.35% 教学人员 1 2.08% 2 7.69% 5 20.83% 8 8.16% 其他人员 4 8.33% 1 3.85% 5 20.83% 10 10.20% 生产和运输设 备操作人员 1 2.08% - - - - 1 1.02% 其他专业技术 人员 4 8.33% 3 11.54% - - 7 7.14% 科学研究人员 1 2.08% 1 3.85% 4.17% 3 3.06% 金融业务人员 1 2.08% 1 3.85% - 2 2.04% 办事人员和有 关人员 1 2.08% - - 1 1.02% 职位类型 共计 48 - 26 - 1 24 共计 - 98 注:比例=工作类别人数/本专业工作就业人数 2.1.5 本科毕业生升学院校统计 本院本科毕业生升学人数 80 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50 人,光源与照 明专业 15 人,应用物理学专业 15 人。 表 2-5 本科毕业生升学院校统计 单位类型 专业名称 单位名称 应物 光信 1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 2 1 1 西北工业大学 1 西安交通大学 双一流高 校 光照 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1 1 太原理工大学 5 15 广西大学 1 上海交通大学 2 香港浸会大学(中国香港) 1 南开大学 2 63 1 5 南京大学 1 大连理工大学 1 东北大学 1 河南大学 1 1 电子科技大学 5 厦门大学 1 郑州大学 1 北京理工大学 3 郑州大学 1 2 1 北京大学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 北京工业大学 科研院所 湖南大学 1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所西安分院 1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1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 1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4 其他院校 南方科技大学 1 广东工业大学 1 华南师范大学 1 1 东北电力大学 1 南京理工大学 1 深圳大学 1 1 1 上海师范大学 2.1.7 本科毕业生出国情况 2021 届毕业生出国、出境留学人数 4 人,其中应用物理学 1 人,前往俄罗斯 国家研究大学高等经济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2 人,分别前往英国爱丁堡大 学和香港浸会大学;光源与照明专业 1 人,前往南安普顿大学(英国)。 表 2-6 本科毕业生出国情况表 专业 学校 人数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香港浸会大学(中国香港) 1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爱丁堡大学(英国) 1 应用物理学 俄罗斯国家研究大学高等经济学院(俄罗斯) 1 光源与照明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英国) 1 64 2.2 研究生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2.2.1 研究生毕业总体去向 2021 届研究生毕业生 110 人,均为硕士研究生,其中工作就业(签约+自由 职业)82 人,占比为 74.55%,升学 16 人,占比为 14.55%。 2.2.2 研究生毕业就业行业分布 表 2-7 研究生毕业就业行业分布表 专业名称 单位所在行 业 测试计量 电子科学 光学工 集成电 控制工 控制科学 凝聚态 技术及仪 总计 与技术 程 路工程 程 与工程 物理 器 教育 - - 2 - - - 3 5 金融业 - - - 1 2 - 1 4 科学研究和 技术服务业 3 - 2 9 3 - 4 21 信息传输、软 件和信息技 术服务业 4 2 5 6 2 - - 19 制造业 4 - 9 9 3 2 5 32 租赁和商务 服务业 - - - - 1 - - 1 总计 12 2 18 25 11 2 14 82 2021 届硕士毕业生工作就业 82 人,其中前往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 务业 19 人,占比为 23.17%,制造业 32 人,占比为 39.0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 务业 21 人,占比为 25.61%,金融业 4 人,占比为 4.88%,教育业 5 人,占比为 6.1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 人,占比 1.22%。 2.2.3 研究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2021 届硕士毕业生工作就业共 82 人,其中签约国有企业 33 人,占比为 40.24%,其他企业 27 人,占比为 32.93%,三资企业 3 人,占比为 3.66%,科研 设计单位 11 人,占比为 13.41%,中初教育单位 3 人,占比为 3.66%,其他事业 单位 4 人,占比为 4.88%,高等教育单位 1 人,占比为 1.22%。 65 表 2-8 研究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表 专业名称 单位所在行业 测试计量 电子科 控制科 集成电 控制工 凝聚态 技术及仪 学与技 光学工程 学与工 路工程 程 物理 器 术 程 总计 国有企业 1 1 9 10 6 2 4 33 科研设计单位 - 1 2 5 3 - - 11 其他企业 9 - 3 10 1 - 4 27 三资企业 - - 2 - 1 - - 3 中等初等教育 单位 - - - - - - 3 3 其他事业单位 1 - 1 - - - 2 4 高等教育单位 - - 1 - - - - 1 总计 11 2 18 25 11 2 13 82 2.2.4 研究生毕业生就业职位类别分布 2021 届硕士毕业生工作就业共 82 人,其中毕业后成为工程技术人员 43 人, 占比 52.44%;占比第二高为科学研究人员(19 人),占比 23.17%。 表 2-9 研究生毕业生就业职位类别分布表 专业名称 职位类型 测试计量 控制科 电子科学 集成电路 控制工 凝聚态 技术及仪 光学工程 学与工 总计 与技术 工程 程 物理 器 程 工程技术人员 8 2 7 15 4 1 6 43 科学研究人员 1 - 6 5 4 1 2 19 其他专业技术 人员 2 - 2 3 1 - 1 9 教学人员 - - 2 - - - 3 5 其他人员 - - 1 1 - - - 2 金融业务人员 - - - 1 2 - 1 4 合计 12 2 18 25 11 2 13 82 2.2.5 研究生毕业生升学院校统计 2021 届研究生升学 16 人。具体情况详见下表 66 表 2-10 研究生毕业生升学院校统计 硕士研究生升学院校分布 专业 升学院校 人数 测试计量 技术及仪 器 北京理工大学 1 华中科技大学 1 北京师范大学 1 东南大学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集成电路 工程 控制工程 控制科学 与工程 专业 升学院校 人数 北京理工大学 1 大连理工大学 1 北京科技大学 1 1 东南大学 1 太原理工大学 2 哈尔滨工业大学 1 太原理工大学 1 重庆大学 1 天津大学 1 光学工程 凝聚态物 理 3. 不同群体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 3.1 困难生结构 2021 届毕业生共 343 人,其中非困难生有 233 人,占比为 67.93%,困难生 108 人, 占比为 32.07%; 本科毕业生共 231 人,非困难生有 158 人,占比为 68.40%, 困难生 73 人,占比为 31.60%;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共 110 人,非困难生有 75 人, 占比 68.18%,困难生 35 人,占比为 31.82%。 表 3-1 毕业生困难生结构分布表 学生类别 困难生 非困难生 合计 本科生 人数 比例 73 31.60% 158 68.40% 231 100% 研究生 人数 35 75 110 比例 31.82% 68.18% 100% 合计 108 233 341 注:困难生包含:就业困难、家庭困难、残疾 3.2 困难生就业概况 2021 届本科毕业生共 231 人,其中困难生有 73 人,非困难生 158 人,其中 困难生升学人数为 23 人,占本科毕业生升学总人数的 28.75%,困难生就业人数 为 41 人,占本科毕业生就业总人数的 41.41%,未就业人数为 9 人,占本科毕业 生未就业总人数的 18.75%;研究生毕业生共 110 人,困难生有 35 人,非困难生 有 75 人,其中其中困难生升学人数为 4 人,占研究生毕业生升学总人数的 25%, 困难生就业人数为 24 人,占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总人数的 29.27%,未就业人数为 67 7 人,占研究生毕业生未就业总人数的 58.33%。 表 3-2 困难生与非困难生就业率对比 本科毕业生 毕业去向 困难生 研究生毕业生 非困难生 困难生 非困难生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升学 23 28.75% 57 71.25% 4 25% 12 75% 就业 41 41.41% 58 58.59% 24 29.27% 58 70.73% 出国出境 - - 4 100% - - - - 未就业 9 18.75% 39 81.25% 7 58.33% 5 41.67% 合计 73 31.6% 158 68.4% 35 31.82% 75 68.18% 注:比例=困难生单一毕业去向类别人数/单一毕业去向类别总人数 4.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和经验 毕业生就业情况是对学院整体工作的考量。根据对毕业生的就业调查情况分 析,大部分的用人单位都反应同学们在自己的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专业知 识,而且基础知识扎实,在专业技术上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能够熟悉自己 的专业知识,熟练运用自己的基础知识。能将自己的所学用于工作中,指导工作。 受到单位的一致好评。同时,同学们所从事的岗位基本实现了对口,成为对口就 业,对口工作。虽然有的同学专业知识有待提高,但是在校期间所掌握的基本知 识使得他们在此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学习自己所从事的岗位工作内容,这种学习的 精神,使他们勤恳务实,善于学习,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注重个人提高,工作 成绩进步较大,技术掌握迅速,有效的改进了自己的工作方式,从而在工作中收 到良好的效果。从对用人单位的跟踪中,单位对学生的评价“能力表现突出,积 极并高效率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注重团队精神”,个人工作能力突出,有良好 的人际关系,是单位的重点培养对象。做人本分,能够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努 力学习不足之处,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负责,技术水平也在学习中 不断提高,关心同事,工作热情高,人品端正,德行优良,自身修养较高,对待 工作严谨,踏实肯干,服从领导安排,能够虚心听取有经验的师傅的工作建议, 并能很好的团结同事,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受到一致好评。 68 学院充分认识到就业是学生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关系到学生发展的 重要工作。因此我院积极为毕业生做好各项就业服务工作,及时做好就业信息和 数据整理,及时发布就业信息,不断总结就业工作经验。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4.1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4.1.1 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我院本科生所开设的课程有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源与照明 三个专业,属于基础学科、长线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升 学。 学院科研课题组面向本科生开放,鼓励本科生进团队,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升学做好准备。学院还有专业教师主要负责指 导的凌云科研训练营,旨在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学院还有专门的 科协活动室,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在活动室进行课外科技活动,从而带 动整个学院的学习氛围;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课外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表 达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为主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直接 就业和升学打下坚实基础,提高学院的就业率。 4.1.2 加强生涯规划、职业探索培训,提升毕业生的求职能力 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无论是学业发展还是能力积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普遍 规律。学生掌握好相应的规律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高质量的就业。因此, 我院在学生入院之初就面向全体本科学生由系部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 专业特点、学科背景、做好在校期间的规划,有更好的发展。同时,学院针对不 同年级的学生发展需求,开展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教育,邀请专家对毕业生开展就 业政策解读、求职技能学习等专项讲座。鼓励不同年级的同学参加创业意识培训, 鼓励在校生积极开展学涯探索和职业探索,通过走访专业教师、毕业校友、成功 职业人,了解、探索、确立自身的发展目标、发展步骤和发展方向。此外,学院 通过组织职业规划大赛,模拟面试大赛等方式,以赛促学,引导学生在毕业之前 做好规划,积累经验,锻炼能力,掌握求职技能;同时学院通过各种活动,让同 学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择业方向,从而进一步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参考。 69 4.1.3 整合资源,拓宽就业渠道 学院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资源,主动联系专业相关就业单位,组织多场专场 招聘会,直接服务学生就业。同时以扩展在校生实习实训的平台,扩大毕业生求 职就业的渠道。充分发掘校友资源,通过与已毕业的校友的联系交流,了解适合 毕业生的发展道路,了解适合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对学院的就业工作及时做出修 正。另一方面,通过毕业校友与企业建立联系,组织专场招聘会,为学生提供更 多就业机会。 4.1.4 综合培训,未雨绸缪 学院充分利用学期之初,校招还没有完全开始的窗口期,对学生开展针对性 的就业指导,包括简历,面试,择业的等多方面的培训,让学生尽快适应即将到 来的招聘季。同时,通过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就业性格测试等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 让毕业生在招聘季来临时有充分的准备。 4.1.5 专人负责 学院设有就业专员,就业助理,专门为毕业生服务。从就业信息的发布,就 业管理系统填写、系统审核都有专人负责,能够及时解决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更好地为学生就业做好服务工作。 4.2 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思考 1. 为提高在校生的就业情况和就业质量,就业工作人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 提高,能针对性地对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意识、理论知识和能力更好的指导和引导。 能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让就业工作人员的能力得到提升。 2. 增加各类就业信息的宣传,使学生对各方面的工作都能较好理解,更好 的择业,避免盲目就业,避免二次就业。进一步宣传就业创业方面的各类竞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于优秀选手、优秀团队应当树立典型,发掘其影响引导作 用;研究改善各类竞赛的组织形式,争取更多更广泛的学生参与其中,获得应有 的帮助。学校、学院应当在各种就业创业方面的竞赛宣传活动提高重视,增加投 入,使学生在校期间能获得相应的锻炼,为就业提前做好准备。 3. 与毕业生建立长期联系,重视走访毕业生及企业满意度调研。为在校生 的培养指明方向,培养就业单位需要的合格人才,从而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学 70 校、学院应当重视并给予专门的人力、资金支持。同时与毕业生建立长期联系, 能更好的对其所在单位的单位性质、工作性质等各方面待遇加以了解,从而能更 好的服务于学生的择业. 4. 对就业知识进行学习,使学生改变择业观念,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性格特点自主创业。同时多宣传国家的相关就业扶持 政策,鼓励学生去国家更加需要的地方就业,从而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4.3 当前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 当前存在一部分毕业生对于自己的职业的发展没有一定的规划,没有做 好进入社会,投身职场的准备。部分毕业生对于自己的选择和目标不够明确,没 有一个较为确定的努力方向,在考研和就业方面犹豫不决,造成两面皆失的情况。 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要有目标,有方向,学院可以通过开展职业规划的培 训,通过社团活动,学院组织,老师科研课题组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给同学们 更全面的发展,提高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力和就业广度。 2. 部分同学对于第一份工作的选择要求过高,对于就业存在很大的误区。 部分毕业生不敢尝试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使得其就业面大幅降低,还有一部分毕 业生对于第一份工作要求过高,在工资、公司性质、公司平台上等方面的要求都 超过了自身的能力水平。对于这种现象,应该给与毕业生更多的一对一指导,可 通过就业指导的老师,找到好工作的优秀毕业生和找到好工作的同届应届生进行 经验的交流与分析。 4.4 疫情新状况下就业工作的新常态 鉴于 2021 年全国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新形势,恰逢学校就业系统的升级换 代,我院以此为背景对就业工作进行了优化迭代。具体革新如下: 疫情期间春招无法像往常一样进行,学院就业办努力发挥校友的资源优势, 探听各个公司的春招计划并且及时整理成信息汇总发送给各位毕业生。 为响应国家减少接触的号召,学院就业部门简化办理手续。放宽就业手续的 受理条件。尽量推行不接触办理-即收取电子版信息,证件等。 学校就业系统已升级完毕,就业信息推送会更加便捷(微信公众号),就业 手续会进一步简化,三方协议的领取填写在线上可以直接操作,方便了企业和毕 71 业生,同时也减轻就业部门的压力。 4.5 毕业生调查反馈 学校对 2021 届毕业生实行了问卷调查追踪,并成功收回了部分问卷。本科 生问卷回收 45 份,所从事工作与专业结合紧密度较高,月薪平均数(税前)6139 元、月薪中位数(税前)6000 元,同学参加工作后对工作满意度达到 77.78%。 研究生问卷回收 43 份,所从事工作与专业结合紧密度极高,月薪平均数(税前) 9574 元、 月薪中位数(税前) 9000 元,同学参加工作后对工作满意度达到 62.79%。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21 年 12 月 18 日 72 2021 年工作完成情况 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一流党建工作为引 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太原理工大学 2021 年工作要点和学院年度计划,推进内涵发展、深化综合改革,对标“双一 流”建设,较好完成年度任务。 主要亮点工作:(1)2021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我院光学工程学科排 名首次进入前 20%;(2)获批“应用物理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 批“智能感知”新工科专业;(3)1 名教师获山西省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 荣誉称号,1 名教师荣获 2021“强国青年科学家提名”;(4)1 名博士研究生入 选全国“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1 名博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第一单位发表 Nature 子刊论文 1 篇。在第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1 支 队伍获得全国铜奖;在“2021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国家级二等奖 1 项。(5)发表影响因子大于 10 期刊论文 3 篇,其中 Nature 子刊 2 篇。(6)获 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2 项,其中:面上 3 项、青年 7 项、区域联合重点 2 项(1 项主持,1 项参与)。(7)1 人入选爱思唯尔光学工程学科 2020“中国高被引学 者”榜单;(8)获 2021 年度山西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1 项、自然科学二等奖 1 项。 具体工作如下: 一、创建一流党建工作,引领学院全局发展 1.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聚焦“学 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任务。目前,学院党委已完成 九次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12 个党支部也各自相应的完成了八次党史学习教 育专题学习。开展了党委委员和支部书记讲党课、520 系列活动、特色党日活动, 以及“学习强国”学习达人、“最美学习笔记”评比活动、支部书记讲党课评比、 “我为群众办实事”、优秀案例评选等一系列“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比活动”。 2.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73 提升新时代党建科学化水平。严格执行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增强党组织 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学院党委与党支部签订党建目标任务书,以创建服务型支部 和争先创优为目标开展支部建设。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党员李健入选全国“百名研 究生党员标兵”,物电研究所党支部党员王安帮荣获山西省教育工委“优秀共产 党员”荣誉称号,光学工程党支部党员崔艳霞荣获 2021“强国青年科学家提名”。 3.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课堂、讲座、论坛、各类报告会、 研讨会、出国的管理,网站和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管理责任到人。通过规范教育、 加强宣传、健全评价、强化监督、完善保障,“五位一体”开展师德师风建设, 常态化开展师生思想动态研判分析,每个学期开展工作自查和督查。 4.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学院党委下设有 7 个教工党支部,5 个学生党支部, 共有教师党员 102 名,学生党员 319 名;2021 年全年发展 155 名党员,按期转正 66 名,完成 81 名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44 名研究生新生党员档案互查。本 年度表彰优秀党员 49 人、优秀党务工作者 2 人、先进基层党组织 1 个。 5.加强统战和群团工作。12 月 10 日召开的九三学社太原理工大学第五届 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我院靳宝全教授当选主任委员,郝玉英教授当选副主 任委员。本年度召开学院工会会员大会,完成第三次学生代表大会、第二次研究 生代表大会的换届工作。 6.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初 心,切实把为学院师生服务落到实处,用真心排解民忧。其中包括为我院“四青” 等高端人才改善科研用房条件、增加实验室面积。为学院新引进优秀人才增加科 研经费支持。关闭 5 层露天通道,全楼办公室及楼道更换金刚纱窗,消除安全隐 患等。 二、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1.开展了四批博士生招聘面试,面试人数 27 名,其中高层次人才 2 人。 入职人数 7 名,包括高层次人才 1 名,工程技术人员 1 名。 2.新增校内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8 名,外聘企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5 名。 3.申报国家优青项目 3 名。 74 4.支持 4 名教师国内进修,1 名教师国外访学。 5.1 名教师荣获山西省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1 名教师荣 获 2021“强国青年科学家提名”。 6.1 名教师获第六届高等教育杯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 课比赛华北赛区一等奖。1 名教师获批太原理工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理科组一 等奖。1 名教师获批太原理工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工科组二等奖。 7.获批太原理工大学 2021 年度校级本科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 项。获太原 理工大学校级“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奖二等奖 1 项。 8.派出教师 15 人次参加国内各类教学培训、教学论坛,邀请 2 名省内专 家做教育教学改革报告,邀请 1 名专家进行专业认证培训,组织教师学习专业认 证标准,并到已进行过专业认证的学院现场学习。 三、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在国资处的支持下,完成了明向校区 23 间实验室投影仪的方案制定、 招标采购及安装工作,目前已投入使用。 2.加强《大学物理实验》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利用学习通,全面推 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增加线上预习题库和教学视频。 3.购置了近 60 万的仪器设备,改善了我院本科专业的实验条件,为光电 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4.建立专业实验室管理制度,完善了专业实验室的管理及运行,为专业教 学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平台条件和服务。 5.2021 年大学物理被认定为山西省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并被山西省 教育厅推荐参评国家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 6.鼓励支持实验技术人员自制实验仪器,其中电路谐振演示仪在全国高等 学校第十五届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讨会自制仪器展评中获三等奖 1 项。 7.获批省部级教改项目 6 项,其中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 4 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类专业教指委教改项目 1 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 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光电教指分委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2 项。获批太原理工大学 75 校级级教改项目 1 项。发表教改论文 2 篇。 8.王东指导本科生何鹏《优化采样路径提升 DCT 单像素成像速度的研究》 获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 9.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工作。为确保研究生论文质量,实行学院 学位论文外审全覆盖,对课程重修、更换导师及休学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重点 监控并全部实施院级盲审,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外审成绩低于 80 分的论文需修 改后经过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方可答辩。 10.依据《修订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2021 版)的指导性意见》 的要求,修订完善光学工程、物理学及仪器科学与技术三个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和课程清单。修订 2021 期刊目录及申请学位成果要求。 11.5 人获得博士学位授权,108 人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研究生发表 SCI 收 录论文 72 篇、EI 收录论文 24 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 31 篇。研究生以第一作者、 第一单位发表 Nature 子刊论文 1 篇。230 名本科毕业生获得学士学位。 12.邀请 5 名企业专家为大四本科生进行讲座 5 场,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 就业能力。 13.推荐山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1 篇,获山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1 篇, 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1 篇。 14.在读研究生获批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 8 项,其中博士生 2 项、 硕士生 6 项;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 2 项,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 1 项。 15.保质保量完成 2021 年度研究生复试工作,本年度共有 626 名研究生参 与复试,共录取研究生 117 名。完成 2022 年度研究生推免工作,录取本校优秀 本科生攻读硕士研究生 20 名,接受外校优秀推免生 4 名。 16.培育了多支创新实践育人队伍。在第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 新创业大赛中,1 支队伍获得全国铜奖,2 支队伍获得省级金奖;在“2021 年全 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斩获国家二等奖 1 项,山西省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获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华北赛区二等奖、三等奖各 1 项。获第 九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山西赛区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3 项。获第七届全国物 76 理实验竞赛(创新)三等奖 3 项,优秀奖 1 项。获第五届山西省大学生物理学术 竞赛一等奖 1 项。 17.公平公正做好推优奖助工作。本年度共有 13 名学生被评为校级三好, 4 名学生被评为校级优干,11 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27 名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 学金,1 个班级获得先进班集体,93 名同学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得国家助学 贷款资助人数共计 207 人,在学生中覆盖率为 17.1%,;获得国家助学金资助人 数共计 149 人,覆盖率为 23.3%。 18.抓紧抓好就业工作。利用校友与专业教师的社会资源,分别召开了京 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七研究所,中国兵器 工业集团第二〇七研究所,天马微电子集团,歌尔股份有限公司等专场招聘会, 为本院学生拓展就业渠道。2021 年我院培养毕业生 344 人,整体就业率为 82.5%。 本科毕业生 232 人,就业率为 78.87%,其中升学 80 人,出国出境 4 人,就业(签 约就业+灵活就业+国家基层项目)99 人;硕士毕业生 112 人,就业率为 89.28%, 其中升学 16 人,就业(签约就业+灵活就业)84 人。 四、 学科与专业建设有成效 1.光学工程学科参与第五轮学科评估,组织完成评估材料撰写、专家指导、 网上填报、材料修订等学科评估相关工作。 2.2021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我院光学工程学科排名由第 32 上升到 第 19,首次进入前 20%;物理学排名保持前 50%,但排名由第 83 下降至第 91;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未上榜。 3.组织完成了“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博士点的申报工作,协助机械与运 载工程学院完成了 2022 工程博士点招生资格的申报工作并获批。 4.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取消了“仪器科学与技术”学术型硕士学位点, 申报了“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点。 5.合理统筹学科建设经费,投入 200 万完善青年骨干教师团队的科研平台 条件。 77 6.“应用物理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智能感知”新工科 专业获批,并获得学校 10 万元的建设经费。 五、科研工作有亮点 1.通过“院-系-团队-专家”四维度,积极组织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 动员、撰写辅导等工作,学院本年度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5 项(同比增加 25 项),其中:青年基金 27 项、面上项目 32 项、(区域联合)重点项目 3 项、优 秀青年基金 3 项目。 2.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2 项,其中:面上 3 项、青年 7 项、区域联合 重点 2 项(其中主持 1 项、参与 1 项)。连续两年获批重点项目,且各类项目总 数增加一倍。获批省部级项目 24 项、企业技术开发与服务项目 19 项。科研合 同经费总额 1000 多万元, 目前进账经费总额 635.75 万元。 3.发表 SCI 收录论文 94 篇, 其中一区论文 9 篇、 二区论文 28 篇, 影响因 子大于 10 论文 3 篇,其中 Nature 子刊两篇,发表 EI 收录论文 8 篇;入选爱思唯 尔光学工程学科 2020“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1 人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24 项; 出版专著 3 部。 4.获 2021 年度山西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自然科学二 等奖 1 项;获 2020 年度山西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自然科学三 等奖 1 项。 六、 学科与专业对外交流常态化 1.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37 人次,其中邀请报告 15 人次,5 名青年教师赴 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修。 2.举办凌云学术沙龙 7 场,邀请专家做学术讲座 11 次;我院教师受邀赴 国内外院校、研究所交流并作报告 22 人次。 七、 管理服务有进展 1.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制定、修订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包括《太原 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方案》,《太原理工大学物理 与光电工程学院 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办法》,《物理与光电工程学 78 院 2021 年接收优秀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研究生办法》,《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22 年接收优秀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研究生办法》等。。 2.为保障我院本科教学工作顺利实施,完善制度如下:《课程思政实施 方案(试行)》、《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本科教学督导组工程管理办法》、《物 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本科生学业预警制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毕业生跟踪反 馈管理办法》、《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课程教学大纲持续改进意见》、《物理与 光电工程学院全员育人实施方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学生学习指导意见》。 3.利用学科、学科群建设经费,改善了部分教师的科研平台条件。 4.为大学物理实验中心改造了 23 间多媒体实验室。配置应急设施,三个 化学品应急处置柜、三个应急药箱、4 台喷淋洗眼器。关闭 5 层露天通道,全楼 办公室及楼道更换金刚纱窗,消除安全隐患等。为党政办配备了电脑 1 台,打印 机 1 台。 5.组织实验室师生参加各项安全培训 7 批次,参与人员 230 人次;组织 21 级研究生实验室准入培训;在一楼公告栏建立实验室安全宣传阵地,每月 1 到 2 期。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21年12月14日 79 2021 年工会工作总结 学院工会以服务学院发展、解决教职工后顾之忧、提升教职工职业获得感 和幸福感为目标,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集体活动、送温暖助困行动, 激发教职工爱岗敬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积极性。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及主 要思路是:(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切实保持和增强工 会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团结引导教职工为建设世界一 流大学建功立业。(二)教育教职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教职工的 政治引领和思想教育,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教职工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 文化素养。(三)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四)代表教职工依 法参与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五)对教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六)弘扬劳模精神,做好各级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表彰、宣传和服务工作。 (七)组织开展教职工文化活动,丰富教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八)组织开展教 职工体育活动,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九)密切联系教职工,倾听和反映教职 工的意见和要求。(十)做好女教职工特殊利益的维护工作。(十一)做好自身 组织建设。(十二)完成上级工会和学校交办的其他相关任务。具体工作如下: 1 月 6 日,组织开展 2021 年春节送温暖活动,困难教职工摸底工作 1 月 1 日-1 月 31 日,组织参加全总民法典学习竞答活动。 3 月 8 日,明向校区,组织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女教工健步行活动。 5 月 25 日,迎西校区,组织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师生大合唱。 80 5 月 20 日-6 月 21 日,明向校区和迎西校区,组织参加太原理工大学 2021 年教 职工篮球比赛,成绩全校第六,学院第一。 5 月 28 日-29 日,明向校区,组织参加明向校区 2021 年田径运动会。 81 6 月 10 号,明向校区,发放端午节福利。 6 月 15 日,明向校区,发放蛋糕卡福利。 6 月 11 日-30 日,组织参加全省党史知识竞赛。 9 月 18 日,迎西校区,组织参加网球培训。 82 9 月 20 日-10 月 10 日,组织完成全国工会组织和工会会员实名制数据汇聚工作。 10 月 16 日-11 月 14 日,迎西校区,组织参加 2021 年教职工五人制足球赛。 11 月 1 日,明向校区,组织物电学院青年教师讲课竞赛,推荐参加学校青年教 师讲课竞赛选手。 11 月 1 日-10,收取学院工会会员 2021 年会费并上交校工会。 83 11 月 18,明向校区,发放云游卡。 11 月 28 日下午,2021 年太原理工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在迎西校区逸夫楼 落下帷幕,我院赵文娟老师获得理科组一等奖,张海涛老师获工科组二等奖。 12 月 4 日,学院领导郝玉英院长、杨毅彪主任和戴震书记、乔铁柱副院长/工会 主席代表学院慰问生病职工杨建新、受伤职工曹恩思。 12 月 9 日,为方便教师携带工作证,发放学生设计的学院专属卡套。 今后工会工作在和谐校园的构建中,要充分履行自己的参与职能,代表和 组织教职工参政议政、参与教育事业和学校的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在联系教职工 方面的疏通作用。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工会委员会 2021 年 12 月 14 日 84 物理学系 2021 年工作总结 按照应用物理学国家一流建设专业要求, 围绕学院和物理学系 2021 年工 作计划, 物理学系完成工作如下: 1.完善培养计划, 修订教学大纲。 按照理科认证要求初步修订了 2021 年版应用物理专业培养方案;新增了 应用物理学(微电子方向)培养方案。 2.加强课程建设:争取申报一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申报一门省级精品课程; 申报成功一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电子设计》。 3.加强线上课程建设, 每门核心课至少录制 3 大节课。 完成录制《电动力学》3 大节课。 4.继续引进物理学方向博士 1-2 名, 电子科学与技术类方向博士 2-3 名。 参加博士面试 31 人次。 5.组织教师申报教学改革项目 2-3 项。 发表教改论文 1-2 篇。 申报 5 项教改项目,获批 2 项教学改革项目;发表中文核心教改论文 1 篇。 6.鼓励教师参加相关教学会议, 计划 4-5 人次。 由于疫情原因,多个教学会议取消,系部共 2 人次参加教学会议。 7.组织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2-3 项。 获批一项太原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面向数学物理方法课程 学习的电子仪器设计与制作》。 8.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和科技竞赛 1-2 项。 组织教师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 6 奖次,国家二等奖 2 个;山西赛区一等奖 1 次,二等奖 3 次。 参加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华北赛区,二等奖 1 一次,三等奖 1 次。 9.邀请相关企业单位来院进行专场招聘, 提高学生就业率。 邀请了 3 家企业来院进行招聘宣讲。 10.努力拓展学生实践模式, 争取实践模式多样化。 85 新增两家实习基地。 11.加强师生交流, 组织多样化活动 2-3 次。 组织教师参加学生考研座谈会 3 人次。 12.加强基层组织活动, 组织系部团建活动 1-2 次。 完成一次系部团建活动。 86 光学工程系 2021 年工作总结 1. 根据教学安排保质保量的完成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各年级教学任务。光 学工程系按照按照教学大纲完成了 23 门课程的授课任务、140 人的课程设计和 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相关教学任务。 2. 引进教师 4 名,目前教师人数达到 25 人,引进的教师有力的补充了光学工程 系师资力量,有效缓解了光学工程系排课困难的问题。 3. 我系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类教改项目,获批省级教改项目 1 项,光电信息 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改革项目 2 项。 4. 完成 20 万一流专业建设经费仪器的采购和部分仪器设备的购置,扩充光电信 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课课内实验仪器设备。 5. 进行了工程认证标准学习和向已经认证过的专业进行了现场学习。针对教学 计划要求,对试卷和教学大纲等按照工程认证要求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 6. 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学交流,教师参加相关教学会议 4 人次。 7. 我系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作为指导教师获批申报大学生创新创 业训练计划 1 项,并带领我系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 8. 积极鼓励我系教师进行各位科研项目申报,我系教师获批 4 项国家基金项目。 9. 为增近学生对专业的了解,促进教学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分别针对不同年级学 生做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宣讲会、课程介绍、就业指导和科研课题师生见 面会等多种形式的教师与学生见面交流会。 10. 专业课程建立主讲教师制度,进一步规范专业课程。 11. 积极鼓励我系教师加强合作与交流,有 1 名教师出国访学交流,通过合作交 流,多名教师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87 仪器科学与技术系 2021 年工作总结 一、教师发展 1.张朝霞老师、张海涛老师、杨毅老师加入仪器系。 2.王东老师以第一作者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学术论文。 3.贾鹏老师、王宇老师分别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4.张朝霞老师、王宇老师分别荣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5.张海涛老师参加 2021 年太原理工大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并荣获二等奖。 6.张朝霞老师申请《软件技术基础》省级一流课程。 7.邓霄老师获批企业技术开发与服务项目 1 项,经费超 37 万元。 8.蔡冬梅老师签订技术服务项目 2 项,经费 13 万元。 9.张朝霞老师签订技术服务项目 2 项,经费 6 万元。 10.崔丽琴老师出版专著《河冰演变过程中关键物理参数的监测与研究》。 二、人才培养 1.系部老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参加学科竞赛项目。王宇老师指导光照 1901 班王小娜等同学获批 2021 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1 项,开展了“文物卫士”光纤智能安防系统研究。贾鹏老师指导光照 1901 班许 卫浩等同学获批 2021 年度太原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1 项,开 展了基于水禽群落分析的城区水域质量智能监控平台研究。张朝霞老师指导光照 1702 班马建露等同学完成太原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1 项,开 展了基于超宽带雷达原理的人体姿势轨迹识别系统研究。 2.贾鹏老师指导马铭阳等同学荣获山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金奖。 3.邓霄老师、杜超老师指导本科生秦卓科同学获 2021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 计竞赛山西省一等奖。 4.杜超老师、崔丽琴老师指导本科生曾明浩同学、伏益凡同学获 2021 年全 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西省二等奖。 5.杜超老师、张丽老师、程鹏老师指导本科生张楚雄同学、梁敏锐同学、杨 凯歌同学获 2021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西省三等奖。 88 6.王宇老师指导硕士研究生郭柴旺、孙德龙、李妍获得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 电子设计竞赛华北分赛区一等奖。 7.王东指导本科生何鹏同学获得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题目为《优化采样路 径提升 DCT 单像素成像速度的研究》。 三、专业建设 1.2021 年 6 月,仪器系遵照学院安排,参与申报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 学科博士点; 2.2021 年 8 月,仪器系遵照学院安排,参与申报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本科专业; 3.2021 年 11 月,仪器系遵照学院安排,参与申报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 学科硕士点; 4.2021 年 9 月,仪器系所负责建设的智能感知工程专业完成第一年招生, 感知 2101 班 30 人,感知 2102 班 30 人。 5.仪器系围绕智能感知工程专业“人工智能+传感器”的专业特色,修订完 善了培养方案。所有教师通过多次召开教学大纲研讨会,对 5 门学科基础必修课、 9 门学科基础选修课、4 门专业必修课、8 门专业选修课,共计 26 门学院开设课 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脉络梳理与内容完善。 6.2021 年 7 月,王宇老师赴哈尔滨参加“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 指导委员会——仪器类新专业建设研讨会”。 7.2021 年 7 月,张海涛老师、张朝霞老师赴山东省青岛市,参加教育部高 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第六届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 教学论坛。 8.仪器系所有教师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完成本部门管理工作及公 益工作,代表性工作如下: (1)王东老师、贾鹏老师、杜超老师、杨毅老师围绕课程设计环节,进行 了智能感知工程专业建设经费支出管理与设备购置; (2)马珺老师、杜超老师、杨毅老师、张海涛老师围绕专业实验环节,进 行了专业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方案设计; (3)胡彧老师、邓霄老师、蔡冬梅老师、王东老师围绕毕业论文环节,进 89 行了过程管理与答辩质量监督; (4)程鹏老师、贾鹏老师、张朝霞老师、杨毅老师进行了毕业实习环节的 过程管理,马珺老师、翟爱平老师、王东老师进行了校外实习环节的过程管理。 (5)张朝霞老师、王东老师围绕科研认知与实践环节,进行了过程管理与 方案设计; (6)刘芳宇老师进行了仪器系教学档案日常管理; (7)翟爱平老师进行了仪器系办公用品购置及办公费报销; (8)崔丽琴老师进行了教学状态数据库及学院年报数据整理; (9)张丽老师进行了仪器系绩效资料整理; (10)张海涛老师进行了工会活动组织、会费收缴、福利分发; (11)杜超老师进行了专业招生宣讲与人才引进,赴江西省南昌市参加“2021 年高招咨询会”,并参加人才引进面试会。 仪器科学与技术系 2021 年 12 月 10 日 90 大学物理教学中心 2021 年工作总结 2021 年,大学物理教学中心教师团队全体教师进一步完善了教学管理体制, 强化了大学物理教学中心的功能,树牢了教学工作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的中心 地位,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全面提高了大学物理本科教育质量 和水平。现将大学物理教学中心 2021 年工作总结如下: 1、 团队结构 大学物理教学中心现有教师 25 人,其中教授 5 人,副教授 10 人,讲师 10 人,人员构职称比例比较合理。 2021 年,郭玮教师调入大学物理教学中心。 2021 年,郝文涛教师调离大学物理教学中心,杨平老师光荣退休,进 一步加剧了教学中心人员的严重不足。 2、教学工作 2021 年,教学中心全体教师完成教学工作量共 12151.28,人均教学工 作量 467.35,远高于学院平均教学工作量。 3、课程建设 2021 年,大学物理被认定为山西省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 2021 年,大学物理被山西省教育厅推荐参评国家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 程,目前尚未有结果。 4、教改项目 2021 年,张雍家老师获批山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 2021 年,刘一凡老师获批太原理工大学校级教改项目。 5、教学竞赛 2021 年,赵文娟老师获批太原理工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理科组一等 奖。 2021 年,刘一凡老师获物理学会青年教师大学物理教学比赛华北赛区 一等奖。 2021 年,郭玮、徐利春、杨致、张叶分别获得太原理工大学本科教学 91 优秀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 黄平 2021 年 12 月 11 日 92 物理实验中心 2021 年工作总结 1、 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本学年的所有物理实验教学任务(210 余班级)。 2、 利用学习通,全面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增加线上预习题库,上传 教学视频。 3、 孙礼、李辉、韩燕、张龙龙、张晨曦五位老师组织、培训学生参加物理学术 竞赛华北区赛,获 13 名,且李辉、韩燕和张龙龙比赛中担任评委工作。 4、 完成明向校区实验室电路改造,完成安全应急预案上墙,增加实验室安全台 账。 5、 在院领导和国资处支持下,完成了明向校区 23 间实验室投影仪的方案提交 工作,下半年完成了招标采购及安装工作,目前已投入使用。 6、 暑期准备进行教材的改版及实验操作视频的录制上传,丰富线上教学内容。 7、 协助学校完成了本年度的直播招生宣传工作。 8、专业实验室继续为本院学生提供专业实验服务。 9、在光信和应物一流专业建设经费支持下,专业实验室添置了部分新的专业实 验仪器。 10、协助暖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专业的专业认证工作。 11、孙礼、李辉、韩燕、徐强四位老师组织我院 4 支队伍参加第七届全国物理实 验竞赛(创新),获三等奖 3 项,优秀奖 1 项。 12、孙礼和张龙龙老师组织我院 1 支队伍参加第五届山西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 赛,获一等奖。 13、薛林老师获批省级教改项目 1 项:基于 MOOC 平台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大 学物理实验教学。 93 2022 年工作计划 大学物理教学中心 2022 年工作计划 1、完成 2022 年度全校理工科专业大学物理教学工作; 2、完成 2022 年“大学物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工作; 3、引进 2-3 名青年博士; 4、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教学中心青年教师教学负担,力争使教学中心青年教师 的平均教学工作量降低到物电学院专业系部平均教学工作量的 2 倍以下,使副教 授以下(包括副教授)青年教师有一定时间从事科研工作; 5、申报 2-3 项校级教改项目; 6、督促张雍家、刘瑞萍、武媛 3 位老师高质量完成各自校结题题工作,为报奖 做好准备;督促刘一凡老师高质量完成校级教改项目中期汇报工作; 7、筛选教学中心合适人员参加 2022 年太原理工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的申报。 光学工程系 2022 年度工作计划 1.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学生实习等实践环节; 2.争取新引进教师 1-2 名,工程技术人员 1 人; 3.积极鼓励教师申请国家基金委项目面上项目 6 项以上,青年基金 6 项以上,省 部级各类基金项目 12 项以上,申报科技奖 1 项,发表一二区科研论文 20 篇以上; 4.积极鼓励教师出版教材 1 部,申请教改项目 2 项、申报省级课程申报 1 门; 5.积极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竞赛和指导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 6.积极鼓励年龄在 40 岁以下且已经有三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 7.进一步规范和推进教学大纲、试卷等规范化管理和修订; 8.积极组织和鼓励实教师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种活动; 9.一如既往的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进一步规范主讲教师制度; 10.积极为学生考研、就业提供支持和指导; 11.积极鼓励教师出国访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系 2022 年工作计划 一、师资培育: 1.根据仪器科学与技术系发展的需要,2022 年计划引进仪器科学与技术、集成电 94 路科学与工程方向博士 1~4 名; 2.鼓励教师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2022 年计划支持 1~2 名教师赴国外开展学术交 流; 3.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助课和教学检查工作; 4.鼓励教师申报科研项目,2022 年计划申报国家优青项目 1 项、国家基金面上项 目 4-6 项、国家基金青年项目 1-3 项、省部级项目 2-4 项; 5.鼓励教师参与申报省部级科研奖励 1 项以上; 6.鼓励教师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10 篇以上; 二、学生培养: 1.继续补充专业课随课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加强智能感知工程专业的实验室建 设; 2.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水平,2022 年计划支持 1~2 名教师申报教学 改革项目; 3.鼓励教师参加教学比赛,2022 年计划支持 1~2 名教师参加各级教学基本功竞 赛; 4.鼓励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参加学科竞赛项目,2022 年计划指导学生 10~20 人次参加学科竞赛项目,获得 1~2 项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三、专业建设: 1.持续改进智能感知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 2.分工整理智能感知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所需材料,为专业认证做好准备; 3.努力促进形成 1~2 个以课程体系为基础的教学团队; 4.积极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教学会议,2022 年计划发表 1~2 篇教学相关文章; 四、支部建设: 规范仪器科学与技术系支部的组织生活会,开展 1~3 次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 五、日常事务: 继续完善系办公室室内空间的合理配置,教学档案的存档管理。 物理实验中心 2022 年工作计划 一、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 配合物理学和光信专业进行一流专业的建设工作,并继续建设《大学物理实验》 95 线上线下混合课程,丰富线上题库,增加视频资源,另外第五版教材也在编写中, 初稿已交到科学出版社,正在整合实验视频资源准备交付出版社,加到新版教材 中。 二、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 争取申报省级教改项目 1 项,发表教改论文 2 篇以上;组织学生参加 2022 年物 理实验竞赛(创新)力争好成绩。 三、科研项目和高水平论文 鼓励老师们积极申报国家基金和省基金项目,发表领域高水平论文。 四、人才引进 希望引进 2 名任课教师+2 名教辅教师。 物理学系 2022 年工作计划 按照应用物理学国家一流建设专业要求, 围绕学院和物理学系 2022 年工作计划, 物理学系将完成工作如下: 1.按照学校综合改革要求修订 2022 年版应用物理专业培养方案; 2.申报“物理学”新专业; 3.加强课程建设:争取申报两门省级精品课程:《电动力学》和《电路分析基础》 ; 4.继续引进物理学方向博士 1-2 名; 5.组织教师申报教学改革项目 2-3 项, 发表教改论文 1-2 篇; 6.鼓励教师参加相关教学会议, 计划 4-5 人次; 7.组织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2-3 项; 8.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和科技竞赛 1-2 项; 9.邀请相关企业单位来院进行专场招聘, 提高学生就业率。 96 2021年学院新制度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党委会会议 议事规则 一、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学院党委议事和决策机制,提高决策水平,根据《中国共产 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 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学院党委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全面负责学院党的建设, 履行政治责任,保证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决定的贯彻执行,把握 好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项中的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在干部队伍和 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把好政治关。 第三条 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 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委 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 责。 二、议事决策范围 包括应由学院党委会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应由学院党委会会议对政治原 则、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先行把关,再提交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涉及 干部选任工作,可按照上级党组织相关规定,由学院党委研究决定或党委研究提 名、党政联席会议作出任免决定,同时应明确干部选任的具体范围和工作程序。 第四条 党委会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主要包括: (一)党的建设的事项。 1.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 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的重要事项; 97 2.落实党员代表大会决议决定的重要事项; 3.党建工作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改革举措、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订等重要 事项; 4.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事项; 5.学院党内表彰、奖励,上级党组织重要表彰、奖励人选推荐等重要事项; 6.加强党委自身建设的重要事项; 7.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和巡视巡察整改工作的重要事项。 (二)干部队伍建设的事项。 1.配合学校党委完成干部工作的有关事项;推选出席上级党的代表大会代表 人选等重要事项; 2.按照上级党组织有关规定,根据干部管理权限,研究决定单位负责人选拔 任用(或单位负责人建议任免人选)事项; 3.按照有关章程和规定,制定修订学院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教授委员 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其他管理、咨询类组织负责人推选等工作的具体实施办 法; 4.干部教育、培训、选拔、考核和监督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5.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人员和辅导员、班主任配备、管理等重要事项。 (三)加强为人才的政治引领、政治吸纳和教育管理、联系服务的重要事项。 (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等师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五)教风学风和师德师风建设中的重要事项。 (六)意识形态、统一战线、安全稳定等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七)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等群众组织, 各类学术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以及老干部和离退休等工作领导的重要事项。 (八)研究决定大额度党建工作专项经费和党费的使用; (九)其他需要党委会会议研究决定的重要事项。 第五条 应由党委会会议对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先行把关,再提 交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主要包括: (一)学院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和重要改革举措、重要规章制度的 制定修订等重要事项。 (二)学科和专业设置调整、学生培养方案以及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教材 98 编写选用等重要事项。 (三)人才工作规划制定,人才队伍建设,各级各类人才计划人选推荐申报 中的重要事项。 (四)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其他管 理、咨询类组织负责人选任等重要事项。 (五)开展国(境)内外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合作中的重要事项。 (六)教师引进、培养,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教师兼职、访学、进修、参 加各类组织和参与学术交流、社会活动中的重要事项。 (七)教职员工的聘用、调动、晋升、考核、职称职级评定、薪酬分配中的 重要事项。 (八)学院表彰、奖励,上级重要表彰、奖励人选推荐等重要事项。 (九)其他应由党委会会议先行把关,再提交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 三、议事决策原则和程序 包括会议召开时间、会议召集人、参加会议人员、会议议题确定、议事决策 原则、表决方式、会议决定公布方式和请假制度、回避制度、保密制度等内容。 第六条 党委会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遇有重要情况经党委书记同意可以 随时召开。会议由党委书记召集并主持。党委书记不能参加会议的,可以委托党 委副书记召集并主持。 第七条 党委会会议的出席成员为学院党委委员。会议必须有半数以上党委 委员到会方可召开,讨论和决定干部任免等重大事项时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党委 委员到会。党委委员因故不能参加会议的应当在会前向党委书记请假。不是党委 委员的学院行政领导班子成员可以列席党委会会议,不是党委委员的专职组织员 一般应列席党委会会议。根据需要,党委书记可以确定其他人员列席会议。列席 人员有发言权,没有表决权。 第八条 党委会会议议题由党委书记提出,也可以由党委委员提出建议、党 委书记确定。对重要议题,党委书记应当在会前听取院长意见,意见不一致的应 暂缓上会。集体决定重大事项前,党委书记、院长和相关党委委员要个别酝酿、 充分沟通。 99 第九条 党委会会议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对拟研究讨论 的重要事项,会前应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涉及教职工职称评聘、 职级晋升、考核评价等,应征求基层党组织意见;对事关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 要事项,应通过基层党组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方式,广泛征求意见。涉及 干部工作议题,应充分听取行政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按照有关规定做好相关工 作。 第十条 党委会会议议题一般一事一报,议题相关材料应提前提交党政办公 室,党政办公室应提前将会议议题及相关材料送达有关参会人员。党委会会议按 既定议程逐项进行,无特殊情况或未经党委书记同意,一般不临时动议议题。 第十一条 党委会会议议事和决策实行民主集中制,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 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决议或决定。如对重要问题发生较大意见分歧,一 般应当暂缓作出决定。党委书记应当最后表态。 第十二条 党委会会议讨论决定重要事项时应当进行表决,表决可以根据讨 论和决定事项的不同,采用口头、举手、无记名投票或者记名投票等方式进行, 赞成票超过应到会党委委员半数为通过。未到会党委委员的意见可以用书面形式 表达,但不得计入票数。会议讨论和决定多个事项,应当逐项表决。决定多名干 部任免时,应当逐人表决。紧急情况下不能及时召开党委会会议决策的,党委书 记、副书记或者其他党委委员可以临机处置,事后应当及时向党委报告并按程序 予以确认。 第十三条 党委会会议决议分为以下几种:批准或通过;原则批准或原则通 过,按要求作相应修改后实施或发布;暂不形成决议,责成相关负责人或相关单 位另行提出意见再行研究;不予批准或不予通过。 第十四条 党委会会议议题涉及与会人员本人或者其亲属,以及其他可能影 响公正决策的情形,本人必须回避。 第十五条 党委会会议作出的决议或决定,应当及时向行政领导班子成员通 报或根据工作需要提交党政联席会议成员共同研究落实。适合公开的应当依据有 关规定及时公开。对需保密的会议内容和尚未正式公布的会议决定,参会人员应 当遵守保密规定。 四、议定事项执行与监督 100 包括对党委会会议决定事项的执行、监督、问责追责以及执行情况报告等的 规定。 第十六条 党委会会议决定的事项,由相关党委委员或相关单位负责组织实 施,执行情况应当及时向院党委会汇报,学院党政办公室负责传达和督促检查, 学院党委应当建立有效的督查、评估和反馈机制,确保决策落实。 第十七条 党委会会议决定的事项,学院各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执行。对执 行不力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问责追责;决策执行过程中需作重大调整的,应当 提交党委会会议决定;需要复议的,按第八条规定重新提交议题。 五、附则 包括对议事规则的解释权、执行日期以及其他未尽事宜作出相应规定。 第十八条 学院党政办公室负责党委会会议的会务工作,主要包括:收集议 题,印发会议材料,通知参会人员,做好会议记录,编发会议纪要。会议记录要 过程完整,发言要点清晰,涉及有关重要事项的,须明确记录委员对重要事项的讨 论意见及态度。会议记录和纪要要归档备查。 第十九条 本规则由学院党委制定,经学校党委审核同意后实施,由学院党 政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制度由学院党委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物电学院 党委会会议议事规则》同时废止。 101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党政联席会议 议事规则 一、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 条例》《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为了 保证学院议事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和决定学院工作中的重要事项。有关党的建设, 包括干部选拔任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等工作,由学院党委会会议研究 决定;涉及办学方向、教师队伍建设、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由党委会 会议先行把关,再提交党政联席会议决定。要保证党政联席会议对学院重要事项 的决定权,同时不能用党政联席会议代替党委会会议。 第三条 坚持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 的原则,集体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建立健全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 的工作机制。 二、议事决策范围 包括应由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的事项;由学院党委会会议研究形成决 议,并提交党政联席会议成员共同研究落实的事项。应由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 的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的具体数额,可根据学校规定和学院实际情况确定。 第四条 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学院工作中的重要事项。主要包括: (一)事关学院改革发展稳定的事项。 1.贯彻落实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政策、上级有关决策部署和学校整体发展规 划、教学科研管理各项工作安排等重要事项; 2.分析研究学院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重要改革举 措、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修订等重要事项; 3.学院所属机构、单位,以及管理、咨询类组织的设置、调整等重要事项; 4.年度财务预算决算的审定和执行,学院财务公开的内容、方式,大额度资 金使用以及接受大额捐赠等重要事项; 102 5.大型设备和大宗物资采购或购买服务、基本建设和基建修缮等重要事项; 6.办学空间、设备设施等办学资源配置,重要资产处置,无形资产授权使用 等重要事项; 7.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重要事项; 8.各类行政审批及后勤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9.维护安全稳定、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等重要事项。 (二)事关教师队伍建设的事项。 1.教师引进、培养,教学团队建设,教师兼职、访学、进修、参加各类组织 和参与学术交流、社会活动中的重要事项; 2.教职员工的聘用、调动、晋升、考核、职称职级评定、薪酬分配中的重要 事项; 3.人才工作规划制定,人才队伍建设,各级各类人才计划人选推荐申报中的 重要事项; 4.教职员工违规、违纪惩处等重要事项。 (三)事关学生培养的事项。 1.学科和专业设置、调整,学生培养方案制定、修订,培养项目的设立和终 止等重要事项; 2.课程建设、学期教学任务安排原则、教学质量的监控、教材编写选用等教 学运行、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事项; 3.学生学籍管理,招生、毕业、就业、奖惩、困难学生帮扶,研究生导师遴 选等重要事项。 (四)科研平台、科研团队建设,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管理,科研成果转化、 科研奖励中的重要事项。 (五)开展国(境)内外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合作中的重要事项。 (六)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其他管 理、咨询类组织组成人员和负责人选任等重要事项。 (七)学院表彰、奖励,上级重要表彰、奖励人选推荐等重要事项。 (八)其他需要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 第五条 由学院党委会会议研究形成决议或决定,并提交党政联席会议成员 共同研究落实的事项。主要包括: 103 (一)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关于加强学院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有关决策部署的 具体措施。 (二)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教风学风和师德师风建设有关事项。 (三)意识形态、统一战线和安全稳定工作有关事项。 (四)党风廉政建设和巡视巡察整改工作有关事项。 (五)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对党委提名的学院所属机构、单位负责人建议任 免人选进行审议,作出任免决定。 (六)其他需要提请党政联席会议成员共同研究落实的重要事项。 三、议事决策原则和程序 包括会议召开时间、会议召集人、参加会议人员、会议议题确定、议事决策 原则、表决方式、会议决定公布方式和请假制度、回避制度、保密制度等内容。 第六条 党政联席会议采取例会制形式,党政联席会议一般每两周召开一 次,遇有重要情况经党委书记、院长协商同意可以随时召开。根据议题内容,会 议由党委书记或院长主持。 第七条 党政联席会议成员为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党委书记、副书记、 纪委书记或纪检委员,院长、副院长)。会议必须有半数以上成员到会方可召开, 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时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到会。因故不能参加会议的,须 在会前向主持人请假。根据议题需要,由党委书记、院长协商确定列席人员。列 席人员有发言权,没有表决权。 第八条 党政联席会议议题由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提出,由党 委书记、院长协商确定。对重要议题,党委书记、院长应当在会前互相沟通,意 见不一致的应暂缓上会。集体决定重大事项前,党委书记、院长和党政联席会议 有关成员要个别酝酿、充分沟通。 第九条 党政联席会议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对拟研究讨 论的重要事项,会前应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视情况进行合法合 规性审查和风险评估。涉及教学科研、人才引进和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事项,应充 分听取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等的意见。对 事关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应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方式,广泛听 104 取师生员工的意见。 第十条 党政联席会议议题一般一事一报,议题相关材料应提前提交党政办 公室,党政办公室应提前将会议议题及相关材料送达有关参会人员。党政联席会 议按既定议程逐项进行,无特殊情况或未经党委书记、院长同意,一般不临时动 议议题。 第十一条 党政联席会议议事和决策实行民主集中制,在充分讨论的基础 上,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决议或决定。如对重要问题发生较大意见分歧, 一般应当暂缓作出决定。党委书记、院长应当最后表态。 第十二条 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重要事项时应当进行表决,表决方式可以 根据讨论和决定事项的不同,采用口头、举手、无记名投票或者记名投票等方式 进行,赞成票超过应到会正式成员半数为通过。未到会成员的意见可以用书面形 式表达,但不得计入票数。会议讨论和决定多个事项,应当逐项表决。紧急情况 下不能及时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决策的,党委书记、院长或党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 可以临机处置,事后应当及时向党政联席会议报告并按程序予以确认。 第十三条 党政联席会议决议分为以下几种:批准或通过;原则批准或原则 通过,按要求作相应修改后实施或发布;暂不形成决议,责成相关负责人或相关 单位另行提出意见再行研究;不予批准或不予通过。 第十四条 党政联席会议议题涉及与会人员本人或者其亲属以及其他可能 影响公正决策的情形,本人必须回避。 第十五条 党政联席会议作出的决议或决定,适合公开的应当依据有关规定 及时公开。对需保密的会议内容和尚未正式公布的会议决定,参会人员应当遵守 保密规定。 四、议定事项执行与监督 包括对党政联席会议决定项的执行、监督、问责追责以及执行情况报告等的 规定。 第十六条 党政联席会议决定的事项,由分管领导或相关单位负责组织实 施,党政办公室负责传达和督促检查协调落实,执行情况应当及时向党政联席会 议汇报。学院应当建立有效的督查、评估和反馈机制,确保决策落实。 105 第十七条 党政联席会议决定的事项,学院各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执行。对 执行不力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问责追责;决策执行过程中需作重大调整的,应 当提交党政联席会议决定;需要复议的,按第八条规定重新提交议题。 五、附则 包括对议事规则的解释权、执行日期以及其他未尽事宜作出相应规定。 第十八条 党政办公室负责党政联席会议的会务工作,主要包括:收集议题, 印发会议材料,通知参会人员,做好会议记录,编发会议纪要。 第十九条 本规则由学院制定,经学校党委审核同意后实施,由党政办公室 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物电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 同时废止。 106 2021年旧闻回放 一月 4 日,哈尔滨工业大学谷志远博士来我院报到。 6 日,张海涛老师调回我院; 同日,杨毅老师调回我院。 18 日,太原理工大学单召辉博士来我院报到。 三月 11 日,湖南大学樊晓鹏博士来我院报到。 四月 13 日,郭玮从材料学院调回我院。 23 日,斯文本科技大学周春花博士来我院报到。 25 日,安跃华老师调离我院; 28 日,天津大学马喆博士来我院报到。 七月 15 日,太原理工大学李健博士来我院报到。 107 八月 31 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孙虹博士来我院报到。 十月 20 日,大连理工大学王芳博士来我院报到。 十二月 2 日,北海道大学朱石磊博士来我院报到。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