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016秋新加坡国立大学海外学院交流小结.pdf

_半城烟沙つ1 页 121.962 KB下载文档
2016秋新加坡国立大学海外学院交流小结.pdf
当前文档共1页 2.77
下载后继续阅读

2016秋新加坡国立大学海外学院交流小结.pdf

另一个视角下的新加坡求学体验 ——新加坡国立大学海外学院交流 小结 2017-03-31 10:33:11 本学期前往NUS交流的复旦学子有大约三十多人,考虑到他们每人都会有一篇总结,我就着重讲讲我和其它同学不一样的经历,提供 一些独特的视角供大家参考。将以住宿、哲学课、博物馆分别展开。 一、住宿 早就听闻NUS秋季学期交换生住宿申请不易,就算申请 到宿舍也不太可能有空调,所以大家出发前一个月就在群里就交流起了租屋,而我考虑到这个情况,连校内宿舍也没有申请。岂料真的 是一个同学也没申请上宿舍,联系可爱的M与NUS交涉,NUS则重新作了安排,给所有同学都安排了宿舍,在Ridge View Residence College。与此同时,在新加坡托朋友联系的印度房东听闻我是男性,反悔了,眼看我弄巧成拙成了唯一一个住宿没有着落 的人,不由内心万分黑暗…… 其实NUS不知怎么回事也给我安排了宿舍,出发前两天我才知道。新的租屋也已找好,由于不知环境如 何,我决定到了当地再作打算。给我分配的宿舍是两人间,没有空调,租金是每学期1300左右,不含杂费餐费等。每幢楼一个 Lounge,有空调等,而我分配的宿舍在主楼,有食堂、洗衣房、打印间、图书馆等,炎热时可去避暑。本学期食堂正在装修,所以 Meal Plan改成72张、每张5SGD(以下货币单位皆为当地货币)的Voucher,可在赛百味等各式餐厅换取原价7-9SGD不等的食 物。 而我找的租屋则在UTown北侧,距离学校只是一个路口之隔,走到经常上课的部门则需15分钟。每月租金1000,无押金,单人 间,有空调,与另一租客共享卫生间、厨房、洗衣机等设施。房子的类型属于HDB,类似国内所谓经济适用房,但是装修、配套设施 等建设毫不逊色国内精品小区,环境可以说相当不错。房东是华人和菲律宾人的夫妇,平时与他们交流主要是用英语。学校周围的 HDB租金基本在单人间1000-1200,双人间600-800/人左右。 一边是有空调的舒适公寓,一边是国内的小伙伴聚集之所、还有大量 潜在的校内活动,难以割舍的我最后决定两方都租下来。这个决定对我来说无比正确,可以说这四个月我过上了一种双重生活,平均每 周在学校宿舍住1-2天,平时课间则在宿舍自习,剩余时间则住在租屋吹空调。一方面是工薪阶层的房东与我分享新加坡的风土人情, 互换礼物,还喜欢塞给我一些奇怪的食物;另一方面在学校宿舍与新加坡的小伙伴们也互动非常多,结交了非常多的朋友。中秋节我们 在宿舍的厨房制作月饼,也算略略纡解了思乡之情。 宿舍发的Voucher也非常可人,虽然口头嫌弃每顿都是赛百味的日子,其实选择 很多,中餐西餐当地餐样样都有。当然随着餐厅装修好了可能Voucher也将成为历史。 二、哲学课 似乎哲学系往届没有交流到新国 大的学生,我就讲讲在哲学系的两门课的体验。 第一门叫Major Moral Philosophers。主要介绍三位哲学家的道德哲学学说,依次 按密尔、休谟和康德的顺序讲。课程的着重点与复旦区别不大,但就康德来说,对categorical imperative的讨论贯穿康德道德哲学 的整个线索,似与英美学界目前主流研究方向较为接近,而国内似乎对该概念的研究尚不重视。 与复旦哲学系同类课程的最大不同之处 我认为在于讨论课,每10位同学为1讨论组,每个组每周讨论课时间不同,10人随机分成3小组,每周一小组每个同学提出2-3个问 题,教授解答、讨论。由于讨论班很小,讨论非常激烈,教授也在有意地引导讨论。加入讨论对我来说非常困难,一则本身口语水平所 限,其次当地学生语速快、口音难懂,需要时间反应;最主要的是讨论的内容和国内课程提出问题的方式不同:国内往往是就该哲学家 文本某一段落进行解释性的提问,而在这里,问题千奇百怪无所不有,主要可以理解为“他如何看待现实中的问题abcd”,“他这样说会 不会显得efgh”,“他的学说和ijkl的区分到底在哪里”等,对文本的看重反而很小。 另外老师也很看重论文的写作,反复强调行文措辞 要简单,要让一个无关人士也能轻松看懂。如何把复杂的话说简单还不遗漏信息,这类训练在复旦哲学系是少见的。这门课我获益匪 浅,虽然成绩不好看。我认为做哲学的理想状态应当如此。 第二门是一个Seminar叫Language & Thoughts。主要侧重心灵哲学 和认知科学的交叉,每周一位同学对教授指定或者自己找的文本进行presentation,提炼要点、提出问题。也是一门非常前沿的哲学 课,采取的文本大都在近100年、甚至近10年内的最新研究成果。似乎看上去略难,但是这些人文类的学生做起要点提炼之类的毫不吃 力,令我更加确证逻辑是所有学科必要的工具。这门课我是旁听的,但是教授也是非常看重所有学生、包括我在内对研究的兴趣,进而 调整课程设置。 三、博物馆 作为博物馆爱好者的我与一位文博系的美少女同去了许多博物馆,新加坡的博物馆无论是展品质量、布 展、叙事和所有配套都非常令人惊艳,几乎没有一个展令我失望。NUS校内有两个博物馆,除去学校博物馆外,自然博物馆也是麻雀 虽小、五脏俱全,尤其一条前几年搁浅在学校附近海滩上的鲸鱼的骸骨,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在市中心也有数量非常非常多的博物馆, 主题、布置等不尽相同。火炬状的ArtScience Museum有埃舍尔和NASA登月展,这任何一个展在国内都是被挤爆的存在,而在这里 竟然可以买通票。离开新加坡的当天还去了一个南亚文化博物馆。虽然我不能作出专业解读,新加坡的博物馆可以说也是本次交流给我 带来的教育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末有空就出门走走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