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儿科学专业设置申请表.pdf

I have no tears to cry.23 页 1.006 MB下载文档
儿科学专业设置申请表.pdf儿科学专业设置申请表.pdf儿科学专业设置申请表.pdf儿科学专业设置申请表.pdf儿科学专业设置申请表.pdf儿科学专业设置申请表.pdf
当前文档共23页 2.77
下载后继续阅读

儿科学专业设置申请表.pdf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 校长签字: 学校名称(盖章): 陕西中医药大学 学校主管部门: 陕西省 专业名称: 儿科学 专业代码: 100207TK 所属学科门类及专业类: 医学 临床医学类 学位授予门类: 医学 修业年限: 五年 申请时间: 2018-07-30 专业负责人: 闫昱江 联系电话: 13892916366 教育部制 学校基本情况表 学校名称 邮政编码 学校办学 基本类型 陕西中医药大学 712046 o部委院校 þ地方院校 现有本科专业数 24 上一年度全校本科毕业 人数 2991 已有专业 学科门类 o哲学 þ理学 o经济学 þ工学 ¡综合 ¡语言 ¡理工 ¡财经 学校代码 学校网址 þ公办 o民办 10716 www.sntcm.edu.cn o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o 985 o 211 上一年度全校本科招生 2647 人数 学校所在省市区 陕西西安陕西省西咸新 区沣西新城西咸大道 o法学 o教育学 þ文学 o历史学 o农学 þ医学 þ管理学 o艺术学 ¡农业 ¡林业 ¤医药 ¡师范 ¡政法 ¡体育 ¡艺术 ¡民族 专任教师中副教授及以 专任教师总数 910 504 上职称教师数 学校主管部门 陕西省 建校时间 1952年 首次举办本科教育年份 1959年 曾用名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创建于西安的西北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 升格为陕西中医学院,1961年迁至古都咸阳,是陕西惟一一所培养高级中 医药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是1978年中共中央56号文件确定的全国8所重 点建设的中医院校之一,1978年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硕士研 学校简介和历史沿革 究生招生单位,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 有条件接收国外留学生、港澳台地区学生的高等院校,2015年更名为陕西 中医药大学。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陕西中医药大学已成为一所以中 医药专业为主体,医、理、工、文、管多学科专业相互支撑、交叉融合的 医学类院校。 学校性质 申报审批专业数据 专业代码 学位 专业类 门类 所在院系名称 100207TK 医学 临床医学类 医学 专业名称 修业年限 专业类代码 门类代码 第二临床医学院 儿科学 五年 1002 10 授课教师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拟任课程 左振宇 男 36 有机化学 专业技术 职务 副教授 曲璇 女 35 医学生物学 讲师 最后学历 毕业学校 山东大学 西安交通 大学 最后学历 毕业专业 有机化学 生物医学 工程 最后学历 毕业学位 博士 博士 研究领域 专职/兼职 有机化学 专职 生物学 专职 孙晓春 女 32 生物化学 讲师 四川大学 生物化学 与分子生 物学 博士 生物化学 专职 博士 生物化学 专职 博士 分子生物 学 专职 博士 分子生物 学 专职 博士 博士 兼职 专职 博士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 细胞生物 学 生理学 博士 生理学 兼职 生理学 博士 生理学 专职 病理学 博士 肿瘤学 专职 化学病理 学 病理学与 病理生理 学 病理学与 病理生理 学 人体解剖 与组织胚 胎学 博士 化学病理 学 专职 博士 病理生理 学 专职 博士 病理生理 学 专职 免疫学 博士 生理学 博士 人体解剖 与组织胚 胎学 医学免疫 学 医学免疫 学 病原生物 博士 病原生物 专职 药理学 博士 药理学 专职 药理学 博士 药理学 专职 遗传学 博士 遗传学 专职 遗传学 博士 遗传学 专职 影像医学 与核医学 医学影像 学 博士 专职 博士 医学影像 学 医学影像 学 内科学 博士 诊断学 专职 诊断学 博士 肿瘤学 专职 中医内科 学 中医内科 学 中医骨伤 科学 中医基础 理论 博士 中医内科 学 中医内科 学 中医骨伤 科学 中医基础 理论 专职 AixMarseille 结构生物 Universit 化学 y(法国) 西北农林 生物化学 科技大学 与分子生 物学 王东 男 30 生物化学 讲师 史晓燕 女 32 分子生物学 讲师 崔杨 女 30 分子生物学 讲师 西安交通 大学 晁旭 安泰 男 男 45 33 医用微生物学 医用微生物学 教授 讲师 鞠迪 女 29 细胞生物学 讲师 韩曼 女 41 生理学 副教授 刘晓华 女 37 生理学 副教授 王小平 男 46 病理学、肿瘤学 教授 楚曼 女 32 病理学 讲师 西北大学 武汉大学 第四军医 大学 西安交通 大学 西安交通 大学 第四军医 大学 香港中文 大学 王宇 男 36 病理生理学 副教授 西安交通 大学 王少兰 女 32 病理生理学 讲师 西安交通 大学 周源 男 32 组织胚胎学 讲师 北京大学 赵菲 女 30 医学免疫学 讲师 施京红 女 49 医学免疫学 副教授 史琳娜 女 35 寄生虫学 讲师 朱星枚 女 37 药理学 副教授 胡锐 女 48 药理学 教授 徐立 男 33 遗传学 讲师 姜蔚 女 31 遗传学 讲师 于楠 女 37 医学影像学 讲师 王瑞峰 男 36 医学影像学 主治医师 蔡婧 女 30 诊断学 讲师 全建峰 男 48 诊断学、肿瘤学 副主任医 师 袁有才 男 40 中医学 副教授 冷伟 男 42 中医学 副教授 吕正茂 男 46 中医学 副主任医 师 谭颖颖 女 41 中医学 教授 耶拿大学 (德国) 西安交通 大学 南京医科 大学 第四军医 大学 西安交通 大学 科隆大学 (德国) 中国科学 院大学 西安交通 大学 西安交通 大学 第四军医 大学 南京中医 药大学 成都中医 药大学 广州中医 药大学 中国科学 院大学 山东中医 药大学 生物化学 与分子生 物学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 细胞生物 学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皮肤病与 性病学 医学心理 学 中医康复 学 博士 讲师 第四军医 大学 中国科学 院大学 南京中医 药大学 西安交通 大学 内科学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 50 内科学 主任医师 男 38 外科学 副教授 张泳 男 43 外科学 副教授 朱丽红 女 46 妇产科学 教授 刘东平 女 46 妇产科学 副教授 吴涛 男 31 康复医学 讲师 吴建涛 男 43 急症医学 讲师 张宏涛 男 39 急症医学 主治医师 郭彦孜 女 42 儿科学 主任医师 何平 女 41 儿科学 韩选明 男 54 儿科学 程小宁 女 39 儿科学 高乃荣 女 33 儿科学 郭建春 女 42 儿科学 冯爱民 女 50 儿科学 金瑄 女 44 儿科学 副主任医 师 副主任医 师 副主任医 师 副主任医 师 副主任医 师 副主任医 师 副主任医 师 陕西中医 药大学 中山大学 第四军医 大学 成都中医 药大学 湖南中医 药大学 成都中医 药大学 西安交通 大学 四川大学 山西医科 大学 西安交通 大学 西安交通 大学 西安交通 大学 西安交通 大学 郭景瑞 女 33 儿科学 主治医师 杨茹 女 32 儿科学 主治医师 郑文博 男 35 儿科学 主治医师 赵梦尧 男 48 儿科学 主治医师 刘锋 男 33 儿科学 主治医师 贺果平 男 35 儿科学 主治医师 张静 女 33 儿科学 主治医师 宋晓波 男 33 儿科学 主治医师 王苗 女 30 儿科学 主治医师 张卉 女 59 儿科学 主任医师 罗世杰 男 56 儿科学 主任医师 刘乾生 男 55 儿科学 主任医师 王李雯 女 30 皮肤性病学 讲师 赫中华 女 32 医学心理学 副教授 郑洁 女 39 康复医学 副教授 苏洳鋗 女 31 肿瘤学 罗文平 男 52 何春玲 女 雒向宁 专职 博士 皮肤病与 性病学 医学心理 学 中医康复 学 肿瘤学 博士 肿瘤学 专职 心血管内 科学 中西医结 合临床 泌尿外科 博士 专职 博士 心血管内 科 血液肿瘤 内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博士 肝胆外科 专职 中医妇科 博士 妇科 专职 中医妇科 博士 妇科 专职 针灸推拿 博士 康复医学 专职 临床医学 博士 急症医学 专职 内科学 博士 急症医学 专职 儿科学 本科 儿科学 专职 临床医学 学士 儿科学 专职 临床医学 学士 儿科学 专职 临床医学 学士 儿科学 专职 妇幼卫生 学士 儿科学 专职 延安大学 临床医学 学士 儿科学 专职 陕西中医 药大学 陕西中医 药大学 广西中医 药大学 陕西中医 药大学 陕西中医 药大学 延安大学 陕西中医 药大学 成都中医 药大学 陕西中医 药大学 陕西中医 药大学 陕西中医 药大学 陕西中医 药大学 陕西中医 药大学 陕西中医 药大学 中医儿科 硕士 儿科学 专职 硕士 儿科学 专职 硕士 儿科学 专职 硕士 儿科学 专职 临床医学 学士 儿科学 专职 临床医学 本科 儿科学 专职 方剂学 硕士 儿科学 专职 中医儿科 硕士 儿科学 专职 中西医临 床 硕士 儿科学 专职 临床医学 硕士 儿科学 专职 中医儿科 硕士 中西医结 合儿科 专职 中医学 本科 中医儿科 专职 中医学 本科 中医儿科 专职 中医学 本科 中西医结 合医儿科 专职 中西医儿 科 中西医结 合临床 中西医结 合脑病 博士 硕士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郭亚雄 男 55 儿科学 主任医师 宋启劳 男 58 儿科学 主任医师 张玲 女 39 儿科学 副主任医 师 马艳芳 女 39 儿科学 主治医师 于瑛 女 44 儿科学 主治医师 陈艳妮 女 50 儿科学 主任医师 王垒 男 50 儿科学 主任医师 张艳敏 女 54 儿科学 主任医师 邓慧玲 女 48 儿科学 主任医师 李小青 男 46 儿科学 主任医师 杨丽芳 女 39 儿科学 副主任医 师 王文静 女 55 儿科学 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 药大学 陕西中医 药大学 成都中医 药大学 陕西中医 药大学 陕西中医 药大学 西安交通 大学 空军军医 大学 西安交通 大学 西安交通 大学 空军军医 大学 空军军医 大学 西安交通 大学 专职 本科 中西医医 结合儿科 中西医结 合儿科 中医儿科 硕士 中医儿科 专职 中医学 硕士 儿科学 专职 中医儿科 硕士 中医儿科 专职 临床医学 博士 儿科 兼职 心内科 硕士 兼职 内科学 博士 儿科心血 管内科 儿科临床 /心内科 内科学 博士 儿科学 兼职 临床医学 博士 儿童免疫 兼职 麻醉学 博士 麻醉学 兼职 临床医学 学士 新生儿 兼职 汪治华 男 45 儿科学 主任医师 空军军医 大学 儿科学 硕士 儿科内分 泌遗传代 谢 兼职 方莹 女 45 儿科学 主任医师 空军军医 大学 临床医学 硕士 消化内科 兼职 刘小乖 女 42 儿科学 副主任医 师 西安交通 大学 儿科学 硕士 儿童感染 性疾病及 肝病 兼职 孙欣荣 女 44 儿科学 主任医师 儿科学 硕士 儿科呼吸 兼职 男 38 儿科学 副主任医 师 西安交通 大学 西安交通 大学 文俊 儿科学 博士 儿科急诊 兼职 潘永康 男 56 儿科学 主任医师 扬州大学 外科学 硕士 兼职 史艳平 女 44 儿科学 主任医师 临床医学 博士 彭晓康 男 33 儿科学 主治医师 临床医学 硕士 陈伟超 男 36 儿科学 主治医师 儿科学 硕士 包瑛 女 51 儿科学 主任医师 儿科学 硕士 辛丽红 女 42 儿科学 主任医师 内科学 硕士 小儿呼吸 兼职 黄惠梅 女 40 儿科学 内科学 硕士 儿内科 (肾脏) 兼职 侯崇智 男 42 儿科学 外科学 硕士 小儿外科 兼职 王义 男 40 儿科学 急诊医学 硕士 重症医学 兼职 豆玉凤 女 37 儿科学 副主任医 师 副主任医 师 副主任医 师 副主任医 师 儿科学 博士 中西医结 合儿科 兼职 李玛丽 女 33 儿科学 主治医师 中国中医 科学院 重庆医科 大学 重庆医科 大学 西安交通 大学 西安交通 大学 西安交通 大学 西安交通 大学 西安交通 大学 空军军医 大学 中国医科 大学 新生儿外 科 中西医结 合儿科 儿童感染 与肝病 儿科学呼 吸专业 儿内科 (肾脏) 儿科学 博士 儿科学 兼职 李亚绒 女 53 儿科学 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 大学 临床医学 学士 儿童感染 性疾病及 肝病 兼职 李隽 女 31 儿科学 主治医师 北京协和 医学院 免疫学 博士 免疫学 兼职 中医学 本科 中医学 专职 兼职 兼职 兼职 兼职 兼职 程海燕 女 49 儿童保健 副主任护 师 西安培华 学院 护理学 赵娜 女 38 儿童保健 主治医师 齐齐哈尔 医学院 马欣波 女 32 儿童保健 住院医师 陕西中医 药大学 精神病学 与精神卫 生 中西医结 合临床 本科 儿童保健 专职 本科 儿童保健 专职 硕士 儿童保健 专职 核心课程表 课程名称 医学生物学 组织胚胎学 医学免疫学 寄生虫学 病理学 病理生理学 分子生物学 药理学 诊断学 医学影像学 基础儿科学 中医学 皮肤性病学 神经病学 精神病学 妇产科学 整合医学课程——内科、外科 眼科学 耳鼻喉科学 小儿传染病学 小儿内科学 小儿外科学 课程总学时 36 64 48 18 90 64 36 72 126 54 54 60 27 36 36 72 288 27 27 36 90 54 课程周学时 4 4 4 2 6 6 4 4 8 6 6 4 2 4 4 4 10 4 4 4 4 4 拟授课教师 曲璇 周源 赵菲 史琳娜 应小平 王宇 史晓燕 胡锐 高啸波 于楠 程海燕 袁有才 王李雯 杜菊梅 张畬 朱丽红 刘亚荣 聂亚飞 王娟丽 郑旭锐 韩选明 郭彦孜 授课学期 1 3 4 4 4 4 4 5 5 6 6 6 6 7 7 7 7、8 8 8 8 7、8 8 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 姓名 郭彦孜 拟承 担课程 最后学历毕业时间、学 校、专业 主要研究方向 获教学成果奖项情况 获科研成果奖项情况 目前承担教学项目情况 性别 儿科学 女 专业技术职 务 现在所在单 位 副主任医 师 行政职务 科主任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0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儿科专业 先天性心脏病 无 无 承担校级在线课程-儿科学 目前承担科研情况 近三年获 得教学研 究经费 (万元) 近三年给 本科生授 课(理论 教学)学 时数 姓名 韩选明 拟承 担课程 最后学历毕业时间、学 校、专业 主要研究方向 获教学成果奖项情况 获科研成果奖项情况 目前承担教学项目情况 目前承担科研情况 近三年获 得教学研 究经费 (万元) 近三年给 本科生授 课(理论 教学)学 时数 姓名 张艳敏 拟承 担课程 最后学历毕业时间、学 校、专业 主要研究方向 获教学成果奖项情况 无 3.5 近三年获得 科学研究经 费(万元) 0 126 近三年指导 本科毕业设 计(人次) 30 性别 男 儿科学 专业技术职 务 现在所在单 位 副主任医 师 行政职务 科主任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98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疗系 儿科医疗和保健 无 无 无 无 0 近三年获得 科学研究经 费(万元) 0 54 近三年指导 本科毕业设 计(人次) 0 性别 儿科学 女 专业技术职 务 现在所在单 位 主任医师 行政职务 科主任 西安市儿童医院 200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内科学 心血管遗传性疾病 无 遗传性心律失常离子通道基因突变及分子电生理学发病机制的研究,陕西 获科研成果奖项情况 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5. 目前承担教学项目情况 无 基于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技术的长QT综合征III型发病机制及药物筛查研究 目前承担科研情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5. 近三年获 得教学研 究经费 (万元) 近三年给 本科生授 课(理论 教学)学 时数 姓名 邓慧玲 拟承 担课程 最后学历毕业时间、学 校、专业 主要研究方向 获教学成果奖项情况 0 近三年获得 科学研究经 费(万元) 73 0 近三年指导 本科毕业设 计(人次) 0 性别 女 儿科学 专业技术职 务 现在所在单 位 主任医师 行政职务 科主任 西安市儿童医院 2014年毕业于空军军医大学军事医学预防系 儿童感染性疾病 无 手足口病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表达情况研究,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获科研成果奖项情况 ,2017年;手足口病患者外周血Th1/Th2/Treg/Th17辅助性T细胞表达情况 研究,西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年. 目前承担教学项目情况 无 模式识别受体信号通路常见及稀有突变位点的筛选及对EV71感染结局的影 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8年;恩曲他滨治疗慢性乙肝初治患者上市后 目前承担科研情况 临床研究,国家卫生计生委项目,2015年;重点产业创新链:小儿手足口 病诊断治疗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 ,2016年. 近三年获 近三年获得 得教学研 0 科学研究经 278 究经费 费(万元) (万元) 近三年给 本科生授 近三年指导 课(理论 10 本科毕业设 5 教学)学 计(人次) 时数 姓名 王垒 拟承 担课程 最后学历毕业时间、学 校、专业 主要研究方向 获教学成果奖项情况 获科研成果奖项情况 目前承担教学项目情况 目前承担科研情况 性别 儿科学 男 专业技术职 务 现在所在单 位 主任医师 行政职务 业务副院 长 西安市儿童医院 2003年于空军军医大学内科学 先天性心脏病 无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2017年 无 基于多组学特征谱在儿童肺动脉高压中的分子分型及精准医疗,西安市科 技计划重大项目,2017年. 近三年获 得教学研 究经费 (万元) 近三年给 本科生授 课(理论 教学)学 时数 0 近三年获得 科学研究经 费(万元) 100 0 近三年指导 本科毕业设 计(人次) 0 其他办学条件情况表 申报专业 副高及以 其中校外 50 上职称(在 兼职人数 岗)人数 可用于该专业的教学设 备总价值(万元) 可用于该专业的教学实 验设备数量(千元以上 ) 27 510(台/件) 530 主要设备 学校名称 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 设备名称 新生儿辐射台 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 胎儿监护仪 微量注射泵 奥林巴斯显微镜 除颤仪 心电监护仪 心电图机 全自动洗胃机 负压吸引器 型号规格 FXQ-4B Covidienl00005941s FM20 WE-50C6 CX31 ZOCLM-Series UT4000B 深圳科曼1200B 斯曼峰DXW-2A YXP30D 数量 1 2 2 2 4 2 6 2 2 4 购入时间 2016年 2016年 2016年 2016年 2016年 2016年 2016年 2016年 2016年 2016年 申请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 (应包括申请增设专业的主要理由、学校专业发展规划及人才需求预测情况等方面的内容) (如 需要可加页) 一、申请增设专业的主要理由 (一)学校定位 陕西中医药大学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 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理、工、 文、管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多层次的教学型中医药大学办学格 局。学校立足陕西,面向西北,辐射全国,培养德才兼备、理 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中医药人才, 努力把学校建成西部一流、特色鲜明、和谐文明的中医药大学, 为陕西及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缓解国家和陕西儿科医生缺乏 目前我国儿科医生严重短缺,患儿就医排队时间长成为普遍 现象, “儿童看病难”的这一矛盾突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 关注。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2016 年底我国 0 至 14 岁儿童总 人数约 2.26 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 18%,每千名 0 至 14 岁儿童 儿科医师数仅为 0.53 人,而美国的这一数字是 1.46 人。这与儿 童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存在差距,特别是实行“全面两孩”政策 后,儿科医疗保健需求将更为迫切。欲达到 2020 年每千名儿童 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 0.69 名的目标,我国儿科医生数量目 前仍缺口 8.6 万名。儿科医师流失和后备缺失的情况严重,是我 国的儿科卫生资源另一个重要特点。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显示, 2011 年-2014 年中国儿科医师流失人数为 14310 人,占比为 10.7%。其中,35 岁以下医师是儿科医生主力军,但是流失率 最高;同时基层医疗机构流失最多,不利于基层儿童卫生服务 提供和分级诊疗的推进。 陕西省也呈现儿科医师缺乏的局面。截至 2015 年 6 月底, 陕西省共有儿科执业(助理)医师 4409 名,每千名儿童儿科执 业(助理)医师数 0.79 名。省内儿科医师流失也较为严重,仅 2014 年全省儿科医生流失 380 人,流失的医生主要集中在县级 基层医院。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儿科医疗保健需求更为迫 切。2016 年末,全省出生人口 40.46 万人,自 2001 年来首次超 过 40 万人;自然增长率已突破千分之四,为 4.41‰。2016 年, 0-14 岁儿童人口数 538.7 万人,预计到 2020 年达到 550 万人。 欲达到 2020 年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 0.9 名的目 标,全省儿科医生数量目前仍缺口 550 名。 当前,临床医师转岗培训是陕西省儿科医师的主要来源。经 过专业调整后,新的儿科医生的培养机制迟迟建立不起来,这 显然不能满足儿科医生紧缺的需求。因此,作为陕西省内最大 的地方性医药类院校,增设儿科专业对省内儿科医疗人力资源 的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可缓解国家和陕西儿科医生缺乏。 (三)填补陕西省儿科学专业布点空白 出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人才的考虑,1998 年教育部决定 停招儿科本科专业。但是面对儿科医师待遇低、风险大、压力 大、离职率较高的行业现状,鲜有临床医学毕业生愿意优先选 择儿科就业。据报道,全国医科院校儿科系从 1999 年停止招生 后的 16 年间,我国儿科医生仅仅增加了 5000 名, “儿童看病难” 的现象逐渐蔓延全国。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儿科医生短缺问题。2016 年 3 月,中央 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要紧紧围绕加强儿科医务 人员培养和队伍建设、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儿童 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改革、防治结合提高服务质量等关键问题, 系统设计改革路径,切实缓解儿童医疗服务资源短缺问题。同 年 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要 求加强儿科建设,加大儿童重点疾病防治力度。2017 年 7 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 发展的意见》重申“到 2020 年,全科、儿科等紧缺人才培养得 到加强” 。 为解决儿科医生荒问题,2014 年 6 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关 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就已经指出, 过渡期内,在有条件的地区和高校,探索举办临床医学(儿科 方向)专业,加强儿科等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力度。2016 年 5 月, 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制定了《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 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要求“十三五”期间,通过“培养一批、 转岗一批、提升一批” ,增加儿科医务人员数量,提高队伍整体 素质。推进高等院校儿科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儿科学专业化教 育,制定普通高校开展儿科学专业人才培训规划。儿科医疗资 源短缺的地区可在有条件的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专业教育。同 年,教育部要求将儿科学专业化教育前移,力争到 2020 年每省 (区、市)至少有一所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层次专业教育。2016 年,教育部增加儿科学专业,批准中国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 学等 8 所高校开设,2017 年批准 19 所高校开设,2018 年又批 准 8 所高校开设,儿科学专业布点数达到 35 个。但这 35 所高 校名单中无一所陕西高校。所以我校申办儿科学本科专业旨在 填补陕西省儿科学专业布点空白。 二、学校儿科专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思路和整体目标 认真贯彻新时期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社会发展需求 和卫生事业改革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为目标,融合 中医药高校文化特色,巩固和完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课程建 设、教学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医学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 养质量,面向全国,服务西部,着力培养职业道德高尚、岗位 胜任力出色、善于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儿科学高级实用型人 才,建设成为陕西省内乃至西北地区一流的儿科学人才培养基 地。 (二)发展内容与具体措施 人才培养方面:第一、二年每年计划招生 30 人,以后每年 计划招生 45 人,校内儿科学本科生总规模控制在 210 人。在本 科人才培养上,拟采用学校较为成熟的临床医学专业整体化教 学模式,参照岗位胜任力模型的能力要求,努力衔接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养和研究生培养。坚持早期接触临床,并认真合理安 排“四本手册”的各科任务,确保学生在见习、实习期间学有 所获、学有所成。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行临床 后期的多阶段 OSCE 考核,提高儿科人才培养质量。 队伍建设方面:遴选一批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和科研水平 突出的儿科学专家,组成实力雄厚的儿科学专业师资队伍。加 大人才引进、培养的力度,制定学科教师发展计划。 学科建设方面:紧密结合本地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 以争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为突破口,发挥学校基础医学研究实 力和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经验优势,建立稳定的研究方向并 形成学术优势,努力取得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并努力促进科研 成果的实际应用。 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按照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 专业方向平台三个平台设置课程体系,开展“小班化”教学, 加强人文素养、实践技能、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强化学生“医 学生岗位胜任能力养成”等系列培训。进行相关学科课程的整 合,如内科学和外科学的横向整合。鼓励教师使用多种教学方 法改革,如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基 于案例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在实训教学中积极 发挥标准化病人和医学模拟人的作用。 支撑条件建设方面:提供足够的基础设施,为学生全面发 展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发挥校园数字化学习平台作用,使学 生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以培养循证医学和终身学习意识。统筹 校内儿科教学资源,开设儿科临床技能训练专门场所;在省级 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基础上,增加儿科虚拟仿真项目, 为学生提供进行模拟训练的实验场所与设备。增加三级以上儿 童医院或妇幼保健院作为儿科临床教学基地。 三、人才需求预测及发展前景 (一)当前人才情况 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 2016 年,我国共有医院 29140 家,而目前全国儿童医院仅 有 117 家(不包括妇幼保健院) ,所占比例仅为医院总数的 0.4%。 2016 年底,中国的儿科医生数约为 12.8 万,而全国共有 2.26 亿 名 0 至 14 岁儿童,每千名儿童仅拥有 0.53 位儿科医生。而美国 每千名儿童拥有的医生数为 1.6 名,是中国的 3 倍。按照卫生行 政部门要求我国儿科医生数量目前仍缺口 8.6 万名。医疗资源分 布的不均匀,让基层难培养、留不住人才,而人才的缺失进一 步导致基层儿科的诊疗水平和救治经验欠缺,让很多儿童常见 病无法在家门口得到有效的治疗。 陕西省儿科医师缺乏的局面。截至 2015 年 6 月底,陕西省 共有儿科执业(助理)医师 4409 名,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 理)医师数 0.79 名。省内儿科医师流失也较为严重,仅 2014 年 全省儿科医生流失 380 人,流失的医生主要集中在县级基层医 院。 (二)未来人才需求展望 1.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儿科医疗保健需求更为迫切 2015 年 10 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完善人口发 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2016 年 1 月 1 日,国家“全面二孩政策”正式推开。据统计,与 2003-2013 年的平均 1600 万出生人口相比较,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之后 的 2016 年、2017 年分别增加约 180 万、120 万。 1850 出生人口数(万人) 1800 1750 1700 1650 1600 1550 1500 1450 图 1 2003-2017 年中国出生人口数 陕西省出生人口也有增长。2016 年末,全省出生人口 40.46 万人,自 2001 年来首次超过 40 万人,自然增长率也突破千分 之四,为 4.41‰。2016 年,0-14 岁儿童人口数 538.7 万人,预 计到 2020 年达到 550 万人。欲达到 2020 年每千名儿童儿科执 业(助理)医师数 0.9 名的目标,在保证全省儿科医生总数不流 失的情况下,儿科医生数量目前仍缺口 550 名。 2.居民保健意识提高,儿科医疗服务增加 随着居民保健意识提高,医疗条件改善,2016 年全国医院 儿科门急诊人次 28764 万人次,较 2011 年增长了 48.13%。0-14 岁人均医院儿科门急诊人次从 0.87 人次增长到 1.27 人次。2016 年全国医院儿科出院人数 1554.4 万人,较 2011 年增长了 46.16%。 3.区域卫生规划文件的政策保障 《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 年)》 《关于 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 要求各地加强配备妇幼技术服务人员,尤其是儿科医师等紧缺 人员的岗位配置;建设国家、省、市、县四级儿童医疗卫生服 务体系;优先开展儿童家庭签约服务。另外,在薪酬待遇、职 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倾斜,如明确要求提高儿科医务 人员薪酬待遇,大力提升儿科医务人员岗位吸引力。这体现了 国家重视儿科发展,激励儿科学医学生培养和未来职业发展。 四、我校申办儿科学专业的现有基础 (一)专业建设与师资 陕西中医药大学现有 24 个本科专业,拥有中医学、中西医 结合、中药学、临床医学、药学 5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中医学、中药学、公共卫生、应用心理、护理、汉语国际教育 6 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全日制在校生 13569 人,其中硕士研究生 1220 人,本科生 12235 人,留学生 114 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 2650 人(含两所直属附属医院) ,有专任教 师 910 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 504 人;有硕士研究生导师 219 名、兼职博士生导师 16 名、博士后导师 2 名,享受政府特殊津 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23 人,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 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师德标兵、省师德先进个人、省“三 五”人才 21 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10 个,形成了一支敬业精 神强、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学校有省级一流专业 8 个,国家级、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项目 8 个,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7 个,国家卓越医生 (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2 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实验区 5 个,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实验中心、机 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 7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形态学、 针灸推拿等 2 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妇产科学、诊断 学等 20 项精品资源共享课,妇产科学等 10 个省级教学团队, 近五年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7 项。 (二)附属医院现有基础 陕西中医药大学拥有两所直属附属三甲医院(附属医院、第 二附属医院),20 所非直属附属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开放床位 2000 张,拥有国家级、省级重点学专科 37 个(其中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3 个) ,年门诊量 60 万,出入院 6 万人次。 第二附属医院拥有国家级、省级重点学专科 21 个,秦都院区实 际开放床位 859 张,职工 1142 人,其中高级职称 200 余人,硕 博士 150 余人,年门诊量 46 万人次,住院患者 3.3 万人次,各 类大型医疗设备 260 余台/件;西咸新区新院设置床位 1500 张, 拟于 2019 年投入使用。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童诊疗服务中心是陕西省重点 专科,是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中心下设儿一科、儿二科、新生儿 科、儿童康复功能训练区〔包含运动治疗(PT)室、作业治疗 (OT)室、言语语言治疗(ST)室、理疗室、儿童康复功能评 估室、针灸推拿室等〕、门诊工作区、急诊工作区、儿科教研室 (包含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图书资料室) ,承担陕西中医药大学 中医儿科、中西医结合儿科、临床儿科的教学任务。 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力量雄厚、技术过硬,年新生儿出生近 万名,居陕西省第二,2017 年获批为“陕西省危重孕妇救治与 转诊中心” 。得益于妇产科学的发展,医院成立了本地区最早的 新生儿专科,儿科专业也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了孕前检查、孕 期保健、产前监测、安全分娩、产后康复、新生儿护理、儿童 保健等一条龙式服务,被誉为本地区“母婴健康的保护神” 。现 有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影像学、五官、医技 等 7 个教研室。设有临床模拟实训中心,为“陕西省大学生课 外实践教学基地” ;临床技能实训中心,下设内外妇儿 4 个实训 室;省级临床医学类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1 项。 (三)临床医学教育情况 为了缓解陕西省临床医学人才紧缺的状况,满足公众日益增 长的健康需求, 学校自 2001 年开始设置临床医学本科专业。 2011 年获批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并于次年开始招生。 2013 年,为了加强临床教学工作,实行“院系合一”管理体制, 与第二附属医院合并,成立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2014 年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5 年获批省级人才 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7 年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项 目。引入模拟教学、OSCE 考核和标准化病人后,毕业生临床实 践技能得到提升,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学 生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 ,连续三年获 得佳绩(第五届,分区赛二等奖;第六届,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第七届,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招生和就业质量居同类院校省内 先进水平,现已成为省内重要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基地。此外, 2017 年第二附属医院成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单位,为高 层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培养方案表 (包括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主要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主要专 业实验、教学计划等内容) (如需要可加页) 一、培养目标 1.总体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 有良好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具备岗位胜任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 本技能,接受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等方面的基础训练,具备较 强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毕业后 能在各级卫生保健机构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从事安全有效的 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儿科学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 (1)掌握与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生命科学、人文社会科 学与行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 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掌握生命各阶段人体的正常结构、功能和心理状态, 特别是儿童不同阶段生长发育规律和心理卫生基本知识。 (3)掌握生命各阶段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 现、诊断及防治原则,熟练掌握儿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自然病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预后。 (4)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确保儿童 用药合理安全。 (5)掌握儿童常见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传播的基本规律 及防治原则。 (6)掌握康复医学、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控制和筛查的原 则,熟悉改善残障康复、学校卫生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 (7)掌握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和诊疗基本原则。 (8)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与方法,理解科学实验 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9)掌握一定的工具性知识,包括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 术应用、文献检索、方法论、科研方法和科研论文写作等方面 的知识。 (10)熟悉国家卫生与健康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能力结构要求 (1)掌握医学临床诊治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 临床思维和临床动手能力,能够熟练处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的鉴别诊断和初步处理能力。具有采集病史、体格检查、书写 病历以及临床决策等一定的岗位胜任能力。 (2)具有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理能力,具有 一般急症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能够将循证医学、疾病预 防、早期发现、卫生保健和慢性疾病管理等知识和理念结合到 临床实践中。 (3)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具有与医 生和其它卫生专业人员交流沟通与团结协作的能力。 (4)具有从事社区卫生和学校卫生服务的基本能力,能够 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儿童保健、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5)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合适的临床技术,选择最适合、 最经济的诊断、治疗手段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借助工具 书阅读外文医学文献;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文献 检索和获取能力,能够利用图书资料及数据库查阅国内外医学 文献以获取新知识。 (7)了解现代医学科研的思路与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创 新思维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了解医疗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前沿进展,具备自主学 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 (1)职业道德高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愿为 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珍视生命,关 爱患者,能够根据《中国医师道德准则》为所有患者提供人道 主义的医疗服务;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学伦理问题,尊重患者 及家属隐私和人格;具有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开展工作的精神; 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 不断追求卓越。 (2)人文素质高雅。具有较宽厚的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 学基础,了解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养成良好 的文化艺术修养、优良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3)身心素质健全。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 规定的体育锻炼合格标准。人格健全、意志坚定,有正确的自 我意识、自控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与社会和环境发展变 化相协调,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健康的体质和良好 的心理素质。 三、修业年限 本科专业基本学制为五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分制管理,在 校修读年限为 4-7 年。 四、授予学位 修完本专业规定的全部学分,并符合《陕西中医药大学学 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者,授予医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六、核心课程 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 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童保健、小 儿内科学、小儿外科学、小儿传染病学 七、学分分配 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 245 学分,必修课总学分为 153.5 学 分,公共选修课 8 学分,专业限定选修课 10.5 学分,专业任意 选修课 7 学分,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 2 学分,社会实践 2 学分, 早期接触临床 2 学分,毕业实习 48 学分,临床分阶段考核 6 学分,毕业考核 4 学分,第二课堂 8 学分。 表 1 培养体系结构及学分比例表 理论教学 课程 类型 实践教学 第二课堂 课程性质 课程 门数 课内实 集中实 占总学分 占总学分 学分 践教学 践教学 比例 比例 分数 学分 必修 10 40 16.33% 选修 5 8 3.27% 必修 19 70 28.57% 必修 11 43.5 17.76% 限选 6 10.5 4.29% 任选 4 7 2.86% 56 179 73.06% 学分 占总学分 比例 8 3.27% 通 识 教 育 平 台 学 科 基 础 平 台 专 业 教 育 平 台 选修 合计 学 分 合 计 64 26.12% 66 245 学分 表 2 陕西中医药大学五年制本科儿科学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课程 结构 课 程 类 别 通 识 教 育 平 台 课 程 性 质 必 修 课 总 课 名 程 称 学 时 实 验 开设学期和学时分配 见 习 课 外 合 计 讲 课 形势政策课 36 36 马克思主义原 理 56 50 6 中国近现代史 纲要 42 36 6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6 6 6 6 6 6 50 36 七 八 学 分 2 3 2 选 修 课 学 科 基 础 平 台 专 业 方 向 平 台 必 修 课 必 修 课 毛泽东思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 90 72 18 思想品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54 48 6 大学英语 288 240 大学体育 120 120 计算机基础 54 30 24 大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 20 16 4 就业指导 18 18 创新创业类 54 54 人文社会科学 类 54 54 开设课程及时间见教务处公共选修课、尔雅在线 3 自然科学类 36 36 课一览表 2 基础化学 60 42 18 60 3 医学生物学 36 30 6 36 2 高等数学 54 54 54 3 有机化学 60 44 16 60 3 系统解剖学 108 78 30 108 6 医学物理学 64 48 16 64 3.5 生理学 108 72 36 108 6 生物化学 108 68 40 108 6 组织胚胎学 64 44 20 64 3.5 医用微生物学 54 42 12 54 3 医学免疫学 48 30 18 48 2.5 寄生虫学 18 12 6 18 1 病理学 90 62 28 90 5 病理生理学 64 44 20 64 3.5 诊断学 126 90 28 药理学 72 60 医学遗传学 36 局部解剖学 48 36 36 5 48 3 72 72 72 72 16 30 30 30 30 4 10 54 3 10 1 1 18 3 8 126 7 12 72 4 32 4 36 2 60 28 32 60 3 医学影像学 54 40 14 基础儿科学 54 42 8 外科手术学 27 12 中医学 60 56 预防医学 54 48 妇产科学 72 54 10 8 72 4 整合医学课程 -内科、外科 (一) 180 130 38 12 180 10 整合医学课程 -内科、外科 (二) 108 78 22 8 54 3 54 3 15 27 1.5 4 60 3 54 3 4 6 108 6 限 定 选 修 课 任 意 选 修 课 眼科学 27 21 6 27 1.5 耳鼻喉科学 27 21 6 27 1.5 小儿内科学 (一) 45 39 12 4 小儿内科学 (二) 45 39 12 4 45 2.5 小儿外科学 54 36 8 4 54 3 小儿传染病学 36 28 8 36 2 分子生物学 36 26 10 医学文献检索 20 16 4 卫生统计学 36 36 皮肤性病学 27 21 神经病学 36 24 精神病学 36 24 执业医师应试 36 20 循证医学 36 36 肿瘤学 24 20 急症医学 32 24 药事医事法规 20 20 康复医学 24 20 24 节气养生 24 24 中医食疗学 36 36 介入诊治学 24 20 4 核医学 24 20 4 24 1.5 医学心理学 36 32 4 36 2 医学英语 36 36 口腔学 36 24 8 流行病学 30 26 4 细胞生物学 36 24 12 4 45 2.5 36 2 20 1 36 2 6 27 1.5 8 36 2 12 36 2 16 4 8 36 2 36 2 24 1.5 32 2 20 4 1 24 1.5 24 1.5 36 2 24 1.5 36 2 4 36 30 36 2 1.5 2 国防教育及军 事训练 第一学期的第 1 ~ 2 周 2 社会实践 第一至第七学期寒暑假 2 周 2 集中实 早期接触临床 第一至第七学期暑期于两所附属医院或其他二甲以上医院 2 周 2 践教学 临床分阶段考 核 临床见习、实习过程中 8 毕业实习 第 9 ~ 10 学期 46 毕业技能考核 第 10 学期 4 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 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