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交流小结.pdf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交流小结 2017-03-27 08:14:39 转眼间,已经回国两个多月了,刚到乌普萨拉的时候提着两个大箱子的惶恐和疲惫好像还在昨天一样,现在写下这篇交流小结,心中的 感觉才好像是正式和乌村的生活告别了。 虽然乌普萨拉已经是瑞典的第四大城市了,但她与国内的城市完全是不同的概念,更像一个安 静的,不为俗世烦恼的小村庄。“不争”仿佛才是瑞典文化的根本,大多数课程上只分P与NP,数学课稍多一点,有3、4、5分和NP四 类,但相比国内成绩的等级制度来讲还是温柔许多了,更别提这里并没有什么“30%的A类限制”。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瑞典人都不在乎 成绩,只是他们的选择更加自由一些,也没什么来自外界的压力。和瑞典人交流的时候发现,很多人都是读着读着大学就出去工作或者 旅游,之后再接着回来读大学,或者换个大学接着读读。走在街上,也可以感受到人们透在骨子里的那种悠闲。瑞典语有个单词叫 FIKA,是指朋友家人坐在一起,喝咖啡吃甜点,就算是工作日的下午,都可以看见街上坐着很多人,一遍FIKA,一遍聊天,与上海上 班族的行色匆匆一脸疲态截然不同。 谈到学习方面,我在瑞典总共选了五门课,两门由数学系开设,两门由计算机学院开设,还有一门 part-time的基础瑞典语。可以说这样的选课方式让我体验了不同的学科、不同层次课程的区别。我选的两门数学课都是在乌普萨拉都 是研究生课程,讲的比国内要深入一些。尤其是Functional Analysis这门课,课本上就直接写明了是给实变掌握很好或者泛函有一定 基础的人设计的教材,第一句话上来就是“Let’s recall that a functional is…”这就让之前一点泛函都没接触过的我一头雾水,第一 节课上用的很多结论其实在国内的课本上都是会先推一边的,这边却是默认你已经掌握了,再加上老教授的俄罗斯(?)口音,让我有 了一种即将在瑞典挂科的恐惧……但好在一个班上只有十几个学生,和教授交流比较方便,再加上诸多大神的carry,最终还是顺利的 通过了而且拿了最高成绩5分。在数学教育方面,感觉到的和国内教学的最大不同就是这里很注重学生的“输出”,也就是学生听懂课之 后,能不能清晰的讲述出自己的理解。从习题课说起,每次习题课是提前布置好题目,上课的时候同学们按题目进行组队,一队两三个 人对一道题目进行简短的讨论,然后一起上去做一个小的pre,教授坐在下面“听讲”,只在有明显错误的时候才会提出问题。这就体现 出了人少的好处,毕竟在国内一个班好几十个人,是基本不会有这种上去讲题目的机会的。而且,就连期末考试都是oral examination或者presentation。最开始看到课程要求的时候,真的不知道数学的口语考试会怎么进行。实际上,presentation就是 每个同学做一个project,然后将自己的思路汇报给大家,而口试则是和教授一对一的“聊一聊”,教授会先从定义问起,然后问一些注 重思路的题目,不会让你现场进行大量计算,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至于计算机系开设的课程,有一门是基础入门级别的算法 基础,这门课就和数学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首先人数上大概六十人左右,与国内的班级容量差不多;其次内容也比较简单,刚开始的 几节课一直在讲数学归纳法,只有这个时候我才能体会到那种传说中的“中国人数学比较好”的优越感。其实,这也侧面体现出了国外教 育的不同,如果对某一门学科有兴趣的话,会学的十分深入,否则就只会了解一些基本概念。而另一门计算机系的课程则更偏应用一 点,在那门课上我接触了一种比较冷门的建模语言,和队友一起做了三个assignment和一个期末project,过程还是比较醉生梦死 的,但结果还是比较令人愉悦的。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瑞典文化,也为了和更多的人交流,我选修了基础瑞典语课。教授是一位和蔼 的老奶奶,给我们讲了很多瑞典的故事、习俗,还有一些乌普萨拉的风土民情和奇闻异事。坦白的来说,我记住的瑞典语不多,而且大 舌音一直没有学会,所以发音没有瑞典的味道,但还是强烈推荐大家有机会的话去选一选这门课。 既然已经到了欧洲交流,当然也要抓 住这个机会浪迹天涯,周游一下欧洲。这学期去了十几个国家,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也算看遍名山大川,留下了不少回忆,这里也就 不一一细说了。 总之,尽管回来之后已经有点不适应高强度的课业压力,再加上上学期有些课程没修导致的困难,我依旧没有后悔当初 选择去瑞典交流的这个选择,可能我没有办法将这段经历带给我的好处实质性量化出来,但用一句俗气的话来讲,大概就是“回头细 看,都是宝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