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1011护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pdf

Mi amor 爱我别走15 页 565.909 KB下载文档
1011护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pdf1011护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pdf1011护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pdf1011护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pdf1011护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pdf1011护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pdf
当前文档共15页 2.77
下载后继续阅读

1011护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pdf

护理学一级学科 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3 年 3 月 天津医科大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一、总体概况 天津医科大学的前身天津医学院创建于 1951 年,是新中国成立 后原国家政务院批准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著名内分泌学家、医学教 育家朱宪彝教授为首任校长。1994 年 6 月,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 医学院正式组建成立天津医科大学。1996 年 12 月成为天津市唯一的 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市属院校,2015 年 10 月成为天津市人民 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 年 9 月入选国家“世 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 年 2 月成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 校。学校以医学为核心,以生命科学为主要依托,发展目标是建设高 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学校是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首批博士和硕士学 位授权单位。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10 个,博士专业学位授 权点 2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12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6 个。博士后流动站 6 个。博士生导师 467 人,硕士生导师 1340 人。 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5 个,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5 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1 个,国家级 教学团队 2 个,天津市级教学团队 22 个,天津市级教学名师 31 人。 学校大学医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14 个。肿瘤医院是首批国家恶 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总医院、肿瘤医院、第二医院、眼科医院 获批天津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学校拥有 15 所非直属临床学院。 1.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在天津市首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我校护理学专家陈路得教授 和原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林菊英等前辈的倡导下,天津医科大学(原 天津医学院)于 1983 年在全国率先恢复五年制本科高等护理教育, 并于 1993 年、2006 年、2010 年分别被批准为护理学硕士学位、博士 学位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1 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 权点。 1 天津医科大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1)研究生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状况 按照国家、天津市和学校相关文件要求,坚持“按需招生、德智 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护理学院制定科学合理 的研究生招生复试方案,加强复试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不断提高人才 选拔质量。2022年,学位点招收硕士研究生11人,博士研究生2人, 招生规模小幅上涨。目前共有在校研究生2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人, 硕士研究生24人。毕业博士生2人,硕士生6人;学位授予8人,学位授 予率保持100%。1名博士毕业生于香港从事博士后工作,1名博士研究 生就业于高等教育学校;5名硕士研究生就业于医疗机构单位,1名硕 士研究生就业于医药公司,总体就业率100%。 (2)研究生导师状况 学位点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 7 名,2022 新遴选博导 5 名。学术 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现有 17 名,其中正高级职称 12 人,占 57.1%, 其中 2022 年新遴选 7 名,增选 1 名。学位点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学 历结构合理,能够满足研究生的培养要求。 2.学科建设情况 学科坚持立德树人,立足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及人民群众的健 康需求,以“连续护理”理念为核心,长期致力于探索构建“全人群 全生命周期”的连续性护理服务模式,秉持“需求引领、创新发展” 的学科特色,形成慢性病护理、心理护理、社区护理和临床护理四个 稳定的学科方向。 继续深化院校融合,搭建学院与各大学医院间的护理科研平台, 以学术交流为抓手,以课题申报为推介,开展院校间的科研系列活动, 如专家讲座、国家级课题申报培训、学术年会等,提升青年教师科研 能力。 护理学科入选天津市第五期重点学科,目前拥有 21 所实践基地, 其中 3 家医院拥有护理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秉承“突出特 2 天津医科大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色、强化优势、紧贴需求、突出创新、资源共享”的平台建设指导原 则,融合凝聚学校教师和教学医院人员组成学术团队开展科学研究, 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联合,拓宽护理研究思路, 形成以“全人群全生命周期”为特色优势的校-院融合平台,为人才 培养提供平台基础。 3.培养目标与学位标准 (1)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大爱无疆的人文内涵、富有国际 视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创新型护理人才。 ①热爱祖国,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良好 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德才兼备,身体健康。 ②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把握本学 科发展的前沿和趋势,熟悉并了解学科相关领域的理论与知识。 ③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在 相关研究领域创造性的发现和解决问题,取得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④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医学专业外文资料,具有国际学 术交流能力。 (2)学位标准 培养质量标准不低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专业学位类别 (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和《天津医科大学学位授予工作 细则》 ,主要如下: ①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 识。 ②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③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④熟练地运用 1 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能写一般的 专业文章和具有初步学术交流的能力。 3 天津医科大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⑤达到《天津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关于研究 生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认定实施细则》中规定的学术成果要求。 ⑥完成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各环节要求,通过博士学位课 程及其他规定的各种考核,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成绩合格。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落实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大思政”格局,构建“三全育人”体系。 构建辅导员、专业教师和导师思政组合拳。培育高素质辅导员队伍, 设立“头雁计划”人才培养专项,开展常态化专题培训,提升辅导员 专业能力和素质;加强专业教师思政能力培养,强化导师第一责任人 意识,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培养学生“大爱无疆 尚德精 术”的仁心和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 格接班人。 2.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加强研究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 学位点所在的护理学院党委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用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护理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在 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认真落实“三 会一课”制度,2022 年度召开支委会 12 次,党员大会 11 次,讲党 课 5 次。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支部 10 名党员志愿参与相关工作, 充分展示了作为党员的担当和作为医学生的使命。此外,在国家网络 安全日到临之际,为了大力开展网络安全进校园活动,组织全体师生 积极参与,大力宣传倡导依法文明上网,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普及网 络安全知识,提高网络素养,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共同维护国 家网络安全,研究生党支部积极组织开展了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 格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利用主题实践的机会, 4 天津医科大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于实践,实践进一步丰富理论。 在主题实践中,更加深刻的感悟人民群众的需求,服务于人民,提高 支部整体素养。本年度开展主题党日实践活动 16 次。 (2)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航标作用,凝心聚力。 固定集体学习时间,每周三为本支部的国定学习时间,以集体学 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年度集体学习 28 次。充分利用学习 强国 APP 组织支部党员进行二十大精神的学习。本年度强化党建建设, 并开展系列学习活动,力争做到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强国理念、提升 自身素质。通过党建工作,抓实抓好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淬炼 党性觉悟,师生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政治思想、业务素质、专业学 习等方面得以凸显,2022 年度获得天津医科大学优秀团员 2 名、优 秀研究生干部 1 名、优秀研究生 1 名,优秀毕业生 1 名,国家奖学金 获得者 1 名。 (3)党建带团建,凝心聚力 强化党建带团建工作,加强思想引导和融入,团员积极向党组织 靠拢,2022 年提交入党申请书 5 人,发展入党积极分子 4 人,发展 党员 1 人。研究生积极参与“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每周学习 覆盖率 100%。开展“反邪教进校园教育实践活动,观看反邪教宣传 视频,旨在坚决抵制邪教思想,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敢于向周围的 邪教宣传及时制止并向有关机关部门举报;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 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引导高校教师 潜心育人,推动教学创新,学院教学督导组开展以“提升教育教学创 新能力”为主题的督导培训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反应良好。 3.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校园文 化建设是以学生为主体,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在 内,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本学位点以社会主义价 5 天津医科大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值观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建师生共有精神 家园。 (1)坚持科学规划、系统建设,使校园环境渗透学校的办学理 念和精神追求 校园基本建设与文化建设高度统一,融文化、艺术、育人功能为 一体,完成彰显校园文化主题的天医静怡湖、世纪大道、朱宪彝广场、 大学生活动中心、礼堂、室内外运动场等文化场所建设。加强校园环 境标识建设,规范使用学校名称以及校标、校徽、校旗等文化标识, 加强办公用品、纪念品等文化产品使用的规范管理。从学校实际出发, 突出育人特色和学术氛围,建设好教室文化、食堂文化以及公共场所 文化环境,为师生创造有利于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的优美环境。 (2)用实际行动践行优良校风学风 2022 年,学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牵头 成立全国医科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盟,线上线下“两馆一厅”、 中英文版话剧《朱宪彝》展演已成为立德树人重要阵地。 “卫生健康 日”“天医文化活动日”和“阳光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校长论坛” “大家讲坛”邀请了国内外知名的院士学者,为学生营造良好学术氛 围,以推进校风学风建设,促进研究生学术道德涵养提升和综合素质 全面发展。我校与天津海河传媒中心联合摄制的人物传记纪录片《医 之大者朱宪彝》先后在央视纪录频道、天视教育频道播出。纪录片以 恢弘的手笔、憾人的情感、精良的制作重新发现和阐释了医学大家朱 宪彝的传奇一生和时代意义。学位点所有导师和研究生第一时间观看 了纪录片并畅谈感受,继承和发扬朱宪彝老校长德高医粹精神,汲取 奋进力量。 4.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学院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努力切合研究生群体需要,充分发挥网 络教育作用,注重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6 天津医科大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1)建立安全教育工作机制 一是定期开展学生日常安全教育,通过谈心谈话、深入宿舍、召 开主题会议等多途径开展安全教育,2022 年共开展线上线下安全教 育 10 余场。二是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严格落实疫情期间每天健 康信息上报和负责人每日汇报年级健康状况。三是落实导师第一责任 人制度,加强学生日常安全教育与管理。 (2)持续强化导学关系,完善育人机制 规范每周一次导学组会,将导学关系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并严 格落实导师与研究生定期谈心谈话制度,规范研究生学术行为和学术 思想,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制度。同时为研究生配备辅导员,至少每 月与学生开展一次思想交流会,引领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 (3)扎实开展 2022 级新生入学教育和 2022 届毕业生文明离校 教育 2022 年 6 月底学校召开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同时 倡导学生文明离校。2022 年 9 月,通过召开入学教育动员大会、研 究生培养管理大会、思政教育制度培训会及班团两委及党支部委员会 成员选举等引导新生适应学习生活,明晰未来规划。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1.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2022 年度,根据培养目标及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继续扎实 推进本学位点的课程建设,主要开展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教材建设,注重教学改革 导师积极参与国家级规划教材的编写与建设工作,本年度学位点 教师主编及参与编写教材 11 部,其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 1 部, 副主编 4 部。 《高级病生理学》积极参加教育部研究生数字教育资源 7 天津医科大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的申请。2022 年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发表研究生教改 论文 2 篇。 (2)继续深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 用好课堂主渠道,坚持有机融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 开设《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思政课程,本学位点定期 组织课程思政研讨,并将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新冠疫情期间开 设阵地教学系列讲座,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强化“导师第一责任人” 意识,将科研诚信、学术规范教育贯穿培养全程的每个环节。 (3)整合资源拓宽视野,丰富课程内容 推进学生跨专业、跨学院选修课程,达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为 提升研究生多种素质与能力,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教育活动, 包括主题汇报、微学术会议、微论坛等,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延伸 和丰富了第一课堂内容。 2.导师选拔培训 (1)导师选拔 遵照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条件开展学位 点导师选拔,每两年遴选 1 次,同时每年均对博硕士研究生导师进行 招生资格考核,2022 年度进行了新导师的遴选,在学校的大力支持 下,补充了导师团队力量。 (2)导师队伍培训与建设 学位点注重导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导师岗位培训制度。除对新 增博硕士生导师进行岗前培训外,定期组织开展导师学术培训和交流 活动,鼓励导师积极参加国内外培训和交流。2022 年度,组织导师 培训 6 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 20 余次。 3.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为培养和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 8 天津医科大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爱之心的优秀教师队伍,学校将师德师风教育摆在教师培养首位,贯 穿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制定系列规章制度,如《天津医科大学指导 教师工作职责》 《天津医科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 法(试行)》 《天津医科大学学风建设实施细则》等,采取有效举措, 培育导师高尚道德情操。 (1)师德铸魂引领与责任落实相统一 将师德宣传作为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师德宣传制度化、 常态化,固定每年 9 月份为师德师风建设宣传月。完善党委统一领 导、党政齐抓共管,校党委书记、校长为教师讲授“师德必修课”; 优选教师党支部书记,落实“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形成师德建设合 力。开展卓越教师发展支持计划培训,特别设立师德师风版块,加强 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2022 年 1 人入选天津医科大学卓 越教师计划。以“导师责任与使命”等为主题,开展导师培训,以塑 形铸魂科学家精神为抓手,切实加强学风建设。 (2)多方联动协同与师德监督相结合 将“立德树人”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人事处、研工部、 教务处、工会等部门多方联动,设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公众号,在节假 日时间节点,教育和要求教师严格遵循师德规范;构建学校、教师、 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设立师德举报信箱;建 立校院领导、督导专家与同行听课制度;健全学生信息员座谈会制度, 完善学生反馈机制,形成多渠道师德监督路径,2022 年度满意度调 查显示绝大多数研究生对导师师德师风表示非常满意;总体上,研究 生调查结果显示本学位点导师责任意识强,重视自身师德修养,能够 以身作则,做好学术道德表率。 (3)优化师德激励与严格惩戒相促进 注重师德激励,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挖掘和提炼名家 名师为人为学为师的大爱师魂,通过专家讲座、网站及公众号等媒体 9 天津医科大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形式,传播育人楷模的责任和担当。将师德表现作为评奖评优的首要 条件,在同等条件下,师德表现突出的,在专业职务评聘、研究生导 师遴选、学科领军人物选培等过程中优先考虑。印发《天津医科大学 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健全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 机制和问责机制,将师德考核纳入年度考核体系,在各类评优奖励中 实行“一票否决制” ,2022 年度所有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均合格。 4.学术训练情况 天津医科大学学术活动品牌“大家讲坛”,为研究生开设学术研 讨、讲座等,倡导科学精神,促进研究生恪守学术准则,尊崇学术道 德。同时规定博士研究生导师每年至少开设研究生学术讲座 1 次,硕 士研究生导师每年至少开设 1 次,同时倡导具有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人 员开设研究生学术讲座。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一定数目的学术活 动,如作学术报告,参加学术报告会、前沿讲座以及各种专题讨论班 等,要求学术学位博士参加学术活动不少于 8 学分,其中本人作学术 报告不少于 3 学分,学术学位硕士参加学术活动不少于 4 学分。2022 届毕业的所有博硕士研究生均完成了学术训练的有关要求,学术能力 明显提升。 5.学术交流情况 为开拓研究生学术视野,提升研究生专业理论水平与科学素养, 学位点鼓励并支持博硕士研究生积极参加国内外护理学术交流与研 讨,本年度研究生参与的学术交流包括 2022 首届智•和(国际)护理 研究生创新论坛汇报、中华护理学会 5.12 国际护士节庆祝大会暨杰 出护理工作者颁奖大会、中华护理学会举办的 2022 年度科研课题申 报专题培训等,其中 2 名硕士研究生参加 2022 首届智•和(国际)护 理研究生创新论坛并进行论文汇报,获二等奖。 6.研究生奖助学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深化培养机制改革革,激励 10 天津医科大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广大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促进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根 据国家和天津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学校制定《天津医科 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及一系列配套文件和实施细则。 统筹配置教育资源,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学校研究生教育的保 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全面激发研究生教育的活力,促进研究生教育规 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我校研究生奖助体系由助学机制和奖学机制两部分组成。助学机 制包括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助研津贴、国家助学贷款、研究生 临时困难补助、学费减收等。奖学机制包括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 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单项奖学金、社会捐助奖学金等。导师依据工 作量为临床工作的研究生发放见习补助,以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刻 苦钻研,不断取得创新性成果。2022 年 1 名硕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 学金,28 名博硕士研究生均获得学业助学金,覆盖率 100%。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1.人才培养情况 学位点遵循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律,制定特色化护理学博士和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环节设计合理,学制、学分和学术要求切 实可行,并在学位论文开题和中期考核等关键环节进行考核筛查,完 善和落实分流退出机制,已形成并持续完善护理学研究生培养过程评 价制度,把握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关键点,严格执行研究生培养全过 程和培养效果的监督和评价,并强化审核各培养环节要求,提高考核 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强化导师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把关学位论文研 究工作、写作发表、学术水平和学术规范性。建立以导师及导师组自 评为主、学院督导和研究生评教为辅的评价机制,严格规范各类研究 生学籍年限管理工作,并关注学生个体成长及思想状况。学位论文答 辩委员会客观公正评价学位论文学术水平,切实承担学术评价、学风 监督责任。2022 年 2 名博士研究生和 1 名硕士研究生参加学位论文 11 天津医科大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匿名评审,均顺利通过评审并完成答辩,本年度毕业研究生 8 人,学 位授予率 100%。 2.教师队伍建设 学位点坚持“教师为本,人才强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理念,深化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引育并举,建设高 水平师资队伍。采用“外引内培”的人才培养机制,引进优秀博士毕 业生人才,以服务护理人才培养和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优化中青年教 师成长发展环境,完善科研激励与经费保障制度,采用卓越教师培育 计划、设立学科专项基金、联合培养、派送交流、加入导师组指导研 究生等多种措施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积极支持教师外出学习交 流,2022 年 2 名教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资助继续在外学习,其 中 1 人已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开展为期两年的科学 研究。本年度本学位点共有专任教师 38 名,其中 45 岁及以下教师比 例为 66%,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为 60%,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 74%。 3.科学研究 本学位点瞄准学科前沿,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统筹规划,2022 年度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 2 项,其他市局级课题 20 项;在研课题 23 项;发表科研论文 86 篇,其中 SCI 收录论文 27 篇,北图核心期刊 35 篇;软件著作权 1 项。 4.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引导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 范践行者。通过开展“文化活动日”主题讲座,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开展“历史回眸:西医的传入与近代中国社会”线上讲座,通过回顾 西方医学在中国传入和发展史,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对西医历史的了 解,使天医学子更具文化自觉和历史意识;为普及美育教育,丰富校 园文化开展“医学术语中的文化渊源”线上讲座,将美育元素与医学 术语相融合,引领学生感受美,领悟美,欣赏美;2022 年由天津医 12 天津医科大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科大学与天津海河传媒中心联合摄制的人物传记纪录片《医之大者朱 宪彝》在天津电视台播出,纪录片在天医学子中引发热烈反响,朱宪 彝老校长的命运轨迹与时代同行、与国家并进,他的求学志向、医学 成就、教育理念、奉献精神,是精神昆仑、不朽丰碑,是永不褪色的 瑰丽遗产。研究生们纷纷表示作为天医学子,要以朱宪彝老校长的 “四献”精神为指引,牢记时代使命,以仁心仁术回馈社会、奉献人 民,努力成长为“德高医粹”的明日医者。 5.国际交流合作 学位点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模式,陆续与瑞典延 雪平大学、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台北护理健康大学等国内外机构建 立合作项目,为青年教师及研究生搭建科研交流平台。2022 年学位 点共 5 位研究生攻读瑞典延雪平大学博士学位,其中 1 人获博士学位。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2022 年,本学位点学科高水平论文持续发表,国际国内交流与 合作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逐步提高。但是学位点还存在以下 问题: 1.护理导师队伍科研经费申请仍需加强。 2.学位点招生规模有待于进一步扩大,生源有待于丰富。 3.加强学位点二级学科建设:目前,学位点研究方向主要基于慢 性病护理、心理护理、社区护理和临床护理四个培养方向展开,随着 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及本学位点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加强学位点二 级学科建设,瞄准学科前沿,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人才。 六、改进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学位点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提出以下改进措 施: 1.强化导师队伍建设 13 天津医科大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本学位点今后将继续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科研能力建设,优化师 资队伍结构,着力提升护理学科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护理学 科的不断发展。 2.加强学位点二级学科建设 针对学位点科学研究方向需加强护理学二级学科建设,依据目前 学科发展的动态,充分调研,瞄准学科前沿及相关学科交叉生长点, 结合学位点的现有师资及研究方向,突出特色,进一步建设符合本学 位点发展的二级学科方向。 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