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交流小结(11).pdf
2018秋季学期-UCLA交流小结 2019-02-28 13:51:43 要在上海无休无止的阴雨天中回忆在洛杉矶永远晴空万里的日子,是件很残酷的事情。要 把在大洋彼岸整整四个月的生活用文字砍削成一篇小结,也是很残酷的事情。生活太丰富了, 哪里可以被写。叙述重构记忆。但可以讲出的远不及活真实的丰富,所感知体会到的也绝非可 以被单线的因果逻辑所解释。 所谓“当局者迷”,人时常对于身处其中的事物是浑然不觉的。比如语言,比如文化,比 如鸡蛋仔的英文怎么讲。被孤身一人丢到异国他乡的时候,关于身份的问题就接二连三地抛在了 面前。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好像从来没有在介绍我自己,而是在给出一堂“三分钟简明中国文化普 及课”。从姓名开始:在刚下飞机等着过海关的时候,我就已经意识到,我的名字在将来的四个月 几乎不可能被念对了。与其挑战他人的口腔灵活程度和自己的语音联想能力,干脆把三个字缩 减到只剩一个音节,却依旧还是没能留住仅剩的一个音调。于是我要对一个和我毫无关联的声音 做出最快速的反应,回答还不能是“哎!”,“啥?”,“这里”,得是一声“yes”,尾调最好上升。若是对方有闲情逸致,并且对中文略知 一二,那么便可以就坡下驴地解释一下音节背后的含义。甚 至写落纸上,再讲解释下这个图画的每个部件是作何用意,揉在一起又是怎么推陈出新。若能顺 利进展至此,常可收获此起彼伏如恍然悟的赞叹,颇有一番狐假虎威的得意。 紧接着是关于来处。光是“China”并不能够解决问题,其后通常还紧跟着“which part of China”。我算是幸运的,来自一个外国友人都已经读顺了的城市,不用面对错把“Taiwan”当 “Thailand”的尴尬,否则真不知道是不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然后是语言。 Cantonese还是Mandarin,外国人似乎是想象中国说粤语的人和说普通话的人是一半一半的,并 且两个一半相加恰好为一。我除了回答两者皆会,总是忍不住再多嘴补充自己的母语其实是 Shanghai dialect,是dialect不是 accent。于是话题走向了语言学的专业领域,但等不 及我稳操胜券,总不免会滑向那些老掉牙的刻板印象。于是感叹,我和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 世界大熔炉的diversity添砖加瓦之间,还隔了一整个学校亚洲菜食堂丝毫不辣的四川蒸鱼和不 知道小笼包怎么翻译的隔靴搔痒。 然后就到了去处了。友好一点抛来的问题是“Do you want to stay here?”,不会聊天的可能 就直说“Which one is better, America or China?”了。这时候既要顾及对方的面子和自己的尊严,综合考虑彼此的熟悉程度以及对 话的环境因素,还受制于口语水平和应变能力,便足以对外交部 发言人感同身受了。场面话是其次,应对发问的不断调整,实则也是自我较量的过程。当初决意 申请交流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觉得如果不去看看诗和远方,大概也不足以处理眼前的苟且, 不够底气对涉及未来、选择这些关键字的问题进行回答。那么现在可以了吗,我估 计永远都是奢望吧。但是用一种并不完全熟悉的语言描绘梦想,时常感觉仿佛是在讲述一 个业已在他人身上的完成时的故事。久而久之,自己也会越来越相信这个故事。也算是不枉曾在 楼道里面对“you just don’t dare”的质询满头大汗,和在沙特王子表达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意时泪 如雨下过吧。 可以讲的版本有太多种,当我们图去叙述的时候,其实不可避免地避重就轻,最后塑造了 一个虚构的故事。那些在大洋彼岸向我扑面而来的问题,许多不肯放过地还一路追杀过来,估计 依旧还会继续追问下去。那么宏大艰难的命题,哪是三两句可以回应的,一生都不足以回答。但 必须叙述。于是乎建构的,是自己都半信半疑,却又希望如此的事实,是被抽象过了的经历和过 程。叙述定型之后,久而久之就只记得被言说的那部分,以为就是如它所言般的一路走来,以为 那就是过往的全部真相。 如今已经完全重回母语保护罩中游刃有余的我,再回望那段时光,隔着重重的薄雾,好像已经太 快太远,显得极不真切。当我需要回答接踵而来的问题,一学期的交换生活到底给了我什么的 时候,我也必须要给出我的叙述。叙述一个我愿意去相信的故事,叙述一个我愿意去执行的期望。 我只能提醒自己,哪怕运用母语讲述,我依旧是在事后诸葛亮地探求和建构这个故事,唯有谨言 慎行,并且时刻提醒自己语言所遮蔽的那部分事实。 生活的细节远比语言可以到达的边界更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