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附件1:《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docx

Alien、外星人13 页 21.098 KB下载文档
附件1:《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docx附件1:《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docx附件1:《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docx附件1:《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docx附件1:《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docx附件1:《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docx
当前文档共13页 2.77
下载后继续阅读

附件1:《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docx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 教高〔2020〕3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已经教育部党组会 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 2020 年 5 月 28 日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 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 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 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 养质量,特制定本纲要。 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 战略举措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 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 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 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 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 是必备内容。这一战略举措,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 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 国家崛起。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 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 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 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二、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建设高 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 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 问题。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围绕构建高水平人 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 体系。高校主要负责同志要直接抓人才培养工作,统筹做好 各学科专业、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要紧紧围绕国家和 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 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 要切实把教育教学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深入挖掘各类 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 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 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设者和接班人。 三、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 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 心点,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促使课程 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 识和能力全面提升,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基本 健全,高校立德树人成效进一步提高。 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 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 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 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 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 课堂进头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的 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把 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提高个人的爱国、 敬业、诚信、友善修养,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不断追求国 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 法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 行动。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 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 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 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 国味。 ——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学思践悟习 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法治观念,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深化对法 治理念、法治原则、重要法律概念的认知,提高运用法治思 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 纠纷的意识和能力。 ——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深刻 理解并自觉实践各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 任感,培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公 道办事、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 四、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高校要有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切实落实高等职 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一级 学科、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构建 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要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 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坚决 防止“贴标签”“两张皮”。 公共基础课程。要重点建设一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 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 认知能力的课程,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 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 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打造一批有特色的体育、美育类 课程,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 格、锤炼意志,在美育教学中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 润心灵、激发创造创新活力。 专业教育课程。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 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 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 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 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 时代性和开放性。 实践类课程。专业实验实践课程,要注重学思结合、知 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 践能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要注重让学生“敢闯会创”, 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社会实 践类课程,要注重教育和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将“读万 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 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 五、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 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 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 育人效果。 ——文学、历史学、哲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 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历史与现实、 理论与实践等维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要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 ——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 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 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 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 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 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 ——教育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师德 师风教育,突出课堂育德、典型树德、规则立德,引导学生 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培育爱国守法、规范 从教的职业操守,培养学生传道情怀、授业底蕴、解惑能力, 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自觉以 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 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坚定不移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体育类课程要树立健康 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 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 素质的责任感。 ——理学、工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 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 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学类专 业课程,要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 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 感。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 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 怀和使命担当。 ——农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 育,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 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引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 己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树立把论文写在祖国 大地上的意识和信念,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 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知农爱农创新人才。 ——医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医德医 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 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在培养精 湛医术的同时,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 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沟通,提升综合素养和人 文修养,提升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做党和 人民信赖的好医生。 ——艺术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 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 观。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 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高等职业学校要结合高职专业分类和课程设置情况,落 实好分类推进相关要求。 六、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 高校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建设,作为课程设置、教 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的重要内容,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 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 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要讲 好用好马工程重点教材,推进教材内容进人才培养方案、进 教案课件、进考试。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 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 深入思考。要健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体系,改进课堂教学过 程管理,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的水平。要综合运 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组织开展“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 “新闻实务大讲堂”等系列讲堂,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 之旅”“百万师生大实践”等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 训活动,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 七、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要推动广大教师 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 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要加强教师课程思政能 力建设,建立健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支持各地各高校搭建 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分区域、分学科专业领域开展经常 性的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教师教学培训等活动,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优质资源在各区域、层次、 类型的高校间共享共用。依托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教师 教学发展中心等,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 主义新闻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律职业伦理、 工程伦理、医学人文教育等专题培训。支持高校将课程思政 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专题培 训等。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 作用,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与 专业课教师合作教学教研,鼓励支持院士、“长江学者”、 “杰青”、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带头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难点、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在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积极支持课程思政类研究 选题。充分发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发展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相关学科专业教学组织的 作用,构建多层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体系。 八、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建立健 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 制,在各类考核评估评价工作和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落 细落实。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科评议组、 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 专家组织作用,研究制订科学多元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把 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双一流”建设监测与成效评价、学 科评估、本科教学评估、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专业认 证、“双高计划”评价、高校或院系教学绩效考核等的重要 内容。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 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在教 学成果奖、教材奖等各类成果的表彰奖励工作中,突出课程 思政要求,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优秀成果的支持力度。 九、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各高校要高度重视, 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循序渐进,以点带面,不断提高 教学效果。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适应不同 高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强化分类指导,确定统 一性和差异性要求。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 每一位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强组织领导。教育部成立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协调小组, 统筹研究重大政策,指导地方、高校开展工作;组建高校课 程思政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提供专家咨询意见。各地教育 部门和高校要切实加强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结合实际研 究制定各地、各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健全工作机制, 强化督查检查。各高校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 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自身特 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 加强支持保障。各地教育部门要加强政策协调配套,统 筹地方财政高等教育资金和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 金,支持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要统筹 利用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等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和其 他各类资源,结合学校实际,支持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地方 高校要根据自身建设计划,统筹各类资源,加大对课程思政 建设的投入力度。 加强示范引领。面向不同层次高校、不同学科专业、不 同类型课程,持续深入抓典型、树标杆、推经验,形成规模、 形成范式、形成体系。教育部选树一批课程思政建设先行校、 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 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设立一批课程思政建 设研究项目,推动建设国家、省级、高校多层次示范体系, 大力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先进经验和做法,全面形成广泛开展 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