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陕西中医药大学2016-2017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pdf

Pretext(借口)22 页 384.387 KB下载文档
陕西中医药大学2016-2017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pdf陕西中医药大学2016-2017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pdf陕西中医药大学2016-2017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pdf陕西中医药大学2016-2017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pdf陕西中医药大学2016-2017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pdf陕西中医药大学2016-2017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pdf
当前文档共22页 2.77
下载后继续阅读

陕西中医药大学2016-2017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pdf

2016-2017 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陕西中医药大学 2017 年 12 月 目 录 一、本科教学基本情况-------------------------------------------------------------------------2 (一)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2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2 (三)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及生占比------------------------------------------------ 3 (四)本科生生源质量情况--------------------------------------------------------- 3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5 (一)师资队伍规模及结构--------------------------------------------------------- 5 (二)本科生主讲教师及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 6 (三)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6 (四)教学条件------------------------------------------------------------------------- 7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8 (一)专业建设------------------------------------------------------------------------- 8 (二)课程建设------------------------------------------------------------------------- 8 (三)教材建设------------------------------------------------------------------------- 9 (四)本科教学改革----------------------------------------------------------------- 10 (五)实践教学----------------------------------------------------------------------- 10 四、创新创业教育----------------------------------------------------------------------------- 11 (一)更新教育理念,强化创新创业教育重要地位------------------------- 11 (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12 (三)深化教学改革,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2 (四)积极组织,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活动--------------------------------------13 五、质量保障体系----------------------------------------------------------------------------- 13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强化教学中心地位---------------------------- 13 (二)科学修订,推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14 (三)常抓不懈,做好日常教学质量监控--------------------------------------15 (四)集中力量,做好专项评估工作-------------------------------------------- 16 六、学生学习效果----------------------------------------------------------------------------- 16 (一) 学生评教整体反映学生学习效果良好--------------------------------- 17 (二)应届本科毕业生情况看学生学习效果-----------------------------------17 (三)用人单位评价反馈看学生学习效果--------------------------------------17 七、特色发展----------------------------------------------------------------------------------- 17 “模式、方法、结构、机制”四位一体的后期临床教学改革------------- 17 (一)项目的背景-------------------------------------------------------------------- 17 (二)项目内涵----------------------------------------------------------------------- 18 (三)具体措施----------------------------------------------------------------------- 18 (四)实施成效----------------------------------------------------------------------- 19 八、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19 (一)师资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19 (二)专业建设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20 引 言 陕西中医药大学的前身是 1952 年创建于西安的西北中医进修学校,1959 年 升格为陕西中医学院,1961 年迁址古都咸阳,是陕西惟一一所培养高级中医药 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2015 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陕西中医药大学。经 过 60 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陕西中医药大学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医、 理、工、文、管多学科专业相互支撑、交叉融合的医学类院校。 学校现有 14 个教学院(系、部)、2 所直属附属医院、20 所非直属附属医 院;有 4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 5 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22 个本科专业; 有省级一流专业 8 个,国家级、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8 个,国家级、省级 特色专业建设点 7 个,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2 项,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5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7 个,省级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中心 2 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20 门,近五年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 奖 7 项,其中一等奖 2 项。近六十年来,学校为国家培育了 8 万余名德才兼备的 优秀中医药人才。学校拥有张学文、郭诚杰、雷忠义 3 位“国医大师”,另有陕 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厂和陕西医史博物馆。 长期以来,我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秉承“精诚仁朴”的校训精 神,坚持“质量立校、科技强校、人才兴校、文化铸校”四大战略,扎实推进《陕 西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强化内涵建设,保障人才培 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建设与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探索、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为创建国内一流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奠定了 坚实基础。 1 一、本科教学基本情况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教学工作为核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 前提,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经费投入,加强 师资力量,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面向,求真务实, 全面提高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 (一)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人才培养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悉中华传统文化 和中医药相关理论和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 前沿知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需要,基础理论和基本 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务实作风和职业素养的高级复合型、应 用型人才。 服务面向:立足陕西,面向西北,辐射全国,开拓海外,服务医药卫生健康 事业。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学校以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停止 英语专业招生,2014 年增设了中药制药、中药资源与开发、药学本科专业,2016 年增设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本科专业,2017 年申报了中医康复学、健康服务与管 理 2 个行业发展急需的新专业,目前学校有本科专业 22 个,涵盖医学、理学、 工学、文学、管理学 5 大学科门类。 表 1 2015-2016 学年本科专业设置情况简表 学科 门类 专业名称 优势专业类型 学制 临床医学 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 5 医学影像学 省级一流专业培育项目 5 预防医学 医学 理学 5 中医学 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 目、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 5 针灸推拿学 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级一流专业培育项目 5 中西医临床医学 省部级优势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培育项目 5 应用心理学 4 2 药物制剂 中药学 4 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 中药资源与开发 医学检验技术 工学 4 4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省级一流专业培育项目 4 康复治疗学 4 护理学 4 药学 4 生物技术 4 中药制药 4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4 制药工程 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级一流专业培育项目 汉语言文学 4 4 文学 英语 管理 学 停招 5 市场营销 4 公共事业管理 4 (三)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及生占比 截止 2017 年 9 月 30 日, 我校全日制在校生人数总数为 13569 人(含留学生), 其中全日制本科学生 12235 人,硕士研究生 1222 人,留学生 112 人,预科生 20 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的比例为 90.17%。 (四)本科生生源质量情况 2017 年我校 21 个本科专业在 28 个省招生,本年度计划录取新生 2710 名, 实际录取 2710 名, 招生计划完成率为 100%。实际报到 2647 名,报到率为 97.68%。 今年,我校在外省共录取新生 481 名(较去年增加 19 名),其中顺序志愿 投档的一志愿报考率和平行志愿投档的一次投档率达到 94.18%。在陕西省的报 考率和生源质量呈持续升高状态,录取最低分文史类较二本控制线高 34 分(最 低位次 14087 位),理工类较二本控制线高 41 分(最低位次 58857 位)。 3 表 2 2017 年各省报到情况一览表 生源省份 计划 数 招生 数 报到人数 天津市 15 16 16 100.00% 河北省 15 16 16 100.00% 山西省 15 16 16 100.00% 内蒙古自治区 15 18 17 辽宁省 10 15 15 吉林省 13 13 12 黑龙江省 10 10 10 江苏省 15 15 14 浙江省 15 15 15 安徽省 12 12 11 福建省 12 12 12 江西省 12 12 9 山东省 25 25 25 河南省 20 23 22 湖北省 15 15 15 100.00% 湖南省 15 17 17 100.00% 广东省 12 12 12 1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15 17 16 海南省 12 12 12 重庆市 15 18 17 1 94.44% 四川省 15 15 11 4 73.33% 贵州省 10 11 11 云南省 10 10 8 2 80.00% 陕西省 2256 2242 2199 43 98.08% 甘肃省 15 18 17 1 94.44% 青海省 15 16 16 100.00% 宁夏回族自治区 12 13 13 1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2 76 73 3 96.05% 预留计划 27 总计 2710 2710 2647 63 97.68% 4 未到人数 1 报到率 94.44% 100.00% 1 92.31% 100.00% 1 93.33% 100.00% 1 91.67% 100.00% 3 75.00% 100.00% 1 1 95.65% 94.12% 100.00% 100.00%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和教学基本设施建设, 显著改善了教学基本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为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提供了有力保 障。 (一)师资队伍规模及结构 1.数量及结构情况 截至 2017 年 9 月 30 日,学校有专任教师 910 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 教师 423 人,其中教授 151 人,生师比为 13.24:1。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 697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76.59%。学校师资队伍职称和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 表 3 专任教师分类构成表 类 职称结构 学历结构 年龄结构 别 教师数量(人) 所占比例(%) 正高级职称 151 16.59 副高级职称 353 38.79 中级职称 272 29.89 初级职称(含未定级) 134 14.72 博士学历教师人数 273 30.00 硕士学历教师人数 425 46.70 本科学历教师人数 213 23.40 35 岁以下教师(不含 35 岁) 364 40.00 36-45 岁教师人数 258 28.35 46 岁以上教师人数 288 31.64 2.师资队伍建设及发展情况 学校在持续推进“百名人才工程”的基础上,高度重视青年人才梯队建设和 高层次领军人才引进和培养。2017 年 7 月学校制定出台了《陕西中医药大学博 士研究生待遇和管理暂行办法》,大幅提高了新进博士待遇,提供 10-20 万元科 研启动金。2017 年,全校共招聘 86 人(截止 10 月 30 日),全部为一线教学科 研人员,其中博士 33 名,国外知名高校博士、博士后出站 3 人。 学校坚持实施更加开放的引才政策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观,修 订了《陕西中医药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工作暂行办法》,对高层次人才引 进执行柔性与全职引进相结合的政策,薪酬待遇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 并投入专项经费为引进人才做好服务,使引进人才能专心从事科学研究。一方面 5 通过海内外公开招聘,引进国内外高水平领军人才。2017 年下半年,学校引进 国家“万人计划”“百人计划”人才 4 名,引进和聘任海外高层次人才 5 名。另 一方通过健全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扩宽纳才渠道,主动提升高层次人才自 主培养能力。 学校高度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训、交流和访学。通过“送出去和请进来”的 方式,积极邀请全国知名学者、通过讲座、沙龙的方式,开展了包括新进教师入 职、师德师风建设、教师信息化技术、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教学技能培训等主题 培训,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热忱,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同时,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现状,制定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升计划,坚持开展“传 帮带”“教师沙龙”“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以及名师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2017 年下半年,学校累计组织了 237 名教师参加校 外及网络培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 (二)本科生主讲教师及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 学校积极引导高级职称教师为本科生上课,将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 为一项基本制度,2016~2017 学年,全年累计开设本科生课程 874 门,主讲本 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 80.70%,占本科总课程数的 37.07%。 表4 教授授课情况 职称 授课人数 授课门次 占课程总门次的比例 教授 122 361 16.61% 副教授 202 829 38.11% (三)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教学经费所占比重逐年增加,能够满足教学工作和教学基本建设需要。 2016 年,学校共投入本科专项教学经费 6745.12 万元。其中,实验教学经费投 入 903.00 万元,生均 700 元;实习经费共计 727.37 万元,生均 600 元。 表5 教学经费投入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指标值 生均值 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总支出 4928.23 0.40 本科专项教学经费 6745.12 —— 本科实验经费 903.00 0.07 本科实习经费 727.37 0.06 6 (四)教学条件 1.教学用房及其应用情况 学校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 796675 ㎡,生均占地面积为 63.01 ㎡, 教学行政用房 266824 ㎡,生均 21.80 ㎡,其中实验、实习场所(含专用科研用 2 房)40931 ㎡,生均 2.95m 。 2 表 6 教学用房情况统计表(单位:M ) 指标名称 指标值 生均值 教学行政用房 279006 21.80 实验室、实习场所(含专用科研用房) 40931 2.95 2.图书及其应用情况 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 23307 平方米,其中北校区图书馆馆舍面积 5708 平方 米。累计纸质藏书约 12214.75 万册,纸质期刊 853 种,电子图书 26.8 万种,数 据库 39 个。中医古籍藏书体系是我校图书馆藏书的一大特色,具有很高的中医 药学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现有古籍 4.1 万余册,中医药古籍 1.5 万册。《重广 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第二十四卷》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重广补注黄帝内 经素问第二十四卷》《补注释文黄帝内经素问十二卷》等 6 种古籍入选《陕西省 珍贵古籍名录》。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图书馆已成为藏书类型多样化、管理手 段自动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文献信息中心,在我校教学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设备及其应用情况 2016-2017 学年,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 13800.81 万元,当年新增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 1498.51 万元,生均仪器设备值达到 0.86 万元,进一步 改善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4.信息资源及其应用情况 全校拥有网络接入信息点 6500 个,南校区基本实现了教学区、办公区、学 生区和家属区的校园网有线、无线双覆盖。2016 年采用一体化集成的理念建设 了具有快速部署、灵活扩容、绿色节能、智能管理等特点的模块化数据中心机房, 同步实现了 62 个二级网站统一管理,资源共享。教务管理系统、研究生管理系 统、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图书管 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精品课程网站、网络教学资源库等 软件平台基本完善,为智慧校园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网络教学平台有效运行。学校拥有 2 个录播教室,1 个微课教室。配套建设 了“陕西中医药大学资源平台”,上传校园录播教室视频 1319 部、各类学术报 告 538 部、英语教学资源 2448 部,自主录制微课 122 部,供师生免费下载。 7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学校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大力推进教学建设与改革,完成了 2017 版本科专 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制定印发了《陕西中医药大学专业建设规划 (2016-2020)》和《陕西中医药大学学科建设规划(2016-2020)》,形成了以 医药类专业为主体,以中医药学为核心,医、理、工、文、管等学科相互渗透、 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新格局。 (一)专业建设 1.专业结构逐步完善,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取得佳绩 为了适应社会对本科人才的需求变化,学校停招英语专业,新申报了中医康 复学、健康服务与管理 2 个行业发展急需的新专业;对照专业建设标准,完成了 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 3 个 2014 年新设专业合格检查;获批 8 个省 级“一流专业”,其中建设项目 3 个、培育项目 5 个.采取全面建设与重点建设 相结合的原则,对照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标准,结合自身特色,制定了《陕 西中医药大学“一流专业”建设方案》,着重做好卓越人才培养、高水平师资队 伍建设、教学平台建设等;获批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 1 个、省级实验 教学示范中心 1 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1 个。 2.以“厚基础、重创新、强能力、高素质”为目标,全面施行 2017 版本科人才 培养方案 2017 版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前期充分论证和调研已于 2017 年 9 月全面施行。 学校要求所有院系认真开展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学习和讨论,以教研室为单位, 编写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教学设计、PPT 课件等教学文件,切实提高课堂教 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满意度。 (二)课程建设 1.课程设置合理,满足各专业的教学需求 学校以提升学生实践水平和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 求,2016~2017 学年,学校共开设本科课程 874 门,其中必修课 636 门,选修 课 238 门。学校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方案,搭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方向 3 个课程平台。 2.依据人才培养要求,不断优化专业和基础课程,扩展通识课程 学校继续增加课程资源数量,并以课程标志性成果带动全校课程建设。2017 年,学校根据《陕西中医药大学“十三五”课程建设规划(2016-2020)》和《陕 西中医药大学精品示范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强化课程建设。2016 年,新建《黄 帝内经》《中医食疗学》两门慕课课程于 2017 年正式上线,其中《中医食疗学》 上线一学期,已被 77 所高校选修,共有 11887 名学生完成学习,成绩显著。启 动微课录制,已录制微课视频 200 余个,有力支撑教师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 8 启动 2017 年课程建设项目,立项校级双语示范课程 10 门、校级精品示范课程 15 门、校级在线课程 6 门、校级课程综合改革项目 16 个,并新开公共选修课 24 门,进一步丰富了课程体系。 表 7 2017 年校级课程建设项目立项一览表 项目类别 数量 课程名称 在线课程 6 无机化学、中医诊断学、医学物理学、美学、儿科学、微 生物与免疫学 双语示范课 10 校级精品示范课 15 课程综合改革项目 16 公共选修课 24 生理学、经络腧穴学、蛋白质工程、中医基础理论、生物 化学、医学免疫学、市场营销、组织胚胎学、有机化学、 人体寄生虫学 金贵要略、人体解剖学、医学影像学、大学英语、科技(专 业)英语、病例生理学、内经选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内科学、中国近代史纲要、医学微 生物学、管理学、外科学、超生诊断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大学英语听力、无机与分析化学、形 式与政策、儿科护理学、中医诊断学、有机化学、推拿基 础学、植物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中药炮制学、分析化 学实验课程、康复评定学、医学心理学、生理学、微观经 济学 影视鉴赏、居室装修与身心、音乐鉴赏、经典心理学电影 赏析、葡萄酒的酿造与品鉴、健身瑜伽、生命与死亡的尊 严、中医养生与治未病学、职业环境与健康、医疗卫生法、 植物鉴赏、法国时尚文化、餐饮文化与礼仪、《道德经》 与人生艺术、中国文化节日、戏剧鉴赏、临床药理学、幸 福的力量—王阳明心学感悟、网球、武术散打、临床中药 炮制学、生态旅游、外国名著赏析、女子防身术 (三)教材建设 1.重视教材编写出版 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规划教材、行业统编教材和自编教材的编写。 2016-2017 学年,学校教师累计 109 人次参编各级规划教材 104 部,其中主编 7 人次、副主编 26 人次、编委 76 人次,正式立项《医案评选讲义》等 6 部校内自 编教材。 2.严把教材选用关 学校制定了《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明确了优先选用国家 规划教材或行业规划教材得要求,同时注重吸纳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同时, 学校本着科学慎重的态度,继续严格执行教材选用和变更的相关程序,保证使用 教材的质量。 9 (四)本科教学改革 1.持续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学校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为重点,大力推进教学内 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2017 年,学校 4 个 2015 年省级教改项目顺利通过结题 验收,获批 2017 年省级教改项目 5 项,其中重点攻关项目 1 项;确立 4 个校级 “十三五”重大专项教改项目和 27 项 2017 年校级教改项目。增加立项的同时, 学校加大教改项目经费投入,增列“十三五教育教学重大专项”资金 20 万元, 增加校级教改课题资助额度,重点教改项目资助金额由原来的 1 万元增加到 1.5 万,一般教改项目由原来的 0.5 万元增加到 1 万元。 2.注重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成效 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围绕立德树人提升质量的根本任务,遴选创新性强、 特色明显、可行性高,预期效果好的项目进行专门培育和扶持,指导其成果固化 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教学成果奖培育体系,明确教学成果 需有前期教改课题研究、应用实践和为期一年的成果培育,努力提高研究项目的 水平和获奖成果的档次。今年 10 月份,学校在 2017 年教改成果培育项目的基础 上,组织校内专家评选出了 12 项校级教学成果奖,再通过校外专家二次评审, 择优推荐 8 项教学成果参评省级教学成果奖。 (五)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医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2017 年共新增非直属附属医院 2 所,教学医院 3 所,非医学类实践基地 5 所,有力保障了我校各专业学生实践教 学需要。学校进一步深化“3+2”模式及后期临床教学改革,搭建了以两所附属 医院为主,其他教学医院为辅的优质平台,逐步形成了一套机制完善、特色鲜明 的理论、实验、见习、实习、实训课程教学体系,多个国家级、省级重点专(学) 科平台的建设为创新后期临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保障。 1.进一步促进校院深度合作,推进医教协同 学校进一步深化后期临床教学改革,制定了《陕西中医药大学关于在非直属 附属医院设立临床医学院的意见》,在部分非直属附属医院设立了第三至第八临 床医学院,以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宝鸡 市中医医院设立了教学点,开展中医学专业“3+2”教学,并对该院临床教师进 行了系统的师资培训,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规范了课堂教学过程;与安康 市中医医院达成了合作意向,目前正在进行“3+2”教学前期准备工作。 2.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课时,规范和更新实践教学 内容,提高综合性、设计新实验开出率;自主开发了“见习、实验课系统”,将 10 全校实验教学汇总至统一平台,规范实验教学过程管理;修订了《陕西中医药大 学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强化了指导教师的遴选和管理,加强课题选题 与专业相关性,严格毕业论文的开题论证,规范书写格式;引入了毕业论文管理 系统,强化过程管理,完善答辩流程,对 2017 年全部本科生毕业论文进行了学 术不端行为检测,提高论文质量。 3.加强实验室平台建设 学校搭建了医学、药学和基础类教学实验平台。各类教学实验室实行校院两 级管理,对全校学生预约开放。截止 2017 年,我校已建成包括基础医学实验教 学示范中心、(中医)临床综合实训中心、(西医)临床技能实训中心、针灸推 拿实验中心、护理实训中心等在内的 57 个本科实验实训平台。其中,2017 年新 增省级创新创业试点学院 1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中心 1 个。 4.实施学生学业水平分阶段测试 为深化考试评价方式改革,强化对学生职业胜任能力的培养,制定了《陕西 中医药大学学生学业水平分阶段测试实施方案(试行)》,并于 4 月下旬组织开 展了首次测试(STAP)。STAP 是学校“十三五”期间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举 措,其中前两个阶段为笔试,测试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及综合运用情况, 第三阶段为综合技能考核,主要测试学生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STAP 实行 5%末位淘汰,考试通过方可进入下一年级学习。本次测试选择了中 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等 5 个专业作为试点, 参照国家级考试规格要求,精心组织实施,下一步将有计划有步骤的覆盖到全校 所有专业。 四、创新创业教育 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新需要,本学年,学 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德才兼备具 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医药类人才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产学研合作机 制,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培育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在人才培养机制、课程建 设、平台建设、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和初步的改 革成果。 (一)更新教育理念,强化创新创业教育重要地位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及部分教学 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由教务处牵头, 11 学生处、研究生处、科技处、校团委以及二级院(系)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创 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负责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规划、指导、检查与评估。 学校制定了《陕西中医药大学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陕 西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陕西中医药大学“互 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项目管理、实践活动、学分认定、学籍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规范,进一步完善了 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制度建设,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制度保 障。 (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为适应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和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根据本科教育质量国家标 准,学校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医药类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指标,围绕专业特点和服务面向,完善各专业创新创业教育 目标要求,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创新创业模块,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了 必修课,并完善各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把创新创业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 过程年。 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申报和内涵建设,在全面总结我校中医 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等专业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 验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启动了医学类专业“卓越医师培养计划”、非医学专业 “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立项省级试点学院 1 个、校级试点学院 5 个,并制定了 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在组织、平台、经费、师资和创新创业训练等方面进行了 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 (三)深化教学改革,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科专业特点,初步建立了与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紧密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目前已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5 门,同时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要求每个专业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再开 设适合专业发展需要的创新课程 1 门。此外,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引进了《大 学生创业基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尔雅在线创新创业开放课程,鼓励学 生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学习。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适合医药类学生创新创 业教育的教材,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理念,开启新的科学研究视角。 目前,由我校针灸推拿学院牵头编写的“十三五”互联网+创新教育教材《针灸 基础学》已正式出版,引起了国内外极大关注,《针灸临床学》、《中医康复学》、 《推拿手法学》等系列创新教育教材正在编写制作中。 12 (四)积极组织,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组织参加了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校级选拔赛中 累积提交参赛项目 500 项,参赛学生 2201 人次,参赛项目数与在校学生数比值 达 36.5‰,远高于我省 18‰的要求,并遴选校赛金奖 10 强项目参赛陕西省赛区 复赛,制定了详细的备赛方案,聘请校外专家团队进行专题辅导,最终在省级复 赛中获得银奖 1 项、铜奖 5 项;2015 年我校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 23 项、省级项 目 47 项;2016 年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 33 项、省级项目 60 项。此外,还设立了 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 年立项 30 项。 做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组织申报了 2017 年大创项目,获得国家 级立项 22 项、省级立项 54 项、校级立项 51 项,对 2017 年、2016 年、2015 年 立项各级大创项目分别进行了开题、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同时遴选推荐学术论 文 2 篇、参展项目 2 项、创业推介项目 1 项参加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五是强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共选派教师 15 人次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教育培 训,获得相应资格认证。 组织夏令营,举办专题培训会、讲座、路演、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开展网络问卷调查、微视频征集活动,组织参加“新奥杯”、“天堰杯”等各级 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提升创新创业活动覆盖面。 五、质量保障体系 2017 年,学校以迎接教育部“审核评估”为契机,狠抓内涵建设,修订人 才培养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明确二级院系、职能 部门在教学质量保障中的责任分工,巩固了二级教学督导体系在教学质量保障中 的地位,进一步树立全员质量观念,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强化教学中心地位 1.提高认识,加强对学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内涵的解读与研讨,确保一切教育 活动有章可循 学校通过举办“学校发展与管理论坛”,集思广益,优化决策机制,凝聚谋 事干事共识,解读和宣讲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积极开展教育思想大 讨论,促进广大教职员工将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每周 三下午设立为教学工作研讨时段,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专题交流,探讨教学 改革,深入集体备课,提升教学能力,为保障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2.转变观念,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优化顶层设计,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学校以新一版(2017 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启用为契机,组织教师在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指导下,开展新版《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设计》的 13 讨论和制定;以全面推进《陕西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为抓手, 实施精品课程工程、教学名师工程、学风建设提升工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 划等“十大工程”,重点抓好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实践平台、题库、教材等 “六大建设”,夯实人才培养的基础,优化教育教学顶层设计。 3.完善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制定《陕西中医药大学领导干部随机听课制度》,要求每学期校级领导干部 听课次数不少于 3 次,分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少于 5 次, 其中思政课不少于 2 次。职能处室和直属单位处级干部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少于 4 次,教务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人事处、学生处、教师发展中心等 部门处级干部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少于 6 次。二级院(系部)党政领导每学期重点 听本单位所属专业开设的全部课程,原则上每人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得少于 8 次, 充分体现多级评价、多元参与、全员育人理念,强化领导干部重视教学、服务教 学的意识。 (二)科学修订,推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根据《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中医药发展战略 规划纲要(2016-2030)》《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等文件精神,学校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和 修订一系列制度措施,不断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教学质量实施全过程、 全方位的监控。 1.修订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以下简称“标准体系”)是建立本科教学质量 保障体系的基础,与标准体系包含教学质量目标和管理职责、教学资源管理、教 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分析和改进 4 个主要方面。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 上,对原有的质量目标和质量要求进行了修订,新的质量标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 体地位,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满意度和学习目标的达成度,重视质量监控的 反馈和改进环节,明确了二级院系、职能处室在教学质量保障工作中应负的责任 和工作内容。 2.优化校-院系两级督导体系,打造专职督导队伍,实现督导工作专业化 根据评估专家反馈意见,2017 年 7 月,学校及时调整了校院两级教学督导 队伍结构,要求行政人员全部退出,成立了完全由退休专家和一线高年资教授组 成的新一届教育教学督导组,出台了《陕西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督导工作管理办 法》,明确了督导专家的遴选方法、工作性质、工作方式、工作职责和薪酬待遇。 二级院系也按照管理办法相应调整了督导队伍,基本建立了一支由退休老专家为 主的、以课堂督导与专项检查评估相结合的两级专职督导队伍。新一届督导队伍 14 成立以来,督导教师课堂教学 380 人次,完成教学文件和校外“3+2”教学点两 个专项检查工作,发放教学情况反馈单 15 张,充分发挥了督导专家在教学工作 中督教、督学和督管的工作职能,有效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常抓不懈,做好日常教学质量监控 学校重视教学的过程管理,有效保障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行,主要 内容包括: 1.教师课堂教学监控情况 为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在加强日常监控的基础上,新购置课堂教学监控 设备,实时掌握教学运行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向授课教师反馈。每学期组织学生 进行网上评教。2017 年度,通过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参与网络评教的学生共计 112000 人次,受评主讲教师达到 650 人次,平均分为 96 分。课堂教学质量得到 学生认可。 2.督导工作情况 专职督导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由退休老专家为主的专职督导专家通过课堂教 学督导和专项检查评估两种方式积极开展工作。新一届督导队伍成立以来,督导 教师课堂教学 400 人次,完成教学文件、校外“3+2”教学点、校外见习等专项 检查工作,召开学生座谈会和管理人员座谈会 16 场。 3.教学质量反馈工作不断强化 建立教学质量信息实时反馈制度,对于督导专家听课、教学检查、各级领导 听课、教学信息员反馈等各种渠道收集的教学各环节工作信息及时汇总、整理和 分析。以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为依据,对出现的偏差和问题,及时形成调控意见、 进行书面反馈,并要求相关单位于 3-10 日内提出整改措施,一个月内由教学质 量监控与评价中心检查整改落实情况。目前发放教学情况反馈单 15 张,均已收 到相关单位的整改方案。 4.教学信息员制度全面建立 学生信息员是学校教学信息反馈系统的重要组成,能够帮助学校及时、准确、 全面的掌握教学动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及管理活动中的主动作用。2017 年, 学校对新一届学生信息员进行了聘任,范围覆盖实习医院和校外教学点,采取班 级推选和自愿报名的原则,共选出 230 名学生信息员,每位学员定期向质量监控 与评价中心反馈教学信息,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起到关键作 用。 5.坚持《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与《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发布制度 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和《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是高等学 校教学评估的另一种形式,是高校开展自我评估、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 系、完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学校向社会展示学校风貌和 15 办学特点,展示学校办学理念和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途径。本学年,我校继续 坚持信息公开原则,结合审核评估要求,进一步明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 标,总结教学经验与特色,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为学校建立本科教学质量常态 监测机制打下坚实基础。 (四)集中力量,做好专项评估工作 1.完成了三个新建本科专业的校内自评工作 根据教育厅安排,对照专业建设标准,对我校 2014 年申报的药学、中药资 源与开发、中药制药学 3 个新专业进行了合格检查,组织专家反复论证修改后上 报教育厅。 2.圆满完成审核评估和审核评估中期检查工作 2017 年 5 月 8 日-12 日,以梁繁荣教授为组长、高树中教授为副组长的教育 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一行 9 人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 地考察评估。教育部专家组,在认真听取汇报、实地考察、深度访谈、听课看课、 调阅毕业论文及试卷、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陕西中医药大学本 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考察意见》,评估专家组充分肯定了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取 得的成绩和鲜明的办学特色,集中体现为在反馈时提出的“八个重视”,即重视 顶层设计,明确目标定位;重视本科教学,确保中心地位;重视队伍建设,结构 不断优化;重视教学投入,满足教学需要;重视教学改革,质量持续提高;重视 学生为本,管理服务并重;重视质量监控,构建评估体系;重视立德树人,彰显 办学特色。 2017 年 12 月 7 日,受省教育厅和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委托,以西安 石油大学原党委书记惠泱河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一行 3 人对我校开展审核评估 整改中期检查工作。惠泱河组长指出,我校围绕本科教学工作和审核评估专家反 馈意见,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整改方案并且 认真贯彻落实;按照计划开展了较为扎实的整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同 时,也从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专业建设以及完善 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等五个方面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2016-2017 学年学校围绕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学生评教、毕业就业情况、用人单位满意度三个 方面认真开展了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工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综合素质和社会责 任感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16 (一)学生评教整体反映学生学习效果良好 学校狠抓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同时,通过加强考试管理、严 肃考风考纪,教风、学风、考风考纪得到明显改善。学生学业成绩中“优秀率”、 “良好率”稳步上升。从督导专家、学生信息员的听课反馈情况看,学生考勤纪 律不断改善,上课专注度明显提升,学生学习效果良好。 (二)应届本科毕业生情况看学生学习效果 2017 年,学校共有 3045 名本科生毕业,授予学位学生 2991 人,学位授予 率为 98.23%。2016 届本科生毕业生中,考研录取 379 人,出国留学 6 人,签约 签约 2623 人,就业率 98.78%。 (三)用人单位评价反馈看学生学习效果 为全面做好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增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与联系,了解 掌握毕业生在单位的工作情况,客观评估学校毕业生质量,反馈指导学校的专业 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2016 年底,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指导各院(系), 开展更大范围的回访,实地回访了陕西省内所有市、县以及新疆、四川、江苏、 广东、上海、西藏等 6 省市 350 家相关制药企业和医疗机构(其中制药企业 27 家,医疗机构 323 家),全面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在工作岗位上的具体表现,请用 人单位客观评价毕业生业务能力和和综合素养。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 8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分项能力及整体满意度调查 分项能力 好评 较好评价 一般评价 综合专业知识水平 82.57% 11.71% 5.72% 临床实践动手能力 77.43% 18.57% 4% 组织协调能力 77.14% 16.28% 6.58% 岗位适应能力 84.86% 10.57% 4.57% 整体满意度 84% 10.86% 5.14% 七、特色发展 “模式、方法、结构、机制”四位一体的后期临床教学改革 (一)项目的背景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校就针对全国中医药院校教育存在的“医学生中医 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的共性问题,改革后期临床教学模式,在全 国中医药院校较早开展 “3+2”教学模式改革,探索“院系合一”的管理体制, 17 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活动,学生中医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明显提 升。 (二)项目内涵 开展“模式、方法、结构、机制”四位一体的后期临床教学改革,将师承教 育融入院校教育之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一系列教学方法改革;调整课程 结构,强化中医经典学习,采取先中后西的课程开设顺序;对教学机构进行改革 调整,强化医教协同,推行“院系合一”的运行机制,培养理论精、能力强、素 质高的卓越中医人才。 (三)具体措施 1.发挥师承优势,实行本科生“双导师制” 充分发挥中医师承教育的优势,采取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模式,将师 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开展本科生“双阶导师制”,进行理论与临床的 双重指导。既有利于巩固学生专业思想、强化中医临床思维,又有利于学生理论 水平、临床诊治能力、医德医风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2.实施“中医经典理论等级考试”,夯实中医基本功 制定中医经典理论等级考试方案,以《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 略》、《温病学》四大经典课程为基础,施行中医经典理论等级考试,在全校掀 起了“学经典、诵经典”的热潮,改变了中医理念淡化现象,提高了学生中医基 本功,提升了中医文化底蕴,扭转了学生临床思维西化倾向。 3.采取“集中+自主”见习模式,实现了“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创新性的提出了“集中+自主”见习模式。学校统一安排的集中见习主要是 为了保障教学的规范性,学生利用上课之余及寒暑假自主见习体现了见习的灵活 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该模式更好的保证了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使学生对中医的热爱程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 践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4.严格技能考核,提高临床技能 中医学专业实行“三段六站式”临床技能考核办法,将中医专业本科毕业考 核内容与国家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要求相结合,对接职业胜任能力,开展临床 技能考核,以督促学生掌握临床技能,力争达到国家执业医师水平。 5.坚持本科生毕业论文制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从建校之初,中医学专业就实施了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制度,制定了陕西中 医学院《中医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标准》、《中医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 撰写规范》等制度,逐步健全了本科毕业论文规范化管理机制。开设医学统计学、 毕业论文写作与医学文献检索等课程,举办相关知识讲座,让学生熟悉中医药科 18 研的思路与方法,掌握医学论文的书写规范,并开展优秀毕业论文的评审工作。 促使学生掌握文献资料的查询及科研统计常用方法,拓展了专业知识面,启发了 科研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实施成效 通过采取上述一系列教学模式改革,“五年制中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项目”及“农村定向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获批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 (中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中医学顺利 通过验收。学校开展的“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卓越中医师人才培养模式 的研究与实践”和“中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研究”先后荣获陕西 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6 年我校针灸推拿学院学生荣获“2016 全国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临床技 能大赛”团体二等奖,收获 6 枚奖牌,其中个人全能三等奖一枚,个人单项二等 奖二枚,个人单项三等奖三枚。 2017 年我校学生在第五届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融易孵•浩方杯”商业 信息化创新创业竞赛总决赛中获得特等奖;在 2017 年“国药工程杯”制药工程 设计大赛中获团体三等奖,在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技能大赛暨 2017“中医药社 杯”中药学类专业学生知识技能大赛中获个人三等奖;在 2017 年全国《黄帝内 经》知识大赛总决赛中获二等奖、在“伤寒论知识竞赛”中荣获全国团体第三名, 在 2017 年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省赛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8 项,在 2017 年“天 堰挑战杯”大赛中获二等奖。 八、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今年来,学校的本科教育工作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得到了社会的普遍 认可。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学校的整体水平与建设全国一流高水平中医药大学 的奋斗目标有一定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师资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学校提 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经过近多年的建设,学校已经形成了一支基 本能满足教学、科研及服务需要,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学位结构相对合理 的师资队伍,但在国内外有重大学术影响的学科带头人缺乏、师资分布不平衡, 及团队协作能力不强等问题,仍然阻碍学校发展。 学校将继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以高层次领 军人才引进和培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学科科研团队建设以及管理服务类人才 建设等为工作重点,按照“重用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青年人才”的基 19 本思路,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改革人事分配制度,营造 有利于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着力形成一支与高水平中医药大学相 匹配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二)专业建设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专业建设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托。学校中医 药传统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尚需彰显,部分非医药类专业的特色不够鲜明,部分新 办专业学科基础和教学条件相对薄弱,综合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学校将结合专业发展特色,以建设一流专业为抓手,加强专业基本条件建设 和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效益,主动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加强专业建设、调整优化 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 的办学道路和医教协同的临床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全面建设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的 方针,改造传统专业、扶持新兴专业、发展优势专业、支持重点专业、创建一流 专业、适时申报特需专业,努力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布局科学,能充分适应省属 高水平大学发展需求的专业格局。 2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