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能力组评分指标.docx
附件 7 业务能力组评分指标 评价 指标 班情 与 目标 内容 与 策略 分 值 评价要素 15 1.对学生个体、班级人员组成结构等情况和班级所属专业的人才培养 目标、课程体系、有关行业岗位要求实际等掌握清楚,学生成长变化 跟踪及时。 2.班级情况分析深入,对建班育人实践中需重点关注的工作领域、学 生个体以及可能面临的困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判断准确。参加决 赛时对所抽定的班级活动主题和模拟情景领会到位,育人元素、要求、 内容把握恰当。 3.班级建设目标创设科学合理,适应新时代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 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工作要求,将立德树人放 在首要位置,强调培育学生的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 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坚持班级整体建设与学生个体培养有机统一。 4.班级建设目标、主题班会目标、班级活动目标(决赛)表述清晰明 确、语言规范、符合实际,重点突出、可评可测。 20 1.班级建设内容、途径和方法有效支撑班级建设目标的实现。 2.班级建设内容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党史、 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教育,深入开展劳动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加强安全教育、法治教育、卫生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3.注重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制度规范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 务、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相结合,树立优良班风学风,培养良好的职 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行为习惯。班级活动主题明确、形式多样、 安排科学合理、贴近学生实际,时代性、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强。 过程系统优化,资源、技术应用预想合理,方法手段设计恰当,评价 考核考虑周全,鼓励、指导及时有效。 4.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坚持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 格,工作方式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注重调动、整合运用各方面资 源、力量,形成育人合力。 实施 与 成效 素养 与 表现 特色 创新 35 1.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和育人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思想政治工作 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实际和中职学 生思想、行为特点,因材施教。 2.关注班级工作的整体推进和对学生个体的关心关爱,思想工作深入 到位,班级管理规范有序,班级活动覆盖面广、参与度高,学生积极 参与“文明风采”活动等,班级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参加竞赛竞技、参 与志愿服务、展示才艺特长的成效显著,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职业指导针对性强,符合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体特点、实际,学生职 业素养明显提升,顺利实现就业、创业或升学。与班级学生、任课教 师、家长、社区、企业沟通深入有效,协同育人效果明显,在学生顶 岗实习期间,与实习单位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突发事件 应对预案周密,处理妥善、及时,合理运用“两微一端”等新技术、新 载体提高育人实效。 4.按照班级建设方案扎实推进建班育人,关注育人全过程的信息采集, 跟踪学生成长发展情况并细致分析,能够对照班级建设目标和达成进 度,及时调整班级管理策略,积极反思改进。班级建设目标有效达成。 15 1.自觉践行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充分展现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班 主任良好的师德师风、育人能力,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以德育德的楷模。 2.教师育人态度认真、严谨规范、表述清晰、组织协调有条不紊、亲 和力强,注重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班级建设方案实施情况总结客观真实反映、深刻反思建班育人的成 效与不足,提出班级建设的改进设想。 4.决赛的情况介绍、现场展示和回答提问,熟悉学生情况、聚焦主题、 科学准确、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研究深入、手段得当、简洁明了、 表达流畅。 15 1.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培育正 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 2.能够创新育人模式和方法,给学生深刻、美好的成长体验和更多的 获得感。 3.能够与时俱进地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实施网络育人,推进 班级建设,注重提升对立德树人工作的研究探索能力。 4.建班育人模式和方法具有较高借鉴和推广价值,特别是妥善应对新 冠肺炎疫情等罕见突发事件,做好特殊条件下的班级管理、沟通联络、 学生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