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要求(试行).doc
长沙理工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要求 (试行)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引用及运 行管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 划纲要(2010-2020 年)》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 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 号)精神,结合学 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建设目标 为立足本校课程建设,引进校外优质教学资源,我校在线开放 课程建设将采取自建与引用两种方式开展。其目标旨在促进教育教 学观念转变,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学生学习与考核的线上线下结合,增 进学习效果,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持续的 引进和自主开发,逐步建设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的精品在线课 程体系。 1.通过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推 动教学方法改革,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 内外结合、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过程评价相结合的三大教学转 变。 2.以在线开放课程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优势,采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模式,加强学习过程中的 深度探究、思辩、互动与实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3.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整合数字化教学内容,实现学习过 程的即时管理,达到师生在线互动,调动学习者参与积极性,将网 络资源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4.以先进的“学习中心”教学共享平台为依托,融合先进教学 理念,应用前沿信息科技,共享优质资源,打造一批具有学校特色、 展现学校水平和实力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二、组织和实施 (一)教务处负责在线开放课程的总体规划,并按照教学要求 和在线开放课程特点制定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计划、引进计划、遴选 和评价标准,分类指导和组织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使用。并以立 项的方式分批建设在线课程。 (二)学院是自主开发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主体,按照建设要 求,组织申报各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和课程引用清单。 (三)课程实行主讲教师和带课教师负责制,确保课程建设质 量和课程引用教学效果。 (四)教务处定期公布在线课程教学资源更新和利用率等数据, 学院负责落实课程建设和引用的各项具体工作。 三、课程建设要求 (一)课程自建 1.在线开放课程自建项由学校统筹、学院组织、教师主体参与。 (1)学校统筹规划课程。学校结合课程建设现状与未来发展规 划,依据“突出重点、应用驱动、建以致用、力求精品”的建课原 则,有计划、分批次的规划学校优势特色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为在 线开放课程,并组织参加国家精品在线课程评选。 (2)学院规划建设课程。学校定期开展在线课程建设项目申报 工作,学院根据专业建设需求组织教师申报,教务处组织专家评审, 学校批准立项建设。 (3)教师自主建设课程。学院和教师依据课程建设标准自主建 设在线开放课程(主要以微课为主),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和认定, 认定通过后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 2.申报建设的课程主要定位于公共课、专业课、专业基础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素质教育课、创新创业教育课中适合网络传 播和线上教学的优质课程,并得到广大学生、同行教师和专家以及 行业企业专家的好评和认可,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 强的示范性,优先学校优势特色课程建设。 3.在线开放课程以团队方式进行申报建设,各学院审查推荐, 学校评审立项。课程负责人必须工作认真负责,教学经验丰富,教 学效果良好。由课程负责人对课程团队成员进行分工,整个团队成 员对拟建设的课程知识点进行梳理,对课程的呈现形式进行设计, 成熟一门建设一门。课程上线后须指定专人对课程进行更新、完善、 维护和答疑,每学年课程资源(包括视频、习题、课件等课程资源) 更新比例须达到 5%-10%。 4.申报的建设课程应提供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提供 授课视频、教学大纲、授课课件、参考资料、思考练习题等网上授 课所需的所有资源,具备在线学习、作业、考试、答疑和讨论等功 能。立项课程每学时需提供不少于 4 个视频,每个视频时长 3-15 分 钟左右。视频拍摄须符合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运行建设技术规范。具 体建设标准见附件 1。 6.学校依据相关规定组织专家对立项建设课程进行评审和验收, 验收合格后上线运行。具体专家审核指标体系见附件 2。 (二)课程引用 1.通过国内公共课程平台(超星、智慧树网等)的课程引用解 决学校相关课程师资力量紧缺的实际问题。 2.通过优秀在线开放课程的引用,能够加强开课学校与我校老 师的横向联系,带动我校老师优势特色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促进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 质量。 3.通过在线开放课程的引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顺应 互联网+教育的时代潮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学习,充分调动学 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4.教务处与国内公共课程平台合作提供优秀在线开放课程的引 用清单,组织学院、教师根据实际需求和发展需要确定需引用的课 程目录,教务处进行认定。 5.教务处与国内公共课程平台合作,完成教务系统引用课程录 入、组织学生选课、运行等相关事宜。 四、课程运行管理 (一)在线开放课程的平台运行管理工作由信息化中心与现代 教育中心负责,教学活动由任课教师、带课老师负责。自建和引进 的在线开放课程,均在选课时间段向学生开放,供学生选课。 (二)课程运行过程中,学校鼓励主讲教师实施助教制,择优 选拔符合要求的助教,指导并督促其完成在线教学辅助任务。助教 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在课程平台上发布课程通知通告、课程视频、作 业题、考试题;参与课程论坛讨论、答疑等。 (三)学校自建的在线开放课程,需在要求的建设时间内完成 全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任务,并在学期末向学生开放选课,成为下 一学期开设运行的课程。 (四)在线开放课程的第一次授课须安排在实体教室进行,由 主讲教师向学生介绍课程学习要求、学习方法及考核要求等。在线 教学和课堂面授的课时分配比例由主讲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确定, 但课堂面授的课时比例一般不得低于总课时的三分之二。成绩的组 成应包括学生自主学习状态、平时作业成绩、参与在线辅导的成绩、 参加面对面研讨(答疑)成绩等。各部分成绩构成比例在开课前确 定并向学生公布。 (五)课程运行期间,授课教师需加强与学生的联系,指导学 生自主学习,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参与学生学习的动态管理,应 及时发布课程信息,根据教学需要布置课程作业并按时批改,提供 必要的面授环节,开设在线讨论环节,并及时解答在线学生提出的 疑问。须设计足够的、高质量的讨论主题,以引导学生讨论;须安 排适量的在线作业。 (六)课程期末考试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可以采用在线考试或 线下考试的方式。 (七)重视课程评估,结合超星、智慧树等平台数据,确保课 程教学的高质量。对于教学效果好、教学质量高的课程,学校给予 一定奖励,对于检查不合格的在线开放课程以及学生网上评教连续 2 个学期未到达良好及以上者,学校中止该课程继续开课,暂停该课 程负责人参加申报其他在线开放课程。待课程整改完毕后,根据评 估结果再确定该课程是否继续开课;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停拨 后期下拨的课程建设经费。 (八)学校认定教师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工作量,依据 教学过程和选课人数等具体情况进行核定。包括教学过程、选课学 生数量等,建议充分考虑实体课堂与在线课堂的综合效果,并将选 课学生主观评价以及教学督导评价有效结合。学校只认定教师在学 校指定的课程中心平台上所开设课程的教学工作量,未经学校教学 主管部门同意,在其他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运行的课程,不 予以认定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九)课程学分认定,凡在校在籍注册的学生,通过智慧树课 程平台,选修学习各类教务处研究认可的在线开放课程,并参与课 程学习讨论,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完成课程考核,获取课程学习考核 合格证,即可与本专业教学计划所开的相关或相近内容课程,进行 学分互认。 (十)学校不定期组织安排在线开放课程相关教学技术培训, 以不断提高教师的网络教学能力,实现传统教学课堂和在线教学课 堂的有效结合。 (十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立项不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认定指 标,项目验收后运行工作量是教师职称评定的认定指标,授课教师 要遵守国家相关法规和学术规范,讲授内容等适合在网上公开使用。 视频课程的所有权归属建设课程的教师,课程的非商业性使用权归 属学校。 五、学生学习管理及成绩认定 (一)学校承认学生参加校内自建及学校引进在线开放课程学 习的有效成绩和学分。 (二)学生一次修读在线开放课程不得超过 4 门,修读伊始应 认真研读教学目标、学习要求等,为修读做好准备。 (三)学生按照要求学习在线课程的教学内容,独立完成在线 作业、考试等教学环节,并积极参与在线课程讨论。平台会根据学 生参与学习的积极度形成量化数据计入课程成绩。学生通过考核后, 可获得该课程对应的学分。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时的 100%以上的, 不得参加考试,不能获得该门课程学分。 (四)课程负责人应根据学校和学院的课程管理的要求制定详 细的平时成绩量化考核标准,并告知学生。成绩的组成至少应包括 学生自主在线视频学习进度成绩、平时作业章节测试成绩、参与见 面课学成绩、参加期末考试成绩、论坛讨论等。 附件 1: 长沙理工大学在线开放课程(慕课)建设标准 一、课程建设总体要求 1.课程内容与资源。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及时反映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根据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学生 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及教学内容和资源间关系,按照教学 单元、专题或模块的框架,合理、有序的设计知识单元和拆分、配置知识点及 技能点。 课程基本资源系统完整,视频、音频、教案和演示文稿等经过精心设计和 制作,内容准确、系统、完整,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了统 筹、集成,应用效果好,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拓展资源 能反映本课程教学特点、建设优势,应用于教或学的某一环节、支持教学或学 习过程。 2. 教学设计与方法。能够根据专业特点及学生层次制定课程教学目标,课 程本身与每个教学单元、专题都有明确的知识、技能、情感目标,目标实现与 否可以测量;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精心设计教学活 动,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明确学习评价策略和学习激励措施。 3.教学活动设计。要重视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 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能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开展学生的学习活动, 积极开展案例式、混合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学习,活动形式包括但不 限于在线异步讨论、笔记、信息提醒、测验、教师答疑、作业、同伴互评、线 下讨论、问卷、实时讨论、维基和一对一辅导。 4.学习评价设计。根据课程特点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探索线上和线 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有明确合理 的课程整体评价策略和各学习周、知识单元的评价策略,包括完成课程学习必 须的各项学习活动的数量及评分的标准等;反馈及时;能记录学习和交互过程, 并用于学习评价和教学研究。评价类型包括但不限于随堂小测验、单元测验、 单元作业、讨论、调查、线下考试、期末考试和作业,原则上每个一级单元至 少有一份习题作业。 5. 团队支持与服务。课程建设负责人应为高校正式聘用,具有良好师德、 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的教师,至少应承担本课程 25%以上的授课视 频录制任务;课程主讲教师应为教学一线长期承担本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主 要人员具有丰富的网络教学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经验;支持和鼓励教学名师、 知名专家主讲开放课程,鼓励开展跨校、跨专业、跨层次建设满足不同教学需 要、不同学习需求的在线开放课程或课程群;课程团队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 学缘结构及任务分工合理,团队成员包括专业教师和教育技术人员。课程正式 运行后,能保证每学年都对外校开放,课程团队应能长期在线服务课程建设, 承担课程内容更新、在线辅导、答疑等。 6.教学效果与影响。基于大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全程记录和跟踪教师的教 学、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进度、内容和反馈,全面跟踪和分析每个学生的个 性特点、学习行为,对进度缓慢或有可能弃学的学生进行回访和提醒,同时为 学习者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开展学习者问卷调查,及时根据调查反馈信息改 进课程资源设计和教学。 充分发挥课程共享作用,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 支持各高校之间在合作、共赢、协议的基础上实现在线开放共享课程的互认。 课程的初始学分由建设该课程的高校设定,其它高校可在双方、多方协议的基 础上,根据本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学分设置标准自行认定学分。 二、课程选题方向 支持高校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远 程教育优势,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更好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互通有无的在 线开放课程。课程选题应注重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重点选题方向包括: 1.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 2.公共课; 3.专业课(含学科基础课) 4.创新创业教育课。 三、课程要件 课程资源结构如图 1 所示。 1.课程介绍。课程介绍包括课程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覆盖面、教学 方法及组织形式、授课对象要求、教材与参考资料、课程已开设和面向社会开 放情况等内容。 2.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以纲要形式规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具体应包括课程 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结构、模块或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 活动以及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等 3.教学日历。教学日历是教师组织线上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计划表,应按 周来明确规定教学进程、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讨论主题与要求、线上线下作 业等教学活动的时间进度。 4.课程导学。课程导学包括课程学习指南、学习建议,各课程单元的学习 指南、学习方法建议,各种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介绍,常见问题等。 5.教师授课视频。教师授课视频按教学知识单元录制,每个视频针对 1~2 个知识单元,要求结构完整。每个视频片段 5-15 分钟为宜,最多不超过 20 分 钟。每 1 个学分当量的课程学时应不少于 16 学时,教学视频(不含素材)应不 少于 120 分钟。 6.教学资料。教学资料包括每个授课单元的课程教学演示文稿,以及其他 参考资料、文献、案例等。 图1 课程资源结构示意图 7.教师团队。课程负责人及主讲教师基本情况介绍;课程团队构成及介绍, 包括教学设计人员、助教、拍摄制作人员、技术支持人员、志愿者等。 8.课堂讨论。每个单元可以安排有一个或多个课堂讨论,需设定讨论的主 题。课堂讨论是教学团队在教学单元中发起的讨论。教师可选择将学生发言情 况记入学生的平时成绩。 9.测验。测验包括随堂测验和单元测验,随堂测验可以安排添加在某个教 学单元中的多个教学视频间,可以方便学生即学即练,也便于老师随时考查学 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单元测验一般安排在整个教学单元学习完成 之后进行。随堂测验和单元测验一般由客观题组成,题型可以是单一的单选题、 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或是上述多种题型的组合,平台自动判分。 10.作业。作业的形式可以是主观题、客观题,或是两者的组合,可以采用 学生互评或教师批改的方式进行判分。 11.试卷。试卷是检测学生课程阶段性或整体学习情况的正式测验题,可以 包括客观题、主观题及两者的组合题;试题满足测试目标的要求,涵盖考查范 围内的主要知识点,考查内容的题量和试题难度分布应与教学内容结构一致, 具有一定的效度和信度,前后顺序必须合理,试题之间不能相互提示,不能相 互矛盾。客观题由平台自动判分,主观题采用学生互评或教师批改的方式进行 判分。 12.课程评价。课程评价包括完成课程学习必需的课程整体评价策略和各学 习周、知识单元的评价策略,评价策略明确了完成每个知识单元、每个学习周 以及整门课程学习所必须按时完成的各项学习活动的数量、评分标准及成绩合 成比例等,列入评价的学习活动包括视频点播、学习讨论、在线测试、在线作 业、材料阅读等。 13.拓展资源。拓展资源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 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例如:案例库、 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 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 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 四、格式与技术要求 1.教师授课视频 ①制作要求 课程教学视频应该满足慕课教学模式要求,按教学知识单元录制,每个视 频针对 1~2 个知识单元,要求内容结构完整。每个视频片段 5-15 分钟为宜, 最多不超过 20 分钟。每 1 个学分当量的课程学时应不少于 16 学时,教学视频 (不含素材)应不少于 120 分钟。 教师视频要求画面构图、布局及场景搭配合理;画面整体色彩和谐;声画 同步、声音清晰无失真;视频播放无抖动、跳跃;画面字体规范并与背景对比 强烈;教师衣着得体,表达清晰,板书清楚。 画面中教师以中景和近景为主,要求人物和板书(或其他画面元素)同样 清晰。 ②技术要求 外录式视频课件(使用外置摄像机对教师的讲授和演示过程进行拍摄) 的要求 高清视频: 格式:MP4;分辨率:1920*1080 或 1280*720;帧速率:≥25fps 视频码率(编码): H.264/AVC≥1024kbps; 音频码率(编码):AAC(MPEG4 Part3)≥128Kbps; 采样率:48KHz;声道:立体声 2 声道,做混音处理 标清视频: 格式:MP4 或 FLV;分辨率:720*576 或 720*480;帧速率:≥25fps 视频码率(编码): H.264/AVC≥512kbps; 音频码率(编码):AAC(MPEG4 Part3)≥128Kbps; 采样率:48KHz;声道:立体声 2 声道,做混音处理 内录式视频,指用软件自动录制教师在电脑屏幕上播放的 PPT、边讲边 做的注释,以及对电脑的操作等,配以教师同步讲解的声音和头像。内录式视 频及 Flash 课件的分辨率支持 19 寸 16:9 屏幕的最佳分辨率。 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明显杂音,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伴 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 现场声、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dB。 字幕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字,不出现繁体字、异体字(国家规定 的除外)、错别字;字幕的字体、大小、色彩搭配、摆放位置、停留时间、出入 屏方式要与其他要素(画面、解说词、音乐)配合适当,不能破坏原有画面。 视频片头/片尾(可选):片头和片尾的总长要求控制在 10 秒以内。一 个教学单元内,如果有多个视频,建议仅在第一个视频加片头,在最后一个视 频加片尾。 2.文本素材 纯文本采用UTF-8编码或GB18030编码。采用常见存储格式,如txt、doc、 docx、pdf、rtf、htm、html、xml等。 3.图形/图像素材 彩色图像颜色数不低于真彩(24位色),灰度图像的灰度级不低于256级。 屏幕分辨率不低于1024×768时,扫描图像的扫描分辨率不低于72 dpi。 采用常见存储格式,如gif、png、jpeg、jpg、bmp等。 4.音频素材 语音采用标准的普通话、美式或英式英语配音,特殊语言学习和材料除外。 使用适合教学的语调。 音乐类音频的采样频率不低于44.1 kHz,语音类音频的采样频率不低于 22.05 kHz。量化位数大于8位,码率不低于64 Kbps。音频播放流畅,声音清晰, 噪音低,回响小 采用常见存储格式,如wma、mp3、mp4或其他流式音频格式,建议优先采用 mp3格式。 5.视频素材 分辨率不低于320×240,图像清晰,播放流畅,声音清楚。 字幕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字,不出现繁体字、异体字(国家规定的除 外)、错别字;字幕的字体、大小、色彩搭配、摆放位置、停留时间、出入屏方 式要与其他要素(画面、解说词、音乐)配合适当,不能破坏原有画面。音频 与视频图像有良好的同步,音频部分应符合音频素材的质量要求。 采用常见存储格式,如mp4、wmv、mov、flv或其他流式视频格式,建议优 先采用mp4格式。 6.动画素材 动画色彩造型和谐,帧和帧之间的关联性强。动画演播过程要求流畅,静 止画面时间不超过5秒钟。 采用常见存储格式,如gif、swf(不低于Flash6.0)或svg存储格式。 7.演示文稿 文件采用ppt、pptx或PDF格式制作,如果演示文稿有内嵌音频、视频或动 画,则应在相应目录单独提供一份未嵌入的文件。同时提供关于最佳播放效果 的软件版本说明。 版式朴素、大方,颜色适宜,便于长时间观看;在适当位置标明课程名称、 模块(章或节)序号与模块(章或节)的名称。每页版面的字数不宜太多。正 文字号应不小于24磅字,使用Windows系统默认字体,不要使用仿宋、细圆等过 细字体,不使用特殊字体,如有特殊字体需要应转化为图形文件。文字要醒目, 避免使用与背景色相近的字体颜色 动画连续,节奏合适,不宜出现不必要的动画效果,不使用随机效果。文 件内链接都采用相对链接,并能够正常打开。使用超级链接时,要在目标页面 有“返回”按钮,不同位置使用的导航按钮保持风格一致或使用相同的按钮。 8.网页课件 网页目录层次清晰,命名简洁、准确、合理。页面上要标明当前页面展示 内容的标题。每个网页内要有完整的标签,每个网页内标签之间要写明该页的 标题,并且与页面上的标题一致。网页内的所有路径写法均使用相对路径。 对于背景、表格、字体、字号、字体颜色等统一使用样式表(CSS)处理。 网页的样式风格尽量一致,在背景、色调、字体、字号上不能相差太多。如果 有背景音乐,背景音乐的音量不易过大,音乐与课件内容相符,并提供控制开 关。 兼容Microsoft IE、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等常见浏览器,鼓励 采用HTML5编码,并充分考虑苹果、安卓等移动总终端的适应性。 9.flash课件 课件以swf格式提交。课件的开始要有醒目的标题,标题要能够体现课件所 表现的内容。文字要醒目,避免使用与背景色相近的颜色,根据课件的内容和 使用对象的特点来确定整体色彩和色调。选用字体时尽量避免文字残损,字体 大小可以根据文字多少进行调节。 画面简洁清晰,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尽量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求,设 计较强的交互功能,促进学习者参与学习,但交互要合理设计。动画连续,节 奏合适,提供进度控制条。背景音乐的音量不易过大,音乐与课件内容相符, 并提供控制开关。在课件中不同位置使用的导航按钮风格一致或使用相同的按 钮。 课件应采用Flash 6.0以上版本制作。 附件 2: 长沙理工大学在线开放课程(慕课)验收审核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分值) 二级指标(分值) 指标说明 材料包含教学视频、教学资料、随 材料完整(20) 堂测验、课堂讨论、单元测试及作业、 考试等。 视频长度 5-25 分钟;视频图像清晰 课程规范(40 分) 稳定,分辨率不低于 720p(1280×720, 技术规范(20) 16:9),声音清楚,无交流声或其他杂 音、噪音等缺陷,构图合理;主要教学 环节配有字幕;文字、符号、单位和公 式符合国家标准等。 知识完整性(15) 教学内容(25 分) 课程视频和教学资料内容包含课程 教学大纲完成章节内容。 教学内容适当,准确,无科学性、 教学内容科学准确性(10) 政策性错误,能理论联系实际,反映社 会和学科发展。 课程所有教学资源上传到校内 SPOC 课程上线(25 分) 课程上线(25) 课程平台或其他对外开放的课程平 台 。 课程使用(5 分) 课程使用(5) 教学效果(5 分) 教学效果(5) 课程上线后用于学生完全在线学习 或翻转课堂教学等应用。 课程受学习者及同行良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