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 中国语言文学.pdf
复旦大学 2021 年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学位授权点名称: 中国语言文学 学位授权点代码: 0501 学位授予层次: 博士 ☑ 硕士 ☑ 学位授予类型: 学术学位 ☑ 专业学位 □ 一、本年度研究生教育总体概况 百年复旦中文学科,由老系主任陈望道先生亲铸其魂, 传承红色基因,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语言文学思想、 研究中国问题为己任,已建成二级学科布局齐全,在各领 域能持续产生领军学者、尖端成果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 科(2008 年)。 2015 年入选上海“高峰高原”计划 I 类高峰学科; 2017 年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科研与育人在学 界声誉卓著。拥有首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首 批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11 协同创新中心,首批 国家语言文字基地,以全校之力托举现代语言学研究院, 建设 4 个人文创新团队(含青年)。 中文学科名师辈出,人才喷涌。受“中文十老”学脉 滋养,116 位专任教师中,拥有马工程首席 2 位,国家级人 才计划入选者 20 位,国务院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 1 位, 教育部教指委成员 4 位,国家与上海教学名师各 1 位,上 海市学术贡献奖 6 位,裘锡圭、王水照、黄霖、朱立元、 陈尚君、陈思和 6 位资深教授。现有博士生导师 63 人,硕 士生导师 39 人,思政教师 9 人,目前在读研究生 750 余人。 中文学科教学体系完善,课程类型丰富,致力于培养 学生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扎实的专业能力。充分利用学科雄 厚的师资力量打造高水平核心师资队伍,按专业发展的需 要聘请外籍教授、跨专业导师、客座/兼职教授,延伸学生 培养的学术触角。引进高水平学术讲座,开设 FIST 课程, 组建学术沙龙,加强学术前沿的探索和思想之间的碰撞,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研究的能力。 中文学科人才培养厚实精尖,培养模式融合创新。依 托深厚学科底蕴,吸纳海内外顶尖生源,构建完整学科知 识体系,探索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2021 年毕业授予学位 的博士生 45 人,学术学位硕士生 84 人。毕业生主要去向 为高等和中等教育单位、党政机关及各类型企业,质量颇 具信誉。 二、年度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与改进措施 2021 年中文学科招收博士生 61 人,学术学位硕士生 88 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本科生源占比在各类型研究生中 均在 50%以上。为保证生源质量,中文学科充分发挥复旦大 学综合性优势,采用多种形式吸引优秀生源。在招生过程 中,认真执行招生工作制度,规范招生工作流程,成立院 系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复试小组,严格招生复试过程管理, 坚持择优录取、宁缺毋滥。 中文学科的研究士生导师,不仅学术活跃度高,而且 德才兼备、因材施教,强化岗位意识,保证学生培养质量。 各二级学科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和学位申请的各个环节, 从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到预答辩、论文盲审及答辩,由 导师组共同严格把关,抓实抓细学位论文质量环节,确保 扎实基础上的创新。推出论文质量与导师招生资源挂钩联 动机制,对学位论文的学术道德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健全 中文学科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与监督评价体系,由研究生 教育督导工作组对研究生培养各环节进行巡视抽检,实现 内涵式发展。 中文学科积极探索学术领域拔尖创新人才教育新模式, 推行复旦大学本博贯通“卓博计划”,吸引有志于从事学 术研究的优秀学生留校直接攻博。落实“博英行动计划方 案”,贯彻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分流退出机制,着手建 立博士生资格考试制度,倾力造就一流高层次人才。 中文学科贯彻立德树人的宗旨,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和中文学术精神两大特色,着力育人。研究生勤奋科研, 多有建树,2021 年约有 60 余篇高水平科研成果,发表于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及集刊目录》、 《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期刊指导目录》等高水 平刊物。有学生连续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英文论文,每 年还有论文在全国和上海市的各类研究生论坛上获奖,成 果丰富。 三、本年度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举措 中文学科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战斗 堡垒作用以及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进中文学 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中文学科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积极探索建立新时 代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注重先进事迹宣传和身边榜样 选树,引导教师尤其党员教师成为“大先生”,充分发扬 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教师取得的荣誉有上海市 2021 年度“四有”好老师(教书育人楷模)称号、复旦大 学 2021 年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 中文学科以学术重镇享誉全球,文学批评独占鳌头。 与哈佛、剑桥等长期深度合作;权威学者服务于海内外各 学术共同体;推扬 6 位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彰显复旦品牌; 具一流资政与顶尖文学批评团队。研究生积极参与海外交 流,2021 年共有 8 位同学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 项目,在世界顶尖高校交流深造,其中 5 位博士生参加联 合培养,2 位硕士毕业生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 中文学科切实保障学生权益。针对研究生奖学金、优 秀毕业生等评审活动,成立专门的评审委员会,形成专门 的评审制度。在中国语言文学系、古籍所、出土文献与古 文字研究中心,均配备了研究生专职管理人员,构建以师 生为中心的管理服务体系。注重加强研究生工作队伍建设, 通过专题学习培训等形式,加强研究生工作人员的理论素 养和业务能力,探索相应的保障激励机制,为“双一流” 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管理和服务保障。